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993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docx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第二章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

第二章

(一)一日生活安排

1、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幼儿消化系统的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根据园所内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情况,制度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计划。

3、每周应对各班执行的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在执行生活安排计划时,必须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4、合理掌握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原则。

将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活动、游戏和作业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结合季节变换的特点,考虑家长的工作时间和需要。

5、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动静结合、室内外活动结合。

每日户外活动要充分利用阳光和空气,日托不少于2小时,全托不少于3小时,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6、由分管园长、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共同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计划,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以免扰乱幼儿的重物钟。

7、取得家长的配合,保证幼儿的出勤率。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幼儿迟入园、早离园或带食物到园内来吃,以免扰乱班级的生活常规。

8、幼儿一日生活安排

7:

00~8:

30入园。

8:

00~9:

00户外活动锻炼。

9:

00~9:

10如厕、洗手。

9:

10~9:

30早点。

9:

30~10:

30上午课、兴趣活动、游戏。

10:

30~11:

00餐前管理、洗手。

11:

00~11:

40餐时管理。

11:

40~12:

00餐后散步。

12:

00~12:

20如厕、睡前准备。

12:

20~14:

30午睡。

14:

30~14:

45起床穿衣

14:

45~15:

00如厕、洗手。

15:

00~15:

30午点。

15:

30~16:

30下午课、兴趣活动、游戏。

16:

30~离园。

(二)健康检查

1、儿童入园健康检查

儿童健康检查,分为入园前体验和每年定期健康检查(“六一”体验)。

以下为儿童入园健康的基本要求。

(1)儿童在入园所前须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体格检查,体检结果2个月内有效,体检率达100%。

(2)体检内容:

测量身高、体重,全身健康检查,视力、听力、血色素检查等。

健康者方可入园。

(3)、幼儿园开园所3个月以上,返回时须重新体检。

体验中特别要注意传染病的询问和检查。

如转园所,幼儿需开具转园所证明,证明由原所在园所开具。

(4)患有传染病的儿童不得入园所,须治疗痊愈后方可入园所。

2、定期健康体检(“六一”体检)

(1)1岁以内儿童每季度体检1次,1~2岁儿童每半年体验1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1次(“六一”体检),代代相传率须达100%。

(2)托幼机构为儿童进行身高(身长)测量每年2次,体重测量每年4次。

(3)3岁以上儿童视力检查每年2次。

(4)血色素检查每年1次。

(5)对检查出来的可矫治疾病,制定矫治计划,算出矫治率,直至痊愈。

对患病儿童,做好专案管理,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3、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1)保健人员应每日晨间检查工作。

如中午回家吃饭而入园午睡的儿童托幼机构保健实用指南,还需做好午检工作。

晨间检查需做到一问、二看、三摸、四查、五登记。

(2)接受家长的喂药委托,收下药口,按药品名称、幼儿姓名、班级、服药时间做好记录,并请家长签字。

(3)做好全日观察工作。

全日观察分为班级和保健室全日观察两种。

幼儿经过晨检后由保健老师将要观察的幼儿名单填入班级全日观察表中,然后保健老师将全日观察表交给班上老师。

(4)保教人员根据观察表上的内容进行观察,对于特殊症状的幼儿根据症状观察,如对咳嗽的幼儿重点观察白天咳嗽情况,对哮喘的幼儿重点观察气喘情况等。

一般每日上午、午餐后、下午起床后备填写记录一次,在一日生活中,保教人员要仔细观察这部分幼儿生活饮食、大小便情况。

保健老师在中午必须去班上巡视,下午幼儿离园前,保健老师须再去班上巡视,并收回观察表。

(5)对于在保健室里接受观察的患儿,保健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一日的精神、食欲、睡眠、活动、大小便情况。

逼有发热的幼儿,上午下午均要测量体温并及时记录,医务人员要观察幼儿的呼吸,随时给幼儿听心率及肺部情况,如幼儿出现精神差、体温高的情况,可给其服一些药物对症处理;并随时记录病情(相当于病历)。

要安抚幼儿,减少幼儿的恐惧心理。

要及时通知家长或送医院诊治。

4、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1)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须在上岗前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合格健康证踞方可上岗。

(2)食堂人员按《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执行,到指定地点体检。

(3)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患有传染病者须治疗痊愈后方可上岗。

(4)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除上岗体检外,每年还须进行健康检查。

(三)儿童膳食

1.托幼机构要为人园幼儿配备食堂,为幼儿提供在园期间的膳食。

2.托幼机构食堂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

3.炊事人员须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儿童营养及烹饪知识的专业培训。

4.根据儿童的营养需要、年龄、季节和膳食费用,并按照带量食谱要求选购食物。

5.餐饮人员应做好食堂卫生工作,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各项操作符合要求。

6.严格执行园内的生活制度;保证幼儿的餐饮供应。

(四)卫生与消毒

1.建立室内外环境清扫检查制度。

2.清洁消毒工作包括日常清洁消毒、传染病预防性清洁消毒、传染病发生后清洁消毒。

3.做好托幼机构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各类物品清洁消毒、手清洁消毒工作,并防止二次污染。

4.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工作人员卫生习惯。

5.发生传染病后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实施管理措施。

(五)传染病预防与管理

1.做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重视室内外环境卫生打扫、物品清洁消毒。

2.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3.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传染病上报,并实施消毒工作。

4.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工作,发现疑似症状儿童或工作人员要设立临时隔离室,并做好患病儿童班级其他儿童的医学观察工作。

5.医学观察期间,不开展大型集体活动,不办理入园或转园手续。

6.隔离患传染病儿童或工作人员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隔离期限,并有医疗机构证明方可入园。

(六)意外伤害预防

1.安全组织机构:

托幼机构应成立安全检查委员会,负责督促检查园所内的安全工作。

安委会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一次;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

安委会的工作由园长或分管园长负责,每次会议均要有记录,并有专人督促整改的结果。

加强对儿童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2.安全措施:

为杜绝事故隐患,托幼机构必须做好防范措施,针对存在的间题加以重视,加强房屋设施、环境场地、家具、玩具、电器用品、药物,以及餐饮、盥洗、睡眠等环节中的安全保护。

确保房屋、家具无危险因素存在,除了安全牢固外,还应无毒、无放射源、不掉色、不开裂、不脱钩、无钩刺、不带钉,高度尺寸适宜儿童,如有安全隐患,应有防护措施,有专人定期检查。

3.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处理:

集体机构中有时难免会发生突发事件,妻日幼儿走失、意外伤害、食物中毒等,当事件发生时,当事人或发现人应在第一时间尽快通知园领导,由圆领导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通知家长,不漏报瞒报。

发生事故后,首先保持镇定,安排主要人员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保证其他班级和幼儿的正常生活秩序。

4.保教人员工作时要坚守岗位、全神贡注,不聊天、不串班、不于私活。

要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严禁威胁恐吓、强行拉扯、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不准用被子蒙盖啼哭幼儿的头部。

不留长指甲、戴戒指。

5.各种物品应放在固定、安全的位置。

一般内服药必须有明显标签,妥善保管热水瓶、开水壶,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外用、消毒药品及可能伤害幼儿的物品进班后要放到安全地方。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时要清点幼儿人数。

7.骑自行车的工作人员进出大门时要下车推行,将车放在安全的指定位量,汽车一律不得入园。

(七)健康教育

1.托幼机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板报、网络、讲座、游戏、故事等向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2.有针对幼儿的形式多样、有趣易懂的健康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

3.利用新知识、新理念向家长、教师宣传防病知识、幼儿心理卫生和行为规范知识。

4.园内及班级内均要配备适合幼儿的健康教育教材,教材应有两种以上并有完整的健康教育资料,如讲课稿、图书、音像制品、玩教具等。

5.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建立家长联系制度。

6.学期结束有健康教育总结,并有记录。

每学期均有健康教育计划。

定期评估健康教育效果。

(八)体格锻炼

1.根据园所内儿童年龄分布,结合季节变化,保健人员参与制定儿童体格锻炼计划,并按各年龄组儿童设计不同方式的锻炼内容。

2.保健人员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负责对体格锻炼的内容、运动量、用具、室内外环境条件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

3.每班有专人负责督促、检查儿童体格锻炼执行情况,并进行医学监护。

仔细观察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运动创伤。

4.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并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情况给予区别对待和照顾。

5.对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儿童,注意个别对待,选择锻炼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活动中注意对患病儿童的特殊照顾(活动量、衣着、持续时间)。

6.配合体格锻炼要有充足营养、良好护理、合理生活制度的保证。

保证儿童有充足的体息及睡眠以消除疲劳。

每日户外活动,日托不得少于2小时,全托不得少于3小时。

7.儿童体格锻炼韵效果评估:

每学期根据体格锻炼计划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血色素等情况。

观察儿童体格锻炼后饮食、睡眠的改变状况。

(九)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

1.托幼机构应按管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积累正确资料,掌握每个患病儿童的情况,提高其管理的工作质量。

2.常见疾病包括: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迟缓、轻度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哮喘、肾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肥胖病等。

3.患病儿童的班级教室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室内活动。

患病儿童的活动应轻松愉快,避免剧烈活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患病儿童的抵抗力。

4.保教、保健人员要釜面关心患病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和教养工作,按要求定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做好患病儿童的全日观察工作。

5.建立并认真做好患病儿童个案记录,每月至少记录一次,发现症状及时记录,每月统计分析一次,对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每月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对贫血,儿童每月查血色素一次。

6.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十)保健资料管理

1.托幼机构的保健资料是反映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保健人员应对各种保健项目分类管理,做好详细记录。

卫生保健资料包括常规记录和健康档案。

2.常规记录包括:

儿童出勤、儿童膳食、晨检及全日观察、卫生消毒、儿童常见疾病预防矫治、儿童传染病、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等。

3.健康档案包括;儿童入园健康检查表、儿童定期体检手册、工作人员健康证明、疾病专案管理等。

4.做好台账记录,每日、每周、每月记录,记录规范,不错记、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清晰。

5.做好各种率的统计换算工作,及时上报上一级卫生管理部门,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6.除保健台账外,还可建立有关名种保健信息的良录,如消毒措施记录、药品出入良录、器械消毒记录、特殊幼儿情况记录(过敏史、惊厥史、颠痫史)等。

7.使用计算机管理,会操作体格发育、营养计算等卫生保健软件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