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526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宁夏银川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上)高二期中试卷

历史试卷

命题教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

共45分)

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2.“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

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

这反映了

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封建”均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的分封,以血缘关系来维护统治,反映出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项正确。

封建制度的腐朽是封建王朝衰亡的根源,与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不符,排除A。

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宗室拱卫专制王权”,排除B。

材料反映分封制危及政治统治,而不是封建体制日趋完善,排除D。

3.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

“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

他论及的制度

A.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可知,材料强调在官僚政治下,不会出现分封制时代的地方割据现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三司使是宋朝管理财政的,不是行政首脑,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少数民族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要削弱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

4.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这表明秦朝

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等十余种”可知,有关经济的法律在秦朝法律中占很大比重,反映出秦朝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关于经济的法律占很大比重,无法体现“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秦朝仍然实行重农的政策,C错误;材料信息只是反映秦朝关于经济的法律占很大比重,无法体现“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等十余种”分析解答即可。

5.下表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

次)。

汉高祖(汉高帝)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晋书》

22

7

1

20

《北史》

7

6

3

《隋书》

21

19

3

17

《宋史》

16

1

14

《金史》

7

5

1

《明史》

11

6

1

8

合计

84

44

5

63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高祖对汉朝的历史贡献最大

B.汉景帝在汉代诸皇帝中影响力最小

C.汉武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深刻

D.晋代因崇尚统一而比较欣赏汉武帝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历史文献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详解】根据统计数据汉高祖被不同时期的正史提及次数最多,汉景帝被提及最少,但以出现的频率来判断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故排除A和B。

D项表述有误,故排除。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巩固大一统。

重用董仲舒改造儒学,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推行察举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C项表述科学,故选C。

6.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

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而不是加强皇权,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而是强调“政事堂”的出现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排除B。

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并不是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排除C。

7.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

自唐太宗在修《氏族谱》时规定“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

这一变化

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

B.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

C.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

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

【详解】根据材料自唐太宗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可以得知,由于唐科举制是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而不在像九品中正制那样以门第为标准,这进一步削弱了士族的势力,故选B。

选官标准有了变化,但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

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故排除D。

C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点睛】汉至唐朝的选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

朝代

选官的依据

察举制

汉代

品行即孝廉主要途径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门第(不注重才能)

科举制

隋朝至清朝

考试成绩

8.毕士安是某朝抵抗派宰相。

乾德四年考中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

淳化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

咸平中,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

景德元年先后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

毕士安所处的朝代为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削弱相权,增设参知政事分散丞相的行政权,故毕士安所处的朝代为宋朝,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9.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

此规定

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

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可知,宋朝为了防止军队成为将领的私人武装,最高军事长官都由文职官员担任,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过度集中军权,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故A正确;北宋最高军事长官都由文职官员担任,并非文职官员具有军事理论水平,所以未必能提高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削弱军事将领权力、集中兵权的措施,并非是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排除C;北宋为了分割相权,设立枢密使,故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联系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分析解答。

10.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由此可见

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

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的特点、影响。

【详解】元行省制下地方官员有“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但受中央制约,以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选择D。

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互相牵制,与元朝无关,故排除B。

地方权力受中央制约,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故排除C。

【点睛】元朝的行省制度

1.元朝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2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里”,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

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区)。

2.与中央的关系:

⑴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利时受中央的节制,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⑵各行省重大军政事务,必须报呈中书省;军政要务,报呈枢密院。

3.行省制度的意义: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1.北大哲学系何怀宏认为:

“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

”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B.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权力分配的标准”是“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看出,选官是以门第族望为标准的,材料又说“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

”可见是向科举制转变,故选A。

汉朝的察举制是以品行即孝廉主要途径为标准,故排除B和D。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材料未涉及,故排除B和C。

【点睛】汉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朝代

选官的依据

察举制

汉代

品行即孝廉主要途径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门第(不注重才能)

科举制

隋朝至清朝

考试成绩

12.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

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

B.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

D.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中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力不断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不断加大说明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六部直属皇帝,故AC项错误;内阁首辅没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点睛:

材料“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