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410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九年级使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公式:

3)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

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A、比例尺的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

例: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A、1:

20000B、1:

200000C、1:

2000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千米

2、下列地图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湖南地图D、江华地图

5)比例尺的计算:

图上距离(单位:

厘米)实地距离(单位:

千米)1千米=100000厘米

某图上已知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地距离是45千米,求该图的比例尺

6、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称;

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表示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

(记图1-17:

常见图例)

二、怎样学地理

(1);

(2);

(3);

(4)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了解地球的形状;

掌握如何描述地球大小;

掌握经线与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与纬线的度量,经纬网。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看P14-P15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浑天说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读P16图2-5,识记地球的基本数据,学会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

观察地球仪,结合书本知识,学习地球仪

地球仪

1、定义:

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的。

2、地轴:

从地球内部穿过的的轴。

3、两极:

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巧记:

南顺北逆)

4、赤道:

在地球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它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5、纬线与纬度

(1)概念: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的圆圈。

形状:

圆圈(除外)

(2)特点方向:

指示方向

长度:

赤道,向两极逐渐,到两极

概念:

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即纬度

6、纬度划分方法:

赤道纬度为,向南、北各有,赤道以北称

用表示,赤道以南称,用表示,纬度最大为90o

特殊纬度:

0o,30o,60o,90o,23o26ˊ,66o34ˊ

纬度变化规律:

7、低中高纬度划分:

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巧思巧记:

歌诀巧记地球形状和纬线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东西方纬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8、经线

(1)概念: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并纬线的弧线。

形状:

(2)特点指示方向:

方向

长度: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

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给它们标定的度数

9、经度划分方法:

经过经线,定为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0o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o,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经度变化规律:

【课后巩固提升训练:

 

第一节认识地球

1.经线圈(课本21-22页)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的经线组成

(2)判断:

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

东西经度界线:

0o和180o,0o经线以东为东经,用表示;

以西为西经,

用表示。

180o经线以西为经,以东为西经。

经度最大为180o

(3)特殊经线圈:

东西半球界线:

20oW和160oE,经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经线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

学法指导:

善于运用比较方法记忆地理知识,如记忆“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

长度

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纬网(课本23页)

1.概念:

在地球仪上,由和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2.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

【练习】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B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3)B点位于A点的方向,A点位

于B点的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的划分,A点位于地区,B点位于地区。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C、带经纬网的地图D、带指向标的地图

2.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A、东B、西C、南D、北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城市地形图D、城市旅游交通图

4.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湖南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湖南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永州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湖南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东田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6.比例尺为1:

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福州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B、600千米C、1500千米D、6000千米

7.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

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A、10厘米B、4厘米C、2.5厘米D、0.4厘米

8.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

5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C、1:

5000000

9.站在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A、北B、南C、西D、东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纬线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各条纬线的长度相等,经线长度不等D.20°

W以东和160°

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

11.本初子午线是:

()A.0°

经线B.180°

经线C.20°

W经线D.160°

E经线

12.地球0°

纬线和0°

经线相比:

A、0°

纬线稍长B、0°

经线稍长;

C、正好相等;

D、0°

纬线长度是0°

经线的两倍

13.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

N、116°

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1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

A、极地地区B、赤道地区C、回归线D、极圈附近

15.本初子午线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亚欧两洲的分界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述;

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学习重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一、海洋和陆地(课本28页)

1.海陆比例:

海洋占,陆地占29%,即“海洋,陆地”。

2.海陆分布特征

无论南北半球还是东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北极地区是南极地区是_____

想一想:

根据以上知识,你能说出有的人把地球称为水球的依据吗?

二、七大洲(课本29页)

大陆:

面积较大的

1.基本概念岛屿:

面积的陆地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半岛:

大陆向延伸的部分

读课本P23图2-26,2-27分析归纳七大洲名称及位置

东半球:

主要有亚洲、欧洲、、大洋洲

2.名称及分布西半球:

主要有南、北美洲

南极地区:

3、

(1)太平洋沿岸有洲、洲、洲、洲、洲、

(2)北冰洋沿岸有洲、洲、洲

(3)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东、西)半球

(4)亚洲、欧洲和非洲位于(东、西)半球

读课本P29图2-28

3.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读课本P30图2-30、2-31、2-32、2-33、2-25

亚、欧洲:

乌拉尔山--河--大高加索山--海峡

4.洲界亚、非洲:

运河

南、北美洲:

三、四大洋(课本31页)

1.基本概念

洋:

海洋的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米以上

海:

大洋的部分,面积和深度比大洋小得多,靠近大陆,由或与大洋隔离开来。

海峡:

沟通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是重要的航道。

读图2-27,比较四大洋的面积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

、、、

2.分布及特点

(1)太平洋:

最大、最深、最多

(2)大西洋:

第二大洋,呈“”形

(3)印度洋:

第三大洋,大部分在半球,完全在半球

(4)北冰洋:

最小、最浅、最北、跨度最广,被亚、欧、三大洲包围

1、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A、1:

1B、3:

1C、7:

3D、3:

2

2、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北半球

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A、乌拉尔山脉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

4、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A、南极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5.读右图完成以下题目:

(1)大洲:

(2)你在家乡所在的大洲是

(填序号与名称)

(3)图中

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4)

两在洲的分界线是

6、世界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是。

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1)大洋名称:

A

BC

D

(2)沟通A与C两大洋的海峡是

(3)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是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5)形状呈“S”形的大洋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世界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1、陆地地形(课本33页)

1、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为_____________,陆地地形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基本形态。

2、海拔:

相对高度:

读右图,填空: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分组讨论,指名展示)

1、五种类型基本地形的比较

(1)平原和高原

地形类型

不同点

共同点

平原

高原

(2)山地和丘陵

山地

丘陵

(3)盆地:

高,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东欧平原

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两大山脉带:

(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科迪勒拉山系(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组成)和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岛等岛屿山体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著名山脉组成。

盆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你来填一填:

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海盆:

大洋中脊:

三、学看地形图

1、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地形图的种类

(1)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等高线密集,坡度,等高线稀疏,坡度;

学会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

山顶: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鞍部:

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陡崖:

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处,常用“”符号表示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低四周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A________,C________,E___

_____,G_________,

⑵在A、B两条线路中,从_______处爬山比较容易。

⑶山峰D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米。

(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般来说,平原用表示,海洋用表示,高原用表示,高山顶上的积雪和冰川用表示,不同深浅的表示丘陵、山地、高原。

利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巩固提升训练:

我军侦察兵交

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

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方向。

(2)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

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

(是或否)

(3

)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高差约为米。

(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进攻路线较好。

(5).2005年1

0月9日,中国测绘局向全世界公布:

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重新测量的最新数据是8844.43米。

珠峰比原来测量的高程“矮”了3.70米。

你认为珠峰变“矮”的原因是什么?

(6.)我国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着陆地点均选择在内蒙古高原。

请你从地形因素考虑,说说其中的原因。

第四节海陆变迁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

板块构造学说

1、地表形态变化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和__________喷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变化。

3、“沧海桑田”指的是海洋变陆地或者_______________.

(看课本41页材料了解什么“是沧海桑田”?

2、大陆漂移假说(课本41页)

1、20世纪初,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2、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要点

约两亿年前约两三百万年前

泛大陆碎块形成现在的、。

破裂漂移

3、板块构造学说(课本42页)

1、学说内容

(1)地球的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2)全球分为大板块,它们分别是、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其中__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板块内部比较,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多火山、地震。

有的为边界,用“”表示形成裂谷、海洋;

有的为边界,用“”表示,形成山脉、海沟、岛屿等。

1、应用:

应用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很多地理现象练习:

完成下列连线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

安第斯山的形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环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地震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海洋的生成和发展

4、火山和地震

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区为山脉带以及山脉带,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原因是这两大地带位于板块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课堂练习】

1、“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A、填海造陆种田B、世事的变迁C、海陆的变迁D、在海边种植桑树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共分为()A、六大板块B、七大板块C、八大板块

3、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

4、按照全球板块的划分,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5.下列因素不能直接导致海陆变迁的是()

A.地壳的变动B.海平面的升降C.人类活动D.寒潮天气

6.下列现象属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是()

A.褶皱山B.填海造陆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7.能反映海陆的变化历史的是()

A.植被类型B.气候类型C.地形类型D.生物化石

8.我国古代描述海陆变化的形象词语是()

A.南辕北辙B.沧海桑田C.烟波浩淼D.此起彼伏

9.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人类活动C.海平面升降D.全球变暖

10.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海陆面积的变化B.只有海陆分布的变化

C.从来就没有变化D.旧有海陆面积的变化,也有海陆分布的变化

11.可以证明“非洲和南美洲以前连在一起”的证据包括()

古生物化石

现代自然带的分布

地层构造

地形地貌的相似性

A.

B.

C.

D.

1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及其国籍连线正确的是()

A.诺贝尔—瑞典B.李四光—中国C.爱因斯坦—美国D.魏格纳—德国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1节世界的人口

熟记当今世界人口总数;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及持续增长的情况;

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课本48页)

1.世界人口的数量

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大关

2.世界人口的增长(课本48-49页)

(1)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此后世界人口进入增长的时期;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1800年地球人口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决定的;

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思考:

为什么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3)人口自然增长率:

表示人口增长的快慢

出生率:

一年内一定地区的与总人口之比计算公式:

出生率=

死亡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一定地区的与总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

自然增长率=-

练习:

2001年初,某省的总人口是6320万人,该年度全省共出生74.32万人,死亡42.15万人。

请你计算一下该省2001年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自然增长的人口?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看图3-3“世界人口的分布”结合书本内容50-51页

(1)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的和,欧洲的,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等中低纬度地带的临海平原、盆地地区。

(2)人口稀疏地区:

干旱的,寒冷的,空气稀薄的,原始的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人口稀少。

2、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程度。

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学会计算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完成课本P51活动第一题,计算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填入表中比较各国的人口密度大小。

3.世界的人口问题

1.表现、非洲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打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一连问题等难以解决。

(1)意大利、和瑞典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状态,引起劳动力、人口等问题。

2.措施:

实行,使人口增长与、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主要出现在国家

1.2011年世界人口突破()A、20亿B、30亿C、70亿D、60

2.某地区2007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8%,死亡率为1.0%,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0%B、1.8%C、0.8%D、2.8%

3.下列地区人口最稠密的是()

4.大陆内部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