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2)按产品用途分:
轻工业和重工业。
(3)按投入分:
工业类型
主要投入要素
代表性工业部门
适宜发展的地区
资源密集型
原料
采掘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
经济水平低的地区
劳动密集型
劳动力
纺织工业、普通服装制造业
资金密集型
资金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
技术密集型
科学技术
微电子工业、宇航工业
科技发达的地区
考题2(典型例题列关于工业不同发展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工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B_技术密集型工业是经济水平较高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类型
C.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产品多数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
D.钢铁工业属资金密集型工业
考题2点拨:
资源密集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料,故A不正确;
技术密集型工业是科技发达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类型,故B错;
高新技术产品多数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故C错。
D总结提示:
不同的工业,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差别。
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工业投入的主要因素也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密集型工业。
考点3.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
(2)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考虑的主要的区位因素不同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
水果罐头等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汽水、家具、印刷、石油、加工、棉布等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钢铁、冶金(炼铝)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考题4(典型例题17—1为某企业集团可能建厂的地点与产品成本分析表。
据此回答
(1)、
(2)题。
(1)如果该集团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如果该企业集团吸引了外商投资,在乙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时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移动通信器材厂⑤普通制鞋厂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⑤
考题4点拨:
(1)有色金属冶炼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
在各投入要素当中,能源投入比重大,从经济成本考虑,应靠近能源产地,也就是能源成本低的地区。
(2)由图可知,乙地工资投入比重最大,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1)A
(2)B总结提示:
最理想的工业区位是将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但实际上很少有这种理想的场所。
一般情况下,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
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
考点4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拓展考点
主要区位因素
发展变化趋势
原料地与市场
原料地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强
交通运输
欠发达地区:
主要因素;
对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下降
信息通达性
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劳动力素质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考题5(典型例题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因素是()
A.原料B.劳动力的数量C.交通运输D.信息的通达性
考题5点拨:
信息的通达性是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新因素。
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地区尽管交通不便,但可从互联网上取得与外界的联系,如得到信息,获得生产订单,找到产品销售市场等,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
D总结提示;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属识记内容的考查。
考点5.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综合应用考点)
(1)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①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②国防的需要。
③个人偏好的影响。
④工业惯性的影响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①易污染空气的工业部门——水泥厂、酿造厂、钢铁厂等,应设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②易污染水源的工业部门——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等,应远离水源地。
③易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则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另外,还需注意双重污染问题,如化工厂、炼油厂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
考题6(典型例题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是()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B.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C.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D.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广阔的十地
考题6点拨: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而内地经济发展缓慢,为了缩小沿海与内地经济的差距,在20世纪末,国家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而少数民族地区只是内地的一部分。
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属理解内容的考查。
Ⅲ.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回顾1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T9,8分)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图17—2中,()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1)如果工厂选址在。
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C.0D.R
1.
(1)D点拨:
题干假设该工厂的选址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与货物(原料或产品)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因此在货物重量同为1个单位重量的前提下,运距应该是相等的,即图中的0点为最佳区位选择。
同理,在运距相等的情况下,货物的重量也应该是相同的,C项错误。
依据前面的推理,M1、M2的原料指数应该是相等的,而且均小于1。
(2)B点拨:
原料M2和产品的重量是相等的,则原料M2和产品的运距也应该是相等的;
原料Ml重量较原料Mz和产品的重量多了1个单位重量,因此,该工厂应该布局在离Ml较近的地区。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P地符合条件。
回顾2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分)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A.洁净的环境B.先进的科技C.便捷的交通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2.D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
家电生产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
回顾3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4,6分)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
(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B.交通运输便捷C.市场庞大D.技术领先
(2)吸收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B.廉价劳动力C.消费市场D.先进技术
3.
(1)A点拨:
呼和浩特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其周边地区是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发展乳品加工厂的原料是非常丰富的。
其产品须运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销售。
(2)C点拨:
北京、上海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人们的消费水平高,对乳产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其消费市场是建乳产品分厂的主导因素。
当然,在特大城市的市郊建厂,离市场更近,便于运输,同时也有利于根据市场韵信息作出最快的反映。
回顾4测试考点1(典型例题T18,4分)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a、bB.b、aC.b、CD.C、a
(2)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
4.
(1)B
(2)B点拔:
解答此组题要对生产力发展规律与劳动力需求关系的总体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①产业初期,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很不发达,劳动力需求很少,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配比例,农业的最大;
②随着产业的发展,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比例会逐浙增大,但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会提高,数量会下降;
③服务业与劳动力的需求关系则表现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所在比例的高低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
回顾5测试考点6(典型例题T3,12分)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回答
(1)~(3)题。
(1)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的盛行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
(2)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
(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钢铁厂B造纸厂C.印染厂D.自来水厂
5.
(1)B点拨:
合理的布局方式是工业区在下风向,居民区在上风向。
图中现状布局合理,当地吹偏北风(东北风、西北风)或北风都合理。
(2)D点拨:
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同样应该安排在工业区的上风向。
①是林地,有助于调节气候;
②是菜地,宜保留;
③是未利用土地,但该处位于工业区的下风向,会受到工业区的污染,不适宜开辟为居住用地;
④是未利用土地,且是盐碱地,布局新的居住用地,不会受到工业区的污染。
(3)D点掖′从图中看,P点位于上风向且位于河流上游,可布局自来水厂,该处水质好。
而布局钢铁厂、造纸厂和印染厂都会对居住区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回顾6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Tll,8分)读下图,回答
(1)、
(2)题。
(1)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应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一②一③一④排列的是()
A.山东一四川一西藏一江苏
B.河北一新疆青海一广东
C.浙江一辽宁一湖北北京
D.安徽~重庆一湖南一河南
6.
(1)A点拨:
棉纺织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应该建在人口密度大、原料丰富的地区。
(2)B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和主要产棉区的认识。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棉花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和南疆地区。
回顾7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2分)上海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密集B.能源供应充分C.工业部门齐全D.自然条件优越
7.C点拨:
汽车工业涉及很多工业部门,需要有很多的社会协作条件。
回顾8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2,6分)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原材料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C.劳动力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
8.
(1)A点拨.解决类似的题目时最好逐一分析每一个选项,通过分析筛选出正确答案。
选项B、C、D中不符合题意较明.显的工厂有:
服装加工厂、电子装配厂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宜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造船厂宜接近港口;
家具厂宜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因素是接近市场,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回顾9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3分)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服装C.汽车、造船、水泥D.炼铜、奶制品、制鞋
9.BD点拨:
三角坐标图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部分学生读判这种图有一定的困难。
判断要点是要找到三角形每一条边所代表的指标名称,然后找到起点o所在的三角形的边,所有平行于该条边的平行线所对应的数字就是该指标的百分比。
回顾10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34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
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
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3)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5)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图17—7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典型例题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
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79年的30.6亿美元增至典型例题美元。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50家落户我国。
(6)请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10.
(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
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3)第Ⅱ阶段。
美国生产大于消费;
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
市场需求大。
(4)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
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网);
环境质量高;
气候温暖湿润。
(5)市场;
劳动力;
土地。
(6)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各国加强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
②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
点拨:
(2)当今世界“四流企业卖力气,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这里的标准其实质就是规则。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为他主导着“规则”。
他们主导“规则”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起步早,发展充分,掌握技术,控制资本,从而控制了贸易的主动权。
(5)中国加入WTo后,庞大的市场向世界打开,美国当然会抓住这个寻求市场的好机会;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力素质、技能较低,其工资水平低,投资办厂的成本低;
中国正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许多城市、乡镇都在吸引外资,政府在审批土地上给予了政策支持,土地租金较低。
(6)本问题要注意限定词“经济常识一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据此,这一问应用经济常识中“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回顾11测试考点4、5(典型例题,20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
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1.
(1)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有:
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
原料(铁、煤)。
(2)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本题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题目跨度大,综合性强。
东北地区由于其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是我国“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地区,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工业区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等原因,经济地位下降,东北地区的工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
回顾12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10分)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西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不易,总体发展相对落后。
从1964年开始的以西南地区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攀枝花是西南图17-9地区“三线”建设中兴起的工业基地,其北有锦阳、德阳等工业重镇,东北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东有六盘水煤炭基地。
读图回答影响攀枝花工业区位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是;
;
。
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该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A水电站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12.丰富的铁矿资源处于金沙江和雅砻江的交汇处,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和水运条件成昆水能资源丰富,适于修建堤坝
点拨:
本题以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为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攀枝花号称我国的“西南钢城”,对推动西南地区的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图中可以找出其有利的区位因素。
回顾13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23分)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分厂。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13.
(1)市场
(2)劳动力价格低,地价比较便宜。
(3)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取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
有素质较高的工人;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市场潜力大,而且其联系的范围较广。
工厂区位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普通家具厂是市场指向型工业。
Ⅳ.高考题预测高瞻远瞩占尽先机
一、考情预测
预测1: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预测根据:
工业区位是工业生产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命题角度预测:
(1)结合图表资料,考查某工业部门布局时选择的主导因素。
(2)结合实例或图文具体分析某地发展某种工业部门的区位条件。
预测2:
工业投入产出预测根据: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业的投入一产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结合资料,考查四种工业发展类型的分布及发展特点。
(2)结合图表,分析工业投入一产出的主要变化。
二、考点预测题(90分,60分钟)(336)
A卷基础经典预测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备考测试考点4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A.炼铝工业、钢铁工业、制糖工业、精密仪器
B.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水产品加工
C.家具制造、印刷厂、瓶装饮料厂
D.普通服装加工、电视机装配、面包厂
1.C点拨:
炼铝厂、钢铁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制糖业属于原料指向型,精密仪器属于技术指向型,选项B中前三项属于技术指向型,水产品加工属于原料指向型,选项D中普通服装加工和电视机装配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面包厂属于市场指向型。
备考2测试考点5宝钢与鞍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
A.信息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B.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C.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强
D.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宝钢建在上海主要考虑的是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
说明原料的影响力在减弱,市场的影响力在加强。
备考3测试考点4下图是《工业区位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程度大小。
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合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3.B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依据图所示,图中由甲至乙分别是原料、科技、劳动力、市场。
下表为某工厂几个选址方案的成本分析,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4、5题。
工厂拟选地点
成本分析
集货费
加工费
工资
甲
5
12
乙
4
16
丙
6
11
丁
7
备考4测试考点4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4.A点拨:
从经济效益看,成本越低越好,由表中数据不难得出在甲地建厂成本最低。
备考5测试考点1、2从投入产出效益考虑,乙地可能适宜发展()
①软件开发②棉纺织工业③矿产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