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285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八历史Word文档格式.docx

B.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C.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

D.激化了美日两国在上海附近的矛盾

由题目中的信息“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年”“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可知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故选B,C错误;

由题目中的信息“上海”“1937年”可知这应为国民党领导的淞沪会战,未体现国共合作,A错误;

题目中未涉及美日矛盾的激化,D错误。

3.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

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申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

路军;

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

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解析】选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变化,蒋介石表示要抵抗日寇侵略;

在此背景下国共实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故选C。

十四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排除A;

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排除B;

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是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排除D。

4.蒋介石电文:

“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解析】选A。

题干的“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表明台儿庄大捷取胜的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共同奋斗。

故A符合题意;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与题干的“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故C不符合题意;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D包含于A中,故选A。

 【补偿训练】

  抗日战争期间妇女界的救亡运动很活跃。

例如上海著名影星胡蝶、陈燕燕等曾慰劳前线将士,丁玲等延安知识女性创作了一系列抗战救国题材的文艺作品。

这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成为抗战主力

B.妇女民族意识高涨

C.妇女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材料列举妇女界代表参与抗日,不能证明知识分子是抗战主力,A错误;

抗战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妇女界的积极参与表明了她们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

参与政治活动不等于政治地位的提高,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以国共两党以及全民族的合作为主要标志的,D错误。

5.1940年,中共中央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坚持“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这一规定旨在(  )

A.打击汪伪反动势力

B.整合、团结抗日力量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1940年根据地政权人员分配上各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主要目的是联合社会各阶层进行抗日,故选B。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主要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不是打击汪伪反动势力,也不是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A、C错误;

王明“左”倾路线在遵义会议上已经得到纠正,D错误。

6.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党内合作、团结抗战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解析】选D。

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与日本侵略无关,排除A;

漫画揭示了中国和日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不是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也未能体现日本的蓄谋已久,排除B、C;

桑叶说明中国在日本面前没有抵抗能力,鸡则说明中国对日抗战取得了优势,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说明中国民族觉醒,抗日战争必胜,故选D。

1944年5月5日凌晨,驻扎小沟张村的汤恩伯部面对日军进攻迅速溃逃,日军占领小沟张村,屠杀无辜群众达101人,整个村子成为废墟。

此事(  )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②是日军所犯滔天罪行的冰山一角 ③反映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瓦解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国军的消极抗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从题干时间“1944年”可知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①正确;

从题干材料“汤恩伯部面对日军进攻迅速溃逃”可知正面战场国军的消极抗日,④正确;

从题干材料“屠杀无辜群众达101人”体现日军滔天罪行,②正确,故选D。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党的历程”主题宣传活动,组员们收集了下列图片用于布置展板。

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结合所学可知,①井冈山会师发生于1928年4月,②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③遵义会议发生于1935年1月,④中共一大发生于1921年7月。

因此,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故本题答案为A。

8.近代中国的《新民报》曾用“走向和平建国之路,毛泽东为团结而来”为标题报道一则新闻,它说:

“全中国人民的心里都在欢呼,欢呼着团结有望,和平前途有了保证。

”该报道反映的是(  )

A.北平和谈B.中共七大

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

从材料中的“欢呼着团结有望,和平前途有了保证”来看,该报道反映的应当是重庆谈判。

1945年8月底,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代表谈判,故选C。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主要的政治任务是(  )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推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此时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成为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政治任务,故选C。

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召开政协会议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进行的努力,A、D错误;

推行土地改革是经济任务,B错误。

9.下图《关起门来打死狗》是张仃先生的漫画作品,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据图片中的“东北蒋匪”“锦州大捷”等内容可以推断是发生在东北的战争,可知反映的是辽沈战役,故选A。

 【深化点拨】锦州战役是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对据守辽宁省锦州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

是在东北的其中一场决定性战役,是辽沈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

10.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支持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从题干材料“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可知上述战役取胜的原因是人民群众积极拥护支持,故选C。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

D.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于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

根据材料“1949年4月”“金陵”,可知该事件是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故选C。

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与材料时间、地点不符,D错误。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

1842年

《南京条约》

甲午中

日战争

1894-

1895年

日本

1900-

1901年

德国

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10分)

(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试联系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

(4)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解析】第

(1)题联系所学可知,发动鸦片战争的是英国;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列强对中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题从“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可以看出,材料二主张走全面抗战路线。

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方面的表现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第(3)题从材料中的“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可以看出日本对发动战争的原因和战争危害的狡辩。

驳斥这一谬论,应当联系所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如日本是为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方面来回答。

第(4)题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路线,材料三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努力,据此回答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答案:

(1)①英国 ②《马关条约》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政治上: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驳斥:

日本发动战争名义上是为了东亚之安定,其实质则是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4)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等。

【等级性考试】

(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

12.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国民党禁止刊载相关名词体现了其控制舆论,思想专制,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故选D。

禁止刊载相关名词无助于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也和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无关,A、B错误。

国民政府是当时中国名义上的全国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为团结抗日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所以抗战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C错误。

13.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进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

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选C。

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A错误;

战略进攻开始于1947年,B错误;

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D错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能赶上西洋人吗?

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

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

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年)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30分)

【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以疑问“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

根据材料和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可概括论题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西学东渐促进民族意识觉醒和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总之,解答此类主观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即可。

另外也可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近代中国的救亡之路”等角度概括论题,阐述过程,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即可。

示例一:

观点: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

阐释: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民族意识开始萌芽,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②中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斗争。

③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不断扩大侵华,中国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示例二: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渐进过程。

①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层面 ②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层面 ③文化层面

——新文化运动(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示例三:

近代中国的救亡之路

①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层面

②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层面

③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扶清灭洋)层面

④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层面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