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145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堂练习暨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3Fe+2O2=FeO4D.Fe3+2O2

=Fe3O4

4.下列标志与消防中防火、防爆无关的是()

 

5.如右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⑴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⑵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若铜片上的白磷较多或红磷与白磷相隔距离小,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⑷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长玻璃管对着水中吹入氧气,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⑸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

⑹实验时热水中的白磷有何变化?

你认为通常保存少量的白磷的方法是什么?

6.用铜丝编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分位置,烛焰将被切断,上方下方,原因是。

四、检测促学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点燃

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

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

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

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

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

A.高于150℃B.

高于或等于150℃C.为150℃D.不低于150℃

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熄灭B.燃烧更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

5.家庭使

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

B.通气阀开得太大

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

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

6.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B.CO2和COC.CO  D.SO2和CO

7.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8.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

9.下列

情况下,白磷(着火点是40℃)能够燃烧的是()

A.白

磷放在39℃的温水里B.白磷放在冷水里

C.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D.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并向白磷附近通氧气

10.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这是因为()

A.木材是可燃物B.散热快

C.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D.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五、反思悟学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发生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此时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

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此时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颗粒等物质。

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

1.阅读95页1、2段,思考以下问题:

⑴爆炸形成条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图4-6。

⑵防范爆炸可采取哪些措施?

⑶什么是爆炸极限?

哪些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引起爆炸?

2.练习:

下列物质混合后点燃不可能引起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氧气B.甲烷和空气C.二氧化碳和氧气D.面粉和空气

1.阅读96页“交流与讨论”,交流你所知道的灭火事例和方法,填表4-2

练习:

1.灭火方法有三种:

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绝;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③用大量的冷却剂冷却燃烧物,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请简要说明下列措施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

⑴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⑵酒精灯碰倒在实验桌上烧着,用湿抹布盖灭。

⑶液化石油气着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

2.填写下列灭火原理:

⑴草场起火,可采取设置隔离带的方法灭火;

⑵柴草起火用水浇灭;

⑶熄灭蜡烛用嘴吹。

3.阅读93页最后一段,了解遭遇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1.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较大贡献。

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C.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D.设法降低油井进口的温度

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打电话报警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该气体,防止其燃烧

3.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森林着火,在附近设置隔离带

B.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4.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

A.二氧化碳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5.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

最清洁的燃料;

有剧毒的气体;

能灭火的气体;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爆炸的气体;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6.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7.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8.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打开排风扇通风B.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C.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D.到小煤窑挖煤用火把照明

9.下列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

请你任选两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釜底抽薪

B.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

C.钻木取火     D.杯水车薪    E.水火不容

你选择的成语是和。

其中的化学原理分别是:

10.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D.排水法

1.爆炸()

A.是物理变化B.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

A.降低着火点B.隔绝空气

C.提高着火点D.降低温度并隔绝空气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爆炸也是一种剧烈燃烧的现象

B.厨房里放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因此要严禁烟火

C.固体粉尘比块状固体易发生爆炸

D.凡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都有爆炸的可能

4.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氧气D.一氧化碳和氢气

5.在日常用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盐⑤面粉⑥食用油⑦食醋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④⑤⑦

6.炒

菜时,不慎油锅起火,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A.向锅里泼

水B

.盖上锅盖,关闭煤气或将锅端离火源

C.用灭火器灭火D.把油泼掉

7.发生火灾时,

应当沉着冷静,火势未蔓延时,可根据起火原因,选用适当的方法自己扑灭,火势较大且有蔓延的可能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其号码为()

A.120B.119C.315D.114

8.熄灭酒精灯应该,依据的原

理是;

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依据的原理是。

9.在油库和面粉厂都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性的或,它们接触明火,就有的危险。

1.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分析,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灭火?

请举例说明。

2.白磷是一种能在空气中自燃的物质,

请你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实验室里,少量的白磷为什么必须保存在冷水中?

3.在日常生活里,要根据不同的火情使用相应的灭火方法。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家用电器因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

(2)液化气、管道煤气起火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一、预习检测

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的质量总和等于

___________的质量总和。

最好在容器内反应。

2.1.2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称得固体总质量为1.5克,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克。

3.a克A物质与b克B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c克C物质,那么a+bc

4.a克A物质与b克B物质反应后生成c克C物质,那么a+bc

5.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必然相等。

二、课堂检测

反应前反应后

原子数:

氧原子:

2个氧原子:

2个

氢原子:

4个氢原子:

4个

总结:

在化学变化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质量守恒

识记:

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强调两变五不变一可能变的量,

五不变指(元素有两不变)

(原子有三不变),

两变是指和,一可能改变的是

注意: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无关。

②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虽然天平有三种情况(上升或下沉是因为有气体产生溢出或有气体参与),但是每一种都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如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就都会平衡了。

三、课后检测

1、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B.铁丝燃烧,其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高锰酸钾受热,固体质量减少

2、下列各项: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总质量

物质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

B.

C.

D.

3、a克白磷完全燃烧生成b克白烟,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A.a-b克B.b-a克C.a+b克D.5b-4a克

4、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合物中一定有、元素,可能有元素。

5、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那么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的原则,求:

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反应后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和=;

(大于或小于)4.6g

可以推断出R物质中的元素组成为含元素。

6、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

⑴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微粒间的个数比为=___:

_____:

______;

⑵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⑶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

6

111

反应后的质量(g)

X

15

84

(1)B、C、D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2)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3)该反应是(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4)反应中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比=: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

1.思考以下问题:

⑴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

⑵为什么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⑶怎样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

2.阅读104页“观察与思考”,

⑴哪种方式可以反映出质量守恒定律?

⑵用_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_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⑶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3.阅读104页“活动与探究”,仿照示范,填写105页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来讨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教师引导: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

NH3+Cl2—N2+NH4Cl

观察上式:

左边有3H,右边有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因此,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4,在NH4Cl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即:

4NH3+Cl2—N2+3NH4Cl

上式中:

右边有3Cl,所以在左边的Cl2前配“3/2”(使Cl原子个数相等);

左边有4N,右边的3NH4Cl中有3N,所以在N2前应配“1/2”(使N原子数相等),即:

4NH3+

Cl2—

N2+3NH4Cl

上式两边分别乘以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

8NH3+3Cl2==N2+6NH4Cl

(2)观察法

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

例如:

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

NH3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

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

上式中有1N和3H,所以右边的NO前面应配“1”(使N原子个数相等),H2O前面应配2/3(使H原子的个数相等),此时,右边有5/2个O,所以左边的O2前面应配5/4(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即:

NH3+5/4O2—NO+3/2H2O,将其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转化为最小整数比:

4NH3+5O2==4NO+6H2O

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1)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2)如果化学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在该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如果生成物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则在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3)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注“↑”;

同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

(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

(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

(5)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1.C2H6+O2—CO2+H2O2.Al+MnO2—Al2O3+Mn

3.C2H2+O2—CO2+H2O4.Fe+H2O—Fe3O4+H2

5.Fe2O3+CO—Fe+CO26.Mg+N2—Mg3N2

7.NO2+H2O—HNO3+NO8.KNO3+S+C—K2S+N2+CO2

9.FeS+O2—Fe2O3+SO210.Fe2O3+HCl—FeCl3+H2O

1.一种化肥X,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其反应方程式为:

[来源:

学_科_网Z_X_X_K]

2X

2N2↑+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H4OH2B.NH4NO2C.CH3COONH4D.NH4NO3

2.书写只有

一种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时,肯定用到的符号是()

A.“=”B.“↑”C.“↓”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点燃

B.在化学方程式C+O2===CO2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通电

C.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读作:

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D.化学方程式S+O2===SO2↑中的”↑”应当去掉

4.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合成NH3,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以后,在H2和NH3前边的系数分别是()

A.2、3B.3、2C.1、3D.3、1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

B.CaCO3+HCl=CaCl2+H2O+CO2↑

C.CO2+Ca(OH)2=CaCO3

+H2O

D.Fe+CuS

O4=FeSO4+Cu[来源:

学科网]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N2+H2——NH3

(2)C2H4+O2——CO2+H2O

(3)Al+

H2SO4—Al2(SO4)3+H2(4)NaOH+FeCl3—Fe(OH)3+NaCl

(5)CO+Fe2O3—Fe+CO2(6)CO+Fe3O4—Fe+CO2

第三节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

1.阅读106页“联想与启示”,完成其中的问题:

⑴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表示的含义:

①;

②;

③等。

⑵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从该化学方程式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1.阅读107页例题,归纳计算步骤和方法

⑴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⑵仿例题练习要求:

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

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3.阅读107页“观察与思考”,归纳两种计算方法依据的原理有何不同?

1.反应A+2B=2C,若参加反应的A物质为8克,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22克,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为()

A.7克B.14克C.10克D.3克

2.某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反应:

2X+5O2

4CO2+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X的化学式可用元素符号表示为()

A.CH4B.C2H2C.C2H4D.C3H8

3.关于化学方程式2Mg+O2

2Mg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每二个镁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

C.每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氧气点燃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

D.每2克的镁和2克的氧气点燃后正好反应,生成2克的氧化镁

4.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

A.31∶40∶71         B.31∶32∶142

C.31∶16∶142        D.124∶160∶142

5.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在下面另写):

①Mg+O2

MgO2②CO+O2

CO2

③KMnO4

K2MnO4+MnO4+O2④S+O2↑

SO2↑

⑤4P+5O2=2P25O2⑥H2O2

H2+O2

⑦CaCO3+HCl=CaCl+CO2+H2O

⑧CO2+Ca(OH)2=CaCO3+H2O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       ()

A.分子的种类不变B.分子的数目不变

C.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物质的种类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5NH4NO3=2HNO39H2O+xN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系数x的值是     ()

A.1B.2C.3D.4

3.已知4.6克酒精完全燃烧可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下列关于酒精的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

4.根据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