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7565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 第5章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下载.docx

(2)过程:

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

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

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特点

(1)变化性:

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

a.含义: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b.表现: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主诊断]

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循环。

(  )

3.“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反映的是能量交换过程。

4.生产功能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独立完成的。

5.植树造林能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平衡功能的体现。

6.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提示】 1.√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

 落红变为春泥体现了生物由有机变为无机的联系。

3.×

 泥沙俱下反映了物质的迁移而不是能量的交换。

4.×

 生产功能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5.√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变暖。

6.√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着。

[合作探究·

攻重难]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独具)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思考交流】

1.你能说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描述的是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的哪个循环过程吗?

【提示】 生物循环。

2.该诗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提示】 整体性。

[归纳总结] 

1.三大物质循环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变换、能量传输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如下表: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

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1.读下图,回答

(1)~

(2)题。

【导学号:

29832140】

(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水文      B.生物

C.地貌D.气候

(2)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1)B 

(2)B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箭头b表示生物对气候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属于这一过程,箭头a表示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箭头c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箭头d表示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

2.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

(1)~

(2)题。

(1)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生产功能B.呼吸作用

C.分解功能D.化合作用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A 

(2)B [第

(1)题,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了生产功能。

(2)题,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

咸海曾是全球第四大内陆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水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阿姆河与锡尔河。

一些专家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两河沿岸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和水稻,导致灌溉用水远远大于补充用水,引发咸海水量锐减。

相比多年前基本稳定的常态水量,咸海如今已“缩水”90%。

水量减少,致使盐碱析出侵蚀裸露的湖床,干涸后的湖床几乎寸草不生,生态平衡破坏,咸海出现荒漠化,湖区渔业捕捞基本终止。

1.湖泊面积锐减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本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沿河发展农业,大量引水灌溉。

2.商业捕捞基本终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湖水盐度增大,环境恶化,鱼虾大量死亡。

3.咸海面积的变化可能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

[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3.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

据此回答

(1)~

(2)题。

(1)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文D.植被

(2)本材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B.均衡性

C.整体性D.稳定性

(1)D 

(2)C [第

(1)题,由题干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

(2)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

29832141】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解析】 此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属于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属于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答案】 

(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课堂小结] (教师独具)

[当堂达标·

固双基]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地形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形

C.土壤 地形 水文 大气 生物

D.生物 地形 大气 水文 土壤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A 2.D [第1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29832142】

3.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  )

A.森林破坏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D.冰雪覆盖增大

4.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

C.整体性D.差异性

3.A 4.C [第3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地表径流等作用,森林的破坏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第4题,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下图,回答5~6题。

5.此图可以简单地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能正确表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6.此图还可以说明(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整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A 6.D [第5题,由题图可知,②可以变为泥炭、煤等,确定其为绿色植物,其他则容易判断为①动物、③O2、④CO2。

第6题,地理环境中的这种碳循环,把各圈层联系起来,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86活动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

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

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

进入土壤的土壤水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而被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教材P86~87活动

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教材P88活动

在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统一变化的。

随着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水面蒸发进入大气的水汽逐渐减少,地方气候趋于干燥,水生生物逐渐被陆生生物代替,土壤水位逐渐下降。

教材P90活动

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地下水位上升”,对生物的影响是“物种构成改变或某些物种消失”,对地方气候的影响是“变得温和湿润”,对泥沙沉积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减少”,对洪水灾害的影响是“洪水频率减少或者洪水灾害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