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3913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资料药用植物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草入药,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用于湿热下痢、肠炎、肝炎等。

治便血:

本草、金银花各30克,水煎,冲蜜服。

治尿血:

本草6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治伤暑小便不利:

本草60克,水煎,加红糖服。

治痢疾:

本草60克,水煎加红糖或冲蜜服,连服2-3天。

或加积雪草30克,水煎服。

治颈淋巴结核初起:

鲜草30克,鸡蛋1个,共煮服,连服15天为1疗程。

治急性肝炎:

鲜草90克,捶汁服,每日3剂,5天为1疗程。

治外伤出血:

凤尾草适量,捶烂敷患处。

治火伤:

本草适量,烧炭存性,麻油调匀搽患处。

5、广东贯众(乌毛蕨科乌毛蕨的根茎)

清热解毒,杀虫,止血。

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等。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产后血气胀痛等。

6、槲蕨(骨碎补)(176)

根茎入药,补肾强骨,活血续筋。

用于肾虚腰膝痛、乏力;

用于肾虚耳鸣耳聋及牙痛。

用于跌打伤、骨折、筋伤后期。

本品浸酒外搽,治斑秃有一定疗效。

第三章常用裸子植物药

1.苏铁(112)

叶:

收敛止血,解毒止痛。

用于各种出血,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神经痛,闭经,癌症.种子:

平肝,降血压。

用于高血压。

2.银杏(112)

种仁能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

用于气逆喘咳、痰多之症。

用于赤白带下、小便白浊之症。

用于小便频数、遗尿等症。

叶中提取的总黄酮能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治疗冠心病。

注:

白果中毒,可出现头痛、发热、抽筋、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呕吐等现象,可急用生甘草60克煎服,或白果壳30克煎服。

为避免中毒,用时可不去硬壳及薄衣。

3、侧柏(114):

枝叶(侧柏叶)能凉血、止血,清肺止咳化痰。

用于各种出血,肺热咳嗽,跌打瘀热作痛。

本品酊剂涂患处对脱发(斑秃)有效;

若病后体虚,肝肾不足,须发早白又常与何首乌、女贞子、生地同用治之。

种子(柏子仁)能养心安神,润燥通便。

用于心血虚所致的心惊、失眠;

肠燥便秘。

4、三尖杉(115):

抗癌消积,清热杀虫。

用于各种白血病,均用本品提取的酯碱作静脉注射。

第四章常用被子植物药

----双子叶植物药

三白草科

鱼腥草(118):

清热解毒,消肿,清利湿热。

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等。

(1)治肺热咳嗽:

本草30克和冬瓜册,水煎服。

或鱼腥草30g,芙蓉花15g,水煎服。

(2)治咳嗽初起,痰色黄质稠:

鱼腥草30g,川贝母10g,桑白皮15g,甘草4g,水煎服。

(3)治小儿腹泻:

鱼腥草7叶,开水冲服。

(4)治肺炎、支气管炎:

取鱼腥草制成100%糖浆剂,口服。

每次服30ml,每日3次。

桑科

1、桑(P119)

根皮(桑白皮)止咳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肺热喘咳,面目浮肿等。

桑枝清热祛风湿通络,利关节。

用于热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多泪等。

桑椹子养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

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

用于津伤口渴,肠燥便秘。

2粗叶榕(五指毛桃)

根补气健脾化湿,止咳平喘。

用于体倦乏力,脾虚水肿,慢性肝炎等。

用于虚劳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

3、榕树

叶:

解表清热,祛风止痒。

用于热性咳嗽,现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于感冒风热咳嗽。

镇咳、祛痰、平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成分“咳特灵”主要成分。

用于湿热泻痢,咽喉肿痛。

用于皮炎、湿疹、痔疮。

气根:

长于发汗透疹,常用于感冒高热、麻疹不透等证。

蓼科:

1.何首乌

制首乌(用黑豆水泡制):

补肝肾,益精血,涩精止遗。

用于阴虚血少之须发早白、眩晕目暗、腰膝酸软乏力者;

用于阴虚遗精、带下多者。

生首乌:

有解疮毒、润肠通便的功效。

用于肠燥便秘。

夜交藤:

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之功。

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病痛。

外治皮肤瘙痒。

2、火炭母

全草清肺利咽,清利湿热。

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

痢疾,湿热泄泻等。

治湿疹:

本品60g,水煎服。

另外鲜全草,水煎熏洗之。

治湿热黄疸:

本品、鸡骨草各30g,水煎冲蜜服。

治湿热痢疾:

本品30g,水煎冲蜜服。

本品30g,猪血250g,共煮食猪血及汤。

治失音:

本品30g,蟑退10个,桔梗12g,甘草3g,水煎服。

治白带:

鲜品60-90克,白鸡冠花3-5朵,水煎服。

治皮肤红肿热毒:

本品适量,捶红糖贴患处。

治妇女乳痛:

本品适量,捶烂贴患处。

3、杠板归

全草供药用,收湿止痒,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用于皮肤湿毒瘙痒之证,如皮肤炎、湿疹、过敏性皮炎、漆过敏等。

用于咽喉肿痛、烧伤、毒蛇咬伤等。

4、辣蓼

清热利湿,杀磁止痒。

本品根60克,水煎冲蜜服。

连用3-4天,每日1次。

治皮肤湿痒:

本品适量煎水洗之。

治皮肤顽癣:

本品适量捶烂搽之。

治跌打损伤:

鲜品加入适量米酒,捶烂敷于患处。

杀孑孓、灭蝇蛆:

将鲜品捣烂倒入蚊蝇孳生地。

苋科

1、鸡冠花(123):

花序能清热,止血,止带止痢。

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种子能清肝明目、退翳。

2、青葙子(122):

种子(青葙子)能清肝火、祛风热,明目、退翳,降血压。

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睡莲科

莲(124)

藕节能消瘀止血;

叶、叶柄能清热解暑;

花托消瘀止血;

雄蕊(莲须)固肾涩精;

种子(莲子)能滋补强壮,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等;

莲子中的绿色的胚(莲心)能清心火,降血压。

芍药科

赤芍:

野生种不去栓皮的干燥根。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用于血热吐血、肝火目赤肿痛;

用于血瘀经闭、经痛,跌打损伤等。

现常用于肝脏肿大。

白芍:

栽培种除去栓皮的干燥根。

平肝止痛,养血敛阴。

用于肝火所致的头痛、眩晕、面赤、易怒等;

月经不调,经痛、盗汗、自汗等。

十字花科

1.荠菜(131)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用于产后出血、尿血,泌尿道感染或结石,水肿。

治高血压:

本草、夏枯草各30克,水煎服。

治尿血、咯血、鼻出血:

本草60-125克,水煎冲蜜服。

治肾结石、慢性肾炎:

本草30-60克,水煎服。

鲜荠菜30-60克,水煎冲蜜服。

2.莱菔子(131)(萝卜的种子)

消食导滞,降气祛痰。

用于食积的胃脘胀痛、腹痛泄泻等;

久咳痰喘等。

蔷薇科

1.山楂:

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用于食积不消,腹胀腹痛,降血脂,降血压。

2.枇杷叶:

祛痰止咳,和胃降逆。

用于肺热咳喘,胃热口渴,呕逆等。

豆科

1、甘草

根状茎及根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热、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

2、鸡骨草

清热利湿,舒肝止痛。

用于湿热黄疸,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刺痛。

芸香科

1、陈皮:

为桔的果皮

行气健胃,降逆止呕,燥湿化痰。

用于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等症;

胃寒呕吐,胃气上逆呕吐。

用于咳嗽痰多。

幼果的果皮或幼果称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2、枳实:

为酸橙的幼果。

枳壳:

为酸橙的未熟而横切为两半的果实。

破气消积,下气通便。

有于积滞内阻所致的脘腹痞满胀痛,脾虚痞满,不思饮食。

用于胃肠实热积滞之便秘,腹胀疼痛等。

枳壳功效与枳实相同,但作用较缓而走上,长于行气消胀,枳实则作用较猛,以破气消积见长。

3、佛手

舒肝解郁,行气止痛,和胃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胁痛、胸闷,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等。

用于咳嗽日久,痰多胸痛。

尚能解酒,用于酒醉。

4、两面针

活血祛瘀,祛风通络,行气止痛,解蛇毒,杀螆止痒。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病、类风湿等;

胃脘痛;

毒蛇咬伤;

皮炎等。

5、九里香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用于胃痛、风湿痹痛,牙痛,跌打肿痛,蛇虫咬伤。

常用量6-12克;

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大戟科

1、蓖麻

功效及应用:

根:

镇静止痛。

用于破伤风、癫痫。

后者用根30克,煮熟去壳之鸡蛋1-2只,黑醋半斤,同煮,服药汗及鸡蛋,每周一次,连用3-4次。

内服治痢疾,单用30-60克;

捣烂外敷足心(涌泉穴)可引产,用于子宫收缩无力的临产妇及产后胎衣不下;

用叶或种子捣烂外敷百会穴治子宫下垂及脱肛;

疥癣,皮肤瘙痒,用叶煎水外洗。

种子:

有毒,能消肿拔毒,泻下通滞。

锦葵科

1、木槿

根和茎皮能清热润燥,杀虫、止痒,用于皮肤疥癣之常用良药,单用有效。

现多以酒精浸泡(木槿酊)后外搽。

用于湿热泻痢,湿热带下。

花能清热,止痢;

果(朝天子)能清肝化痰,解毒止痛。

2、木芙蓉(140)

叶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止痛。

外敷各种疮疡肿毒有显著疗效,又用于烧伤、跌打损伤,均为外敷。

花润肺止咳,止血。

用于肺燥咳、久咳、肺痈等。

五加科

1、人参(140)

采制:

栽种5-6年后,于秋季采挖(园参),洗净晒干,称生晒参;

鲜根以针扎孔,用糖水浸后晒干,称糖参;

鲜根蒸透后烘干或晒干,称红参。

野生人参根经晒干,称生晒山参。

大补元气,补气健脾,补肺益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津伤口渴。

人参叶清热利咽,生津止渴。

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渴津少,醉酒。

2、三七(141)

根能祛瘀止血,消肿止痛。

用于内外多种出血证。

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瘀血内阻所致的胸腹痛及关节疼痛。

“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之一。

近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伞形科

1、当归(142)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而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痛、经闭;

亦用于一般血虚而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等。

用于跌打瘀积肿痛、痈疮肿痛,血虚慢性风湿痹痛。

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夹竹桃科

1、鸡蛋花

清利湿热。

用于大肠湿热所致泄泻、痢疾腹痛。

五花茶其中有鸡蛋花。

2、萝芙木(146)

镇静,降血压。

用于高血压的头痛、眩晕、失眠。

3、长春花

全株有毒,含长春花碱等生物碱,能抗癌,抗病毒,利尿,降血糖。

为提取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的原料。

旋花科

1、菟丝子

种子补肝肾,益精,明目,安胎。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萎、遗精、尿频、遗尿、腰膝酸痛。

用于视物不明者。

用于肝肾不足,胎元不固所致胎动不安。

马鞭草科

马缨丹

枝叶:

解毒止痒。

用于皮肤湿毒诸证。

煎水外洗,有较好的止痒疗效。

捣烂外敷可治外伤出血。

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或热病之高热、风湿热痹等证。

花:

止血。

用于肺结核出血。

唇形科

1、薄荷(149)

地上部分疏风清热、清头目、利咽喉、祛风透疹、疏肝解郁。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用于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

用于肝气郁滞的胸闷肋痛。

此外,用本品泡水漱口中,可治口臭。

2、紫苏(150)

叶(苏叶):

发散风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不适,吃鱼蟹中毒引起的吐泻、腹痛。

茎(苏梗):

与苏叶大致相同。

果(苏子):

止咳平喘,降气消痰,润肠。

用于咳嗽气喘痰多症,肠燥便秘。

3、夏枯草(150)

夏季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全草或果穗入药,能清肝火,散郁结,降压。

用于肝火上升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烦燥、失眠等症,瘰疬、甲状腺肿大、高血压等。

4、益母草(149)

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地上部分入药,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果实能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茄科:

1、宁夏枸杞(150)

果实(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用于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视力减退、瞳孔散大等症。

根皮(地骨皮):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用于肺热咳嗽、气喘、咳血。

用于血热吐血、尿血。

此外,还可治风火牙痛。

2、少花龙葵

全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炎退肿。

鲜品30克,水煎,饭前服。

治黄疸:

鲜品90克,鲜萝卜90克,水煎服。

本品30克,水煎服。

治肺热咳嗽:

本品30克,煮豆腐食。

治皮肤湿毒:

本品30克,水煎,冲红糖服。

治老鼠咬伤:

本品适量,捶红糖,贴患处。

爵床科:

狗肝菜

全草清热解毒,拔毒退肿。

用于肺热咳嗽、咳血、感冒高热、暑热烦渴、目赤肿痛、急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眼结膜炎、便血等。

治咳血:

治感冒高热:

本品、积雪草、鬼针草各30克,水煎服。

治伤暑发热:

本品、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

治目赤肿痛:

本品、野菊花各30克,水煎服。

本品、菌陈各30克,水煎服。

治便血、赤疬:

本品30克,水煎加红糖服。

茜草科

1、栀子(152)

果实清热除烦,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用于热病所致的发热、心烦不安、睡眠不宁。

用于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涩痛症。

目赤肿痛、痈疮肿痛、口舌生疮等。

用于血热之吐血、尿血等。

2、鸡屎藤

夏采全草,秋、冬采根。

全草或根祛风止咳,行气消积,拔毒退肿祛瘀。

主治小儿疳积、支气管炎、风湿骨痛、肝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等。

治小儿疳积:

鸡屎藤30克,水煎服。

治支气管炎、百日咳:

本品30-60克,水煎服。

治肝炎:

本品30-60克,水煎,加白糖服。

鲜品适量,捶烂外敷。

治痈疮肿毒:

3、白花蛇舌草(152)

全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抗癌。

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皮肤溃烂、毒蛇咬伤等。

水肿、湿热黄疸、多种肿瘤,对消化系统肿瘤疗效较好。

忍冬科:

金银花(153):

清热解毒,凉血解毒。

用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高血压等。

葫芦科

1、苦瓜

清热解暑,解毒,健胃。

用于中暑、目赤肿痛、痢疾等。

2、丝瓜络

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清热化痰。

用于关节屈伸不利,痈疮肿毒,乳汁不通等。

3、西瓜皮

清热解暑,生津利尿。

用于烦渴、小便短赤、水肿等。

4、冬瓜

冬瓜皮:

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有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等。

冬瓜仁:

清热利湿,清热祛痰,润肠通便。

用于肺热咳嗽、肠燥便秘等。

桔梗科

党参

根补气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养血。

为常用补中益气药,功似人参而力弱。

用于脾胃气虚之食欲不振,肢体倦怠,或呕吐、泄泻以及久病气虚者。

用于热病后期,气津两伤所致之气短、口渴以及消渴证;

血虚萎黄、头晕心悸之症。

用于肺气不足所致气短、咳喘等症。

菊科

1、菊花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降压。

用于感冒风热表证而见头痛者。

用于肝经风热所所致目赤肿痛、多泪等症。

肝肾不足、肝血不能养目所致的视物昏暗等。

2、旱莲草

全草内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外用消炎消肿。

主治便血、吐血、鼻血、咳血、尿血、赤痢、麻疹、伤暑、百日咳、喉痛、目痛、痔疮。

外治皮肤湿痒、疮疡、肿毒、外伤出血、急性胃肠炎、赤白带等。

治便血、吐血、鼻血、咳血、尿血、赤痢:

本草60克捶汁服,或水煎加红糖服。

治麻疹热盛:

本草60克,水煎加红糖服。

治伤暑身热:

本草30克,捶汁服。

治百日咳:

本草15克,加糖冬瓜片煎服。

治喉痛、目痛:

本草30克,煮豆干食。

治痔疮初起:

本草250克,水煎加红糖服。

本草煎水洗之。

治创伤出血:

本草适量,白糖少许,捶烂敷之。

治急性胃肠炎:

本草250克,捶烂,凉开水1大碗,捶汁服。

治赤白带:

本草120克,肉汤或鸡汤煎服。

3、鬼针草

解表清热,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中暑腹痛、痢疾、阑尾炎、肠粝、风湿痛、急性黄疸性肝炎、偏正头风痛。

外用毒蛇咬伤、皮肤疮疡脓肿等。

治感冒:

本草30克,水煎,冲红糖服。

治中暑:

本草30克,加盐适量煎服。

本草15-30克,车前草10克,水煎服。

鲜草60克,水浓煎,红痢冲白糖服,白痢冲红糖服,每日3次。

治肠炎:

本草30克,番石榴叶、大飞扬草各15克,水煎服。

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鲜本草25克,连钱草60克,水煎服。

治皮肤疮疡脓肿:

本草适量,捶红糖,贴患处。

治带状疱疹:

本草适量,捶烂,调酒敷患处。

4、一点红

全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拔毒止痒。

用于感冒高热,咽喉肿痛及目赤肿痛等。

用于湿热泄泻,痢疾,膀胱湿热所致的热淋涩痛,皮炎,湿疹等。

本草30克,水煎服。

治咽喉肿痛:

鲜一点红,鲜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治中耳炎:

鲜一点红适量,洗净,开水浸润,捶烂取汁。

将耳洗净,滴入耳内,每日3次。

治腹泻、肠炎:

一点红、番石榴叶各120克,加水适量煎成125毫升,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鲜一点红30克,少许开水捶汁服,白糖为引,每日3次。

5、黄鹌菜

内服清热、凉血、解毒。

外用拔毒止痛、退肿。

常用其治疗喉痛、牙痛、积热烦燥、小便淋浊。

外治妇女乳痛,疮疖肿毒等症。

治喉痛:

本草60克,水煎服。

治牙痛:

治积热烦燥:

本草60克,和糖冬瓜片,水煎服。

治赤白痢疾:

本草60克,捶汁冲蜜服。

治小便淋浊:

本草60克,瘦猪肉100克,捶成肉丸,煮熟,早晨于空腹食。

本草60克,捶汁冲酒服,渣捶酒贴患处。

单子叶植物药

禾本科

1、薏苡仁

利水渗湿,祛风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脚气、湿热淋症等。

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者。

用于肺痈等。

2、淡竹叶

清热除烦,利尿,生津止渴。

用于热病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用于热病小便短赤、热淋小便涩痛。

3、玉米须(308)

利水渗湿,利湿退黄,降血糖,止血,降血压。

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湿热淋症等。

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所致的黄疸。

用于糖尿病。

4、白茅(307)

根状茎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尿血、热病烦渴,水肿、小便不利等。

5.牛筋草

全草散瘀止血。

用于跌打损伤、扭伤等。

莎草科

荸荠(309)

球茎能清热生津,开胃,解毒。

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多痰、烦渴便秘、酒醉昏睡等症的治疗。

天南星科:

海芋

解热攻毒,祛风消炎。

用于流感、肺结核、疔疮肿毒、蛇虫咬伤等。

用量6-15克,加水久煮,去毒后内服。

百合科

1、土茯苓

除湿,解毒,清热,利关节。

用于皮肤湿毒疮疡,梅毒。

用于筋骨拘挛疼痛。

本品又有促进排汞作用而能解汞毒。

2、麦冬

块根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清心除烦。

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

临床报道,还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以及能升高血糖等。

3、芦荟

叶有拔毒止痒、消炎消肿的功用。

治肝经实热、头晕、耳鸣、疳积、便秘。

外用治蜂螫伤、烫火伤、湿癣等症。

治疮痈肿毒:

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治烧烫伤:

叶捣烂取汁和茶油,抹患处。

治蜂螫伤:

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4.天门冬

块根能滋阴润燥,清肺生津。

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

薯蓣科

淮山(山药,薯蓣,怀山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等。

姜科

1、姜

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生姜:

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用于风寒感冒、风寒呕吐、风寒咳嗽等。

轻微感冒可单用煎汤加红糖热服。

本品尚能解半夏,南星之毒,又解鱼蟹之毒,在煮食鱼、蟹及其它海鲜时,加入生姜同煮,可散寒气,解除腥味。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

2、砂仁(阳春砂):

果实(砂仁)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用于脾虚寒、食积不消、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

兰科:

天麻:

块茎能平肝熄风止痉。

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目、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

天麻以冬天采集的(冬麻)最佳。

梧桐科:

半枫荷

全年可采。

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

叶鲜品。

止血、消肿、止痛。

应用:

跌打肿痛:

干燥根15-3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

外伤出血:

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樟科

阴香

树皮镇静、镇痛、止血等。

用于跌打损伤、跌打肿痛、堕伤等。

小檗科

南天竹

根、茎:

清热除湿,通经活络。

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果:

止咳平喘。

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千屈菜科

紫薇

根、树皮入药,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用于各种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