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1641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EVDO掉线的定义和原因分析HBupdateWord文件下载.docx

-10dB或mobiletransmitpower>

20dBm,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过大的路径损耗而导致不能维持单向甚至是双向链路。

由于前向链路为满功率发射,因而一般情况下反向链路首先超出覆盖范围。

特征和鉴别方法

当一个基站的附件存在弱覆盖区域时,一般情况下包括掉线率,呼叫建立成功率、寻呼失败率、反向误帧率、RLP重传率和数据吞吐率等指标都会出现恶化。

但是当上述指标出现恶化后,我们不能立刻就判断为存在弱覆盖或覆盖盲区,这时最为有效的办法就在相关区域进行路测以进行确认。

另外,由于EVDO网络一般采用与3G1x网络1:

1的重叠覆盖方式,因此参考3G1x网络的性能也可帮助确定根本原因。

比如,弱覆盖区域通常会导致较高的前向每用户发射功率。

建议的解决办法

基于路测的优化方法有增加基站发射功率,调整天线方向角、增加站高和天线挂高,甚至增加基站。

2)跨载频切换

目前各个厂家的设备均已支持EVDO的多载波配置。

配置EVDO多载波后需要开通Inter-FrequencyHandoff(IFHO)的功能来支持DO的跨载波切换。

对于支持OFFFrequencySearch(OFS)功能的AT,可支持MobileAssistedIFHO(MAIFHO),这时需要设置相应参数来支持IFHO。

对于不支持OFS功能的AT,可通过DirectedIFHO,需要准确设置相应的参数和数据库。

如果IFHO失败就会产生掉线。

如果通过话务统计工具发现多载频边界扇区的非公共载频上出现大量的掉线,需要怀疑是否是跨载频切换所致。

另外,通过在多载频边界区域的路测也可发现此类问题。

结合对路测数据的分析,进行IFHO相关参数和数据库的修改、配置来完成对跨载频切换的优化。

有时候,对边界扇区的天线调整、功率调整也是必要的手段。

3)导频污染或无主导频

过多的导频在同一个区域出现由于互相干扰而经常影响前向链路性能甚至导致掉线。

通常情况下,过多的导频在同一区域出现,会表现出这多个导频的强度大体相当,而且都较弱;

主导频也会频繁的变化,没有明显的主导频。

这种情况称之为导频污染。

上述这些现象在路测过程中或在对路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后可以发现。

从系统测可以检查一些关于ConnectionRequest的相关计数器,如果携带导频数量超过4或4以上的ConnectionRequest消息所占的比例较大,也可判断出该区域存在过多的导频或无主导频。

比如,检查该区域的软切换比例是否过高;

检查切换数据来发现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现象等。

类似于缺乏覆盖的情况,基于路测的优化可以很好的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

可以通过天线调整、基站发射功率调整甚至是增加新站来确定出一个主导频。

在这种区域不建议单纯的通过增加“MaximumLegsinHandoff”来解决问题,一方面增加“MaximumLegsinHandoff”并不能解决导频过多或无导频这一现象。

另外通过增加“MaximumLegsinHandoff”会导致激活集中的导频数量多,对于前向链路而言会消耗更多的MACIndex资源;

对于反向链路而言,会增加CE和backhaul的资源消耗,也会导致激活集中扇区的ROT(RiseOverThermal)过高。

4)邻区关系问题

邻区关系的缺失、优先级的设置不合理、邻区基站APIP地址设置错误(阿朗设备数据设置错误时可能会出现此类问题)都可能导致切换失败,未能加入激活集的导频信号将会变成强干扰而导致掉线。

由于邻区关系的原因而导致掉线,掉线后一般会出现一个强导频而该导频没有出现在掉线前的激活集或邻区集中,或者出现在邻区集中却迟迟不能加入激活集。

通过对路测数据的分析一般可以发现,掉线前后的终端接收功率大体一致,当是Ec/Io,FFER甚至是终端发射功率会急剧恶化。

掉线后终端会同步到一个新的导频上,而该导频没有出现在掉线前的激活集或邻区集中,或者出现在邻区集中却迟迟不能加入激活集。

邻区优化是解决因邻区关系设置问题而导致掉线的最好的方法,对于一个有大量话务量的EVDO网络而言可以参考切换数据来进行邻区优化;

如果对于一张新建的网络而言,底层3G1x网络的邻区关系也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另外,通过路测也可以发现一些邻区关系设置方面的问题,为邻区关系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邻区优化主要要解决如下问题:

●邻区关系的缺失;

●one-way和two-way(需结合PN的检查与优化);

●优先级的设置是否合理;

●单向邻区关系;

●基站所属AP的IP地址设置错误

5)不适当的PN规划

不适当的PN规划会导致AT无法识别来自2个小区的信号而导致掉线。

通常有2种情况:

由于过大的时延,比如一个来自越区覆盖小区甲的信号,可能会导致AT将其导频的PN(A)识别成另外一个PN(B),这种情况最坏的结果是该区域附近有另外一个小区乙的PN也为B。

当AT发起切换请求要求加入PNB时,系统会要求小区乙来进行切换。

AT解调业务信道时,由于小区乙的信号比较弱而可能产生掉线。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两个小区都使用相同的PN但又没有足够的间隔,以至于AT可以同时收到两个小区的信号而无法分辩而可能产生掉线。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称之为PN混淆。

遇到PN混淆的情况时,在路测时可以发现前向链路的接收功率和Ec/Io一般没有问题,但是FER却较差。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PN混淆这一问题,可以将掉线率较高的小区关闭,然后检查其PN的Ec/Io是否依然强大或者依然存在。

如果有,需要结合基站数据库、地形图来找出所有的其信号可能传播到此区域的具有相同或相邻PN的小区,依次对它们进行关闭和并进行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掉线是否解决。

如果能够确定是因为PN混淆而导致掉线,可以采用的优化手段如下:

对于使用相同PN而又间隔不够的小区,结合PN检查和优化工具进行PN调整。

确保使用相同PN的小区中间要间隔足够数量的基站。

对于越区覆盖的使用相邻PN的小区,可以进行天线调整和功率调整来控制其的覆盖范围。

如果由于地形原因控制效果不理想,再进行PN的调整以使出现PN混淆的2个小区使用不相邻的PN。

6)外界干扰

由于干扰抬升了底噪,需要基站或终端提供更大的功率来克服。

当基站或终端使用了所有的功率仍无法可否干扰时,掉线就有可能产生了。

干扰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如下:

直放站引起的基站反向干扰;

出现故障的CDMA终端也会产生反向干扰;

非法的无线电设备在CDMA频带内使用导致的干扰;

相邻频带的无线电设备由于滤波器的滚降系数不合格而导致部分功率落入CDMA频带而产生干扰;

其他无线电设备的交调(Inter-Modulation,IM)产物落入CDMA频带而产生干扰;

对于反向干扰,通过话务统计工具或监控系统检查相应载扇的RSSI来进行确定。

路测过程中,在覆盖较好的区域手机发射功率较高可以怀疑存在反向干扰。

对于前向干扰,需要通过路测来协助确认。

存在前向干扰的区域,一般情况下终端的接收功率较好,但是Ec/Io和FFER均较差。

漏加邻区关系和搜索窗设计不合理也导致这种现象,如果排除掉邻区关系和搜索窗的问题,可以怀疑存在前向干扰。

对于挂接光纤直放站的基站,可以通过关闭直放站来确认干扰是否已经消除。

对于外界干扰,需要使用扫频仪器来发现和定位干扰源。

7)搜索窗宽度不足

激活集和邻区集是两个需要引起注意的主要的搜索窗。

当根据搜索PN间隔来跟踪/检测多组PN时,终端采用有限的(搜索)窗口宽度以减少搜索时间。

最佳的搜索窗的大小适合当地的传输环境和扇区布局以使得终端最可能以最短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导频和多径信息。

如果激活窗口的搜索窗大小没有配置的足够大以满足终端接收/跟踪一个较强的多径信息。

通常,默认的搜索窗已经足够大,可以包容绝大多数重要的多径成份。

在很少的情况下,当传输延迟非常大的传播环境,这种问题才有可能出现,因为搜索窗过小,AT不能解调出多径信息,表现为干扰。

当邻集搜索窗不够大时,AT不能侦测到邻区。

除了多径现象,AT的参考时延与邻区小区的差值经常会对搜索窗的宽度会有要求。

因为各个小区的PNoffset传输时一个单PN的时隙变换到AT不同的传输延迟要求邻集的搜索窗要足够大并包含最大的延迟时间差值。

否则,某个邻区可能会排除在搜索窗外而造成对激活集的干扰。

如果不将一个较强信号的邻区加入到激活集,可能会造成掉话,而且会增加对其他用户的反向干扰,甚至引起相邻小区掉话。

由于目前2G与3G网络叠加覆盖,建议根据3G1X的优化成果来设置EVDO的激活集和相邻集搜索窗口大小。

路测通常是定位搜索窗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果的办法。

一些路测后台工具(例如LDAT)能够提供邻区搜索窗告警并能给出推荐的值。

采用其他像pilotscanner工具可能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来定位这些问题)。

Pilotscanner采用独立的GPS作为参考时钟从而能够对各个多径形成有一个准确的观测。

当不知道该配置多大的搜索窗时,可以采用逐步增加搜索窗,每次只增加最小(搜索窗)增量的办法,直到性能得到改善或者手机的log信息表明已经可以正确侦测为止。

8)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或者错误配置会影响相应小区的性能。

硬件故障通常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影响程度也不同。

比如,CRC或EVM故障会造成掉话的突然增多。

有时,受影响的硬件故障可能只会表现出一种故障现象,例如掉话增多,像接入失败率等其他指标可能没有变化。

另一种硬件故障现象可能是馈线的损耗过大,造成(接收电平)比设计的要小。

很多情况下,硬件往往表现出错误状态,硬件本身没有问题。

通过软件重启或者采用stableclear命令可以恢复。

通常我们可以遇到硬件间歇故障而不是彻底损坏,比如E1在某个时间内信令丢失。

通常硬件故障会引起当AT移动到该小区时,AT不能成功进行软切换。

从而造成在邻区的掉话。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小区硬件故障时,其时钟单元漂移造成该小区不能与其邻小区同步。

其结果是,因为时间漂移,邻区PN不能正确识别(该小区)而造成该小区切入和切出的软切换都不能成功进行。

这种问题通常被称作“孤岛效应”。

孤岛效应造成的掉话问题比接入失败要多。

特征和定位方法:

首先要仔细检查网络管理模块产生的告警。

有些问题是和接收路径(接收通道,功放、滤波器、馈线、天线)相关的。

(比如主接收和分集接收RSSI平衡问题),有些是因为硬件故障、回路(backhaul)故障、时钟单元等等。

这些故障很容易通过系统告警来定位。

ROP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记录,而且ROP高度集中了所有的告警(比如按硬件分类))。

为了使这种分析充分有效,需要采用一定话务量下的数据。

通过SM定位孤岛问题是非常简单的,典型地,如果某个小区仅仅是掉话突然上升但接入失败率相对稳定,我们可以判断为孤岛情况。

同时,(切入/切出)双向软切换的切换(请求)会减小。

注意:

因为同一基站的小区共用同一个时钟系统,所以孤岛站的更软切换可能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向邻区的软切换将不会产生,这是因为小区从RouteUpdateMessage检测到的(邻区)相位落在剩余集。

同样地,在邻区的软切换也会减少。

对于孤岛站,通过路测观察到在小区周围存在意外的较强PN,同时找不到和本小区相关的(小区邻区)的PN。

通过独立的Pilotscanner和GPS可以定位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检查网络状态,看看有没有接收分集告警,显性硬件故障,backhauloutages及时钟单元故障等

●通过ROP分析报告来发现AP,TP及BTS级别的告警。

●通过SM可以容易地发现孤岛站问题。

典型的表现是掉话个数高而接入失败率正常。

●一旦硬件故障被确认,首先需要尝试通过远端软件重启或者重新下载来解决。

如果性能仍然不好,需要下站去去进行硬件复位,检查线缆连接是否牢固。

如果现场处理失败,最后需要考虑更换硬件。

9)反向链路话务过重

由于用户过多或数据上传量增加引起反向负荷升高从而早证每个小区的底噪抬高。

为了克服上升的底噪,AT不得不增加发射功率。

在小区边缘的AT不得不关闭它的反向链路,因为该小区到达其的信噪比太弱,从而引起掉话。

可以通过与其他正常小区的几个SM计时器比较来识别过高的反向负荷:

ShortTermAverageFastControlLowLoadcount(SM_SHTM_AVGLLC_FASTCTRL),

ShortTermAverageFastControlMediumLoadcount(SM_SHTM_AVGMLC_FASTCTRL)

ShortTermAverageFastControlHighLoadcount(SM_SHTM_AVGHLC_FASTCTRL).

除了反向话务外,还有其他几个指标会被影响:

外部干扰引起的RSSI升高,高的RFER(反向误帧率)和平均初始值。

在接收路径上的硬件故障,比如UCR、低噪放大器,造成连续或者间歇的RSSI尖峰而减小覆盖。

在接收路径上某个组件故障,不正确的天馈线(包括跳线)的连接,任何两个分集接收中的一个不合格的分集可能都会提高Eb/No的请求,引起更多的功控波动。

●通常较好的办法是监测多个指标尤其是与连接请求和RSSI相关的指标。

一旦某个小区被确认为因为反向链路负荷高或者超负荷引起的高话务掉话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来降低负荷:

●降低负载控制门限以减少反向传输速率。

●减低传输速率可以使AT发射功率控制在一个平均水平。

实际上,反向过载控制会在较低负载的情况下出现,从而通过牺牲反向数据速率来缓和覆盖率下降。

这不是一个长期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在最终解决方案(接下来表述)得到之前作为权宜之计还是可以采用的,这种方案至少不会终止用户使用业务。

●一种解决方案是增加导频交叠以使其他的导频能够进入激活集,减少业务信道的功率要求以降低整体干扰。

从降低AT的发射功率来说,高的多方切换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然而,必须仔细权衡和识别以避免潜在的对前向链路和扇区利用率的影响。

●增加一个EVDO载波。

●增加一个基站来覆盖高话务的区域。

如果因为受频点限制而不能增加一个载频,增加一个独立的基站(物理上和该高话务的小区分开的小区)通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尽管周期较长。

增加基站可以提高覆盖,提高单个基站的业务提供能力。

10)达到最大分支数

在切换时需要增加一个强导频到激活集,而此时AT激活集里的导频个数已经达到设定的最大值。

最大激活集大小是由translation里的叫“MaximumLegsinHandoff”的管理和定义的。

当激活集满了的时候,要加入一个导频的唯一办法是按照设置的T_dorp和T_tdrop从激活集中去掉一个较弱的导频。

可以观察到,等待一个弱的导频(衰弱到)离开激活集往往会延迟一个有效的导频(加入激活集)。

如果在与该有效导频建立连接之前,此时手机已经进入候选集PN的覆盖区域,这种延迟可能会导致掉话。

这种情况经常会在导频污染区域发生。

阿朗通常推荐设置“MaximumLegsinHandoff”为4以最大限度减少此类掉话。

但这个掉话依然在没有优化好的区域和很难优化的区域出现。

●一种减少这类掉话的办法是让更多的导频进入激活集,即,将“MaximumLegsinHandoff”设置为6。

注意,扩大激活集这种方案可能会带来不利的一面,例如耗尽了前向MACindex,在反向上增加硬件的使用。

●更好的或者说长远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路测优化无线环境,提供主导频覆盖。

●另外,提高导频侦测门限(推荐值为–9dB)和导频丢弃门限(推荐值为–11dB)也能提供主导频。

11)候选分支没有可用资源

当激活集资源耗尽(已满),候选导频无法加入激活集而导致切换不能完成时,双边链路的有效SNR将会恶化。

引起恶化的原因是由于AT向最终切换的小区移动,远离目前的激活小区而引起路径损耗加大。

较差的SNR将使AT不能正确解调前向链路。

同时,手机可能会造成反向功控错误而后因为发射功率已经达到极限而不能被当前小区接收到。

过高的发射功率也会增加对邻近小区的干扰。

所有这些(连锁)反应都会造成周围小区的掉话。

资源不足往往是因为小区用尽了信道。

对于配置一个FLM/RLM来说,三个扇区只有93个CE可用。

在极少的情况下,当一个小区承载着大的业务量,在CE被用完之前或每个扇区最大48个User20用尽之前,它的MACindex(每个扇区59个MAC)已经耗尽。

一种解决方法是缩小该小区的覆盖区域以将话务转移一部分给邻小区分担。

另一种方案是增加多载频。

这种方案要比第一种方案(调整覆盖范围)要好得多,因为不需要把话务分配到其他小区。

如果有充足的频点资源,添加一个基站也可以作为最后一种解决方案。

当然这种方案会周期很长。

在该站正式商用之前,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用于选择/获取站点、安装基站、无线校准和优化。

12)处理器占用率过高

当设备处理占用水平超过当前门限时,可能会将新的连接阻塞并且现有的连接掉话。

1X_EVDO系统处理器占用水平监控包括:

ApplicationProcessor(AP),TrafficProcessor(TP),LineInterfaceUnit(LIU),ForwardLinkModem(FLM)andReverseLinkModem(RLM).

如果AP和TP占用较高且话务负荷也比较高,建议搬迁一部分基站到其他低占用的AP上。

如果LIU,FLMand/orRLM占用过高,可以考虑将话务负荷分担给周围的基站。

13)切换失败

当AN指示AT完成切换时,它期望AT能反馈一个成功切换的标示。

如果AT没有响应,这个切换不成功并且掉话,因此连接掉话率升高了。

●如果是邻区原因造成切换失败,可参照5.2.4邻区关系问题处理。

●如果是导频污染可参照5.2.3解决。

●还可以根据HOMAX和UNL来优化邻区关系。

●对于硬切换失败,首先检查所有硬切换参数的设置,并且有足够的RF覆盖去支持跨载频的切换。

同时,所有的跨载频邻区和切换门限设置必须正确。

14)在混合调谐时反向链路丢失

在混合模式下,当EV-DO数据正在传输,双模终端仍然会周期性地监控3G1X系统发送的Page消息,当有一个3G1X语音呼叫时,用户就可以选择接听该3G1X呼叫。

如果混合终端在EVDO覆盖边缘,它将从激活的DO连接上监听1X系统的寻呼信道,并且测量当前RF环境去辅助触发EVDO到1X的切换。

而此时由于RF链路丢失RFLinkLost(RLL)造成寻呼失败。

如果混合模式被启用,需要和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一起调研市场上主流终端的混合模式的工作性能。

3.案例分析

1)导频污染造成掉话案例

如上图所示,由于测试区域导频污染软切换过于频繁造成一次掉话,掉话前服务PN为11_526站三扇区PN423,掉话后服务PN为11_432站一扇区PN120。

改善方案:

建议在掉话区域新建站,在该区域提供主导频覆盖来改善该区域导频污染。

(目前已开通新站并复测该区域)

复测结果:

如下图开通新站11_741后,复测该区域未发生掉话,而且通信质量发生了明显开善。

SINR值从-0.345提高到7.569;

DRC申请速率从203.746kbps提高到了1160.773kbps。

2)无邻区关系造成掉话案例

如上图所示,由于测试区域12_297站邻区关系表未加入系统,造成切换失败共产生7次掉话。

具体如下:

经查12_297武测招待所站未做邻区表,当EVDO从周边基站(如上图12_207二扇区PN225要切向12_207武测招待所三扇区PN465时,由于没有邻区关系无法发生切换关系,一直在PN225上直到断开,同时DRC申请速率也随之变得很小直到0,再从PN297上连接。

下图也是同样的情况。

当EVDO连接在12_49站三扇区PN339预切向12_297站二扇区PN297上时,由于没有邻区关系无法发生切换关系,一直在PN339上直到断开,同时DRC申请速率也随之变得很小直到0,再从PN297上连接。

其它5次掉话也是由于邻区关系未加造成。

这里没有全部列出。

更新12_297武测招待所站站与周边基站EVDO邻区关系。

如下图,更新12_297武测招待所站站与周边基站EVDO邻区关系后,对掉话区域进行复试,EVDO切换顺利进行未发生掉话,通信状况良好。

3)弱覆盖造成掉话案例

如上两图所示,由于上图区域超过一半以上的采样点接收功率小于-80dB即弱覆盖,造成一次掉话。

掉话前EVDO连接在12_44站三扇区PN420上,由于该处弱覆盖并且无可切换导频,掉话前Ec/Io值为-11.3dB、接收功率为-82.4dB信号质量较差,掉话后EVDO连接在12_555站一扇区PN72上,掉话重新连接后Ec/Io值为-7.9dB、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