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057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丝绸之路与瓷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

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

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

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

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

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

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

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

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

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

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与瓷器外销

阳江新闻网

2012-04-1508:

52

关注官方微博:

发表评论

在欧洲早期,瓷器是神秘的奢侈品,外销量远远比不上当时的路上贸易主要货物丝绸。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起来之前,仅仅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周边地区如东南亚、中亚及东北亚地区。

唐代中期,唐与大食之间争夺中亚的恒罗斯之役失利后,唐朝政府禁绝与西域互市,海上贸易之路便随之兴盛起来。

这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在大食与唐朝之间进行,阿拉伯商人随波斯商人之后从海路来到东亚,开始大量购买、使用并收藏瓷器。

在更远的欧洲地区,则由南欧地区的意大利人等在中东地区与欧洲之间进行中间贸易,在一段时间内,地中海沿岸的繁荣一直依赖着这种中间贸易。

宋元时期,瓷器成为中外贸易的最大宗商品,烧制外销瓷器的除了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等著名的窑场外,还有福建德化窑、广州西村窑、潮州窑等沿海民窑。

这些沿海民窑应时而生,均以烧制外销瓷为主,民窑所产瓷器多是大宗的生活用品,其中的德化窑还在宋元青白瓷、白瓷的基础上生产了新的德化白瓷,被称为称“猪油白”、“象牙白”,在西方大受欢迎,成为“中国白”。

奥斯曼帝国成立后,控制了印度洋西海域,阻绝了东西方的海上贸易,同时搜刮瓷器作为新贵族收藏。

地中海威尼斯等地商人的转口贸易难以维持,逐渐衰落,对东方商品的渴求促使西欧沿海国家展开了大航海运动,在绕道好望角的新航路建立以后,西方人通过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转运,再次得到了来自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东南亚产的香料等各种东方商品。

有学者这样说明:

“16世纪末的欧洲,摆设和使用中国瓷器,开始成为地位的象征,是富贵且具鉴赏品味的人家才能享有的奢侈。

有些人的收藏丰富得要用整个房间来陈列。

中西方外销瓷贸易就这样开始了,直至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陶瓷

∙2011-8-188:

46:

50 来源:

瓷库中国 跟帖0条

∙  瓷库中国讯说到“瓷器”,国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亲切的关于瓷器的图景。

光滑?

精美?

细腻?

剔透?

我们似乎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述说瓷器,虽然瓷器对我们来说太亲切了。

在景德镇的某所作坊里,窑工千年如一日地

∙ 

瓷库中国讯说到“瓷器”,国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亲切的关于瓷器的图景。

在景德镇的某所作坊里,窑工千年如一日地守望着一窑熊熊的烈火;

在闭塞的乡村农家,也依然有青花瓷掸瓶矗立在红油漆躺柜上。

即使抛开“China”这个英文单词的中文释义不说,瓷器对世界而言,依然意味着中国。

陶瓷从唐朝以来便作为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而随着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又于明代远渡重洋到达西方,并在清代达到极盛。

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曾经征服世界,如今,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都藏有大量精美的中国瓷器。

它们不但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古韵,也带着几分传奇色彩和当地风情,等待着国人的揭示。

正如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所说:

“对寻访而言,不仅是看到了数量巨大而精美的文物,更在海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国,同时也有机会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理解了中国文物的真正价值。

 

图:

画龙点睛陶瓷手绘艺术花瓶

法国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也是中国瓷器的拥趸,凡尔赛宫里的托里阿诺宫正是以陈列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著名。

同时,该宫在建筑上又借鉴了“南京瓷塔”的手法,覆盖以彩釉陶砖,又称“托里阿诺瓷器宫”,很有特色。

而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内还专门设有中国瓷器展览,其展出的元代青花件件都堪称极品,令众多中国陶瓷学家和陶瓷爱好者趋之若鹜。

据介绍,目前,全世界有已200多万人来到托普卡帕宫参观这批精美的中国元代青花瓷。

虽然大众市场并不看好陶瓷主题的旅行,但针对陶瓷爱好者开发的线路却非常受欢迎。

2008年中国首个考古探索之旅“大家之旅——景德镇瓷器之旅”,开辟了陶瓷爱好者与名家共同交流鉴赏的先河。

2010年初又推出了“马未都日本博物馆之旅”,带领收藏爱好者深入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奈良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光美术馆等日本知名博物馆,该线路受到了业内人士及爱好者的大力赞赏。

土耳其人的热情好客也是出了名的。

他们会用生硬的中文高声与我们打招呼,喊出,“中国,我爱你,长城。

”当然他们也愿意教我们几句土耳其语,告诉我们,在今天的土耳其语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词——cini。

据记载,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除了通过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以外,还有一条海上交通线在源源不断地把中国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国。

这条交通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西汉时期、繁盛于唐朝中后期,它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商队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西方各地。

因为这条通道是以瓷器为主要贸易产品的,所以也被称作“瓷器之路”。

在这条商路沿岸洒落的中国瓷片像颗颗明珠,照亮着整个东南亚、非洲和阿拉伯世界。

而伊斯坦布尔就是这条“瓷器之路”的终点站之一。

走进伊斯坦布尔著名的托普卡帕宫,“瓷器之路”当年的繁忙与热闹的景象便不难想象。

据介绍,托普卡帕宫收藏的瓷器达一万二千多件,是继中国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大瓷器收藏馆,这里所藏的中国瓷器多产自元、明、清时期。

“研究中国陶瓷不去看托普卡帕宫收藏的中国瓷器,对一名陶瓷学家来讲是一件死不瞑目的事。

”这是中国瓷器研究领域流行的一句话。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这庞大的瓷器收藏中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代青花瓷。

据了解,托普卡帕宫内的元代青花瓷,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

对此,中国的瓷器专家认为,和西方博物馆中中国瓷器大多是掠夺而来的不同,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托普卡帕宫,则用丝绸之路贸易而来的、馆藏数量世界第一的元代青花瓷诠释了土耳其人对于中国陶瓷的珍爱。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

可参造物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并无慧眼可辨其中奥妙,只是单纯地欣赏着儿时记忆中外婆家檀木梳妆台上釉里红的朴实敦厚和粉彩的俊雅柔和。

也没有料想到偶尔的一次随访,能从一位素昧平生的长者身上收获人生的感悟。

陶瓷,以及陶瓷人,用其特有的风骨,感动着与之擦肩的历史和时空。

(宋友范)

【相关阅读】

陶瓷艺术文化与书法

陶瓷文化与绘画

什么才是陶瓷艺术品的真正核心价值

中国瓷器

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

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

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

  

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

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青瓷、白瓷 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因器表均施有一层薄薄的青釉而得名。

商代青瓷已具备了胎质灰白、火候达1100℃以上、胎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等瓷的基本特征,但它在原料加工、器物成型以及烧窑技术上还比较原始,故称它为原始青瓷。

西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分工,原始青瓷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城邑规模扩大,瓷器的烧制更加集中和专业化。

此时烧制的瓷器,在胎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技术等方面已不同于原始青瓷。

在造型上有精致的加工,多仿青铜器,如提梁三足鼎、整套编钟等。

秦汉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瓷器生产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长期制陶烧瓷的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

到东汉晚期,终于烧成了成熟的青瓷。

中国瓷器的出现,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国时期的青瓷仍保留着前代的许多特点,它的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施釉均匀。

器物上的装饰常见的有弦纹、水波纹、铺首、方格网纹和耳面印叶脉纹等,并在谷仓上堆塑各种人物、飞禽、走兽等,极为生动。

西晋的制瓷技术益加精巧,既实用又美观,青瓷的用途也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酒器、餐具和卫生用具等各个方面。

东晋人口南移,南方出现城市繁荣,社会上对瓷器的需要量进一步增加。

这时南方青瓷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减少,有些器物只作简单的褐色斑点。

南朝时期,青瓷上出现莲花瓣装饰。

北方一度陷于战乱,但在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

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

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

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

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

白瓷的烧制,始于6世纪的北齐,当时尚属初创。

隋统一全国,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瓷器生产除了继承北朝的青瓷外,还成功地完成了白瓷的烧制。

这样,中国瓷器便由青瓷发展到了白瓷的阶段,为以后彩瓷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唐代建立了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帝国。

瓷器的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各大都市市场上的需要,还远销到国外。

当时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大瓷窑系统。

邢窑白瓷质地坚硬,制作精致,胎釉洁白如雪。

在它的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白瓷窑──定窑。

此外,河南巩县、密县、登封、郏县、荥阳、安阳,以及山西浑源、平定,陕西耀州,安徽萧县等,都兴起了烧白瓷的瓷窑。

唐代南方的越窑青瓷,以新的面貌出现。

许多瓷窑受其影响而烧制青瓷,形成了越窑青瓷系统。

唐代陆羽(733~804)的《茶经》里写道:

“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的概括。

河南的禹县、郏县、鲁山等地区的瓷窑,还烧制出一种黑瓷地上带乳白色、中间呈现出蓝色针状的斑块装饰的花瓷,这一新兴品种为后来的钧窑窑变釉的烧制打下了基础。

香港是世界级繁华的大都市,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是临近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可代替的优越地位。

不仅是“东方之珠”,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作为世界上中国文物艺术收藏交易中心,每年收藏艺术品市场年成交额屡创新高,拍卖成交记录不断刷新,领跑亚洲收藏市场。

此次拍卖会顺势而发,在全球经济回暖机遇下,与广大藏家朋友共享收藏财富。

香港艺术品展览与拍卖会的有势:

1、香港作为亚洲经济、金融中心,云集全球亿万富豪和顶级大藏家,艺术品市场很活跃,市场规范,成交状况会更好。

2、三强联手、精精诚合作——香港盛世国际艺术品专场拍卖会香港合作伙伴:

香港盛世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专业、专注、全球发展,实力雄厚。

3、相对于营商环境完善的香港,国内拍卖业潜规则太多。

真的鉴定成假的,假的鉴定成天价的状况层出不穷。

4、香港展拍是藏家藏品走出内地,走向国际的开始。

国内的大拍卖行有一种认为,就是国外征集来的东西比较好、靠谱。

5、结合盛世“自助式上拍服务”,让藏家免受潜规则困扰,自行定价,择优展拍。

委托拍卖不再被动。

土耳其王室后裔倾心醴陵陶瓷欲带其走"

丝绸之路"

——想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宣传醴陵陶瓷文化

2013-05-2209:

34 

来源:

株洲日报 

共0条评论 

 

共564人正在讨论

株洲日报5月22日讯(记者王军通讯员李翰)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即将被搬上中土民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5月21日,土耳其王室后裔、著名画家阿里来醴陵进行绘画创作,并计划发起成立醴陵陶瓷艺术研究会,沿丝绸之路传播醴陵陶瓷文化。

“我们正在与醴陵民政部门衔接,今天下午将递交相关申请资料。

”阿里说,陶瓷研究会成立后,将力邀中外绘画名师加盟,为釉下五彩瓷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

将把工艺技术与文化元素融合

阿里在中国出生,从小与书画结缘,并入选中国当代百名书画艺术家名录。

2012年,中国与土耳其建交40周年,文化部在土耳其举办的“中国文化年”交流活动,阿里从一本精美的瓷器画册中接触到醴陵釉下五彩瓷。

在他看来,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更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烘托出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并由此开始关注釉下五彩瓷。

“釉下五彩瓷被植入太多商业化元素,内容上缺乏文化内涵。

”阿里说,醴陵陶瓷商业化水平较高,但企业往往是根据订单照葫芦画瓢,缺乏艺术收藏价值。

他的想法是,把更多国际化的元素以釉下五彩为载体表现出来,增加醴陵艺术瓷的审美情趣。

“我们将挖掘釉下五彩瓷的工艺特点,从艺术的角度为其添加亮色。

”阿里说,成立陶瓷研究会的目的,是要综合多种文化元素,把釉下五彩瓷推向世界。

沿丝绸之路传播醴陵陶瓷文化

在此之前,阿里已经在江西景德镇发起成立“丝路青花艺术研究会”,并打算把他创作的伊斯兰元素青花烧制成艺术瓷和日用瓷,沿丝绸之路将青花瓷赠送给沿线各个使馆。

目前,他又打算收集具有伊斯兰元素的艺术作品,以釉下五彩瓷为载体展现出来,并计划带上烧制好的瓷器,重走丝绸之路,沿路传播醴陵陶瓷文化。

【原文链接】沿丝绸之路推广醴陵“釉下五彩瓷”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2006-07-14来源:

中国建材网 

浏览量:

1040

∙字号:

T|T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二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

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二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

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

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1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

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此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丝绸之路」(TheSilkRoad)肇始于西汉,从当时的首府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楼兰古城,过阿拉山口,出中亚、西亚抵安息、大秦等地,当然这是「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一条通道;

此外在中国的西南、东南沿海也存在。

故「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域风貌有:

沙漠、草原、高原、高山、平原、海洋等,蕴含着说不尽的艰辛和酸楚。

「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发,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文化之路,现代将其命名为「亚欧大陆桥」,使之成为世界上诸多文化{TodayHot}的母胎。

在这条路上,传播得最为成功的是宗教。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这公元前60年的历史时刻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闪烁光辉。

其后的岁月,「春风度过玉门关」,也有了「劝君少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新型外交关系。

是这条路,让中国人认识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日本人、朝鲜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欧洲人……。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着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其后的「文化使者」─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着同行者的足迹,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

为此,许多无价之宝至今散落在世界各地;

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无知的看守佛教寺窟的中国道士──王圆箓,区区几个铜板,拱手奉送了敦煌几乎一半的文化财富,所幸这些文物现已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传播;

现世的中国人是否应该好好看看西方人如何对待文化、对待传统,在这些文物面前难道真的若无所思吗?

可喜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开始实施了「丝绸之路考察」的十年规划,其主题是「丝绸之路:

对话之路的综合考察」,进一步奠定了这条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瓷之路」(TheChinaRoad)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

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HotTag}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

「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

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

在这条商路沿岸洒落的中国瓷片像闪闪明珠,照亮着整个东南亚、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

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主要是两条:

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

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从长安体现出来,在东南的扬州也更是如此,扬州时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则就不会有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

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16、17世纪以后的「陶瓷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了殖民掠夺之路。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

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着就了《陶瓷之道》这本影响世界的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