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3610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形象性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其形象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其鲜明的形象性,它是通过欢快的旋律、乐音来组成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

例如:

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其歌曲通过欢快的旋律、乐音、节奏、快速跳跃的音符构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具有鲜明特性的动物形象——聪明的喜羊羊、漂亮的美羊羊、大智若愚的懒羊羊、强壮的沸羊羊、善良的暖羊羊等。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其形式和方法的运用上,也体现了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

欣赏歌曲《雪绒花》时,可以课前布置好教室,准备好道具——塑料泡沫花、吹风机、装饰小数、装饰小屋、白地毯等;

随后把幼儿集中到布置好的音乐情境教室欣赏音乐,让幼儿们置身于“优雅的冬天世界”,坐在有小叔、小屋的白地毯上,播放歌曲的时候用吹风机吹散泡沫花,让幼儿感受雪绒花飘舞的美景。

这种形式正表现出了形象性、和直观性。

正是这些特点调动了幼儿的审美感官,使他们领略到音乐的美妙,引导着幼儿从音乐的直观形象去展开自己内心世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到音乐的意境;

培养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初步鉴赏和判别能力;

对幼儿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情绪体验、个性特征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游戏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性最直接的体现在于所赋予的音乐游戏上。

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也是一种音乐活动,它借用游戏的形式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

如歌曲《找朋友》、《丢手绢》、《排排坐》、《您好、再见》等,无论是在创造和表现方面,还是情节、角色方面或是音乐要素分辨能力方面,都能在听听、唱唱、动动的趣味活动中都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幼儿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因此,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口吻对幼儿进行示范、提问、讲解,同时配以形象的、生动的语言、表情、体态等、为幼儿展现出一种具有游戏性质的情境。

(三)综合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形式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通常是把歌、舞、乐贯穿在一起。

其实,幼儿们非常喜爱这种原始的综合音乐活动形式,当他们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不自主的感到高兴,而且是又唱又跳、手舞足蹈的。

2、方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灵活的、丰富多样的。

其中,被普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

示范、语言讲解、练习、引导探索等。

但是,在实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活动中,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3、过程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创作、表演和欣赏上,因为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在过程上就是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的。

通过创作、表演、欣赏的过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主动倾向性,并在这种过程里,去充分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那么,针对幼儿而言,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它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通过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形象直接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

1、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的身体发展

(1)有效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雨果①曾经说过: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要是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语言,一把是音符。

”这说明音乐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我们经常讲:

“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这一说法是符合大脑机能活动科学规律的。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

左半球主要掌握语言学习、概念构成、数字理解、分析性思维活动等,被称作“学术性左脑”;

右半球与音乐、图形感知、距离判断、空间知觉、综合性思维活动等有关,被誉为“创造性右脑”。

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就是左半球,这样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

只有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能发挥大脑最大的潜能。

根据卡尔威特②的“潜能递减法则”,该法则认为:

潜能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财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会呈递减状态。

因此,幼儿时期是开发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所处的学前阶段是人脑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在此时,大脑各部分所获得的积极活动的机会越多,脑的发育就越有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2)有利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动作表演活动和乐器演奏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锻炼身体各相应部分的大小肌肉、骨骼、韧带等;

能够节省体力消耗,使机体内部环境形成最佳状态;

能提高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增强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增加心脏、肺部等器官的耐受力。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认知发展

(1)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进行的,因此音乐认识活动首先就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并在活动中有意识、有方向性地引导幼儿进行听觉探究,通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来提高幼儿的听辩声音的能力。

(2)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学家、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体系教育的创始人铃木镇一③所提出的铃木教学法,其基本理念是:

音乐好比一种语言,要掌握一种语言,最好是从小开始学,开始得越早越能把语言掌握得像母语一样。

只要孩子们稍有掌握某种乐器的能力,就可以让他们学。

  在现实的音乐教育中,让幼儿们在每学一乐曲之前,无论多简单的旋律,都必先重复听其录音,让孩子们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听,如吃饭、嬉戏、入睡前各种休息或半休息的状态等。

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像听家人谈话那样听他要学习的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记忆能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想象、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④曾指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活动往往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是学前儿童从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对音乐的感受和所导致的想像力的一种延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在幼儿的脑子里,形成无穷的形象画面,培养学幼儿的音乐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幼儿对生活、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情感和意志发展

(1)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学前期正是幼儿的感情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幼儿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越多,他们的情感就越有可能逐步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会在接触音乐过程中,逐步地懂得爱、温柔、同情、美、丑、善良等。

如歌曲《劳动最光荣》、《田螺姑娘》、《勤劳的小蜜蜂》等所对幼儿产生的热爱劳动、勤劳的优秀品质或许会成为终生的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

(2)促进幼儿意志的发展

音乐活动也具有促进儿童意志发展的潜力。

由铃木镇一创建的早期小提琴课程中,利用克服技术困难的大量艰苦练习来达到意志锻炼的目的,这也是全世界家长和学前教育事业者更为看重的教育价值。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幼儿的个性发展

成熟的自我意识体现为: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心理状况;

能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者应该把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来看待。

众所周知:

幼儿在学前音乐教育的集体音乐活动中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同伴的各种评价,而这些评价都会在幼儿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态度的形成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幼儿进行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相关建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倾听音乐的兴趣,激发热爱音乐的兴趣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个人只有在情感方面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其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地发展。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⑤认为:

“幼稚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

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

兴趣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导向,但是幼儿的音乐兴趣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只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兴趣的目的。

其实,幼儿本身其实都是热爱音乐的,只要给予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每天都接触音乐、倾听音乐,如每天进园、午餐前、午睡前、起床时、离园等时间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时时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让音乐充满着幼儿的生活,从中诱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当听到各种美妙的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就会情绪安定,心情始终保持愉快。

如歌曲《排排坐》、《假如你幸福的话就拍拍手》等的设计,就是针对幼儿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等特点,而设计出的节奏性的音乐活动。

幼儿一般都喜欢节奏性的活动,这种节奏性的活动除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外,还可以通过拍手、踏脚等简单的动作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引导幼儿通过有节奏的演奏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通过这一方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

2、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客体有两个:

一是学前儿童——幼儿,二是音乐本身。

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体的教师,应当尊重幼儿,充分重视并发挥他们的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在以往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形式很死板,教师只是一味地一句一句的教唱,在这个过程中,喜欢音乐的幼儿跟着学,不喜欢的幼儿根本不学,教师本身都没有意识到:

要让每个幼儿都有自信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一节课快结束时,只是让学得好的幼儿到前面来表演,这样一来,那些没有被重视的幼儿就越来越不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了。

所以,现在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倡启迪式的教育方法,首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然后通过讲故事或设置问题等方式,让幼儿从被动的学习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在学的过程中能有丰富的感受,从而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更容易地理解歌词。

除此之外,学前儿童教育者需要在发声、咬字、口形等方面给以幼儿辅导、示范,让幼儿能更流畅、清晰地表达音乐。

这一过程既满足了幼儿情绪需求,又使幼儿在情绪、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

下面,以播放蒙古族的乐曲《赛马》为例,首先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人民喜欢唱歌、跳舞、骑马、赛马,然后向幼儿展示有关赛马的图片,同时欣赏《赛马》的乐曲。

那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又引导了幼儿欣赏的主动性,发挥欣赏的创造性。

3、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⑥曾说过:

“生活即教育”。

美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

这就要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要使教育回归生活;

要将教育与幼儿特有的,热爱生活的方式结合起来;

把音乐活动渗透到生活中,加强生活体验,让音乐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不同的气质、性格和生活史。

我们可以把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做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双手、心灵去感受和活动。

例一:

在《创建美丽的幼稚园》主题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绘画、装饰、手工裁剪、提水、扫地、排桌椅板凳等活动,让幼儿形象地感知体力劳动的生活风采。

在这之后可以为幼儿播放《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歌曲,由于幼儿有了之前的生活体验,这些来自每个幼儿内心的情感表达就显得真实、生动。

例二:

音乐游戏《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可以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小猫咪”“老鹰”“小鸡”赋予拟人化的色彩,通过“小猫咪”与“猫妈妈”玩“捉迷藏”,“老鹰”张开翅膀抓“小鸡”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发挥创造的潜力。

例三:

学习音乐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让幼儿在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结合故事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艰辛与付出,同时培养了幼儿热爱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对不起、没关系》让幼儿学会讲礼貌,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爱北京天安门》让幼儿感受和坚定有力的节奏同时,带动幼儿激昂向上的情绪,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歌曲《妈妈,您歇会儿吧》、《劳动最光荣》,让幼儿热爱劳动,在家主动给爸爸妈妈倒水、提拖鞋,学会了扫地擦桌子。

从这些类似的音乐活动(歌曲、歌表演、音乐游戏)中,除了对幼儿的品德和情感进行教育,还使得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得以培养。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实思考

(一)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

避免并杜绝急于求成,忽冷忽热。

(二)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关注幼儿个性和全面发展,尊重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每一位幼儿都是生动鲜活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需要的是关怀、尊重与爱。

结束语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像如丝般的春风细雨,其温暖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幼儿的内心深处,并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积极地、努力地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情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音乐欣赏使活动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创造性、启发性,以审美感知、回归生活为出发点,以情感教育为动力,使幼儿在轻松、活泼、快乐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

论文注释

①维克多·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②卡尔·

威特(KarlWitte)(1800—1883),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

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

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

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

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

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③铃木镇一(1898—1998),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学家、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

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父亲曾经创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小提琴厂。

铃木镇一在东京完成学业后,留学德国柏林,跟随卡尔·

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8年。

1928年与妻子回到日本,开始演出和教学活动。

与三个兄弟组建铃木四重奏乐队之后,他发现了年龄幼小的儿童都具有学习潜力,随后创立了世界著名的“才能教育研究会”(TalentEducationResearchInstitute)。

铃木镇一主张通过儿童早年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他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④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

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D)。

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

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⑤陈鹤琴(1892--1982),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

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⑥陶行知(1891--1946),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

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铃木镇一.XX百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5:

468-496

[4]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1996:

24-479

[5]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9-322

[6]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105

[7]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陈旭光.艺术的意蕴[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9-138

[9]赵岩.音乐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2002

[10]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6-428

[11]张艳.通过美育谈音乐教学[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

[12]张旭.音乐欣赏[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3]詹森.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0-145

[14]严碧芳.陈鹤琴的幼儿美育思想述略及其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15]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