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224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docx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

一、人物传记篇

(一)王充市肆博览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①,师事扶风班彪②。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③。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④,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⑤,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⑥教授⑦。

——选自《后汉书·王充传》

【注释】①受业太学,在太学里学习。

太学,汉朝设在京城里的最高学府。

②师事扶风班彪:

拜扶风人班彪为师。

③章旬:

章节与句子。

④肆:

店铺。

⑤忆:

记住。

⑥屏居:

隐居。

⑦教授:

从事教学。

【阅读提示】

从上面一则史实中,至少可以借鉴到两点。

一是要博览群书。

广泛阅读,能用前人的知识丰富自己,拓宽眼界,奠定厚实的基础。

诸子百家的著作浩如烟海,王充没有条件买书,便到书摊上去读,他的志气与毅力实在一般人之上。

二是读书不能泥古。

所谓泥古,就是死守章句,不敢越前人雷池半步。

王充对前人的学说,有吸收、有批判,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因为王充既有渊博的知识,又不泥古,所以能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独树一帜。

他的许多著作有真知灼见,给后代以巨大的影响。

【仿真训练】

1.解释加点字。

(1)乡里称孝()

(2)师事扶风班虎()

(3)好博览而不守章句()(4)一见辄能诵忆()

2.选出与“博道众流百家之言’’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甚矣,汝之不惠

C水陆草木之花D.辍耕之垄上

3.翻译句子。

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道众流百家之言。

4.根据本文的介绍,王充读书的最大特点是(用文章原句回答)

5.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杨震拒贿

杨震为东莱太守①,当之郡,道经昌邑②,故所举荆州茂才③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④震。

震日: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日:

“暮夜无知者。

”震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一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杨震:

东汉人,博学多才。

东莱,汉郡名。

②昌邑:

汉县名。

③茂才:

即秀才。

④遗(wèi):

赠送。

【阅读提示】

本文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所作,是现存记载东汉一朝史实的最重要的著作。

文中对史料的处理,人物的评论,均有独到之处。

文字简洁活泼,如本文中对杨震和王密的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地赞扬了杨震廉洁过人,刚直不贪,拒收重金的高尚品德。

【仿真训练】

1.解释加点字。

(1)当之郡()

(2)谒见()

(3)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2.选出与“密愧而出’’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委而去之B.国险而民附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D.先天下之忧而忧

3.翻译句子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4.“杨震拒贿”的故事表现了杨震的高尚品德,至今仍是当权者学习的楷模。

(三)《圣谕广训》节录

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

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

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

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

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为天下先,休养生息,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

——选自《雍正帝》

【阅读提示】

雍正帝(1678—1735),即清世宗,姓爱新觉罗,名胤稹,康熙帝第四子。

在位13年,励精图治,勇于革新。

在家教问题上也较重视,曾将康熙帝在世时制定的有关齐家治国的上谕十六条,进行注释、演绎和整理,共得万言,定名《圣谕广训》。

本文是节录,文中教诲子孙及臣下认识节约勤俭的道理,并用通俗的例子进行说教。

特别以其父康熙皇帝为榜样,指出:

“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

”相互的哲理,含义深远。

【仿真训练】

1.为下列加点字解释

(1)生人不能一日无用()

(2)故节俭尚焉()

(3)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4)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为天下先()

2.选出与“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句中“然”含义和用法相同的项()

A.吴广以为然B.然则北通巫峡

C.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D.秦王怫然怒

3.翻译句子。

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为天下先。

4.雍正帝认为,即使是国富民强的时候,节俭也是很重要的。

可当今社会,政府通过种种措施来刺激消费、促进消费,这样做是否有悖于古训,试谈谈你的看法。

(四)纪昀妙对乾隆

纪文达①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衣尽湿,时入值南书房②,每出,至值庐③,即脱衣纳凉,久之而后出,高宗闻内监言,知其如此,某日欲有以戏之。

会纪与同僚数人,方皆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皆仓皇④披衣。

纪又短视⑤,高宗至其前,始见之,时已不及着衣,亟⑥伏御坐下,喘息不敢动,高宗坐二小时不去,亦不言。

纪因酷热不能耐,伸首外窥,问日:

“老头子去耶?

’’高宗笑,诸人亦笑。

高宗日:

“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

有说⑦则可,无说则杀。

”纪日:

“运来衣⑧。

”高宗乃命内监代衣之,匍匐于地,高宗厉声继问:

“‘老头子,三字何解?

”纪从容免冠,顿首谢日:

“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

”高宗乃悦。

——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纪文达:

即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②入值南书房:

在宫内南书房当值③值庐:

值班的书房④仓皇:

急忙⑤短视:

近视⑥亟(jí):

急⑦说:

解释⑧衣:

穿衣。

【阅读提示】

本文选自徐珂《清稗类钞》。

纪昀,生于1724年,清著名的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宰相助手)。

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编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有《阅微草堂笔记》。

本文主要写了纪昀妙对乾隆之问,巧释“老头子”含义,表现了他的机敏。

【仿真训练】

1.加中字解释。

(1)夏日汗出浃背()

(2)会纪与同僚数人()(3)方皆赤身谈笑()(4)诸人皆笑()(5)顿首谢日()

2.指出句中文言虚词的用法或意义。

(1)久之而后出()

(2)知其如此()

(3)纪以酷热不能耐()(4)匍匐于地()

3.翻译句子。

(1)高宗坐二小时不去,亦不信。

(2)高宗乃命内监代衣之。

4.纪昀妙对乾隆,以其聪明才智化解“危机”,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

有,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五)田忌赛马

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④梁⑤,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⑥。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日:

“君第⑦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⑧,孙子日: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一--选自《史记》

【注释】①孙膑: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②庞涓:

战国时将领。

③黥(qíng):

在脸上刺字并涂墨,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④如:

往,到……去。

⑤梁:

魏国的都城。

⑥驰逐重射:

赛马赌博。

重射,赌注很大。

⑦第:

只管。

⑧临质:

临场比赛。

【阅读提示】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

做事情换一种思维,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出奇制胜,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创新,有些事情,换一个想法,会有另一番天地!

【仿真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2)庞涓既事魏

(3)田忌信然之(4)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2.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3.翻译文中划线句。

(1)

(2)

4.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字仿照示例,运用批注的方式,作简要赏析。

批注示例:

“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的“阴”是偷偷的、暗地里的意思。

一个“阴”字可以看出庞涓的卑鄙无耻和心狠手辣。

请你批注:

5.田忌运用孙膑的办法,最后赢得赛马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二、托物寓意篇

(一)临江之麇

临江之人畋①得麇麂②,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③我友,抵触偃④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

然时啖⑤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选自《八戒》

【注释】①畋(tián):

打猎。

②魔(ní):

幼鹿。

③良:

真。

④偃:

仰倒。

⑤啖:

舔。

【阅读提示】

本则寓言出自柳宗元的《三戒》。

通过讲述一只倚势恃宠,忘乎所以的临江之麋最终被狗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

不要企图扭曲、改变事物的本性,越想改变,麻烦就越大;顺势而为才是根本。

【仿真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自是日抱就犬()

(2)稍使与之戏()

(3)抵触偃仆益狎()(4)然时啖其舌()

(5)麋至死不悟()

2.翻译句子。

(1)临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

(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

然时啖其舌。

3.上文说“麇至死不悟”,麇不悟什么?

4.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二)龙说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②穷乎玄间③,薄④日月伏⑤光景⑥感震电神变化水⑦下土⑧汩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⑩日:

“云从龙。

”既日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本文是《韩昌黎集》中四篇杂说的第一篇。

“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较为活泼。

②茫洋:

云雾腾腾、浩渺无际的样子。

③玄间:

天空。

④薄:

迫近。

⑤伏:

掩蔽。

⑥景:

同“影”。

⑦水:

降雨。

⑧下土:

土地。

⑨汩(gǔ):

水奔流的样子。

⑩《易》:

《易经》,中国古代一部占筮用的书。

【阅读提示】

本文以云龙作比喻,寓意深刻。

清人李光地认为“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

其主旨是借龙能创造出自己所凭借依赖的东西,勉励有志之士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才能的良好条件。

【仿真训练】

1.用“/”线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云固弗灵于龙也(本来,当然)B.然龙乘是气(这)

C.神变化(神灵)D.云从龙(跟从,随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穷”字与“茫洋穷乎玄间”中的穷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A.欲穷其林B.君子固穷C.穷冬烈风

D.日暮途穷E.乐亦无穷F.理屈辞穷

4.本文借“龙”和“云”的相互关系,表达了自己的情怀,这种写法是:

口口口口。

5.本文以“龙”喻,以“云”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三)狂泉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日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①独得无恙②。

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于是聚谋,共执③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④,莫不毕具。

国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

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欣然。

----《宋书·袁粲传》

【注释】①穿井而汲:

打井取水。

②无恙:

即无疾病之意。

③执:

捉住。

④火艾针药:

火,火罐。

艾,即炙以艾草。

将艾蒿晒干制成艾绒,点燃薰烤穴位以治病。

针药,指针灸和服药。

【阅读提示】

在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里,在势不可挡的浊流中,清醒者往往成了疯子,苏格拉底、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