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0532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docx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

全评价报告

 

班级:

化工1102

姓名:

王喜屏

学号:

0901110242

前言

××××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

该公司位于××市,东、西两面是小河小路,南面是农田,北面是公路,占地面积4700m2。

公司现有职工23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2人、技术管理人员3人。

公司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苯类产品。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伤害,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该公司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创造条件。

××××化工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10日委托****公司对其混合苯生产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的规定,****公司于2005年4月12日组织安全评价小组,对该公司的安全管理、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建筑结构、电气消防、储存运输等生产单元的安全现状进行了检查、分析。

评价组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细致查找,科学分析,辨识其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危险后果及其程度,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对其安全生产现状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按《导则》要求的内容和格式编写了安全评价报告。

 

1.概述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要求,为加强和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5年4月10日委托****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其混合苯生产项目进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伤害,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该公司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创造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公司接受××公司委托,承担了该公司混合苯生产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要求,**公司安全评价小组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细致查找,科学分析,辨识其混合苯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后果和程度,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其安全生产现状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编制完成了《××××有限公司安全评价报告》。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以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从生产过程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尽量减少生产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促进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为企业决策者建立系统安全最优方案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以便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达到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2安全评价的原则

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被评价项目能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能否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关键性工作。

它对于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这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我公司评价人员根据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国家安全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为依据,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仔细、深入地进行安全评价,为被评价单位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国务院第397号令《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5国家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二)国家标准

1.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6944-19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3.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4.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5.GBJ140-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6.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7.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8.GB4064-19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9.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10.GBZl-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1.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12.GBl2801-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13.GB5083-19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三)××公司给**公司的安全评价委托书

1.4企业概况

1.企业基本情况

××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

该公司位于××市,公司东、西两面是小河小路,南面是农田,北面正对七号路,东西长约90m,南北宽50m,占地面积约4600m2。

生产区面积100m2,仓库区面积250m2。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50万元,总产值100万元。

主要产品为混合苯。

公司现有职工15人,公司在董事会领导下,设有总经理、办公室、销售部、财务部、生产技术部、质检部及混苯生产车间。

有技术管理人员3人,安全管理人员2人。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由各部、车间、班组安全员组成。

制定了安委会及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2.生产工艺

××化工公司混合苯的生产过程为:

以粗苯为原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方法,通过酸洗、碱洗、加热蒸馏、降温冷凝等工序,提取混合苯。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粗苯→酸洗→碱洗→(导热油加热)→蒸馏→(降温)→冷凝→回收成品

3.主要产品及原料

××化工公司主要产品为混合苯,主要原材料有粗苯、甲醇、氢氧化钠、硫酸等。

详细情况见原料及产成品明细表。

4.主要生产设备

该公司混合苯生产主要设备有导热油炉、反应釜、蒸馏塔、电机等。

详见生产用设备清单。

表1-1原料及产成品明细表

序号

品名

危规编号

年产量(用量)

最大储量(T)

备注

1

混合苯

320503205233535

480

80

产品

2

粗苯

320503205233535

720

100

原料

3

硫酸

81007

6

2

原料

4

氢氧化钠

82001

6

1

原料

5

甲醇

32058

24

18

原料

表1-2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名称

型号

数量

状况

位置

反应釜

1台

良好

生产车间

蒸馏塔

1套

良好

生产车间

酸碱反应槽

1套

良好

生产车间

导热油炉

1套

良好

导热油炉房

防爆电机

YB90L-4

4台

良好

生产车间

2.评价程序与评价方法

2.1安全评价程序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及画乡公司生产特点,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程序主要为:

1.安全评价准备: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到生产现场考察,了解生产工艺;初步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部位。

3.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企业特点和评价单元划分原则,进行单元划分、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根据安全状态参数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4.评价结论:

根据企业现状及评价的风险级别,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再次去生产现场复查整改情况;与企业交换意见并形成安全评价结论。

5.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根据企业生产现状、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安全评价相关导则要求,编写出安全评价报告。

2.2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2.2.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划分评价单元是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划分应遵循最大危险性原则、最大概率原则和最大量原则。

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有: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按工艺、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将具有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然后,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

2.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1)按工艺装置功能划分;

(2)按装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工艺条件划分;(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

本评价报告根据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参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结合××公司的实际,将其生产系统划分为安全管理、总体布局、生产条件三个单元进行安全评价。

2.2.2评价方法选择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是安全评价的工具。

由于安全评价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相同,因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根据该公司的特点、复杂程度及资料的收集与占有情况,选择此次评价的方法。

首先选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分析评价混合苯生产系统中已知的危险因素和现场检查发现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用三种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的安全管理、外部环境及总体布局、生产条件三个单元一一对照检查,使该公司的安全生产现状得到一个全面的、客观的反映与分析。

其次,根据该公司生产工艺的特点,进一步对该公司混合苯生产过程固有的危险性用危险度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量化出生产场所的危险程度。

2.3评价范围的确定

**公司接受××公司的委托,对该公司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评价。

经与××公司商定,本次评价是针对××公司混合苯生产现状进行的。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其评价范围为混合苯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总体布局、生产条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程度等内容。

避雷、防静电、建筑消防以有关部门的检测、检查报告为依据。

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公司的混合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性,其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机械伤害、电气伤害以及其他职业危害,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如下。

表3-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

序号

危险、有害因素

存在部位

可能造成危害事故

1

火灾、爆炸

生产车间、危险品库区

火灾、爆炸,人员伤亡

2

机械伤害

生产车间各岗位

碰、撞、摔、挤、压、划伤

3

电气危害

车间、库区及所有用电设施

电击伤害、供电系统故障

4

噪音

生产车间各岗位

职业性耳聋和神经衰弱

4.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4.1安全管理单元

通过对××公司的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该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由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

4.2外部环境及总体布局单元

该公司位于××市,公司坐南向北,东、西两面是小河小路,南面是农田,北面是七号路。

周围无重要高层建筑、繁华街区、学校、文物等公共设施。

厂区内生产车间布置于厂区东南部,办公楼在厂区的东北面,原料库区布于西北部,成品库在厂南侧。

厂区四周为2.3米高的实体围墙。

生产车间与办公区有20米以上的距离,且有实墙隔离,原料和成品运输进出厂区不存在人流、物流往返交叉。

厂区整体布局基本合理,厂内生产区道路通畅,有利于消防车、急救车辆顺利到达。

通过对外部周边环境和生产区域内部影响分析得知,该公司混合苯生产区与公司周边环境之间有足够安全距离,不会造成相互影响的危险。

4.3生产条件

4.3.1生产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主要生产设备、标准设备材质合理,标准设备大部分是具有资质的专业厂家生产;生产系统的安全附件或安全装置基本按要求设置和校验;转动设备安装了防护罩,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3.2建筑结构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公司使用的原料均属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以易燃、易爆为主,所以生产厂房、库房建筑防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该公司生产区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原料、成品储罐与生产装置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4.3.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公司生产场所火灾等级为甲类,生产车间配备了防爆电机,其电气设备满足甲类要求。

公司内供电线路安装漏电保护器、安装接地线等措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3.4作业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作业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生产过程的危险物品及作业区的工业噪声、通风条件等因素。

(1)危险物品:

××公司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原料有粗苯、甲醇、硫酸、氢氧化钠,其产品为混合苯。

该公司原料和成品均实行专库贮存,其中原料粗苯、产品混合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的最大存量分别为100吨和80吨。

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该公司原料、成品库已构成重大危险源,须严格监控。

但该公司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使用量和周转量远小于储罐容量和规定的临界量,所以,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倍加小心,加强管理,是可以做到安全生产的。

(2)工业噪声、通风条件:

该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泵、反应釜、搅拌机、电机等。

该公司生产车间的生产空间宽敞,噪声影响小,自然通风较好,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4.3.4装卸、搬运操作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公司原料和产品装卸用汽车装卸,其设备有防静电接地装置,符合安全要求。

如在装卸过程中防止物质泄漏、控制好液体流速。

同时,运输使用专用的车辆运输,且加戴防火帽、熄火器等,便可保证安全。

4.4生产过程危险程度评价

对××公司混合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采用危险度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其结果如表4-1(分析过程见附件)。

由于××公司危险品库区单独设立,与生产车间、办公区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且生产区消防通道符合安全要求,可以保证人员逃生和紧急救护的需要。

只要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上严格要求、严加防范,可以防止事故发生。

表4-1危险因素危险程度分析结果表

序号

危险因素

评价对象

危害类型

危险程度

1

火灾爆炸危险

混合苯生产过程

火灾、爆炸

中度危险(危险度评价法分析)

原料、成品库区

火灾、爆炸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2

机械伤害

生产区操作台及工

位器具

撞伤、摔伤、砸伤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机械设备传动系统

卷入伤害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3

电器伤害

电器设备、线路

电击伤害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从该公司混合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物质固有危险性看,均为易燃、易爆液体,特别是原料、成品储灌区的安全,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若以储存量较大的混苯的危险性分析,它是中闪点易燃易爆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发生爆炸。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造成的后果不可低估,有可能造成现场工作人员受伤,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也可引起公司房、储灌烧毁、损坏,造成财产损失。

5.安全对策措施

5.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5.1.1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

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

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与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1.2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要健全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上至厂长,下到员工以及各科室、班组都应该明确本岗位的安全责任,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安全操作规程要按岗制定,对危险作业岗位要认真组织编制,对危险工房、车间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做到依法管理,有章可循。

5.1.3建立安全防火制度,厂区内禁止烟火

生产厂区严禁吸烟;施工动火要办理审批手续,施工中严格遵守防火制度,严禁在厂区内吸烟或在危险作业工房打手机。

5.1.4加强安全检查,做好事故隐患整改

建立日常性的安全检查和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制度。

对生产车间和储罐区,领导要亲自检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要及时纠正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5.2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5.2.1危险化学品苯、甲醇、硫酸、氢氧化钠按其危险特性,进行分类、隔离存放,并保持安全距离。

操作人员要配备手套、口罩及必要的防护用具。

5.2.2将硫酸储存于密封的容器内,放置于有防酸地板和良好排水设施的通风、阴凉地方,远离禁忌物和工作场所。

5.2.3氢氧化钠放置于有防潮、防水措施的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

5.2.4为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所有设备、管道、储罐均须可靠接地。

5.2.5开车前或设备检修时的清洗置换,必须经分析合格才能进行开车或检修,大中修后的开车要制定试车方案。

5.2.6加强生产中巡廻检查,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要及时消除。

5.2.7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设备检修时严格办理动火、入塔进罐、动土、登高作业证,检修后认真进行验收和交接。

5.2.8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火源和水淹,保持厂区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消防器材专人保管、放在便于拿取位置,定期更换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5.2.9对厂区、车间的大气污染、噪音、废水应定期检测。

废渣、废水、垃圾的处理要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5.3整改要求

安全评价组通过收集资料,现场检查,并经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公司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整改。

5.3.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要不断健全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安全操作规程要按岗制定,对危险工房、车间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存在问题:

各项制度、操作规程未按要求贴挂于相应的明显部位。

5.3.2生产区内严禁吸烟;不准有生活用火,如炉灶、采暖炉等;厂内施工动火要办理申请、登记及逐级审批手续,施工中严格遵守防火制度。

存在问题:

厂内无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3.3整理厂容厂貌,保持厂区干净、整洁,清理院内杂物,清除院内的露天废料坑,工业废料采用封闭式清理。

增加分区标识。

存在问题:

厂区院内杂物乱放,废弃桶,废料坑院内的露天堆放,无功能分区标识。

5.3.4严禁再使用明火加热生产混合苯,清理、拆除原用明火加热设备。

存在问题:

尚未清理、拆除厂区西南角原用明火加热的生产设备。

5.3.5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劳保护具、纯棉防静电工作服,增加必要的卫生清洁设施。

存在问题:

未见职工更衣洗浴室。

5.3.6配置合格、足量的消防设备。

××公司在厂内配备了9个手提式、手推式干粉灭火器和消防砂等消防用品,能满足厂区生产防火需要。

存在问题:

部分灭火器过期;车间、储罐库区配置不规范。

5.3.7蒸馏塔二层操作台须加防护栏(105cm以上),并增加一个安全楼梯。

存在问题:

蒸馏塔二层操作台未加防护栏,且只有一个安全楼梯。

5.3.8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检查机器设备焊接、连结部件等,发现滴、漏,尽快处理。

存在问题:

蒸馏设备焊接、连结处出现滴、漏。

5.3.9检查设备接地、接零线路,拆除临时线路,生产车间照明电路穿管布线、安装防爆开关。

存在问题:

车间照明电路为拉线开关,部分未安防爆灯,且布线不规范。

5.4整改情况

××公司针对安全评价组提出的安全方面的整改要求,认真对待并进行了整改。

经安全评价组对整改情况现场逐项复查,认为该公司基本达到了安全评价组提出的整改要求。

整改情况见下表。

表5-1整改项目表

序号

需整改项目

整改情况

结果

复查人

1

各项制度、操作规程按要求贴挂于相应的部位、明示上墙

已整改

符合要求

2

公司内增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已整改

符合要求

3

清除院内废弃桶、院内的废料坑,保持安全通道畅通;增挂功能分区标识

已整改

符合要求

4

清理、拆除原用明火加热设备

已整改

符合要求

5

设置职工更衣洗浴室

已整改

符合要求

6

更换过期灭火器,车间、库区规范配置

已整改

符合要求

7

蒸馏塔二层操作台须加防护栏(105cm以上),增加一个安全楼梯通道。

已整改

符合要求

8

检查修理蒸馏设备焊接、连结处、杜绝滴、漏

已整改

符合要求

9

车间的照明电路改为防爆开关和防爆灯,并规范布线。

已整改

符合要求

6.评价结论

通过对××化工有限公司混合苯生产的安全现状评价表明,该公司混合苯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不可忽视。

该公司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切实有效,对评价过程中提出的整改措施也已落实。

评价组对安全管理、外部环境及总体布局、生产现场三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论均为合格。

因此,评价组认为西安××化工有限公司混合苯生产的安全现状评价结论为“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评价报告的附件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1危险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公司生产中使用的原料粗苯、甲醇、硫酸、氢氧化钠及其产品混合苯(含甲苯、二甲苯等)均为易燃易爆或强腐蚀性化学物品,对其危险特性、应急措施、消防方法、储运须知等做以下辨识。

1.1.1苯

危险物品编号32050;UN号1114;分子式:

C6H6;属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芳香味。

熔点5.5℃,闪点-11℃,沸点80.1℃。

不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危险特性:

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出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毒性: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

具有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

应急措施及消防方法:

灭火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和沙土,用水灭火无效。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

喷洒雾状水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吸入时逃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果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若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患处。

若不慎口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佩戴自吸式过滤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储存运输:

储存密封和放在地面上的容器内,库区阴凉并有良好通风的条件。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容器损坏

1.1.2甲苯

危险物品编号32052;UN号1294;分子式:

C7H8;属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