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450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docx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预计xx年,我国贸易顺差有望达到900一1000亿美元。

但与此同时,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如何看待目前贸易顺差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缓解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矛盾和摩擦,是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981年以来。

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和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

累计逆差达到亿美元,年均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

且每年顺差均在200亿美元以上。

1997年一xx年,累计顺差达到亿美元,平均每年顺差为亿美元。

xx年1—8月外贸顺差超过600亿美元。

预计全年将达到900—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长期性因素,也有短期因素。

根据分析,除短期投资、消费变化和汇率变动与预期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我国的贸易顺差大部分由其他国家转未。

据专家估计,在我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贸易额中。

至少有一半是由日本、韩国、东盟和台湾地区的“绕路出口”而产生的。

因此,我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增加,涵盖了我国从日本、韩国、东盟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增加值。

  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消费品进口很少。

我国是世界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很多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我出口商品占世界贸易量比重。

如DVD占世界市场90%。

玩具占70%,自行车占60%,鞋古50%,微波炉占50%,影印机占2/3,个人电脑占2/5,笔记本电脑占51%,手机、空调、微波炉占50%,电视机占1/3,冰箱占20%。

我国消费品生产不仅能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覆盖到国际市场。

与消费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相比,我国消费品很少进口。

这是我国外贸顺差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内产业发展替代了部分商品进口。

近年来,我国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快速发展,使国内生产能力迅速上升,使部分产品由进口转为国内采购,一些产品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

如,今年1—7月,钢坯进口万吨,同比下降%;钢材进口1535万吨,同比下降%。

今年初,我国取消了汽车进口配额限制,但由于国内产能迅速扩张,1—7月,汽车及底盘仅进口万辆,同比下降了%。

  一些产业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国内市场需要。

一方面,前两年由于我国的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形成了过大的生产能力,促使其通过出口找出路。

这是今年以来我国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近几年,随着外商投资持续增加,以机电产品为主导的国际制造业向我国大量转移,使我国成为部分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国际制造中心。

  一些产业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国内市场需要,这是出口大量增加和贸易顺差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殊的进出口结构也是造成大量顺差的重要原因。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受资源约束,我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

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

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出口大量增加。

从贸易方式看。

我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

虽然一般贸易顺差很少且经常出现逆差。

但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得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数量的顺差。

  明显的劳动力优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成为推动出口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

据统计。

xx年,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为美元//J、时,同期美国为美元/,J、时。

日本为美元/d,时,西班牙为美元/d,时。

韩国为美元/d,时,分别为我国的29倍、倍、倍和倍。

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上来看,我国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

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虽然在制造业产业结构上与我国有较大相似之处,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密集产业构成较大竞争,但在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和质量层次上,我国仍具较强的优势,从而加速了国外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促进了出口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

  从对2002年一xx年世界各主要国家进出口贸易顺差情况进行的分析看,我国的贸易顺差远小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贸易顺差。

  从xx年的情况看,德国贸易顺差1973亿美元,日本1110亿美元,加拿大462亿美元,荷兰389亿美元,我国为320亿美元。

  但从xx年我国贸易顺差情况看。

当年外贸顺差可能达到900—1000亿美元。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3—5年,我国贸易顺差水平可能会超过日本,接近德国:

未来5—10年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三、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

  长期过大的贸易顺差,不仅会引起贸易摩擦,造成资金闲置,而且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从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安全的角度看。

考虑到服务贸易逆差和资本项目的不稳定性。

维持适度的贸易顺差也是必要的。

  保持适度货物贸易顺差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纵观近年来世界各国金融危机。

其共同特点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连续多年赤字。

且经常项目相当于GDP的比重越来越大:

本币贬值幅度越大,经济滑坡越严重。

一个国家在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就必须靠资本净流入来维持平衡,一旦金融受到外部投机资本的冲击,对本币的信任度就会相应下降,随之资本流入减少,流出增加。

如果资本项目从净流人转为净流出,加上经常项目赤字。

就会形成对外汇储备的双重压力。

迫使本币贬值。

为避免金融崩溃和恶性通货膨胀,政府势必采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抑制投资和消费,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必然导致经济的大幅度滑坡。

  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虽呈现较大规模的净流入状态,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热钱”性质。

从外商投资来看,规模已很大,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很小,可能会逐步有所回落。

在此情况下,如果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再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炒作,很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资本净流出,进而威胁本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

为此,在保持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或必要的顺差,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客观需要。

  保持适度货物贸易顾差是保持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的需要经常项目收支。

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部分。

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国际竞争力较差,随着我国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收支从1992年已转为持续逆差。

  xx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亿美元,xx年增加到97亿美元。

预计今年服务贸易将超过100亿美元。

为了保持经常项目收支平衡,货物贸易顺差必须要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

  保持适度货物贸易顺差是保证我国外债还本付息和支付外资分红、股本收益的需要到xx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已达亿美元,每年还本付息200亿美元左右。

截止到xx年底。

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万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21亿美元。

理论上测算,每年外资分红和股本收益约500亿美元可以汇到国外。

目前,每年实际外资分红和股本收益中约50亿美元汇到国外,其余约450亿美元转为国内再投资。

但如果一旦国内投资环境出现变化,汇到国外的外资分红和股本收益将会大幅度增加。

  由上可看出,保持适度货物贸易顺差,对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四、措施建议。

  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

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贸易顺差也使贸易摩擦加剧,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如何实现相对均衡,使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顺差和逆差,在动态调整中逐步达到双边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是继续发展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与美国、欧盟双边经贸关系,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建立与国际接轨、统一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全口径衡量国别贸易平衡状况。

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占世界货物贸易的比重已达20%以上,xx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9%。

美国货物贸易长期巨额逆差。

但服务贸易竞争力强。

  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国,1998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曾高达976亿美元,近年虽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

从我国的情况看,为全面反映经常性项目收支变化情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统一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一是建立与货物贸易统计相对应的服务贸易月度统计报告制度,二是建立国别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三是建立相关服务行业进出口统计制度。

  开拓进口渠道,扩大进口。

一是力促美欧放弃对我出口的歧视性政策。

美国、欧盟是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我国对其高级材料、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先进装备、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原子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产品具有广泛的需求。

一方面,我国要与美欧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鼓励其用实际行动构筑建设性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要多做美欧高技术企业的工作,通过这些企业向其政府施加压力。

放宽对我国高技术出口的限制。

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

三是加快国内服务产业开放步伐。

增加服务贸易进口。

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旅游、留学等消费。

  适当调整出口结构,控制出口增长节奏。

一是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

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

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出口。

四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

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原料配件,延伸产业链条。

四是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和大局,在占领市场方面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出口产品数量的激增,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引发强烈反弹。

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采取必要的出口限制措施。

  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要借鉴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构成对我国产业安全、出口、就业有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利用当地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

加工贸易投资重点是:

一是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给率较高的产品;二是最后一道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是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对美、欧被动配额出口的产品。

  适当增加重要资源储备。

  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7000亿美元。

如果全部以货币形式储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风险。

因此,应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为实物储备,择机进口一些国内短缺、长期依赖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用于充实国家重要商品储备。

这不但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且也可减少贸易顺差。

缓解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

  未雨绸缪,积极按照国际责任标准完善我国出口商品成本制度。

近年来,社会责任的标准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应运而生。

  SA8000是由社会责任国际组织于近年推出的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商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未使用童工和强制劳动力:

工人报酬合理、工作条件良好、工厂有完善的卫生和安全规定等。

目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和地区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以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受到SA8000审查。

据估计,1995年以来,仅我国沿海地区已有8000多家工厂受过跨国公司的SA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