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Word文件下载.docx
《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
你的老师课讲的好不好?
答:
好!
那你为什么不听课呢?
她还要讲好几遍呢。
下午自习课要讲一遍,放学之前还要讲一遍,明天的早自习还会讲一遍。
我听一遍就会了,所以现在不听没关系?
从上面列举的教师的教学行为看,教师教学的根本差异是观念,是教育思想。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只改了一句话:
“以阶级斗争为纲”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给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正是思想观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追溯名师专业成长的历程,无论他们走什么样的道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是有一条规律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有一个教育思想不断提升成熟的过程。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
“我认为判断一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看两条,一看教学思想是否明确,一贯的追求;
二看是否具备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
”的确,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魏书生的成功不是拥有高于他人的语文水平,而是拥有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上课是教师的人生追求,上课是教师的一种再创造。
一个教师的课堂没有了自己的个性思想做支撑,是很难上出高水平的课的。
一个教师处处事事听别人的,没有一点思考,他的专业成长也不会走多远。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王院长对教师队伍现状说了“三多三少”现象。
处于“搬运工”“教书匠”层面的教师多,而“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少;
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多,而自觉将教育与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
怀抱着旧有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术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较少。
我们知道,这种教育是十分可怕的。
如果教师迷信教材参考书,做了教材的奴隶;
如果教师盲目服从,机械模仿,做教学的机器。
每天只能是执行,不能有创新;
只能是服从,不能有改变;
只能讲统一,不能讲个性,教师是永远上不好课的。
综上所述,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教学生产力,思想新、方法才新,思想落后,方法必须落后。
而一个教师专业成长速度有多快,能走到哪一个层面,一个重要标准是看他的教育思想的进步能走到哪里。
二、当前教师课堂应树立的几种新课程教育思想
(一)从“教知识”到“促发展”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问题,即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而当今对一节好课来说,是单纯的教知识,还是培养综合素质?
说到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衡量一节课的重要标准。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发展观:
内涵发展,德育为先,质量为中心。
但是,至今有人仍不理解,为什么要提出“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其实,这一目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①首先“过程与方法”是一种知识,一种默会知识(如图1,冰川一角,水下部分)。
显性知识
图1人类的基本需要
默会知识特点:
※可意会,不好言传。
※显性知识的基础。
※个人经验体会。
“默会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
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
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
如上面“冰川一角,水下部分”图一样,虽然像这样的默会的知识平时考试很难评价测量,但是对学生是重要的,因为它是显性知识的基础。
首先,一个学生“默会的知识”越丰富,它的显性知识才积累得越多,而且会因之而记得牢。
为什么许多学生学无后劲,越学越跟不上?
这里除了显性知识欠账,更主要是缺少默会的知识。
因为他们的知识主要靠机械背诵得来的,没有“默会的知识”做支撑。
②其次,“过程与方法”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默会知识教学启示我们,教学强调过程性:
实践—体验—感悟。
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一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这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智能的过程。
如字、词汇教学,许多教师基本局限在让学生反复认读和机械抄写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偏重于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
由此看来,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不可省略和压缩的。
压缩和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而直接得出结论及背答案的做法都是舍本求末,如果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过程获得的,那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特级教师张思明说:
“作为数学教师,我觉得好的教学成果并不一定是课堂上直接教给学生的知识、公式、定理、算法本身,而常常体现在学生经过遗忘后所剩的那些东西上。
在这些‘沉淀’物中更多的将是:
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做学问、怎样面对困难和挑战、怎样利用信息、怎样寻求帮助……我不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若能通过我的教学使学生们有一种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考的观念和习惯,通过我教他们在课内外创设的‘微科研’环境,使他们得以培养一种勤奋求实,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他们自身和我们的国家将受益无穷。
”这段话精辟且透彻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也代表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
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完成知识教育,但它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必须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负责。
由此可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想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人的本质性教育,教育学生着眼于开发身心潜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现代人的思想,掌握现代人的本领,使学生的知识、人格、智力、能力、非智力、创造力、个性等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由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这就要求今天的教师不应是平面型的,而是一个立体型的。
教师为了达到从“教知识”到“促发展”的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应明确以下五项教学使命。
①启迪人生
欲教人成才,先教人做人,教师的教学使命第一位是启迪学生的人生。
特级教师王栋生说:
“教师给学生的心灵世界种下一粒什么样的精神种子,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
北京特级教师孙维刚:
浇树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教书和育人,育人是根本。
智力的高超还是源于人格的伟大。
②传承知识
什么是传承知识?
这里不仅仅说的是知识技能的本身。
因为知识也是文化、历史、道德、科学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所以教师在传承知识的同时也是传承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在传承着文化。
公元70年,犹太人悲惨地失去了国家,从此流落他乡,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
他们深感自己是“没有祖国的人”,一切财产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可能,只有知识和技能是可以终生携带的,也不会被抢走。
有这样一个传说,犹太人在父亲和老师一起被海盗掳走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金钱只能赎其中的一个,那么他就会先救老师出来。
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就是:
知识是可靠的财富。
③开启智慧
启智,即启迪人的智慧,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来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他不会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教授方法
一位初三年级数学教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的教室的空间体积有多大?
全班同学异口同学声地说:
“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
”老师反问学生们:
“你们就不能想办法吗?
比如,量一量?
”同学们受此启发,又异口同声地说:
“你给我们尺子。
”老师说没有。
“那就没有办法了。
”只好再次提示:
“难道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子吗?
”“对啊!
”我们的身高、臂长、掌宽都是尺啊。
很快,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
他们对体积公式是烂熟于心的,只是一旦不知道“长、宽、高”,就“没有办法了”。
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在书上已知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缺少“标准的条件”他们就一筹莫展了。
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实践能力,忽略了学习指导,从而造成了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片面发展的现象。
教师要用心去研究学生的“学”。
从重“教”到重“学”,从单一的教知识到教知识和方法,培养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这是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使命。
⑤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
”的确,良好的习惯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带来无穷乐趣,丑恶的习惯会把人引向痛苦,甚至毁灭。
学生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
事实上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如课前预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等。
这是学习习惯也是学习方法,所以培养了习惯就是掌握了方法。
叶圣陶曾经说过:
“凡是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
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不尽。
”所以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以培养学生习惯为己任。
(二)从“讲成功”到“学成功”
教学伊始,教师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一种思路是这节课教师应该怎么讲,学生应该怎么听;
一种思路是这节课学生应该怎么学,教师应该怎么教。
这两种思路恰恰反映了“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
而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可能在课堂上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1、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
特级教帅张思明说:
“我们常常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少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的教案剧,我们的角色是编剧、导演、主演,是正确的化身,是英明的先知。
现在我常想,是不是有时应该主动扮演一下失误者的角色,或故作不知,来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把教和学融为一体。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
“做教师的关键是自己替学生当梯子,还是学生替自己当梯子。
河北衡水中学对教师提出“五个要让”: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陶行知老先生说: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另外,我国古代的教学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新加坡——多学少教,因材施教;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
魏书生——培养自学能力。
所以一言以蔽之,“教”的成功是通过“学”的成功体现的。
最成功的课是学生“学”的成功,不是教师讲授的成功,更不是教师的表演成功。
怪不得有的学生说: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但是今天我们的教学重教轻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教师决定课堂教学的一切,形成“五个中心”,即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
②教学过程以讲课为中心;
③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
④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中心;
⑤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
这也许正是我们的课堂不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教学的依据首先不是由老师来决定的
在我们现今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都是由教师来决定。
其实,通过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
教学依据首先不是由老师来决定的,而是依据教材和学生。
如有时我们忽视或小看了学生。
学生学习新课原有知识、经验是什么?
学生学习新课能力是在什么水平上?
学习学习新课兴奋点和障碍在哪里?
学生之间会有哪些差异?
离开上面这些,教师上课怎么精彩都没有意义。
刘京海(上海闸北八中校长特级教师成功教育创始人):
下面的教育思想也让我们思考。
教师的三个相信: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3、重视“学”不能降低教师作用
我们强调教学重在“学”,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并不能淡化和降低教师的作用。
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主体参与绝不是可以自发形成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参与教学全过程中,关键在教师。
主体参与的有效实施,必须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引导逐步去完成。
如现在某些课堂也存在下面一些问题(教师作用哪里去了)。
※该引领的不引领,该要求的不要求。
※该讲解时不讲解。
※该示范的不示范。
※该释疑解惑的却隔岸观火。
※该纠正错误时不纠正。
※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特级教师翟京华说:
“我们经常让学生做主体,这句话真正做到实在不容易。
让学生做主体,首先要使学生会做主体,一个不会思、不会学,习惯于让老师牵着走的学生,即使给他时间,给他机会,他也做不了学习的主人,成不了主体。
最关键看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者,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2)启发者,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
(3)指导者,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和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4)传授者,在学生求“知”不得的时候,教师的讲授还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的最佳状态是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加强管法(管法是非教学因素,对教师我们要提倡愉快教学,对学生必须提倡勤奋学习。
“三分教七分管”。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管理,否则教法和学法都成为空话)。
实现教学工作的教、学、管三位一体。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魏书生等教学改革工作的成功都充分体现教—学—管相统一的结果。
(三)从“尊重教材”到“超越教材”
目前,我们的学校里有四种类型的教师:
类型一:
只讲教材(有它没我),把教材神圣化、神秘化、教条化,考试困扰,放不开。
类型二:
讲刻板的教材(有它有我),部分教材,部分自己。
类型三:
盲讲教材(没它没我),把握不住教材,或冷落淡化教材,盲目搜集资料。
类型四:
讲感悟、组织、处理后的教材(有我没它),尊重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那么哪种类型的教师能把课上好,并适应于新课程理念呢?
显然是第四种类型的教师。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求我们不能神化教材,而是要尊重材料—超越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而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备好课和上好课。
1、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确实有着一种神奇的作用。
◆教材拉近——由远及近,由难普易,学生熟悉,降低难度。
◆教材拉近——由抽象枯燥变生动有趣,情到真时自动人。
◆教材拉近——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是一个开发者、利用者。
特别是新教材给教师留出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并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教学是教师的一个再创造过程。
照本宣科能把活课上死,创造性使用教材能把死课激活。
教学是教师的一个再创造过程,尊重文本,超越文本,教师只有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把课上好(如图2)
尊重文本超越文本
个性化艺术处理
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处理教材
吃透教材
读懂挖掘内化增删浓缩激活符合学生教师实际
图2教学是老师再创造的过程
3、能适应中考、高考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从中考、高考的改革趋势看,为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新知识的能力,考试命题的开放性比例越来越大。
如教育部“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项目,关于“解析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材料中对考试命题的要求写道:
试题素材不应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应加强试题素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当地生产实际的联系,与当前社会现实的联系,与学科发展的联系。
(四)从“关注知识”到“关注情知”
1、对学生厌学的反省
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的现象很严重,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有人对1.6万余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一年比一年更加不喜欢学校环境和学习活动。
有58010的学生选择“假如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
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反省我们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认知活动,忽略学生的情感活动。
学生学习没有快乐,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程式化、公式化,学生学无兴趣,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说,如今在有些学校,学生已经被视为没有人性的学习机器,课堂不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而是一种牢笼。
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2、教学是一个情知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活动呢?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是童心未泯,充满好奇、好动,有幻想和灵性的孩子。
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存在两个过程。
“知”过程(感觉一思想一知识、智慧的过程),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
“情”过程(感受一情绪一意志、性格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
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但作用不同,动力系统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解决学生想不想学、爱不爱学的问题。
而操作系统是学生认知活动,解决认知的操作问题。
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且互为作用,相互促进。
3、关注情知教学
教师怎样注重情知教学呢?
(1)来自教学丰富的教学内容。
学生对一节课是否有兴趣,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有用、新奇、多趣。
与学生生活比较近的内容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多了解和分析学生,看哪些内容学生会有兴趣,哪些内容不感兴趣,然后进行恰当的组织处理。
(2)来自巧妙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讲、学、练、问都可能带给学生学习上的枯燥无味。
如果学生能够读读、看看、写写、画画、做做,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习的几招
◆一个有人情味和有亲和力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学生从喜欢老师——崇拜亲近老师——善欢他教的学科——喜欢他上的课。
◆学生喜欢比较有幽默的教师。
他们说:
“有的老师上课很‘神’,挺幽默,使我们笑口常开,在欢乐声中学会深奥的知识,听这种课是一种享受,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不喜欢老师讲课太刻板,老一个调子,一个模式,一副没有表情的样子。
上这种课,我们觉得是一种负担,在盼望下课铃中度过45分钟,既学不会什么东西,又使人疲倦、厌烦。
◆利用学习竞赛
◆利用动机迁移
◆学生轮流讲、演、展示……
(3)来自和谐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把教师头脑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大脑,而是师生关系产生作用。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是最好的教学质量。
(4)来自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让自己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体积极活动,恰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的精神需要,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
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
换句话说,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
备课应把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
(5)来自学生学习兴趣。
“人不入迷难出奇”,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依赖于情感,还要借助于兴趣。
兴趣是最富有魅力,最有开发价值的教学策略资源。
魏书生说:
“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
”特级教师吴正宪说:
“30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兴趣这个内驱力的巨大的能量……一位学生如果能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学习,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个良性循环。
“情”和“趣”是激活课堂教学和让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的两件法宝。
教师备课必须要关注和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对“情”和“趣”的挖掘和运用问题。
三、教育思想的贯彻实践任重道远
1、沉重的反思。
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
①如何保证每一个学生合格,不能为危险品、次品、废品。
②如何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真正做到无愧于良心。
目前一些青少年犯罪增多和低龄化,不能不说与这些学生的培养目标偏离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这些学生找不到他们所以够发展的空间和目标,他们在学校、在学习上总是失败,这自然迫使他们去寻找另外一条路。
2、教学常规的规范。
应试教育,教师无奈为考而教,学生无奈为考而学。
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
教师课堂上是三不讲:
考过的不讲,规定不考的不讲,试卷难以操作的不讲,这必然会打乱国家规定的课程体系,破坏了每个学科自身的科学体系。
没有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课本价值被边缘化,知识积累被空心化,教与学被功利化,这还谈什么遵循教学规律。
3、教师个性化的发展。
为什么有个性的好老师不多?
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少?
是不是该从思想观念上作进一步的思考,更应该努力实践。
四、教师教育思想的积淀
教师积淀教育思想的方法途径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一)书本的理论学习
阅读国内外有关专业期刊、学术专著,并进行摘录、整理。
理论学习应注意三个结合。
首先,结合实际工作学。
干什么,想什么,研究什么,就学什么,这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结合问题学。
这种方法是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查找资料,有选择地学,学一点,用一点,渐进蚕食,一点一滴地消化吸收,点滴积累,积少成多。
这样既解决了存在的具体难题,又提高了理论素养。
再次,结合撰写论文学。
在撰写论文时,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弄不懂的理论问题,这就要有针对性地选读一些书,在解决疑难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向别人请教,聆听有见地者的指导教诲,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读书→思考→实践→写作,这是学习的四部曲。
把读书与思考、读书与实践、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由于带着问题去学习,搞清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题,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