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船》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39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叶船》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芦叶船》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芦叶船》教学反思.doc

《《芦叶船》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叶船》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芦叶船》教学反思.doc

《芦叶船》教学反思

《芦叶船》教学反思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尤其作者将玩芦叶船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课文内容来看应该是很受同学们喜欢的文章,于是我满载信心的走进了教室。

我根据自己的课前预设,教学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

你们是怎么玩儿的?

”在学生充分谈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描述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

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彼此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本以为能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学生能体会到芦叶带给文中孩子们的无尽欢乐,可是现实却狠狠地打击了我。

  真是应了那句话“想的挺好,不见得做的好。

”课上同学们并没有显示出对课文的兴趣,似乎怎么读怎么体会都无法感觉到文中孩子感受到的快乐。

我在想:

怎么回事呢?

怎么会这样?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我感觉,应该问问同学们。

询问同学们得知,原来是我的学情分析不到位,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北方,看见芦苇的机会很少,有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芦苇,对于没见过、没玩儿过的东西,单纯靠文本讲解,靠想象怎么能够收到立体的效果呢?

所以,课前准确的学情分析是何等重要啊!

  只能做补救了,第二节课我从“粽子”做突破,告诉孩子们包粽子时用的就是芦苇的叶子。

我又从用纸叠纸船入手,让学生了解小船可以用纸叠,也可以用包粽子的“芦苇叶子”来叠,这样就唤起孩子们的已有体验,促使他们对新知识的初步感知。

这一来,有许多同学都说,“哦,原来是用那种叶子叠的船啊,我也会叠,我也能把船放到河里漂走。

”另外,在第二课时,我抓住作者对放纸船的步骤描写,进行了“踢毽子”的读写结合。

我亲自给同学们做“踢毽子”的示范,先让同学们用语言描述,然后在让他们亲自试一试踢毽子,最后交流怎么才能把“踢毽子”的过程和心里感受以及踢毽子成功后的表现写的真实、细腻。

从同学们的习作练习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多数同学都能“踢毽子”的过程描写出来,不足之处是描写太过于程序化,不够自然,语言生硬,这是应该改进的。

  每一节课上完都会留有遗憾,但也都有成功之处,这就是教学----永不完美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