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9175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0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3.3施工机具、设备、三大工具配置

3.4预应力和吊装

结合本工程具体实际

a)分成:

单层厂房、办公用房两个作业区。

b)每个作业区又分成两个施工段。

单层厂房⑴-⑹轴为Ⅰ施工段。

⑹-⑿轴为Ⅱ施工段。

办公用房⑴-⑼轴为Ⅲ施工段

⑼-⒄轴为Ⅳ施工段

具体可见图示(后补)

依实际,施工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料、库房搭设,加工车间及堆放场地安排

第二阶段单层厂房基础、柱、预制屋架

第三阶段办公用房主体施工

第四阶段屋架张拉、灌浆

第五阶段办公用房装修

第六阶段屋架吊装、屋面施工

第七阶段水电、设备就位

第八阶段竣工

3.3.1第二章第1节中讲过,布置2台井字架,如有必要增设一台龙门吊。

3.3.2单层厂房柱模配置14套,柱模一次到顶(12.5m),中间开设门子板。

办公用房楼层模板配三层,约4000m2,主要采用大模板。

钢管约150-170T。

扣件约25000只。

3.3.3水、电及施工机经勘测现场,待正式施工组织设计中再布置。

预应力屋架施工工艺采用后张法,锚具因钢筋而定。

吊装机具采用汽车轮胎吊(50T),由⑿→⑴轴顺序进行,屋架与屋面板按节间同时吊装。

第四章主要施工工艺

4.1钢筋工程

4.2预应力工程

4.1.1计划阶段

在图纸熟悉阶段,由施工作业班组技术人员依设计,提出用料计划,由项目部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批准。

并将此计划送交公司采购部门送审、执行。

4.1.2钢筋采购

在订购钢筋之前先将供应来源取得业主的批准,所有钢材全部采用大型钢厂生产的材料,并批量检查,索回由供货方提供的质量保证书。

4.1.3钢筋检验

钢筋进场后,按规范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试样在业主、监理等有关人员的督导下剪切,并标上适当的标记。

经检验合格后的钢材方准使用。

4.1.4钢筋下料及制作

钢筋应根据图纸要求及规范作出翻样的配料单,翻样时注意考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及搭接长度。

4.1.5钢筋堆放

钢筋按集中采购、集中配制、集中堆放的原则,下好料后,按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堆放整齐,并挂牌注明其使用部位及规格。

堆放钢筋垫设150mm高的木方。

4.1.6钢筋运输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过大的挠曲。

4.1.7钢筋绑扎

4.1.7.1钢筋绑扎时,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其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1.7.2钢筋绑扎时做到画线定位,梁柱钢筋点点绑扎,板墙梅花间隔交叉绑扎,坚持先主梁后次梁,先梁后板的绑扎程序,柱帽钢筋与板一起绑扎。

4.1.7.3为保证楼板双层筋之间的距离,不致在施工时使上层筋产生过大的挠度,在上下层间设置Φ12马凳筋作为支架,间距1.5m梅花形设置。

4.1.7.4柱、墙、梁节点处钢筋密集,交错,在绑扎前放样,以保证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

4.1.8钢筋接长

根据规范要求,结构柱、墙的钢筋需每两层可设一接头,水平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搭接点为钢筋受力最小的部位,搭接长度和部位,按施工规定进行。

注:

为了节省钢筋和提高工效,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征得业主、监理、设计院等三方同意,接头采用以下形式:

4.1.8.1Φ≥20的竖向钢筋采用全自动电渣压力焊。

4.1.8.2Φ≥14的钢筋在地面采用闪光对焊接长。

4.1.8.3Φ≥22的水平钢筋在现场采用锥螺纹连接。

4.2.8.4现场水平接长采用熔槽帮条焊焊接和搭接接头。

4.1.9接头检验

钢筋焊接接头均要按规定数量取样,做抗拉和冷弯试验。

4.1.10钢筋检查

钢筋绑完后,采用“三检”制度、班组内自查、施工处内互查、项目组组织监理、业主普查验收。

重点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4.1.10.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检查支座负弯矩筋的数量。

4.1.10.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接头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4.1.10.3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4.1.10.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4.1.10.5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4.2预应力屋架施工

4.2.1材料

4.2.1.1钢材依设计院定,采购时须有出厂合格证,到场后须送检,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1.2砼采用商品砼,在使用时须派人到搅拌站督控,严格计量,严格冲洗,并按规定留好试块送验。

4.2.1.3采用四套定型模板。

4.2.1.4锚具依钢筋而定。

4.2.1.5张拉机具采用YC-60型穿心式千斤顶。

4.2.2方法

采用后张法。

4.2.2.1工艺流程

4.3关键工序

4.3.1孔道的留设。

孔道留设是制作后张法构件的关键工序。

预留孔道的质量直接影响预应力筋能否顺利张拉。

孔道留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钢筋抽芯法。

预先将无缝钢管敷设在模板内的孔道位置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间隔一定时间慢慢转动钢管,防止与混凝土粘结,在混凝土终凝前抽出钢管,形成孔道。

所用的钢管必须平直,表面光滑。

⑵胶管抽芯法。

将5-7层夹布胶管或钢丝网橡胶管敷设在模板内的孔道位置上。

采用夹布胶管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在管内充气或充水,使管径增大,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放出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抽出胶管,形成孔道。

采用钢丝网橡胶管时,可不充水加压,抽管时在拉力作用下管径缩小即与混凝土脱开。

4.3.2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

对于块体拼装的预应力构件,其立缝处混凝土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块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40%,也不得低于15N/mm2。

钢筋、钢筋束的张拉程序为:

应力由0→105%。

控制应力持荷2min→控制应力。

钢丝束的张拉程序为:

应力由0→105%控制应力持荷2min→0→控制应力。

4.3.3孔道灌浆。

为使孔道内预应力筋不受锈蚀,并与构件混凝土结成整体,增加结构的耐久性,当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即应进行孔道灌浆工作。

灌浆前,预留孔道用压力水冲刷干净、湿润。

灌浆可用电动或手动灰浆泵进行。

灌浆必须连续进行,一次灌完。

第五章质量控制

5.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5.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5.3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及制度

5.4施工中的计量管理

5.1.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序的作业设计与技术标准。

本工程需要编制的作业设计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单层厂房现浇柱的垂直度控制,柱网尺寸控制。

2、预制屋架多级配砼的控制。

3、预应力张拉及灌缝施工。

4、吊车梁的预制、安装及检测

5、单层厂房与四层办公用房接缝施工处理。

6、单层厂房承力柱与外墙围护的施工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降面产生裂缝。

7、雨蓬圆弧模板的支设

8、屋面防水施工

其中质量控制见附件1《质量计划》(样本)。

5.1.2组织好图纸会审工作,并作好分级技术交底工作。

分级交底程序如下:

项目总工程师——技术人员、工长——技术工人

5.1.3作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主要有钢筋的焊接技术、屋面新材料防水技术。

5.2.1严格按照质量程序控制施工。

5.2.2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测量放线、模板、定位,全部隐蔽工程设立管理小组。

5.2.3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人及时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

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技术人员、各专业负责人员),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在项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络。

5.2.4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一级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和整群随机抽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

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2.5采用质量预控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掌握质量动态,追踪“病症”,对“症”下“药”。

5.2.6严格按照PDCA循环过程有秩序的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其步骤为:

1、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2、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拟订措施;

3、认真执行措施——检查效果;

4、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

5.2.7全面推行标准化工作。

以标准化统一现场的生产、管理。

5.3.1技术措施

5.3.1.1各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

对各班组定时、定点、定部位施工,质量抽检层层把关,做好质量等级的验评工作。

5.3.1.2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或检验报告,不允许不合格品投入工程使用。

5.3.1.3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业主监理、质量监督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才能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基础验槽必须邀请设计单位参加)。

5.3.1.4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应有符合要求的配合比,由试验室先行试配,合格后才能使用。

5.3.1.5每层都用经纬仪测量放线,不得借用下层轴线或用线坠往上引线,以防柱子位移,每层放线后坚持做好复检。

5.3.1.6模板及其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最大接缝宽度控制在1.5毫米内,模板在周转使用时要将表面用清洁剂清理干净。

5.3.1.7钢筋除锈后表面必须清洁,弯钩朝向正确,搭接长度符合规定值,绑扎钢筋网片、缺口、松扣数不超过应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5.3.1.8钢筋焊接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毫米,无裂纹及明显烧伤,焊缝均匀。

5.3.1.9装修工程坚持预定标准、定样板、定做法。

所有装修工程统一配料,同一房间要做到颜色一致,规定统一。

5.3.1.10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如钢筋绑扎好以后,要及时在过往通道上铺垫木板,防止踩踏变形。

5.3.2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建筑业司《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试行的通知)》建质[1996]42号精神,在本工程中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制度。

5.3.2.1工程项目质量负责制度:

作业层对工程的全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

定期或不定期向业主、监理呈交技术质量总结。

5.3.2.2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技术部门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

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5.3.2.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各类材料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

5.3.2.4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

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柱板间、样板件等,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5.3.2.5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抹灰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

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3.2.6过程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文字记录。

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5.3.2.7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和项目经理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公司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责任。

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口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3.2.8成品保护制度: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

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

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5.3.2.9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

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5.3.2.10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工程竣工后在建筑物醒目位置镶嵌标牌,注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开竣工的日期,这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承诺。

我们将主动做好用户回访工作,按有关规定实行工程保修服务。

5.3.2.11培训上岗制度: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企业主管领导的责任。

5.3.2.1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应向监理公司汇报并向当地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做好事故现场抢险及保护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同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5.4.1原材料检测要及时作好记录,发现量差超过正负公差范围时,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5.4.2模板安装、预留预埋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否则要整改。

5.4.3钢筋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严格按配料单进行;

绑扎及焊接的参数用相应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5.4.4砼施工前对供应本项目的搅拌站的计量器具进行一次检查,减少仪表造成的系统误差。

砼施工中,试验人员根据气候条件及时调整配合比,并按规定做塌落度试验及强度试块。

5.4.5试验人员每季度要对实验仪器进行一次抽检,维修及保养。

无证人员不得使用仪器设备,各种试验要按其试验程序及标准操作。

5.4.6现场测量组每季度要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抽检、维修及保养。

在测量前对仪器要认真校核,按测量步骤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消除测量中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

5.4.7计量器具的保管,使用人员必须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精心维修,妥善保管。

使用完后,擦试干净,对量具量仪的测量面和刻度不得用油石、砂纸等硬物擦拭;

非计量人员不得任意拆卸、改造、检修计量器具;

对较贵重的计量器具,其存放地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第六章进度计划与网络控制

6.1进度计划

6.2网络控制

本工程目前还没有业主招标文件,我们依以往经验,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本进度计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业主需要缩短工期,加快进度,则须重新调整:

6.1.1工序时间:

模板3d

钢筋2d

砼1d

6.1.2工序安排:

基础:

挖坑(含场平、验槽)3d(8d)

垫层0.5d(0.5d)

钢筋0.5d(1d)

模板0.5d(2d)

砼0.5d(0.5d)

回填—(2d)

说明:

括号为办公用房施工用时,无括号则是厂房施工用时。

主体:

柱筋2d

柱模3d

梁(板)模3d

梁(板)筋2d

—————

Σ12d

扣除雨天及不可预见因素,因此安排每个施工段每层工期15个日历天。

6.1.3工期控制点

以开工第一计起

第一控制点:

42日历天内完成预制屋架

第二控制点:

27日历天内完成Ⅲ段基础工程

第三控制点:

117日历天必须进行Ⅲ段水电安装

6.1.4施工人员配置(最多用工人数)

木工50人

钢筋工30人

砼工20人

抹灰工15人

瓦工30人

电工15人

水工10人

辅助工30人

Σ200人

6.1.5详细进度计划后补

6.2网络计划

6.2.1具体网络计划见附件2。

6.2.2落实计划措施

6.2.2.1组织高效精干的领导班子,确保指令畅通,令行禁止。

6.2.2.2选择能打硬仗、技术熟练的施工队伍组成作业层,担任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6.2.2.3深入细化总进度计划和分解工作,各工程处、施工队、作业班组,每周、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形象进度均要详细、具体周密地作出计划,并保证完成。

6.2.2.4建立例会制度,每天下午召开一次例会,检查当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内容,检查总结完成情况,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当日任务当日完成。

6.2.2.5实行合理的工期、质量目标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并采取三班制日夜连续作业。

6.2.2.6深入细化施工程序,根据现场情况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施工流向,确实形成有条不紊的流水作业。

6.2.2.7选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并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储备必要的零件,一旦发现故障,立即抢修,保证施工机具正常运转使用。

6.2.2.8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多工种甚至是多家施工队伍交叉施工,因此必须做好协调配合工作,避免造成人力、资源、时间的浪费。

6.2.2.9自备200KW发电机一台,以满足停电时施工的需要。

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

7.1安全生产

7.2安全保障措施

7.1.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7.1.1.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后补),健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落实。

7.1.1.2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安全措施,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

7.1.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7.1.2.1工人进场时,由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7.1.2.2项目经理部对工程处、工程处对班组、班组对个人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7.1.2.3工人熟练掌握本工种技能,熟悉本工种中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1.2.4认真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并及时做好记录。

7.1.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7.1.4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7.1.5安全检查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不定期安全抽查制度,检查有目的、有要求、有整改措施、有责任人,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

经劳动安全部门检查后,挂牌使用。

7.1.6开展班组“三上岗、一讲评”活动

班组在班前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有具体的考核措施。

7.1.7遵章守纪,佩带标记

7.1.7.1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野蛮施工。

项目安全员跟班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将安全隐患消灭。

7.1.7.2各类安全值班人员佩戴不同颜色标记,工地负责人(主任)戴黄色红字臂章,班组安全值班人员戴红色黄字袖章,施工管理人员和各类操作工人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以示区别。

7.1.8“六牌一图”与安全标牌

7.1.8.1按中建总公司CI战略要求,根据武汉市有关现场安全要求,施工现场进出口一律集中挂放“六牌一图”。

7.1.8.2施工现场悬挂安全生产标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道口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告牌。

7.1.9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建立门卫巡逻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非施工人员未经许可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7.2安全保证措施

7.2.1本工程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安全员对现场生产全面负责,领导安全监督科开展安全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安全措施落实等工作。

7.2.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2.3保证安全用电,各处、队、班组配备专职的持证电工,负责临时用电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符合标准的临时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坚持“一机一闸”。

主要机具和各种手持电动工具,有可靠接地,临时配电线路由专职电工安装,经安全验收后使用,并相应做好避雷措施。

7.2.4各种机械设备使用前调试运转正常,并经动力和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设置“安全操作规程”标牌,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持证上岗。

7.2.5不准从高空向下或向外抛掷任何物资材料,高空作业时,作好防护措施,划出作业禁区,设置警戒围栏,地面保卫人员专门负责,禁止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作业禁区。

7.2.6施工用脚手架按规范搭设,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至顶部,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