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7270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

A.dià

o

B.tiá

(2)填入文中“________”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

B.留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iè

n

胆________

________强

【答案】

(1)B

(2)B

(3)怯;

(1)“调色板”:

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时用以调和颜色的平板形画具。

“调”:

调和。

读“tiá

o”。

注意据义定音。

所以选B。

(2)留下:

把东西搁下;

停留下来。

流下:

水从上往下流。

这里支配的宾语是“痕迹”,自然选“留下”。

(3)“怯”“顽”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读音的辨析能力。

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通过理解词语可以判断多音字的语境义,进一步确定多音字的具体读音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的理解辨析能力。

同音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所以可以在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拼写能力。

先读一读音节,再读一读词语,看是什么意思,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就能先到字形是怎么写的。

注意形声字的偏旁与形声字的意义有关,可以据此辨析字形。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试题。

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a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一脉相连的。

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b造成生态严重不平恒,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c请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a句在表述上不恰当,请把修改后的正确语句抄写下来。

(2)b句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朗读c句,其中的划线词若为重音,强调的是________。

【答案】

(1)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恒;

(3)句子强调的是行动的时间和人物

(1)用词不当。

一脉相连:

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运用语境错误。

应改为“息息相关”。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平衡”:

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

不要写成“平恒”,注意据义定形。

(3)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

如读“请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一句,如果把“现在”当作重音来读,强调的是行动的时间。

而如果把“我”当作重音来读,强调的是行动的人物。

⑴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⑵恒;

⑶句子强调的是行动的时间和人物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⑵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句子,准确理解句子表达的语意和思想情感,准确把握词语。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解决散步时的分歧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

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tān

zhù

分歧

________痪

________蓄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

(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答案】

(1)qí

瘫;

(2)应合;

应和

(3)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如“分歧”:

意愿或想法发生争执。

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瘫”“贮”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如“应和”: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注意据义定形。

(3)整后语序(句子结构)。

注意上文的“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是的字短语做主语。

所以下句应改为“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这样就与上句的句式结构一致了。

⑴qí

瘫;

⑵应合;

⑶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点评】⑴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5.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

请解释漫画中“亲情价”的意思,并探究“亲情价”背后的原因。

【答案】“亲情价”是向父母报告物品的价格时,不管有多贵,都以大低于真实价格的报价。

这样报价格是考虑到父母亲比较节俭,怕他们听了真实的价格心疼。

报低价格可以让父母开心,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是亲情和孝心的体现。

(怕他们责怪自己乱花钱)。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理解好,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

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如“亲情价”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

如漫画中的“亲情价”,就是指一种东西不管多贵,在告诉父母的时候,一律低价。

目的是让父母开心,“亲情价”体现出的是亲情和孝心。

“亲情价”是向父母报告物品的价格时,不管有多贵,都以大低于真实价格的报价。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图画,理解画面内容,注意画作的寓意,结合画作的文字进行表达。

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

6.综合性学习。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为此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

27.8%

35.8%

46.5%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3)班级开展名为“爱心城”的读书活动,请你从下列图书中任选一部,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上“推荐寄语”,以引起读者对该书的阅读兴趣。

《西游记》、《三国演义》、《繁星春水》、《骆驼祥子》、《名人传》、《格列佛游记》

所选图书:

推荐寄语:

【答案】

(1)示例: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三国演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的灼热而坚定的目光,《三国演义》就是矗立在文学巅峰的一本书,它值得你一看。

(1)本题拟写宣传语应注意:

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

如,好书让思想变得深邃;

好书让阅历变得丰富;

好书让人生充满智慧等等。

(2)此题就抓住读书时间、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3)首先选择一部名著,然后结合这部作品内容,可以从历史地位,艺术成就,先进思想,人物描写等概述。

写出推荐语。

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作品通过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就是那匹白马)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整部书就是孙悟空的战斗史,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大闹天宫》。

⑴示例:

⑵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⑶《三国演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的灼热而坚定的目光,《三国演义》就是矗立在文学巅峰的一本书,它值得你一看。

【点评】⑴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拟写标语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简洁。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反映的主题,要对图表仔细阅读,横向、纵向比较,围绕主题回答、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查的形式是填空题,考点是重要的情节,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名著要认真仔细,要尽量阅读原著。

7.文学文化常识。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和《________》《大学》《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请根据名字特点给张家兄弟排序(请填字母)

老大:

________ 

老二:

A.张仲勋;

B.张叔勋;

C.张伯勋;

D.张季勋

【答案】

(1)中庸;

孟子

(2)C;

A

(1)“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在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是: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据此可知,张伯勋是老大,张仲勋是老二。

故答案为C和A。

⑴中庸;

孟子;

⑵C;

A。

【点评】⑴本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⑵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8.“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1)

【赏春景】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拍摄了三张照片,想要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题目,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

备用成语:

A.春暖花开 

B.桃李芬芳 

C.春回大地

(2)

【描春色】请联系全诗,仿照划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A

B

(2)细嫩的面庞上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1)本题考查用成语给照片取题目。

1幅图,春天到了草木萌发,三个嫩芽钻出地面,对应“春回大地”;

2幅图,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对应“春暖花开”;

3幅图,老师带领学生排队出游活动,师生就像园丁和花朵,对应“桃李芬芳”。

(2)本题考查仿写诗句。

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紧扣“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围绕“春姑娘”的外貌表情拟写诗句。

(1)C、A、B

(2)细嫩的面庞上;

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图画题的前提条件;

二是审读寓意,这是解答图画题的关键所在;

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

准确理解三个成语“春暖花开、桃李芬芳、春回大地”的意义,结合照片画面或画面的内涵,确定成语和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作答。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

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属于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

9.阅读下面图片,完成小题。

(1)阅读图片内容,说说该图片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灭火器比较轻便,皆可单手操作。

B.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都需要按照一定操作步骤。

C.消火栓水压较高,可以用来洗地、洗车等。

D.校园消火栓箱的玻璃箱门易碎,应当在其前放张隔离桌。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的理解,对材料中两位同学的做法加以评析。

2017年11月9日“消防日”,某校展开消防灭火演练,七年级甲同学拿起灭火器面对风向,距火源5米开外,对准火焰顶部喷射,未能灭火;

乙同学迅速打开消火栓灭火成功,快速收起消防水带恢复原状态。

在最后演练点评中,这两位同学都受到批评。

(4)该图片设计者是如何让人们能够更容易看懂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

(1)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3)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乙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灭火后没有将消防水带晾干就恢复原始状态。

(4)①图文结合;

②分步骤介绍;

③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

(1)本题考查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

要尽可能地准确把握把画面的信息全部介绍出来,组织答题时要做到抓住内容要点。

两幅示意图分别是“灭火器使用图解”,4个步骤;

“消火栓使用图解”,6个步骤和3个注意事项。

据此归纳为:

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使用灭火器时,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不能单手操作,此项错误;

B、说法正确;

C、消火栓在非火灾时不能使用,更不能洗地、洗车等,C项错误;

D、消火栓前面两米不许堆放任何物品,“放张隔离桌”的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评价做法。

仔细读图,明白图表显示的各个信息,理解准确把握灭火器、消火栓正确使用方法,然后评价做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甲同学主要问题在于站在下风向,应当站在上风向距火源3米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本题考查分析示意图的设计思路。

设计者运用图片,宣传消防器材使用和保存方法,目的是是让人们能够更容易看懂图片,明白操作规范正确使用。

为了达到这个设计目的,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

分步骤介绍,详细列举,通俗明白;

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有使用步骤的图解,也有保存的注意事项。

(1)教会人们(如何)操作灭火器材。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考生答题时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把握图画的本质一要扣题旨,二要找规律,三要简洁表达。

要点: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理解把握各个选项内容,把各个选项和相关常识进行比照对比,字斟句酌辨析正误。

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消防器材使用和保存的安全要求。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灭火器使用图解”第4个步骤的规范要求,指出甲同学操作的错误。

根据“消火栓注意事项”第3条,指出乙同学的错误。

答题时应注意,从图文结合;

分步骤介绍;

分类型介绍(灭火器、消火栓)几个方面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比美妙的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春天是一个花团锦□(cù

)的美丽世界,春草萌生,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示着春天□(pé

ng)勃的生命;

夏天,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会让人产生晕□(xuà

n)的感觉,但人们更加珍惜夏雨带来的丝丝清凉;

秋天,金黄色的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犹如一副精致的油画,美不胜收。

冬天的田野中人迹罕至,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花团锦________(cù

) 

②________(pé

ng)勃 

 

③晕________(xuà

n)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罕________(hǎn 

n) 

②谧________(bì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萌生”在句中是“植物发芽生长”的意思。

B.“竞相开放”在句中是“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抢着绽放自己的姿彩,生怕自己落在别的花后面”的意思。

C.洋溢:

充分流露、显示。

D.美不胜收:

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观赏。

【答案】

(1)簇;

蓬;

(2)hǎn;

(3)C

(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

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注意:

“簇”不要写作“蔟”;

“蓬”不要写作“篷”;

“眩”不要写作“炫”。

(2)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

人迹罕至:

罕:

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读作“hǎn”;

静谧:

寂静;

平静。

谧:

读作“mì

”。

(3)C.洋溢:

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⑴①簇;

②蓬;

③眩

⑵①hǎn;

②mì

⑶C

【点评】⑴根据拼音写词语,重点是对与同音字的辨析。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⑵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把握词义

11.七年级三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

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

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同学风采展示;

友谊连线

(2)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3)①示例一:

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

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心里话。

②示例二:

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

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1)根据黑板报的主题“新同学,新朋友”参考所给的小标题,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