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644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活动单Word格式.docx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完成填充图练习。

3、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活动二:

站到南北两极上空,地球怎样转动?

了解地理与生活

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方向;

2、地球自转产生现象。

3、根据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

4、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5、热带有现象;

寒带有现象。

知识串连

(1)经线A、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2)纬线B、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地轴C、地球自转轴

(4)南极D、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北极E、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9、判断:

(1)南极和北极是穿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2)地球上也存在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

(3)过地球上任一点只经线和纬线各一条穿过。

(4)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5)我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6)本初子午线在西半球。

(7)与50°

E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30°

E经线

拓展练习:

1假设你在北极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线图

2.假设你在赤道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赤道为中心的经纬线图教学反

教学反思:

 

地球的运动2自主导学活动单

张国儒评价组长签字______上课时间______总第2课时

1.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级界线

2.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极昼极夜现象

重点难点五带的划分

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我们学习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依据:

_______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名称及界线:

(1)A____带B_____带C_____带

D_____带E______带

(2)a______(纬线)它是_____带和_____

带的分界线,依次说出b、c、d。

_________:

终年炎热

3.气候特点南北温带:

_________

南北寒带:

_________

合作学习

1.填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2)五带中既无极昼极夜,又无阳光直射的是____带和____带。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带和____带,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带。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每天12点时(正午)一样长吗?

什么时候最长?

是由于地球的什么运动引起的?

(2)一天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什么时候最长,这又是由地球什么运动引起的?

小结提纲

北寒带:

________(纬线)以北地区

____带:

北极圈与_______(纬线)之间

新-课-标-第-一-网

地球五带热带:

_________________(纬线)之间

南温带:

_______与南回归线之间

南极圈以南地区

了解生活中地理现象

1.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亚寒带地区

2.下列节日中,南京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A.六一国际儿童节B.五一国际劳动节

C.国庆节D.元旦

3.划分五带主要依据是()

A.有无极昼极夜现象B.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4.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B.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温带地区

C.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寒带地区

D.赤道附近地区

5.极圈是()

A.热带与温带的划分B.热带与寒带的划分

C.温带与寒带的划分D.中纬与地纬的划分

6.我国南极科考队准备组织一次科考,你认为最好安排在北半球的()

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

判断:

教学反思:

认识地图1自主导学活动单

张国儒评价组长签字______上课时间______总第3课时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活动方案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读图、用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

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

比例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

(3表示形式__________,如1:

4000或1\4000

_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2.方向

(1)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__

(3)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用上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

3.图例:

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________符号和它们的________说明,地理________和________。

1、在比例尺为1:

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济南市与香港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多少千米?

2、读图完城下列问题:

①②③

(1)图

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

(2)图

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

(3)图

中,点A在点B的_____方向,B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板书:

1、比例尺

地图的三要素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1.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颜色C.方向D.图例

2.在1:

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1300千米B.18000千米C.180千米D.1800千米

3.读如图判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A.东南B.东北

C.西北D.西南

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

5.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

6.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

拓展练习:

A在B的________方向B在C的_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__方向

认识地图2自主导学活动单

课题:

认识地图2设计:

张国儒评价组长签字______上课时间______总第4课时

学习目标1.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2.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主要陆地地形的类型

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情景链接前面我们了解了地图的基本要素,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对地形图如何判读。

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二.等高线:

把各个地点的___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_____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

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

(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

2.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书第24页,图2.18)

四.其他常用的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按照_________或者_________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________来判断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

甲米;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⑶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

⑷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困惑与问题: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

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3.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

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C.__E.___F.___

⑵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A、B山

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⑶从C到B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

⑷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米。

大洲和大洋自主导学活动单

张国儒评价组长签字______上课时间______总第5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2.会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分布特点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概况

4.知道几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情景链接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它们。

自主研学

1.阅读P26材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海洋占________

2.世界海陆面积

陆地占________

概括地说,分是海洋,分是陆地。

3.世界海陆分布

(1)从南北半球看:

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海洋集中在________

(2)从南北两极看:

北极周围是________,南极周围是________

4.大洲、大洋的概念

(1)大洲:

____________与它周围的___________的总称。

(2)大洋:

海洋被陆地______,形成彼此______的四大洋,_____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5.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1)七大洲名称(按面积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大洋名称(按面积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洲的分界线

(1)亚欧洲分界线:

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河、_________山脉

合作探究

1.探究实验:

学生上台表演,先转动地球仪,然后按住让地球仪停住,看看手指按到的是海洋还是陆地,为什么?

(进行10次,统计)

2.讨论课本P27活动

3.小组内合作,根据书P29图2.6记忆: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指认)

4.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⑴大洲的名称①___洲②___洲③___洲

⑵大洋的名称④___洋⑤___洋⑥___洋

⑶大洲分界线的名称⑦___山脉、⑧____运河、⑨____运河

自主研学

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一个蔚蓝色的星球,他认为这颗星球应该叫做“水球”,这个“水球”是指:

()

A.水星B.金星C.地球D.木星

2.地球上海陆面积之比约是()

A.3:

7B.6:

4C.4:

6D.7:

3

3.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合作探究

4、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南极洲

5、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南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州

6、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三大洋所包围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南美洲C、亚洲D、大洋州

7、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大西洋B、太平洋和印度洋C、印度洋和大西洋D、太平洋和北冰洋

1、大洲、大洋的概念

海洋被陆地________,形成彼此________的四大洋,_______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3)南美、北美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运河。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四大洋名称(按面积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洲的分界线

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河、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海峡。

(2)亚洲、非洲分界线:

4、右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错误是()新课标第一网

A、A是岛屿B、B是海峡

C、C是半岛D、D是大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是海洋的主体,一般离大陆较远

B、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其面积和深度都比洋大

C、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

D、海洋中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6、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7、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

C、印度洋D、大西洋

海陆变迁自主导学活动单

张国儒评价组长签字______上课时间______总第6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2.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3.知道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4.知道板块运动学说及六大板块的名称

5.知道板块运动与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关系

重点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运动火山、地震的分布

情景链接前面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和四大洋,那么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不是一直都这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证据

(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_________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人:

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

2.观点(内容)他认为_______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证据

(1)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吻合

(2)拼合大陆几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3)非洲与南美洲多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1)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由

______________拼合而成

三、1.内容

(2)全球划分为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_________地壳比较稳定,_________地壳比较活跃,

多________________

2.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

(1)________________、

(2)美洲板块、(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1.小明通过媒体得知:

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

心想:

南极地区冰雪覆盖,终年严寒,几乎不可能有植物生长,不具备形成煤炭的条件。

小明感到非常困惑,你能为他分析吗?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了什么?

3.从板块运动的角度简单解释汶川地震的主要原因。

1.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

A.填海造陆种田B.世事的变迁C.海陆的变迁D.在海边种植桑树

2.下列因素不属于海陆变迁主要原因的是()

A.人类活动B.刮风下雨C.地壳运动D.海平面的升降

3.下列现象是由地壳运动而造成的是()

A.唐山大地震B.在地下放入炸药把山地炸平

C.长江三角洲的形成D.华北平原的形成

4.“大陆漂移假说”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魏格纳B.哥伦布C.李四光D.哥白尼

5.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A.台湾海峡的形成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D.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6.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A.喜马拉雅山上又众多的湖泊

B.有森林遗迹

C.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D.有海洋生物化石

7.关于地表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其海陆分布格局就是现在这样

B.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一直是高大山脉

C.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格局是不断变化的

D.地球表面以陆地为主

8.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

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D.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

1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

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火山爆发而成

12.结合地图册,写出世界著名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13.请解释我国台湾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地震?

教学反思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自主导学活动单

张国儒评价组长签字______上课时间______总第7课时

1.了解气温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掌握气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气温的变化

气温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

一、气温与生活

1.气温的概念:

气温是大气_________的程度新-课-标-第-一-网

2.气温的单位:

_______,记做_______

3.观测时间:

北京时间2时、_____、14时、_______

4.观测求值:

_________气温、月平均气温、_________气温

二、气温的变化(书本图3.12,3.13)

1.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

气温

午后____左右

陆地_____月

陆地1月

海洋_____月

海洋2月

最低

_____前后

陆地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