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3745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docx

五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已整理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18、太阳运动的规律是:

(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19、(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20、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21、(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2、(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23、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

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2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2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28、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9、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30、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1、(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32、(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33、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

(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34、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35、白天活动的动物有:

(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

36、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

(1)不伤害小动物。

(2)不惊动小动物。

(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

(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1、问: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答: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2、问:

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3、问:

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

4、问: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

答:

逆时针转动(或自西向东自转)

5、问:

如果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答:

美国(华盛顿)7:

00

德国13:

00

澳大利亚22:

00

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

华盛顿是黑夜

巴黎是清晨

夏威夷是黄昏

6、问:

阅读了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的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

答:

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

7、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刺猬喜静怕光,白天休息,夜晚活动

蛾,常在夜间活动

狗,一般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性而定,狗一般早晨起得较早,晚上睡得较晚(和主人差不多),当然晚上有事也会“加班”,狗是很尽职的,夜视能力较强,因此保留了夜行的本能。

蝴蝶为典型的昼间活动性昆虫(有些种类喜欢在强光下飞行,有些则爱好在阴暗处飞行)。

猫头鹰,夜间活动,白天视力变差,如不小心现身还会被其他鸟欺负

公鸡,在夜间不能够看到东西,早晨一看到光亮就打鸣,因此属于白天活动的动物

蜜蜂,白天采蜜,晚上回巢

蝙蝠,昼伏夜出

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菊花是短日照花卉。

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8-12小时数,就能加快发育提前开花。

反之,如果超过12小时日照时数就会推迟开花。

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

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8、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19、(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20、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21、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22、(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23、(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2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25、(凸透镜)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6、(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凹透镜)不能。

27、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28、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9、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

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

*8、常见的绝缘体有:

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

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

*14、磁铁的性质有:

(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

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

(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18、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是因为: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

*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

*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

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路。

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

(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

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电磁铁的应用有:

(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

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

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

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

(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思考。

3、(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4、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5、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6、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

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而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7、科学家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

毕达哥拉斯——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柏拉图——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亚里士多德——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托勒密——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阿尔哈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8、(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光和色彩

一、1.光在同一种物质(空气、水中、真空)里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是古代墨子发现的,成像原理是:

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特点:

上下颠倒,左右向反。

3.一般指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叫光源,通常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4。

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射物。

例如:

潜望镜和万花筒

5.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像左右是相反的;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的方向也不同。

三、6.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7.凸透镜的镜片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

作用:

扩大,可聚光。

成像特点:

放大倒立。

如:

放大镜、老花眼镜片。

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中间薄,边缘厚。

作用:

缩小,使光发散。

成像特点:

缩小正立。

如:

近视眼镜片。

8、望远镜是把凹凸镜片(凸在前,凹在后)看到正立像;两个凸透镜放在一起,出现放大倒立的像。

四、9、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构成的。

不同的单色光会合成不同的彩色光。

10、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的颜色过滤掉。

五、问答题:

1、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答: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2.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

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3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

为什么?

.

答:

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试用光的折射道理解释水中的物质弯折现象

五年级科学《电和磁》问题解答

2

推荐

2、导体和绝缘体

书上图中的做法都不对

潮湿的物体和大部分的风筝线都是导体,易触电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如何判定手心里的电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用电池和灯泡将电线连成电路,灯泡亮起来电线就是连着的,反之是断开的。

消去缝衣针的磁性的方法:

加热、砸打

5、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流大小

利用电池、铁钉、小铁钉,通过改变电池数量,吸起铁钉数量得出:

电流大,磁力大。

线圈匝数

如上,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缠绕圈数,吸起铁钉数量得出:

匝数多,磁力大。

有无铁心

如上,电流不变,匝数不变,比较插入铁心与无铁心时吸起铁钉数量得出:

有铁心,磁力大

两极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

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

都有磁性,、

不同:

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五年级科学《光与色彩》问题解答

1

推荐

1、光的行进

自然光:

闪电 太阳 萤火

人造光:

灯泡 蜡烛 焰火

解释光的现象: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用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

2、照镜子

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1、 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光路是可逆的。

2、 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3、研究透镜

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

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4、彩虹的颜色

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当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

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都是电池惹的祸

0

推荐

       自从进入了《电和磁》这一单元的学习以来,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空前火爆,从第一节课的第一只电珠的点亮开始,学生对于电的好奇心就同时被点亮了。

课间看到孩子们不厌其烦地做着简单电路的实验,将不同的物体当作导线来研究,让我知道了原来科学课的学习是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的,只要学生有了兴趣的事物,他们在生活中可以随时进行探究。

  学生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自然而然就提到了日程上,在设计方案、准备器材的工作之后,我们特地用一堂课的时间来做“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头发、纽扣、铅笔、钢笔、文具盒、水等,甚至连红领巾也没能逃出学生们锐利的目光,最后实验报告收上来时,我发现了几个有争议的物体:

铅笔芯、水。

  当我提出“铅笔芯能不能导电”时,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争论形成了两派。

我知道孩子们都是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所以都很有理由,声音也就特别响亮,也不过三分钟左右,学生们见我没有发表意见,争论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大家提出要当场做实验来解决,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每方派几名代表带材料到讲台上做实验。

  推选的选手很快到了讲台上,反方熟练地将铅笔芯接入了简单电路,电珠没有亮,按照惯例,电珠不亮就说明接入电路的物体是绝缘体。

做实验的几位洋洋得意的表情流露出来,站在一旁看着正方的几位。

正方也不示弱,迅速组装起电路,将铅笔芯接入电路,电珠竟然亮了起来,全班同学都激动起来,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在观察后发现了,原来正方使用的是两节电池,而反方用的是一节电池。

这是不是和电池的数量有关?

还是和其他什么有关?

  正方再次将实验做了一遍,这次我们先将没有接入铅笔的电路先点亮,然后再接入铅笔芯,再次观察后发现了接入铅笔前电珠非常亮,而接入铅笔后电珠的亮度显然不及之前。

大家发现看来实验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提供的电力不足以使铅笔接入后电珠进行工作。

  借机我们了解了一下铅笔芯的成份,纠正了少数学生实验单上的“铅”的说法,铅笔芯的成份不是“铅”,而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石墨是导体,所以铅笔芯里的石墨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强。

如何识别铅笔芯里石墨的含量呢?

看铅笔上的标号:

6B,5B,4B,3B,2B,B,HB,H,2H,3H,4H,5H,6H,这些是表示是铅笔的硬度,是按照笔芯的硬度来定的,是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越软的铅笔,含石墨越多,导电性就越强。

  同样用水做实验的同学可能也遇到了水不能使电珠发亮的情况,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0

推荐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2、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

3、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5、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6、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点开放,夜里闭合。

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7、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

8、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3、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4、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

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5、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2、像钢尺、铁钉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3、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4、磁铁的性质:

(1)能吸铁

(2)能指南北(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

北极,用“N”表示;南极,用“S”表示。

6、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

7、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电线匝数以及有无铁心有关

8、两极变化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2、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认识并知道他们的作用)

3、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5、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2、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3、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4、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5、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6、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7、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8、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美国(华盛顿)7:

00、德国13:

00、澳大利亚22:

00收看实况直播。

9、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点开放,夜里闭合。

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

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

11、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是因为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自然光:

闪电 太阳 萤火

人造光:

灯泡 蜡烛 焰火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两千多年前,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3、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4、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5、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

(3)两面镜子成90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6、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7、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

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8、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9、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

.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2、像钢尺、铁钉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3、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