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579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及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这一哲学盛世早已“一日难再晨”。

古典主义哲学的高潮在黑格尔之后也戛然而止。

哲学家成了世上最孤独的人。

而哲学成了被忽略的财富,“未经省察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倘若我们的生命旅途,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生存价值、人类理想的思索,我们必将淹没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中,成为某些哲学家所担忧的一个符号。

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更可能陷入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漂泊,只有用美来陶冶情趣,用传统文化来铸造性情,用人文品格来指导人生,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呵护成长的旅程,规范发展的轨迹。

2005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

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

常有二理,在手心焉;

敬而畏之,与日更新;

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

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

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

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

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

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

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

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

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一、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卷概述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海卷)命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结合上海地区考生的实际情况,并兼顾同时使用三套教材的现实,设计而成。

试卷努力贯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命题原则,深刻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试卷分为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全面考查了学生认读和理解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以及选材立意,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的能力。

试卷设计科学,难度适当,坡度合理,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

试卷取材性质,文字量,题目编制分数分布如下:

阅读材料主要内容文字量编制题目数分数

现代文阅读

(一)介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1800518

现代文阅读

(二)回望昨日的感伤1400722

古代诗文

(一)名篇名句8014

古代诗文

(二)两首绝句和附文17038

古代诗文(三)鞠咏为进士200515

古代诗文(四)蒲松龄论作文之法290513

合计39402680

二、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精析

语段

(一)导读

这是一篇文字浅近,表述规范的说明文(或者说是小品文),介绍的是中国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剪纸。

文章结构为总分式。

第1段总说什么是剪纸艺术,第2段和第3段介绍传统剪纸艺术的技法,历史,题材,阐述了传统剪纸艺术需要革新的原因(列举了三点)。

第4、5和6段分别介绍新兴的剪纸艺术的三个特征:

1、切合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需求。

2、借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使其面貌一新。

3、朝着精细化,高档化,豪华化发展。

文章不是静态地去介绍这样一种民间艺术,而是把它放到了历史,当代的环境中去观照,有深度,有广度,看似平静的文字下,既有自豪于民族艺术而起的淡淡的喜悦,又有担忧其前途而含的淡淡的哀愁。

联系2005年春季高考卷,其第一个语段为关于如何振兴中国京剧艺术,那么这一段选文是振兴“民族文化”主题的延续。

试题分析

第1题:

选择题。

答案:

C。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关键句子中关键词语的把握能力,答案就在文章开头第一句中,这是文章特殊位置的句子,应能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

此题同样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但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难度,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心理的关怀,这样既让考生缓解了紧张的情绪,又节省了答题的时间,有利于下面题目的发挥。

第2题:

多项选择题。

D、E。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进一步深层次的把握能力。

A和B两个选择项是同样的错误,即表述偏离原文的意思。

A项正确的表述应为:

“剪纸艺术遍及我国城镇乡村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剪纸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并且能够满足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B项的正确表述是:

“民间剪纸艺术中很少出现悲苦凄凉一类的题材是由于劳动者对剪纸寄予了满腔的热情,体现对生活的信心和理想的追求。

”C项错在对文章理解的肤浅,与文章开头的表述悖离。

F项错在张冠李戴,正确的表述应为:

“生肖属相是新剪纸的内容之一,如‘金鸡进财’,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应时。

”这一道选择题相对于前一道选择题,难度有所提高,但只要考生把每个选择项与原文内容仔细比照,不难找到答案,但对那些习惯于粗枝大叶,蜻蜓点水阅读文章的学生来说,是较难找到答案的。

第3题:

简答题。

(1)能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2)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3)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革新。

第1和2点是考查学生筛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照搬原文中的语句。

第3点考查的能力上升一个层次,即考查学生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学生必须对第4、5和6段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同时学生做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提示语“通观全文”。

第4题:

内容:

表现了劳动者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形式:

追求丰富多彩的式样。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分析﹑归纳﹑提炼的能力,要答好此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语:

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

二是学生要分清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否则就容易在做题时张冠李戴。

从原文来看,剪纸的内容就是剪纸的题材,如“五谷丰登”等,原文中对剪纸题材的说明最具有概括力的一句话就是:

“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理想的追求。

”剪纸艺术的形式就是剪纸艺术的表现技法,如剪刻、镂空、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和勾描等。

用一个词来归纳这些技法的特点就是丰富多彩。

这是一道有区分度的题目,如果缺乏能力,很难做好这道题。

第5题:

开放题。

此题是春季高考关于如何振兴民族艺术主题的延续。

学生可以模仿文章中谈到的振兴京剧的措施来完成此题。

如:

抓紧对剪纸艺术的总结;

把剪纸艺术和其他的一些东方艺术结合起来;

和西方艺术碰撞。

学生还可从原文中得到提示,如:

使剪纸艺术与时俱进,受到年青人的欢迎。

另外,一些有识之士的观点也值得借鉴:

对民间艺人的作品进行保护,重视老艺人的作用;

建立传承机构,为培养新人提供便利条件;

建立博物馆,保护原生态的剪纸,把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

民间剪纸艺术还可以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

语段

(二)导读

这是一篇充满感情,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者说人物评传。

文章的题目《回望昨日的感伤》一语双关:

1:

茨威格以感伤的目光回望过去的时光,并以感伤的笔调写下了《昨日的世界》,道尽对欧洲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崩溃的感伤。

2:

作者写作本文,也是回望昨日世界里的茨威格这样一个文学天才,人生历尽苦难,难掩伤感之情。

同时通过“而他所亲身经历的苦难,似乎已成为遥远的回响”流露出对现实的感伤,和对未来的忧患,有“后人复哀后人”的意味。

三、2006年高考展望及其对策:

2006年上海语文高考,面临的还是三套新老教材同时使用的局面,在2005年命题思路得到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应该会继续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方向。

两篇现代文的总阅读量一般在3000字到3500字之间。

内容应该是体现社会时代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

古诗文名句填空重在名家经典,三套新老教材的共有篇目,而不会考冷僻的句子。

古诗文鉴赏的范畴可以涵盖诗、词、曲和对联等各种文学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理解不太可能,学生可以有个性化的理解,但要能自圆其说。

两篇文言文的总阅读量在500字到600字之间,应该会选文字浅显,思想有时代意义的文章。

至于作文,不太可能回到话题作文,而将继续今年的样式:

介于话题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之间。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积极为学生营造大语文的学习环境,有“杂”方能成其大美。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

变“要我说”的局面为“我要说”的局面。

(三)、在教学中渗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这种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语文教育,让民族文化培育“爱”,让“爱”催生“惜”,让“惜”引发“悟”,让“悟”带来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现代文的阅读

首先对语文课本不能忽视,特别是二期课改下的高中新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主题选编而成,认真地阅读能够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丰富内涵、提升品位。

试看各单元主题:

高一(上):

1、独特的我2、生命如斯

3、科学与艺术4、理想与人生

高一(下):

1、社会和个人2、杰出人物

3人类栖居地4、书评导航

高二(上):

1、发现平民2、领悟自然

3、评说历史人物4、审美的活动

高二(下):

1、文学的意境2、人在旅途

3、读书生活4、思想和精神

高三(上):

1、品位和格调2、名利内外

3、文明与进步4、文艺评论

高三(下):

1、典型人物2、成长成材

3、人间真情4、文化审视和创新

这些单元主题,几乎涵盖了一个人为人处世要涉及的方方面面,而我们在试卷上要面对的选文,也大都脱离不了这个范围,试想,读来如老友重逢的感觉,对自己的发挥会有怎样的帮助呢?

当然,光有感觉是不行的,还得有效地进行训练,一直习惯了做别人出的题目,何不尝试换一个形式,做自己出的题目呢?

围绕课文的主旨、写作特点,结合高考考点,从句到段到篇,从形式到内容,从模仿开始,设计题目。

如果哪一天看到自己想出的题目就在文后出现了,就说明你基本功到家了。

其次,对复习资料中的选文也不能忽视。

这些选文都是老师和专家精挑细选的,有的可能比课文都更贴合社会热点,对自己的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所以不必局限于做文后的几个题目,可以先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悟,领会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语言表现力,感受作品的魅力,如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脉络,情与景、情与理的内在联系,人物形象的特点和社会意义等。

此外,对文后的试题也可以来一番评头论足,比照答案,看一下题干的表述是否合理,如果要改,那又如何。

这样角色的多次转换,就能使自己占据答题的高度。

(二)注重古代诗文的阅读

首先对课本所选篇目有计划地每天诵读几篇,包括课文和注释以及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一定要熟读精思,如果能熟练到提到一句就能说出它出自哪篇课文那就最好了。

这种做法能有效地培养语感,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其次对要求背诵的篇目要作为重点篇目,特别是对共有篇目。

下面把几套教材的共有篇目列举如下:

(1)新教材与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段:

1、吴均《与朱元思书》(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

名家作文教学思想辑录

一、黎锦熙

1.1写作重于讲读

1.2日札优于作文

1.3改错先于求美

“日札优于作文”是我国已故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观点。

日札,就是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

作为日记和札记,在内容上,可无所不写;

在形式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随意选用;

在心理上,轻松自然,因为不是“作文”。

这种没有精神压力和文法顾忌的写作,一旦养成习惯,在量的不断积累下,定会有质的飞跃。

许多大文学家都有写日札的习惯,不但增强了笔力,还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

我认为作文是一种习惯,即习惯于用笔表情达意。

画家喜欢用画笔表达对事物的理解;

音乐家常用音符抒发对世界的感受;

而文学家则擅长用手中的笔描绘世间百态。

生活中类似的感触,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是表情达意的习惯不同。

所以,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作文能力,就得引导学生养成用文字表情达意的习惯。

但不要过分的讲平常写的东西是为了写好作文而进行的训练。

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引起思索和争议的事件,如杨利伟成功的太空之行,如一次集体活动,如班级新近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利用自习课甚至临时调整教学计划占用阅读课,引导学生即时用笔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求使之尽快养成习惯。

作为学生,高兴了,生气了,结交新朋友了,读到一本好书了,跟同学闹别扭了,挨老师批评了……只要有了某种情绪,就用笔把它记下来,不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只需开门见山,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绝不要想这是在“作文”,而是在表达一种情绪,在“说”一件事,说给谁呢?

想说给谁就说给谁,只要痛快就行。

这就又涉及到一个问题:

说和写是一回事吗?

二者是什么关系?

在练习写作的初期完全可以当作一码事;

怎么说就怎么写。

生活中,有些人很会讲故事,常吸引许多听众,这些人的语言里,叙述形象生动,感情色彩丰富,而且还用了一些倒叙插叙什么的,所以极富有感染力。

如果把说的话变成文字,肯定是非常优秀的文章。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讲故事,但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能把话说清(这是针对有些学生作文时的词不达意语句不通说的),因此,怎么说就怎么写,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是最好的开篇、布局和立意的方法。

蔡成先生的《最感人的理想》中记录了这样一篇作文: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当地人称人死为走),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

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

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

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

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了……”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用的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没有精巧的结构,什么烘托、照应一概没有,而且还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一条狗,但小作者以孩子的语气准确的表达了对母亲真挚的爱,是纯美人性的一次告白,意之所到,笔之所至,没有什么作文技巧,但确属一篇好文章。

当然,刚开始用文字表情达意时,不能很准确的把所想所说都准确的表达出来,所谓的词不达意,但这只是对文字的陌生,坚持下去,待对文字熟悉了,驾轻就熟了(这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写篇作文实在是一件小事。

在坚持用笔记录生活的同时,学业也在发展,自然离不开读书(广阔的课外阅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读书就要有感受,有感受就要写一写(这时已经养成了习惯),这就是读书札记。

写日记和记札记,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习惯和需要,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外阅读的视野都在增长着、开阔着,吸收和表达这两个问题,在不断的学习中,在老师没有大讲文章的技法中,扎扎实实的解决着。

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几乎不让学生写作文,只是坚持不懈的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特别的高,这是通过日札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例证。

教学生用笔来表情达意,告诉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写,一旦习惯养成,捎带讲点儿作文技法,练就较好的作文水平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坚持写日札,要比追求写几篇所谓的好作文要有效的多。

二、陈望道

提出作文法的三个层次的要求,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和平允公正。

三个子系统,其一,文章构造,包括词句和段;

其二,文章体制,包括记载文、记叙文、解释文、论辩文和诱导文;

其三,文章美质,包括明晰、遒劲和流畅。

三、梁启超

3.1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3.2以会作应用之文为最要。

文章主要包括记载文、论辩文和情感文三类。

其中应用之文主要是指前面两种。

而封建时期注重八股策论,所以,陈先生有针对性地指出,要重记事之文。

3.3养成整理思想的习惯。

其一,思想的二要素是,一内容,要求有物;

二形式,要求有系统,即有序。

针对主次不分和条理混乱的两种弊病,梁先生指出,用理主从的方法护主眼来治疗主次不分的毛病;

用理系统的方法来分层次,以此治疗条理混乱的毛病。

其二,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

评改宜专就理法讲,即整理思维的方法,要求重思路,轻修辞。

3.4求真求达。

求真有两个方面,一事实之确凿无误,这要求作者体察精密;

其二,人之真情实感,需要文章作实感之赤裸裸的表达。

求达,即为词达,亦有两个方面。

一照事物之原样说出;

二所说令人完全了解。

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重语言的组织构造。

四、胡适

4.1用“看书”代替“讲读”。

要增加阅读量。

阅读要做到由博而专。

只用讨论,不用讲解。

4.2没有趣味所以没有成效。

选文的两个标准,一为文质兼美之美文;

二(学生)可解易懂完整之书(读《史记•四公子列传》,不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读《史记•项羽本纪》,不读苏轼的《范增论》)。

拒绝游戏之作。

不用讲解。

写作也是这样,可以采取自出题目的方式,以求引出趣味。

4.3能作文为第一标准。

读书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强调手到的重要。

胡适认为,发表是吸收的利器。

勤笔,助我之思也。

(朱熹有言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胡适先生提出读书四到,并且把手到提到最重要的地位。

此说耐人寻味。

4.4活语言和活的教授法。

胡适先生提出,学用一途。

采用演说、辨论的方式,分组合作进行,辩论先立论,再求驳论。

五、夏丏尊

5.1写作法则没有而有用。

作文法有三个层次,其一,基础理论;

其二,应用理论;

其三,应用技术。

夏丏尊先生反对空言技法。

他认为,应该以写作行为为经,以写作技术知识为纬,来作探究。

他认为,形式法易,内容法难。

文章的法则,应该讲究文质相融,于无法中求法。

5.2为文不要忘记有读者。

为文要讲究读者,文章的性质要与写作的动机适当,作前六问,谁、哪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等。

5.3从试作小品入手。

作文即生活。

作者应该从不留心,到留心,再到无须留心。

5.4学国文应着眼文字形式。

作文要讲究词句的表达法。

要求通求达。

但是,不应该从模仿入手。

表达之道即为思想之

六、阮真

阮真又名乐真。

他在学术史上以不信权威、唯真理著名。

其人半文半理,负笈东南大学,讲道中山大学。

6.1批判、独立的理论品格。

非常著名的有阮汪(汪典存)之争、文言文与语体文之争、多读多写辩、课外练文辩。

其课内有教而无学,课外有学而无教的思想很有针对性。

6.2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其搜集、统计、分析和整理的研究方法很到位。

6.3崇实、致用的教育思想。

顺而上,逆而上。

顺而上为教而研,逆而上为科研。

注重应用文。

三种。

普通应用文、公牍应用文和职业应用文。

设计作文批分表。

初高中各六个方面。

拟题。

拟而引趣。

假设环境,造成机会,做问题设计。

作文的五种利用机会。

(实需、读本、刊物、校内服务和社会服务)

七、鲁迅

7.1思想和文学修养并重。

代圣贤立言文章乃普遍的失语症。

作文要求真诚、深入和大胆。

讲究作文与做人合一,文道合一。

先生于具体技巧多有传授。

7.2从读中作比较鉴别。

模仿乃试误。

反对读文选。

倡导古今中外法。

注重大家作品,成品与半成品的比较。

7.3先写能写,再图变革。

反对硬写。

严筛选、力开掘。

7.4文章要使人爱看。

倡导白描。

反对朦胧晦涩。

语言表达取做与不做之间。

八、朱自清

8.1写和说到底是两回事。

写特别注重语言的逻辑性、书面程式和个人习惯。

写作是两种能力的过渡。

从朗读、诵读中悟语言。

宣读得文脉。

8.2创作与写作性质不同。

广义散文到求通求稳。

作文有两个注重,一文字,二思维。

8.3写作要有切近目标。

切用,重实用、重时文。

8.4写作要有假想读者。

重视书信法。

书信如面谈。

九、朱光潜

文艺论坛巨子。

9.1写作学习的程序。

四范畴论。

万事万物不外情理事态。

作文不外为言情、说理、叙事、绘态。

作文程序应该由实而虚,从叙事、绘态到言情、说理。

四个境界说《精进的程序》。

文章四境界,一疵境、二稳境、三醇境、四化境。

疵境有瑕疵,稳境虽然没有瑕疵,但是失之平庸。

化境难教。

法有抽象法和具体法。

抽象法为,文法、逻辑和义法。

具体法为命意、用字、造句和布局。

9.2养成纯正的趣味。

趣味有三个因素——资禀性情、身世经历、传统习尚。

从读一流作品入手,寻思、寻言。

作者与读者需要,一不得已宣泄之思想感情;

二以极深心秘蕴交付读者。

所以于读者有极深之同情。

写作三修养。

一人品,二学识经验,三文学本身之修养。

契诃夫指出,人有三个头脑。

一来自自然,二书本,三生活。

朱先生认为,人如果要有成就,1、必须要有大修养、大德、真性情、大胸襟;

2人生世相、丰富而正确的蓄积(读书和察世);

3、认识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

本行之内的功夫——从人情世故和物态事理中学习,讲究本色当行。

玩味生活、探索自我。

本行之外的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学养。

9.3克服心理懒惰、疏于思考和苟且敷衍的习惯。

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之态度。

不苟且、不马虎。

语不惊人死不休。

深思三益。

一拔丝抽茧、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