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Word文件下载.docx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
百姓辅助,就能强盛;
百姓反对,就很危险;
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诗经》说:
‘百姓不良善,在一方埋怨不已。
’百姓埋怨他的官员,最后不灭亡的,从来就没有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
他弟子劝他说:
“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他回答说:
“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
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就要迁就别人;
迁就别人,就会枉法;
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即使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就说明了要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说,公仪仪爱吃鱼,可不受鱼。
公仪休不徇私受贿,这是好的,值得称赞;
但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
公仪休嗜鱼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
给我们的启示:
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楚庄王欲伐越
楚庄王想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
“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
”楚庄王说:
“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
“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
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
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
您却要讨伐越国。
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
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於能否看清别人,而在於能否看清自己。
所以《老子》上说:
“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出处
《韩非子·
喻老》之目不见睫
引申出来的成语与解释
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韩非子》
译文:
有个姓和的楚国人,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璞。
献给厉王,厉王叫玉工来看,玉工说是石头,厉王火了,这不是拿楚王不当公务员吗?
砍了和氏的左脚。
厉王没多久挂了,武王接班。
和氏还想碰碰运气,结果可能给楚王工作的玉工没换,或者虽然换了但也不好给前辈难看,也说是石头,武王更火了,你这是拿寡人不当楚王啊!
右脚也砍了。
怎么当王的死得那么快,不明白,反正现在该到文王当家做主了。
和氏也被砍乖了,献玉你砍我脚,我在楚山下面嚎几嗓子总行吧?
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就渗出血来了(不解),文王知道了就找人去问他没事嚎撒子嚎。
“天下被砍了脚得人多了,你干吗哭得如此悲伤?
”和氏哭道:
“我不是因为被砍了脚哭,而是因为宝玉被说成是顽石,说实话被认为是欺骗。
”文王听后便叫玉工把璞研磨,得到一块宝玉,名叫“和氏璧”。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赵简子有两匹白骡而又特别喜欢它们,阳城胥渠在广门任小官,夜晚叩门求见,说:
“主君的家臣胥渠得了病,医生告诉他说:
‘得到白骡的肝脏,病就可以治好。
不能得到就得死了。
’”门人进去通报,董安于正在旁边侍侯,听说后气愤地说:
“嘿——,胥渠啊,竟想得到我们主人的白骡!
您让我这就去杀了他吧。
”简子说:
“杀人却是为了保存牲畜,不也太不仁义了吗?
杀牲畜以便救活人,不是非常仁义的吗?
”于是召来厨师杀死白骡,取出肝脏拿去送给阳城胥渠。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赵简子发兵攻打狄人。
广门的小官左边带七百人,右边带七百人,都最先登上城头,并获取敌人带甲武士的首级。
君主怎么能不爱护人呢?
优旃反语谏秦王
优旃是秦国的一位歌舞艺人,善于说笑话,但他的话有深刻的道理;
个子非常矮小。
他擅常说笑话且都能合乎大道理;
悲天悯人,看到侍卫受风寒,就想办法使他们能以轮职减班来减轻工作份量。
看清前瞻,指示秦王不宜扩大猎场造成国力损耗;
反对剥屑民脂民膏,说服秦二世油漆长城的计划;
由此可见优旃是个懂得观察人民的人并适时对皇帝提出建言使人民的生活能过得更好,并避免掉腐败朝廷所作出的愚蠢决策。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想大规模地扩建皇家的苑囿,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县②。
这一天,朝中正在商议这回事,优旃一听,就对秦始皇说:
“好哇!
真是好主意!
大王,还可以再在里边多放养一些麋鹿,这样一则方便大王打猎,二则,若是有敌寇来侵犯,我们就可以让麋鹿用长角去抵触他们,看他们怕不怕!
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继位。
一天,胡亥忽发奇想,提出要把京城咸阳的城墙全部油漆一新。
优旃说:
“妙极了!
皇上即使没有说,我也要请你这么做。
油漆城墙,虽然会耗费百姓的劳力,国家的钱财,可这实在是大好事呀!
城墙上了油漆,油亮光滑,如果盗贼来了,就休想爬上来了!
”秦二世一笑而过,因其缘故而作罢。
《谐铎》
《谐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12卷,共122个故事,《谐铎》的作者是清代中叶戏曲作家沈起凤。
据有关资料记载,沈起凤生于1741年,字桐威,江苏吴县人。
《谐铎》的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练生动,深藏哲理。
作者痛感社会的黑暗,人世的险恶,在《谐铎》中锋芒毕露的是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警策性。
基于这一宗旨,《谐铎》中的故事大量的是揭露病态社的世相。
《谐铎》的每篇故事,非神即鬼,非精即怪,有警诫,有讽喻,各篇独立,言简意深。
作者借题发挥,对于社会病态的解剖,人情世态的揭露,寓庄于谐,颇具功力。
选段·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
(清•沈起凤《谐铎》)
南昌有个人,他的父亲为国子监助教(学官名),他跟随父亲生活在京城。
偶然一次经过延寿字街,看到书店中有一个少年正在数着钱买《吕氏春秋》,正好有一个铜钱落在地上。
这个人偷偷用脚踩上,等到少年离去然后弯腰去拾起来。
旁边坐着一个老翁,注视他了很长时间,忽然起来问这个人的姓名,然后冷笑而去。
后来这个人以上舍生(科举名词)的身份进入誊录馆,通过面试任命,得到江苏常熟县尉的官职。
于是整装去上任,拿着名帖拜见上级。
当时汤潜庵先生,是江苏的巡抚,这个人十次求见都没成。
巡捕传来汤大人的话说,这个人不必去上任了,因为汤大人已经上奏弹劾他了。
这个人问弹劾他什么事?
回答说:
“贪心。
”这个人想自己还没有上任,哪来的赃款呢?
一定有误会。
急忙要面见辩解。
巡捕进府禀报,又传汤大人的话说:
“你不记的当年书店中的事了?
当秀才的时候,尚且视一文钱如命;
如今侥幸去作地方官,能不搜刮索贿,做一个戴纱帽的劫匪吗?
马上解任走吧,别使一县的百姓都痛哭!
”这个人才醒悟当时问他姓名的老翁,就是汤潜庵汤大人,于是非常惭愧辞官走了。
硕鼠
硕鼠,《诗经》中的一篇,收于《诗经·
国风·
魏风》,是魏国的民歌,人民用硕鼠讽刺当政者,表达了奴隶的反抗和对理想国度的向往。
硕鼠也是一款FLV下载软件。
1.基本介绍
2.软件特点
3.更新日志
①硕鼠:
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②贯:
侍奉。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
三岁言其久,女,同"
汝"
你,这里指统治者。
③“逝”读为誓。
“去女”言离去。
④“爰”犹乃。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⑤德:
表示感谢
⑥“直”通假字同“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
⑦劳:
慰问。
⑧“之”犹其,表诘问语气。
“永号”犹长叹。
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现代译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
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麦粒!
多年辛苦养活你,拚死拚活谁感激。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
安乐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
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
新乐郊呀新乐郊,有谁去过徒长叹!
赏析一
《硕鼠》是魏国的民歌,据《毛诗序》说:
“硕鼠,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
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朱熹《诗集传》:
“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
”两说均可供理解主题时参考。
它和《伐檀》一样,都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
所不同的是,《伐檀》责问剥削者用的是直呼其名的方式,《硕鼠》则用比喻以刺其政。
但《硕鼠》比《伐檀》的斗争性更强。
《伐檀》只有愤怒,没有反抗,而《硕鼠》则不但有愤怒,且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奴隶们在不堪忍受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准备远走逃亡。
奴隶制社会后期,大量的奴隶逃亡,曾是促使奴隶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为可贵的是,《硕鼠》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毕竟比《伐檀》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标明奴隶们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已逐步清醒了阶级意识,开始有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和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
赏析二
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端,“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
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
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残忍无情,得寸进尺,剥削的程度愈来愈强。
“贯”,侍奉。
汝,指奴隶主。
“三岁”言其时间之长久,并非确指。
“莫我肯顾”,一点也不肯感念我们。
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国”到“乐郊”,则集中表现了奴隶们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他们幻想着能找到一块理想的国土,摆脱奴隶主的压榨和剥削。
“逝”,同誓,表示坚决之意。
“适”,到也。
“爰得我所”,犹言“乃得到了我们安居的处所”。
“直”与“所”意同。
全诗最后说,在这块幸福的国土上,“谁之永号”,谁还会再过啼饥号寒的生活呢?
人人平等,人人幸福,再也不用哀伤叹息地过日子了。
很有点象后世的《桃花源记》所设想的蓝图。
赏析三
这首诗出自《国风·
魏风》,是一首劳动者之歌。
老鼠偷吃庄稼,因此除掉老鼠是古代先民经常的活动。
《礼记·
郊特牲》记载,岁末腊祭,“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人们呼唤猫的到来,以便把田鼠都吃掉。
这首诗把不劳而获的贵族比作大老鼠,它吞食农奴的劳动果实,对农奴的生活却漠不关心,根本没有感恩之意。
在这种情况下,农奴们幻想离开这些吸血鬼,到没有剥削的乐土生活。
老鼠作为负面形象出现,这篇作品首开其例。
后来出现的文学作品,大多沿袭《硕鼠》的传统,把老鼠作为揭露鞭挞的对象。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把依托君主做坏事的奸臣比作社鼠。
当然,也有羡慕老鼠那种寄生方式的人,李斯就是其例。
《史记·
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有感于厕鼠和仓鼠悬殊的生存状态,决心做一只仓鼠,这说明其人格之低下,最终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场。
《硕鼠》的作者幻想逃离现实的社会,前往没有剥削的乐土。
这种幻想在《山海经·
大荒西经》已经初见端倪:
“有沃之国,沃民是处。
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
凡其所欲,其味尽存。
”这是人间理想在神话中的呈现。
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描绘出一幅男耕女织、没有剥削的乐土。
不过这片乐土却最终没有被找到。
这首诗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痛苦,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
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追求和理想。
因此,它比单纯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义,有更大的鼓舞力量。
结构特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
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痛苦,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
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
借喻是其主要表现方法:
被责骂的对象在正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
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
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
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轻率的任用军官。
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
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陈谏议教子)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
“那匹马怎么不见了?
”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
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
“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人仁人之风。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请假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
二年后回到太学读书,(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
于是一起约好了日期。
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
母亲问:
"
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
张劭回答:
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
母亲说,"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
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
大家登上大厅一起饮酒,最后开心的分别了。
楚子发母
百科名片
楚子发母就是楚国将军子发的母亲。
子发攻打秦国的时候,军粮吃光了,子发派人向楚王求援,并叫使者顺便回家探望一下母亲。
子发母亲问使者:
“士兵们可安好?
”使者回答说:
“士兵们能分吃豆粒充饥。
”母亲又问:
“那么将军可安好?
“将军每天早晚都吃好饭好肉。
”子发打败秦国归来,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关上大门不让他进去并且叫人责备他,子发只得向他母亲谢罪认错,这才进了家门。
①子发:
战国时楚宣王的将军,名舍,字子发。
②因:
于是,就便。
问:
探视。
③无恙(yà
ng样):
安好。
④并分菽(shū叔)粒:
大家分吃豆粒。
并,合起来。
菽,豆类。
⑤朝(zhāo招)夕刍豢(huà
n换)黍粱:
意思是将军早晚食必粱肉。
刍,牛羊。
豢,猪狗。
黍粱,好粮食。
黍,黄米。
粱,精美的粮食。
⑥内:
同“纳”。
不内,不让儿子进门。
⑦数(shǔ暑)之曰:
责备他说。
数,列举(罪状)。
⑧越王勾践:
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国打败,后来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⑨醇(chú
n纯)酒:
美酒。
⑩注:
倾倒。
⑾味不及加美:
意思是江水中并没有增加酒的美味。
⑿战自五也:
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
自,自然。
下文“战自十也”意同。
⒀糗(qiǔ)糒(bè
i备):
干粮。
⒁甘不逾嗌(yì
意):
美味过不了咽喉。
嗌,咽喉。
逾,通“逾”,超过。
⒅谢其母:
向他母亲认罪。
谢,谢罪。
⒆虽:
即使。
⒇谢:
谢罪。
于:
向。
食:
吃。
归:
归来。
伐:
讨伐。
使:
派。
”子发打败秦国归来,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关上大门不让他进去并且叫人责骂子发说:
“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
有人献上一坛美酒,越王勾践派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并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士气因此而增加了五倍。
又有一天,有人送来一袋干粮,越王勾践又下令赐给军士们分了吃,其实只有一点点食物,过了咽喉就没有了。
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十倍。
现在,你身为将军,士兵们分吃豆粒充饥,惟独你早晚吃着好饭好肉,这是为什么”子发因此向母亲谢罪,这样之后母亲才让他进入家内。
小石城山记
《小石城山记》是诗人柳宗元贬官时游行而作,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
本文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本文被列入中学语文教科书课程。
1.小石城山记练习
2.习题答案: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
一条向西走,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
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路的尽头。
上方的山石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像门。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用一块小石子丢进去,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咚咚的响声,那激越的声音,好久才消失。
盘绕着石山可以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箭竹,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那些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俯有仰,好似智者的有意安排。
唉!
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我认为造物者确实存在。
但又奇怪他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却放在偏远的永州,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造物者倘若不应该这样做,那么难道果真没有造物者吗?
有人说:
“小石城是用来安慰那些德才兼备而在这里受屈辱的人。
”也有人说:
“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造就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