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1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全单元 分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1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全单元 分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1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全单元 分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仔细观察图。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花片亲自动手摆一下。
一共5朵
小组内试着说一说加号和加
法算式。
让学生从发现的数字信息中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获取知识。
实
践
应
用
算一算,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其中的数字信息。
练一练:
第1题:
让学生先摆再动笔再方框里填数。
再读出算式。
第2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画,最后在方框里填数。
数学活动,身边的数学。
各组把老师奖励的小纸花拿出来,算一算共几多?
哪一组得的最多?
学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列算式。
各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本组任务。
锻炼学生独立解答的能力。
即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竞争意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的初步认
3 + 2 = 5 读作:
3加2等于5
︙
加号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第2课时5以内的加法
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
分别有多少?
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大小相同吗?
学生观察图画,小组之内交流后分别汇报。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
学生交流完后,教师提问:
看完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解答?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1、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
2+3=5
师:
还有别的算法吗?
板书:
3+2=5
2、师:
与兔子有关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
引导学生说出4只灰兔和一只白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
4+1=5或1+4=5
3、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小组之内交流后汇报。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后说出算式。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通过说出不同的算式,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
1、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指导学生认识集合圈。
你知道这种图形是什么意思吗?
你们真聪明。
下面我们就算一算,把空填上。
2、完成练一练中的1、2、3题。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第2题,教师可做一些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只数和大树的棵数提出不同的加法问题,并算一算。
(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看哪组说得多,本组同学完成算式)
学生看图填空。
同桌或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集合圈表示的意思,通过看图填空,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5以内的加法
2+3=53+2=5
4+1=51+4=5
第3课时5以内的减法
教材第38—39页
1、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2、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3、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课件、卡片、小花片
指名学生表演,一生
拿5张卡片上场,让两名学生表演送卡片。
根据刚才的表演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表演,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
出示兔博士的话,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一摆刚才的表演情境。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花片的?
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介绍画图的方法。
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3个,可以用算式表示。
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
5-2=3
认识“-”吗?
这个算式怎样读?
教师强调认识“-”,并指导学生读减法算式。
学生同桌合作用花
片摆。
学生交流摆花片的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画图,
用斜线画去拿走的部分。
学生尝试交流如何
列式。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之内读减法算式。
通过不同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验减法的意义。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兴趣。
出示算一算的题。
让学生逐题说图意,指导学生边演示边说。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订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
教师指导学生摆花片。
摆出4个花片,去掉2个,还剩几个?
剩下2道题学生在小组内叙述。
数学游戏;
教师发给每组卡片并强调游戏规则。
一位学生翻卡片,大家轮流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许多算式。
然后另一个同学翻卡片,依次类推。
学生了解图意后,第
1题小组合作计算填空,
第2题同桌合作填空,第
3、4题自己完成。
学生写算式。
学生叙述并写出算式,交流订正。
先由一组同学演示。
然后其他组活动。
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小组内的叙述,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实现了生生
互动。
用游戏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
提问: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
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5以内的减法
5 - 2 = 3 读作:
5减2等于3
减号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用减法。
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在“算一算”中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了5以内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以下三点:
1.要会说,能从图中找到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并能恰当地提出一个问题。
2.会数,能准确地数出原来有多少、去掉几个就是减几,去掉的这个数是从总数里去掉的。
3.会列算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根据算式来编一个故事,并提出问题。
第4课时6、7的加减法
教材第40—41页
知识与技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提一提,算一算等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小朋友放风筝的动画片或主体图挂图或图片,树木图片,各色蝴蝶的图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你们放过风筝吗?
和谁一起放的?
谁能说说你的经历?
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也去放风筝了,他们带着自己喜爱的风筝来到了郊外,你们瞧,他们放得多起劲啊!
(教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题图片)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讲述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学生看动画或主题图,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1、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高兴的放着风筝,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数学信息呢?
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贴图片到黑板上。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一板书问题。
教师引导:
你们可真棒,不仅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还能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赶快说说你打算怎样列式,怎么想的?
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教师随学生发言分别板书:
3+4=7(4+3=7)7—3=47—4=3
5+2=7(2+5=7)
7—2=57—5=2
6+1=7(1+6=7)
7—1=67—6=1
2、漂亮的风筝飞在空中,和真的一样,你们看,小蝴蝶也来凑热闹,(教师出示41页算一算左图。
)谁说说什么意思。
谁能列式解答?
出示41页算一算右图,谁知道这幅图什么意思?
(指导理解图意:
集合圈中有一条虚线,表示把6只蝴蝶分成两部分,从6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说)
有7个小朋友,3个男孩,4个女孩,有7个风筝,5个飞起的风筝,2个落下的风筝,有7棵树,1棵大树,6棵小树等。
学生根据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问: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有几个男孩?
有几个女孩?
一共有几个风筝?
天上有几个?
地上有几个?
一共有几棵树?
有几棵大树?
几棵小树?
学生先自己想,再在小组里交流。
例如,共有几个小朋友?
从男女人数想,列算式为3+4=7或4+3=7。
我是这样想的:
有3个男孩,用3表示,有4个女孩,用4表示,所以3+4=7。
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列算式:
5+1=6
1+5=6
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算式:
6—2=4
6—4=2
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交流所给情境中数学信息的过程,并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给学生充足的展示、交流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
运用孩子们喜欢的事物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指名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2、完成第2题,设计一些有趣的形式,如竞赛,猜一猜等,也可以和下面的数学游戏整合。
指名学生说图意,然后独立填书,同桌检查。
学生按老师的安排活动。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4+3=7 3+4=7
7-2=5 7-5=2
5+1=6 1+5=6
6-2=46-4=2
第5课时8、9的加减法
教材第42—43页。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师和小朋友游泳的主体图或挂图、图片,小狗和玉米的图片,口算卡片等。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你们会游泳吗?
和谁一起?
怎么游的?
学生们畅所欲言。
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今天也有人去游泳了,认真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些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
谁来给大家提问题。
其他同学解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答)
算一算
出示小狗贴图和玉米图。
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订正。
学生认真观察后汇报:
有9个人,1名老师,8名学生,5个带游泳圈,4个没带,岸上2人,水里7人,男的6人,女的3人等。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并互相解答。
指名提问题,其他同学解答。
如:
一共有多少人?
根据岸上2人,水里7人,列式:
2+7=9(7+2=9)根据1名老师,8名学生列式:
1+8=9(8+1=9),根据5人带游泳圈,4人没带,列式:
5+4=9(4+5=9)等。
指名学生说图意。
独立填书。
在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共同经历观察、发现、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老师相信你们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了,有信心吗?
2、我们现在一起做一个通过“绿色通道”的游戏。
(教师出示“安全门”)同学们拿起你的口算卡,通过绿色安全门吧?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3题。
学生手拿自己的口算卡,读算式说得数,说对了,其他同学喊“通过”,错了喊“不能通过”。
教师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使学生产生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得数是8、9的加减法
8+1=9 1+8=9
9-1=8 9-8=1
2+7=97+2=9
5+4=94+5=9
。
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活动这一情境入手,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既提起了学习兴趣又很快带动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根据加法学减法,教材这样安排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讲解加减法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6课时10的加减法
教材第44—45页
观察情景图,能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加减问题,并会计算。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在情景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谁能看图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学生围绕图中的数学信息讲故事。
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从讲故事引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谁来当小老师提提问题,考考大家?
(根据问题,引导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
2、教师出示算一算图,小组同学合作,先说一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看哪组列出的算式多。
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你们根据什么,列出了什么算式。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并解答。
指名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答。
如学生提问:
一共有几只猴?
其他生解答:
根据2只棕猴,8只黄猴,列式2+8=108+2=10根据地上的4只,树上6只,列式4+6=106+4=10
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图,说图意,并列式解答。
学生代表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根据情况调换例题与练习题的顺序,学生更感兴趣,活跃气氛,共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通过小组同学合作,感受到一幅图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即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1、同学们今天学得真棒,老师这还有几道题,相信你们能正确计算,有信心吗?
根据学生情况,下课前总结评价各组活动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提问题并解答。
教师用赞扬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10的加减法
6+4=10 10-4=6
4+6=10 10-6=4
2+8=108+2=10
充分利用情景图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再次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的理解。
让学生说每一道算式的意思,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练习,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不高。
大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等学习习惯。
第7课时0的加减法
教材第46—47页。
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了解0的加减法。
让学生经理独立思考、比较、自主编题的过程,同学间相互评价,互动交流。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奖励用的小标志等。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
出示小猫和妈妈去池塘边钓鱼的情景图。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练习0以内的计算。
教师提问:
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妈妈让小猫把钓的3条鱼带回家,贪吃的小猫在路上将3条鱼吃光了?
现在还有几条鱼?
学生独立思考、一起交流。
算式为:
0+3=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发现。
3-3=3
给算对的小朋友奖励标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给他们自己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使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了不起,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
1、完成47页练一练第1、2题。
2、完成第3题,
3、出示第4题图,谁能说说图的意思?
4、完成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检查。
小组内的4人进行竞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小组评价、奖励标志。
几名同学先说图意,然后各自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在竞赛的氛围中练习计算。
获胜小组得红旗。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有关0的加、减法
3-3=0 3-0=3
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也还等于这个数。
首先通过情境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当减法的结果为0时很自然就会根据0的意义引出对这类算式的理解。
同样根据增加或者减少0个数时对结果没有影响,在计算中再次渗透0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有关0的加、减法并掌握了其算法。
第8课时整理加法表
教材第50-51页。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
能够发现加法表或点子图中的简单规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加法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50页加法表图、实物投影、彩笔、口算题课件。
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的加法算式,你能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