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引领课《文言文两则》《学奕》+《郑人买履》.docx
《精读引领课《文言文两则》《学奕》+《郑人买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读引领课《文言文两则》《学奕》+《郑人买履》.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读引领课《文言文两则》《学奕》+《郑人买履》
《学弈》+《郑人买履》
备课人:
寿光市凤华小学郭洪云
【课型】精讲引领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重点词句,弄清句意,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疏通全文,理解故事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
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
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
3.释题:
“奕”指下棋,“学奕”指学习下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⑴谁学下棋?
⑵怎么学下棋?
⑶学得结果怎么样?
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小组合作学习,解疑释惑,讨论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
3.展示交流。
重点词句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即使在听,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拿弓箭去射它。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
(4)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设问句)(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
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回答说:
不是这样的。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我说:
不是这样的。
)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解疑释惑,体会文中道理。
1.谁学下棋?
谁是老师?
——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一人: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
另一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
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
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背诵课文。
七、学法运用,拓展《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
曰:
“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
注释
1.郑:
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先:
首先。
3.度(duó):
测量。
4.置:
放置,搁在。
5.之:
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6.其:
他的。
7.坐:
通假字,同“座”,座8.至:
等到,直到。
9.之:
到……去。
10.操:
携带。
11.已:
已经。
12.得:
得到;拿到。
13.履:
鞋。
14.乃:
于是,这才。
15.度(dù):
量好的尺码。
16.反:
通假字,同“返”,返回。
17.市罢:
集市散了。
18.遂:
于是。
19.宁(nìng):
宁可。
20.自信:
相信自己。
用刚才学到的“知作者-读流利-知大意-悟表达”的方法学习此文,同时讽刺了那些墨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对比,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教学反思】
本案例优点
本案例建议
《匆匆》
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小学肖洁
【课型】
读写结合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2.学习用句式“……的时候,日子从……”和句式“过去的日子如……”进行练笔,领会作者从具体的句子中揭示人生道理的写作方法,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句式“……的时候,日子……”和句式“过去的日子如……”进行练笔,领会作者从具体的句子中揭示人生道理的写作方法,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等;学生课前搜集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以题导疑
1.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大屏幕上的字词,看看能不能读准确。
课件出示字词:
匆匆斜斜默默涔涔潸潸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
2.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叠词)
这是这篇文章的优美之处,运用了很多叠词,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注意品味。
3.交流朱自清的资料
4.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它到哪里去了呢?
)板书: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时间的易逝。
二、品读词句,读中悟情。
过渡:
《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1.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让作者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
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一读,并简单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合作交流:
同桌交流读后感受
3.全班交流:
交流读书感受,赏析精彩句段,感受语言美。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交流,相机出示重点语段如:
句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些事物有去有回,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描绘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
句2: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
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的那么快,无声无息,表现作者无奈的愁绪。
)板书:
八千多个日子逝去
句3: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一些我们熟悉的具体的生活细节,把无声无形的日子来去匆匆形象地表现出来。
)板书:
每个日子如何逝去
句4: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比喻独特,联想新奇,将时间的流逝更加清晰可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板书:
时光逝去不留痕迹
方法提示:
(1)展示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伴评议、补充;
(2)师相机点拨、范读,并引导学生从内容及写作方法两方面进行交流;(3)生感情朗读;(4)多种形式读,达到熟读成诵。
三、模仿课文,说写训练
(一) 交流“句3”时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习题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
”进行说写训练
1.作者在描述一天当中时光流逝的时候,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时间具体化为洗手、吃饭、默思、睡觉、叹息等每一个瞬间,把时光流逝这样一件抽象的事情变得具体可感,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时光之不可留。
2.同学们,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
你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请你仿照第三自然段的表达方式,自己也来写几句,寻找自己时间流逝的脚步吧!
……的时候,日子从……;
……的时候,日子从……;
……的时候,日子从……
(二)交流“句4”时引导学生仿写比喻句,让学生通过仿写句子把无声无息的时间比喻成具体有形的事物,更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课文中作者把无声无息的时间的流逝比喻成有形的“轻烟”和“薄雾”被“吹散了”、被“蒸融了”。
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写法,也写一下过去的日子像什么,表达一下你对逝去的日子的惋惜。
句式:
过去的日子如……;过去的日子如……。
四、升华情感,总结方法
在课文最后,作者再次提出问题: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通过重复提出这个问题,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我们要珍惜宝贵的时间。
板书:
照应开头珍惜时间
同学们,朱自清先生通过写具体的句子(大屏幕显示句子以及结合板书)来说明道理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振聋发聩地喊出了自己的态度:
请珍惜时间吧,不要让我们的人生虚度!
过去如果浪费了不少时间的同学,那么就从现在起开始抓紧每一天吧,因为流逝的时间是不会再回来的!
板书:
《匆匆》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八千多个日子逝去
具体说明每个日子如何逝去珍惜时间
时光逝去不留痕迹
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学建议】
本案例优点
本案例建议
桃花心木》
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胡营小学肖洁
【课型】
精讲引领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作者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来揭示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来揭示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初步了解桃花心木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地走进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文章《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种什么样的树木呢?
请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课件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图片)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师补充:
桃花心木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可以用来制作车、船、家具等,桃花心木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的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可以供工业使用。
3.(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幼苗图片)同学们,图片中的这株小树苗就是桃花心木的幼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株小树苗吗?
老师把这两幅图片放到一起,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联系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2、品读课文,感受育苗人的奇怪
1.教师过渡:
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幼苗仅及人的膝盖时,我们和作者一样也“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请默读4至10自然段,看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交流自己所画的语句,教师相机出示: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引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再读这些句子,让学生明白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3、对比研读,探究“不确定”的内涵
过渡:
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以读代答)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回答要点
1.播放种树人说的两段话,思考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2.全班交流,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确定”的意思。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树木生长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是变幻莫测的。
)
3.引导研读:
桃花心木在“不确定”和“确定”的环境中分别会怎样生长。
4、品味“感动”,感悟道理
(过渡)实际上啊,种树人之所以这样没有规律地给树苗浇水,就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给树苗创造一个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是吧?
不仅是小树苗听懂了作者和种树人的对话,作者呢也听懂了种树人的话。
并且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的感受。
课件出示: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里的“不确定”指什么?
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挫折和磨难,如生病、考试失利等 )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
人与树在成长过程中的相同之处。
板书:
树——在不确定中生长,经得起自然的考验——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3.引导学生感悟人也生活在不确定中,必须要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板书:
树——在不确定中生长,经得起自然的考验——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锻炼自己,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4.板书小结:
作者从种树的道理中,总结出了育人的道理。
这就是借物喻人(板书)的写法。
五、启发引领,升华感受:
(过渡)同学们,作者和种树人的话,被小树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株桃花心木(茁壮成长的、即将枯萎的、已经枯萎的),你想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
师: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例,同学们思考一下?
领会作者的感悟。
(比如:
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被疾病缠绕的霍金)
孩子们,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能像这片桃花心木一样,在不确定中经得起生命的考验,都能够做一个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教学板书】
3.桃花心木
树——经得起自然的考验——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人——经得起生活的考验——锻炼自己,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借物喻人
【教学建议】
本案例优点
本案例建议
《顶碗少年》《手指》
备课:
寿光市凤华小学郭洪云
【课型】阅读实践课
【教学目标】
1.弄清故事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3.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领悟课文蕴含的团结一致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2.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领悟课文蕴含的团结一致才有力量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预习课上我们已经预习了《顶碗少年》和《手指》这两篇课文。
现在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1.《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的杂技表演。
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
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2.《手指》的作者是()。
本文是按()的结构写的,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从()和()两方面具体写,最后总写()。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的道理。
二、品读语言,体会事物特点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去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体会事物的特点。
1.自读提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默读标画出相关语句。
2.班内交流
《顶碗少年》
第一次表演:
他的动作忽而(指生说),忽而(指生说),忽而(指生说),忽而(指生说),动作可真是变化(指生说),变化(指生说),变化(指生说),他的技术可真是高超呀!
可是,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时候(指生说),这时,观众的反应是:
指生答。
少年的反应是:
指生答。
课件:
他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从哪个词能看出来。
他放弃表演了吗?
板书:
不放弃
第二次表演:
(1)“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 (“呆呆地”、“汗珠”、“不知所措”可以看出少年怎样?
)
(3)“场子里一片喧哗。
”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
‘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
①观众在场的反应让你体会到什么?
(少年的杂技表演惊心动魄)
②引导学生想象:
少年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场子里一片喧哗。
”人们在喧哗什么?
当时的少年会想些什么?
(4)教师小结:
我们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难度极大的杂技表演啊!
再次失败的少年会被吓倒吗?
他放弃了吗?
他还在坚持吗?
(板书:
坚持)
第三次表演:
(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
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着重抓住“微笑”、“抚摩”、“摇了”、“说了”等词语体会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手指》
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
(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
“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
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
板书:
姿态和性格
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
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
三、拓展交流
1.从《顶碗少年》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从《手指》这篇文章中得到的生活启示。
四、板书设计
手指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顶碗少年
不放弃
坚持
成功
【教学反思】
本案例优点
本案例建议
阅读指导、汇报课《感谢生活》
备课人:
寿光市实验小学李娜
【课型】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地阅读丛书的文章。
2.引导学生积累好的词句和段落,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好的文段。
3.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学习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学习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感谢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息。
每个生命都是那么倔强,那么顽强,那么无畏!
正是有了这种不屈不挠的品格,生命才越发显得有尊严、有价值!
当我们用心与作者展开对话时,我们会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会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节课我们阅读几篇文章,进一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
2.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3、课本有关借物喻人语句回顾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长。
(借树喻人)
--林清玄《桃花心木》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借物喻人)
——丰子恺《手指》
二、自读要求: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2.品味语言,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3..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学习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提示: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手做批注。
同时“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三、阅读迁移
学生认真阅读《黄山绝壁松》《石榴》《种子的力量》《不死的河流》这四篇篇文章,解决字词,抓住有关语句,学习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1.认真阅读这几篇文章,做好批注。
2.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
3.选取最打动自己的句段,读给其他同学听。
四、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且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
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最好。
五、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填好表格
文章题目
作者
内容概括
有关借物喻人的语句
借体
喻体
明白的道理
《黄山绝壁松》
《石榴》
《种子的力量》
《不死的河流》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播。
1.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
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六、快乐实践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对你有启发的事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写下来跟同学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借物喻人
【教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