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995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二)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经纶(筹划治理)亲戚(今义:

古意:

父母兄弟至亲卑鄙(低微而鄙俗)痛牺牲于是(介词于和

明年几何(多少)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

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洞其中喂奶网捕也

打洞妇抚儿乳

名之者谁取名

狼不敢前上前

说出

公将鼓之击鼓愿为市鞍马买

“域”

意思是限制。

一狼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

不能名其一处

2名词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书帛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亮躬耕于陇亩亲自

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口:

“此皆善良”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朋友

百废具兴废弃的事情

作奸犯科

“亲贤臣,远小人”擅长善于

指用箕畚(装土石),

狐鸣呼曰

孔子东游

乃丹

良的人。

长处

锐利的武器

平强与水平弱的人

中的“善良”指善良、诚

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水

中的“亲”“远”意为亲近,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

疏远。

京中有善口技者大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口: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

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奔跑的马屠惧,投

以骨屠户

6意动用法。

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

为是

“认

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例:

父利其然也。

禾1」:

原为名

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

不耻下问认

为一一是耻辱一览众山小认为一一都是渺小的固以怪之

矣认为这样很怪异

7使动用法A.动词的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一一恼

怒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一一劳累

(三)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绝大部分是一字一词,所以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

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

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女口:

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

安得

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动词拿、持女口:

把酒话桑麻把酒临风

(2)形容词,白

绿杨阴里白沙堤可怜白发生

(1)动词挨着对着天涯若比邻

(2)动词比作

(3)动词相比曹操比于袁绍士兵军队女口:

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

无案牍之劳形

色的如:

比于管仲、

.兵.利也池水池出

乐毅

(1)

墨池记

名词,古代护城河女口: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动词,出现、露出女口: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动词拿出女口:

皆出酒食

出去、出来女口:

不复出焉词产生女口:

江山代有才人出处(chu)

(1)书何处达

名词地方几处早莺争暖树

每自比

兵革非不尖

(2)名词

(2)动词

(4)动

(2)名词时候

时间乡

(3)chu动词处在处江湖之远

层次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编次、编排陈胜、

(1)名词,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动词,跟从,跟随择其善者而从之

扶苏、项燕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来从楚国游

(1)动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2)

次北固山下

(2)动词,依从乃诈称公子

(4)形容词,从容

名词道路古道西风瘦马(3)

名词道德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准确的方法以谘诹善

道(5)名词学问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动词,得到既出,得其船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

动词,达到

(3)动词,能够,能够余因得遍观群书

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名词,头发可怜白发生

(3)动词发出野芳发而幽香负

(1)动词,背负负者歌于途

互相轩邈也

(1)动词感动帝感其诚

(4)通“德”动词感

(2)动词出发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4)动词征发、征派发闾左谪戍鱼阳

(2)动词依靠,依附负势竞上,

(3)动词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动词伤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臣不胜受恩感激

(1)名词景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动词,观看,观赏坐观

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动词阅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以上尽是一些例子,复习时,应学会归类整理

三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

它的基本作用是协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贝叽焉”13个文言

虚词的基本用法。

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

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

渔人甚异之_—

(2)助词a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两狼之并趋如故b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

再根据特定的

愿陛下亲之信之无丝竹之乱耳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

(3)

(4)

(5)

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动词译为

音节助词

“到”辍耕之陇上无实际意义,可不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寡助之至怅恨久之

(6)提前的标志于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豫南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b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

多助之至

久之,目似瞑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a在其一犬坐于前b到

a向告之于帝

向”给”对”

c对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指通

以刀劈狼首

(1)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

用”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屠惧,投以骨

咨臣

以当世之事

介词(3)

己悲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因为”不以物喜,

不以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

(5)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连词

(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也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陛下平明之理

(2)表原因

(3)表结果伤先帝之明

(4)表连接

“以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河曲智叟无以应以昭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可译为“因为”

因为”扶苏以数谏故可译为“以致”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可译为“而”,或不译

焉语气词

(1)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我之死,有子存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始一反焉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了”,也可不译虽寒暑易节,

(2)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万钟于我何加焉?

又何间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夫大国,难测焉,

惧有伏焉

代词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

(1)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

尚思为国戍轮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天下

不足为外人道也

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

为报倾城随太守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介词

(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愿为市鞍马为宫室之美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卒多为用者

连词wei表因果关系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夫子何命焉为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

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

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所思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问所从来,具答之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知识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

充当谓语,也可单独成句,偶尔还做状语。

虽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子杂然相许

(3)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然足下卜之鬼乎?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

过,然后能改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

不过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不过”表转折

是天时不如地利

表示承接人恒

然则北通巫峡,

不过不胜者,

(1)代词a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能够代人、代事、代物。

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

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

代事、代物。

可译为“它的”屠大窘,恐前后

受其敌既出,得其船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

犬坐于前

c特殊:

第一人称代词

(2)

其一

蹲其身,使与台齐

增强语气其如土石何?

(1)连词a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行卜乃悟前狼

假寐

b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果

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

可译为“是”“实在

“本来是”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

可译为“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念fU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

是”“本来是”等表出乎意料之外。

闻今是何世,

(1)指示代词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a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逝者如斯夫,不b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

夫环而攻之

夫战,勇气

(1)表顺接

可译为“然后”

(2)表转折

可译为“却”

不胜

(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

“不过”人不知而不愠

舍昼夜

,或不译黑质而白章

秀者,琅玡也

“就”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

环而攻之而

蔚不过深

(4)表修饰,可译为“地”

或不译默而识之

恂恂而起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实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

“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

(2)“乃”表肯定判断,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

(4)“则”表肯定判断,

可译为

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是”例:

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是”例: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

“就是”例:

吟鞭东指即天涯“是”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非天质之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世,乃不知有汉-

“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

(6)

(7)

(8)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不过不胜者,是天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例: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11)“也”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a

”“为”

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被所感动

有标志词语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

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b“为所”舌一

c“于”表被动管夷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增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

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

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

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何以”是“以何”的

“吾谁与归”是“吾与b谓宾倒装例:

何有于我哉?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介宾倒装例: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通道呢”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

“何陋之有”“何陋之

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B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

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仅仅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何陋

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可译为“所以”。

D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能够前置,表示强调。

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

“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是“度关山”的

E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倒装。

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但有时为了突出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A“中心词+后置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

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

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花

B“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核舟一”是“一核

C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

尝贻余核舟一

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译成现代汉语时,

仇?

Z;

戶A帝告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

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

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

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以骨”后置。

为坛而盟,结构“以尉首”能述以文者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4.省略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b蒙

后省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禽兽之变诈(有)几何哉宾语“几何”前面省略谓语“有”,译时要补上

会天(下)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宾语“大雨”前面省略了谓语“下”,译时要补上

(3)省略宾语a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代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温故而知新,能够(之)为师矣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士卒都为(之)用者

张怀民。

君与(之)具来止,一狼仍从(之)上使(之)外将兵

吴广以(之)为然

此人

念无与(之)乐者,遂至承天寺,寻b省略动词宾语

一狼得骨

(4)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一(张)

扇,一(块)抚尺而已孔子东游,见两(个)

桌,一(把)小儿斗

椅,一(把)二(个)男

新战死

(5)省略介词a省略“于”屠乃奔倚(于)其下

上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衣食所安,

(于)人b省略(自)可译为从(自)潭西南而望

(于)其

弗敢专也,必以(之)分

则题名

5.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

“不亦……乎”“有……“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样”呢?

者”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

……如太行王屋何?

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

以丛草为林,以虫

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

此何遽不为福也

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

何以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