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680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患沟通与情志调理 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喜:

喜为心之志,心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记忆、存记、思维都是心神的功能与活动。

“喜”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人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有益于身心健康,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若暴喜致心不能主血,则心气耗散,神气散而不藏而致喜伤心。

伤神耗血可引起心神不安、神志恍惚、心悸、怔忡、不寐、脏躁等症。

中老年人若暴喜过度,极易诱发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病.发生卒中等。

怒:

怒为肝之志,与喜相反。

肝为刚脏。

喜条达而恶抑郁。

发怒是人们欲望和需求受到遏抑,郁怒之火向外发泄的一种表现。

在一定的情况下,小怒可有某种快感,有利于肝胆之气疏泄条达,使肝藏血以养其体,疏泄以遂其用。

若大动肝火.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扰动心神,暴怒动气可引起吐衄,甚则晕厥扑倒。

若疏泄不及,则气机郁闭阻滞,升降失常,发为郁证、癫狂、痴呆等病。

悲(忧):

悲忧可以抒发人的感情,大哭一场能解除一定的精神痛苦。

悲忧为肺之志,悲则气并于肺而肝木受损,肺金太过肺亦致病。

陈无择说,预事而忧,忧伤肺,其气聚。

人们常因仕途上的失意、经济上的困扰、家庭的不睦、病残的痛苦、突发事件的打击等,都会导致忧郁烦躁,心境凄凉。

《灵枢.口问篇》说: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悲忧致气机调节失常,出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神沮丧,不食不饮等症。

忧郁致病,病患忧郁,相互影响。

过度悲忧哀愁能加速人体哀老,易使意志薄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精神障碍而轻生。

国外报道,65岁以上

老年人有10%有明显精神障碍。

按年龄结构分,因悲忧抑郁而轻生,老年人是自杀率最高的年龄组。

惊(恐):

《内经》日: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人们突受惊吓,可见小便失禁、目瞪口呆,惊惶失措,甚则昏厥或死亡。

恐伤肾“志乱”,受到威胁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状态,可发生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动乱年代中,很多老干部、知识分子遭受威胁迫害,心理受到极度创伤而发为精神病、痴呆、癌症等病.甚至因精神失常而死亡。

西安医科大学调查50例癌症患者,有76%在发病前一年内有精神创伤或情绪过度紧张情况。

思:

思是一个认知过程,能约束各种感情的思维活动。

正常的思能增强人的记忆,使办事周到而卓有成效。

“脾藏意”而主思虑,可见记忆思维由心脾共同完成。

若百思不得一解,越思越忧,越忧越虑,以致脾气郁结,“茶不思饭不想”,清阳之气不能上升,生化之源乏竭,则心神失养而见心脾两伤。

研究证实,思虑忧伤,可出现厌食、呃逆,甚至绝谷而亡。

情志病的心理疗法

七情变化及心理上的创伤比肉体损伤更为隐曲,更加深沉.往往难于诊察。

发生心身疾病,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疾病状况或躯体疾病的表现,分别采用心理疗法、躯体疗法,或心身二者兼治。

中医的心理疗法,又称为情志疗法。

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指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古代医家创立了很多有效的心理、精神疗法,留下了很多心理治疗的医案,归纳可分为言语开导法、顺情从欲法、以诈还诈法、自我调整法、穷治法、富治法等,结合临床,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移情易性法:

又称为以情移情,属中医意疗范畴。

通过“移情”分散转移病人的注意,使病人从苦闷、悲观、烦恼的不良心境中解脱出来,将内心虑恋转移到另外的

人、事或物上。

“易性”就是排遣、改变其性情或不良习惯、生活模式。

曾治一老年退休患者,因不适应新环境而出现情绪低沉、燥热、寐少梦多的病症。

嘱以书法、养花、欣赏音乐以移情易性,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同时服用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中药,一月而愈。

启蒙解惑法:

又称为说理开导法,用言语给患者启发诱导,解除疑虑。

诊治时要“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取得患者信任,解除其思想疑虑和内心忧烦之苦。

再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病可霍然而愈.

以情胜情法:

运用五行相胜原理,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消除、调节某种情志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曾治一例顽固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症见性急易怒,舌质紫黯。

嘱其宁心息怒,调整情绪,述说高血压病的危害,长期高血压易致心、脑、肾严重疾病,增其忧虑伤悲之情,以使肺金克伐肝木,同时予服中药35剂,血压正常后趋于稳定。

“必易心志,用药扶持”。

是治疗多种心身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

既要调治情志的异常,心理的变化,也要按照脏腑气血虚实,所属脏腑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情志致病的特点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

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情志致病,主要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证。

如《灵枢·

·

寿夭刚柔》所说:

“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

”所以七情致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医学正传》指出:

“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

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

故七情太过则伤伤五脏„„。

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

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情志伤脏;

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

《素问·

举痛论》xx: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

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素问·

宣明五气篇》中说: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是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灵枢·

本神》中又说: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

可见,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

正如《素问·

经脉别论》中说的: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

怯者则著而为病也。

”凡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邪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

说明情志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以及由些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1、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新人或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

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

如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

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病员感到如同家里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某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员,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

2、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

(1)新入院病人,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显紧张或有忧虑,担心自己的病、工作或学习,对治疗有恐惧感。

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有关情况,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

(2)危重病人,病情急、痛苦大,多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悲观和忧伤,尤须耐心安慰和开导。

讲清情志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慢性病或生活失去自理的病人,精神上压力大,考虑生活、工作和预后。

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做好生活护理,实事求是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

对住院时间长而思念新人的病人,尽可能请家人多来探视,以解思念之情。

有条件亦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以丰富生活内容和怡情悦志。

(4)对易发怒生气的病人,更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慢慢进

行劝导和安慰。

3、正确运用开导法

开导法,就是通过正面说理,使病人了解自己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十分广泛的信号。

语言的刺激比其它任何刺激要严重得多。

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

《内经》中的语言开导法,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内容。

《灵枢·

师传》云: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所谓告之以其败,是指向病人指出产病逝危害,使病人重视疾病认真对待之,如不及时治疗,就会贻误病情;

所谓语之以其善,是指要求病人与医者很好配合,告诉其疾病的可愈性,只要遵照医嘱服药,病是可以治愈的;

所谓导之以其所便,则指告诉病人如何进行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懂得自我调养的方法;

至于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消极的情绪,给以一定承诺、保证,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

以上开导法,可运用于情志护理实践。

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病人不良的情绪,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4、中医还有关于“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情志治疗方法即“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在护理上也可适当用之。

中医情志护理,即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病人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中医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提倡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中医认为:

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

因此,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护理人员基本素质

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除了熟悉掌握中医情志护理的有关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不断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四诊方法,通过望其神、察其目、闻其言、观其行、问其疾苦所在等方法,仔细观察病情,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体征,从而作出正确的辨证分型诊断,因人施护。

同时,护理人员应以自己良好的情绪行为、仪表、微笑等形体语言去感染影响病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激发病人对未来生活的热爱,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情志护理原则

1.关心体贴,一视同仁医护人员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要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发扬救死扶伤精神。

2.避免刺激,稳定情绪护理工作中,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养条件,避免给病人造成不良刺激,使之保持情绪稳定。

3.观察了解,因人施护要求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了解,掌握病人的个性,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施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不同年龄段病人,采取不同的情志调护

婴儿给予适当的安抚,如搂抱、轻拍等。

幼儿违拗心理明显,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和他们亲近,以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少年儿童自我支配意识的能力加强,能客观地分析环境和自己的关系,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护理人员可向他们讲明住院的原因、治疗的必要性,取得他们的信任;

青年病人个性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同时对疾病的反应也很强烈。

护理人员要经常同他们谈心,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对中年病人的护理,首先要说服他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针对不同的情况,解释治疗目的及预后情况,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消除顾虑,积极同疾病作斗争;

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顾虑较多,护理人员要像儿女那样,从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生活环境,嘱其家人经常来探望,解除他们悲观、抑郁的情绪,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不同证型病人的情志调护

素体阳亢型此类患者偏激固执、暴躁、忧郁、多疑、神经过敏。

护理人员不激惹、不挑逗,应谦让、体谅,尽量回避,待病人火气平息后再进行疏导。

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病人,真正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其诱因,投其所好,解其郁结,以悲胜怒,耐心细致帮助病人。

抑郁失望型此类患者由于过度悲伤引起心气涣散,精神不振,睡不成眠,食之无味,护理上宜疏导、劝慰、可采用“幽默”疗法和“激情”法。

紧张恐惧型由于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神经官能症状。

护理上顺应病人的求生心态,因势利导,增强其信心,鼓励其活下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内服中药患者的情志调护

急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出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以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使病人主动配合医嘱服药,争取早日康复;

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向病人解释慢性疾病的恢复过程,宣教治疗的优点。

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且便于调整,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各种病证的特殊性,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危重病患者,护理人员要有同情心,善言劝慰,使患者产生求治、求生的欲望,激励患者鼓起勇气,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接触亲近,关心和爱抚小儿,赢得患儿的信任。

鼓励患儿自觉服药。

老年人脾胃虚弱,汤药不宜过冷服用,且宜多次分服,以减轻脾胃的刺激和负担,防止反胃现象的发生。

并告诫

患者,服药前后,忌食生冷不洁油腻食物。

情志护理技巧与措施

1.沟通根据病人的性别、性格、职业和不同,与病人谈心交心,了解其心理状态,在不违反医疗制度的原则下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解除病人的恐惧、紧张、苦闷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转移即精神转移,是利用某些方法,转移病人对于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消极情绪,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护理人员可用语言和行动将病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以减轻忧虑。

3.开导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不太重视,不能遵守病中禁忌,养病期间也骄怒纵欲。

如果任其下去,会对病人身体不利,我们应向患者说明疾病发展恶化的后果,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同时向他讲清遵守禁忌的必要性,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指导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调养,还要开导患者,帮他解除各种苦恼和疑虑,使之保持情绪稳定,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解疑人患病以后,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猜疑心理。

我们要耐心向他们解释病情,不可加以搪塞,以免更加怀疑。

要向他们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

5.激励用良好的言语,使患者情绪舒畅,增加食欲,避免消极刺激的言语。

6.以情胜情根据五行相克学说,也是中医独特的情志调护法,如悲能胜怒,有些因怒气伤肝致病的病人,引导其大哭一场可消除怒气;

对忧虑过度而伤脾者,可与病人说笑、听音乐等,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此可见,情志调护能够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护理人员应注意调整好自身的情绪、角色,多动脑、多动嘴,把情志调护贯穿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则一定会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使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护理得以发扬。

情志护理的特点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而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感。

例如,喜爱和厌恶,高兴或悲伤,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

俗话说:

“人逢喜事精神爽,雨后青山分外明。

”人在高兴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感到称心如意,精神百倍;

而在悲哀之时,v会感到一切无望,心灰意乱,认为周围事物都死气沉沉,甚至伤心坠泪或绝望。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医学正传》指出:

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

”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

“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素问·

举痛论》云: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急

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

经脉别论》中说:

怯者则著而为病也”。

可见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