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5943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铝收购力拓案例分析文档格式.docx

如图1-1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所示,尤其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冲击相对较小的我国企业可谓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并购海外企业的机遇。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张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企业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诸多新的风险,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成为决定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呈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对的困难提供多一点解决方法。

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尽些许绵薄之力。

图1-12007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局发布数据。

二、中铝集团背景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于2001年9月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控股股东是中国铝业公司。

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

氧化铝和原铝是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

是生产原铝的主要原料,而原铝是广泛使用的金属,也是进行铝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中国铝业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铝行业前列,也是中国铝行业唯一集铝土矿、煤炭等资源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合金产品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于一体的大型生产经营企业。

自2006年以来中铝集团每年都处于盈利阶段如图2-1中铝集团2006-2015年营业总收入,且资产负债结构图2-2中铝集团2006-2015资产负债结构图较为合理,公司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图2-1中铝集团2006-2015年营业总收入

图2-2中铝集团2006-2015资产负债结构图

数据来源:

网易财经发布数据

三、力拓公司背景

力拓矿业集团(RioTinto)是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

总部设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

成立于1873年,公司总资产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营业收入来源北美占25%,欧洲占22%,日本占18%,澳新占8%,其他亚洲国家为22%其他地区5%;

按产品划分,煤炭和铁矿石分别占19%,铝占17%,铜16%;

工业用原材料15%,黄金和钻石各5%,其他4%。

中国是其仅次于北美、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市场也是集团目前业务增长最迅速的市场。

力拓集团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

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

公司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第一。

力拓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设有代表处在新疆、甘肃、云南有勘探项目主要是勘探铜、镍等。

力拓集团1873年成立于西班牙,集团总部在英国,澳洲总部在墨尔本。

1954年,出售大部分西班牙业务。

1962年至1997年,兼并了全球数家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在2000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成为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被称为铁矿石三巨头之一

四、中铝集团收购力拓的并购过程

力拓集团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总部位于英国,目前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同时还涉及铜、铝、能源、钻石、黄金、工业矿物等业务。

中国铝业公司着眼于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定位,立足国内面向海外,积极整合国内资源,加快开拓全球业务以及广泛的产品组合。

表4-1中铝收购力拓始末过程

2007年11月08日

必和必拓公司提出以该公司3比1的比例和力拓公司换股。

2008年02月01日

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震动全球。

2008年11月25日

必和必拓公司正式撤回了对力拓公司的并购。

2008年12月

传出中铝将进一步注资力拓的消息。

2009年02月02日

力拓与中铝双双确认谈判合作事宜。

并未透露具体合作的项目内容和涉及的金额

2009年2月12日

中铝与力拓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联合公告,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中企海外投资纪录

2009年2月16日

中铝、力拓发布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中铝和力拓的“联姻”新增变数。

据外媒报道,力拓部分机构投资者向必和必拓摇起了“橄榄枝”。

2009年3月17日

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在澳洲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将延长审查中铝注资力拓方案时间,在原定30天基础上,再增加90天。

2009年3月26日

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明确表示将不反对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的交易。

2009年3月27日

国内四家银行将向中铝提供约210亿美元贷款,用以支付对力拓投资对价和其它有关本次投资的资金需求。

2009年3月29日

中铝公布2008年业绩,该公司2008年利润总额下跌99.17%,被港媒称为“最差蓝筹H股”。

中铝高层称不影响收购力拓。

2009年4月02日

德国政府放行中铝注资力拓,这是继澳大利亚反垄断部门批准后,该交易获得的第二个权威部门的认可。

2009年5月15日

中铝与力拓宣布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力拓拟向中铝发行可转债以及中铝对肯尼科特犹他铜业公司进行投资交易的批准。

2009年6月04日

矿业巨头力拓宣布股票周五暂停交易,可能将发表公告宣布废除与中国铝业的195亿美元交易。

2009年6月05日

中铝确认,力拓董事会已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分手费。

五、中铝收购力拓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并购受到政治压力

被并购企业所在国担忧中国收购威胁本国安全 

中铝收购力拓股权交易失败最主要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因素。

澳大利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抵制中国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

澳大利亚的一些政客、媒体,也采取种种措施阻挠和反对中铝的注资。

中铝与力拓交易的失败,完全与力拓董事会受到的政治压力有关。

(二)国有企业身份受到顾忌

中铝的国有企业身份致使合作伙伴担心未来不被平等对待西方国家政府并不经营企业,尤其涉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公司,都是私人企业。

由于国有企业不是从纯粹经济角度考虑问题来决策,其经营决策有可能受政府的非经济因素影响。

有时,这种非经济考虑可能给企业或他国的贸易伙伴带来意外的好处,但也就有相反的时候。

另外,国有企业背后是国家力量作后盾,其真正的实力往往比看上去的大得多,合作伙伴担心未来不被平等对待。

(三)中铝败在并购速度过慢

中铝195亿美元的注资案,实际上是力拓对中铝的求助。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铁矿石价格暴跌,力拓股价一落千丈,而力拓急需资金偿还2009年10月到期的89亿美元债务,其到2010年到期的债务高达387亿美元,为筹集高额的偿债资金,中铝对力拓来说几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力拓方面没有想到的是,金融市场反转得如此之快,短短几个月力拓股价升幅70%,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也大幅回暖,金融市场已显著改善,使得力拓与中铝交易条款的价值显著下降。

于是,力拓方面终于过河拆桥,一脚把中铝踢开。

国内企业对海外公司的收购,审批快慢也是成败的关键。

国内主管部门对国内企业的海外收购审批太慢,过程过于繁琐也是影响海外收购的重要原因。

(四)中铝缺乏财经媒体公关

之所以国外一些力量反对这次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铝没有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

面对这样大型的收购。

收购方还是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没有在全球大型、权威财经媒体上做财经公关,没有请专业的游说公司。

尤其是在财经媒体公关方面,中铝根本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想到这部分工作。

面对不充足的媒体公关在外国看来中国企业就是“暴发户”形象。

中铝应该提前就做好财经媒体公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舆论宣传和引导。

六、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及建议

大量跨国并购实践证明:

最佳的跨国并购候选对象是符合并购方发展战略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待售”的企业。

跨国并购最重要步骤是发现目标企业,并购方不可能逐个访问待出售的候选企业。

筛选过程对一个成功并购计划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并购是双向的,跨国并购的利弊也是双向的。

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避害”而“趋利”。

(一)树立跨国并购的风险意识

对于目前中国国企在海外的并购行为,相关方面对于并购的风险意识绝对要有充分的认识。

跨国并购不能像国企在国内的企业行为,目前,国内的体制无疑给了国企很多先天的优势,但是在海外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国企管理层应该学会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出牌,如果还是按照国内的那一套出牌,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二)作出科学的跨国并购决策和计划

任何一家中国企业要进行跨国并购,就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并作出科学的跨国并购决策和计划。

为此企业必须明确进行并购的目的,对并购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确认对目标企业的并购能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对并购活动进行系统周密的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并提出解决方案;

选择切实可行的并购模式和并购方案等,使企业避免并购风险和遭受经济损失,以实现并购目标。

(三)实施金融财务风险防范

必须搜集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运用金融工程化解金融风险。

搜集目标企业的有关财务信息可以从当地权威性的咨询公司获得信息,从目标公司的客户那里搜集信息,也可以从该公司内部倾向支持并购的管理人员那里获得真实信息,更准确地掌握目标公司资产的潜在价值,更有效降低资产评估风险。

并购方了解当地金融市场状况及金融政策,利用金融工程化解并购金融风险。

(四)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目标公司所在国政府的沟通

中铝收购力拓股权交易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迫于政治压力。

澳大利亚的部分国会议员、政客及媒体大肆抄作抵制中国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引发各方讨论,让“中国威胁论”重新抬头并更加具体化了,给中国带来了在国际上的负面影响。

从中国的利益看,软化这种立场,而不是强化这种立场、或与之正面冲突。

可能正是和平崛起的基本战略。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尽可能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目标公司所在国政府的沟通。

(五)必须选择最佳的跨国并购时机

跨国并购往往会引起很大的经济震动和社会震动,因此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中国企业进入目标公司的所在国之前,对所在国法律环境应该有一个详细了解。

一旦机会来临,就要紧紧抓住,机不可失。

中铝这次行动太慢,没有把握住机会明显是对这次收购准备不足。

2008年底及2009年初,是力拓最困难的时候,现在市场回暖,力拓情况变好,这是力拓毁约最主要的外部环境。

  

(六)需要采取灵活的跨国并购策略

中铝收购力拓股权在我们来看这是一个商业行为。

但是在西方国家民众看来,中铝代表的是全中国,被看成了一个国家行为。

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是:

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民营化,让有实力的企业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去竞购符合战略目标的海外企业,去参与全球化的运作。

或者可以借道海外专业的投资基金,作为这些基金的出资人来间接人股国外企业,这样隐蔽进行可能使收购更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1】《跨国并购案例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单宝《中铝收购力拓股权失败的原因及警示》国际经济探索2010年01期

【3】董办丘国柱《中铝收购力拓股份案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