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9980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提升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材料中强调了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所以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①错误;

②错误,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

土地流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选A。

3.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们追求的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该(C)

①着重理顺国家和企业间的分配关系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③合理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比例 ④健全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本题的“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指个人收入分配公平,能够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是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和健全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分配调节机制。

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①③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4.进入2018年7月以来,全国已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深圳、山东、陕西、北京、上海、天津、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14个地区先后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确保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一举措(A)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 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全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者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目的是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转型,②符合题意。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④说法不对。

故选A。

5.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

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

该公司的措施有利于(A)

①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②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 ④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本题材料中“该公司协商工资的举措激起了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热情,公司也越来越红火”,反映的是该公司通过公平分配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了该公司在分配中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③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

④中的表述夸大了该公司“协商工资”这一措施的作用,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A项。

6.2018年,广西全面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约有172万企业退休人员可享受到10%的“加薪”。

在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同时,逐步着手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有利于构建这种社会保障网的措施是(C)

A.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B.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决定作用

C.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

D.发挥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选项B说法错误,故排除;

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有利于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选项C正确;

选项D与题意无关。

7.国家信息中心建议,2018年将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4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保持在2%左右(一般认为,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不能超过3%)。

如果这一建议被采纳(D)

①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 ②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③财政将继续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 ④财政赤字将超出我国的实际承受能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018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左右,没有超出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范围,是可控的,这一建议如果被采纳,说明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②③说法正确;

我国的财政赤字的规模是可以控制的,①④说法错误。

故选D。

8.下列关于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D)

A.2018年中央财政实现盈余

B.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这是政府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

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材料主要体现了2018年我国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方面侧重,这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的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选D。

A不选,因为材料中未涉及财政收入;

B和题意无关;

C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9.经济学家迈克尔·

帕金提出来的“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A)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①②符合题意,应选;

③④属于货币政策,不符题意,不选,故选A。

10.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有利于(B)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④限制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个税起征点提高,中低收入者可以不纳税,或者少纳税,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但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故排除①,②③正确。

个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但是不能消除差距,排除④。

11.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

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B)

①生产成本降低 ②扩大再生产 ③企业利润增加 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

本题是传导型试题,注意题中“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税收减半优惠,首先导致的是税收负担的减轻,税负减轻会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从而使企业追求更多利润而扩大再生产,故选B。

12.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63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

根据下面的超额累进税率,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A)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A.175B.630C.84D.280

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63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那么他的应税额为6300-3500=28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该工程师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00×

3%+1300×

10%=175元,A正确,应选,B、C、D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6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8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

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

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

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8年翻一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分)

(2)根据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12分)

(3)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答案:

(1)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均偏低,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2)理由: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有利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④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每点3分)

(3)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⑤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⑥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

(每点2分)

14.(26分)材料一 2018年3月新一届中央政府就任以后,出台了众多改革举措。

改革举措(部分)

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同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

(续上表)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

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

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截至10月12日,国务院已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材料二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持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针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派认为:

激发财富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必干预;

干预派则认为:

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政府监管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和调控。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改革措施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1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阐述你的理由。

(11分)

(1)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了试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带动就业,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

③行政审批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2)市场派:

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④政府不应干预市场。

干预派: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不要政府干预。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③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④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