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Word格式.docx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为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
斯拉木24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100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
斯拉木从小在这里长大。
1989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
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
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
1996年8月25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
吉木乃县13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20多公里的火龙扑灭。
2010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60年不遇特大雪灾。
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70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
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挣钱,一个月至少挣3000元,而马合沙提却只有从2000年开始边防派出所每月给他发的150元补助。
有人说他傻,马合沙提却笑着说:
“挣钱,我也想啊!
但护边更重要!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报酬吗?
”
斯拉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
402
马恭志
马恭志,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柏林镇农村电影放映员。
25年行程20多万公里,身残志坚的马恭志,给乡亲放映电影1.1万多场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守在农村文化阵地上,为千家万户送去欢笑。
1988年,一家人倾尽积蓄,买下一台老式电影放映机,年仅15岁的马恭志当起了农村电影放映员。
马恭志,曾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身高不足1.5米,走起路来有点跛。
可就是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挑着电影担风雨无阻。
乡亲们说,别看老马腿脚不便,但只要他答应了,不管刮风下雨,都会来放电影。
2003年农历正月初三,大雪纷飞。
马恭志赶往柏林镇金盆村岭上组放电影。
他不慎摔进了池塘里,母亲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心疼得直掉眼泪。
10多公里山路母子俩走了一天,下午5点才赶到。
农村电影市场曾一度萎缩,放映员纷纷“跳槽”。
如今,永兴县只剩下了马恭志。
一次,他去最偏远的山崖村草堂教学点放电影,观众只有3个孩子,他坚持把电影放完。
马恭志说:
“只要孩子们想看电影,哪怕只有一个,我也会来!
”马恭志为乡亲们放电影,大多是免费的。
为弥补成本,马恭志抓住农村办红白喜事的时机,经营起了“市场电影”。
同时,他还承包了其他5个乡镇的电影放映,使受众面增至11万人,基本实现了“以影养影”。
“我愿意为乡亲们放一辈子电影!
”朴实无华的言语,是马恭志心灵的表白,也是他20多年始终不渝的坚守,反映了一个共产党人敬业奉献的精神境界。
马恭志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共产党员、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403
王
强
王强,男,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盐城师范学院教授。
从教20年来,王强坚持“上好每节课,让每节课都有品位”,积极探索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感染性和实效性。
他与病魔顽强抗争4年,把工作延续到生命最后一刻,诠释了一名青年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守。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王强始终坚持“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在历史文献和档案中搜寻大量史实。
在探究中,党的历史不断感动着他,更加坚定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007年初,王强身体出现严重不适,但因为工作他一直未抽出时间去医院进行认真检查。
2008年11月,他被确诊为恶性肿瘤。
他说:
“重点建设学科刚刚批下来,各项工作任务很重,我走不开。
”他放弃了去省城医院做手术的机会,而是选择在本地医院治疗。
在此后与病魔抗争的3年多时间里,他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并在病床上完成了一部20余万字的专著。
虽然因病不能上课,但他坚持每周到新校区办公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
当病情恶化,连说话都很艰难时,他还乐观地说,虽然不能讲话,但动动脑筋的事还是可以做的,还可以帮教师修改修改论文。
2012年9月,王强逝世,年仅42岁。
临终前两天,他还用手机给同事发出这样的信息:
“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我这儿的资料你用吧。
”“我还想写本书,如果我能活下去,我希望我们能合作,如果活不成,我希望你替我研究下去。
王强被教育部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入选“中国好人榜”。
404
王家元
王家元,男,汉族,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党委委员、春风村党支部书记。
8年来,他带领春风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彻底改变了贫困山村的面貌,创造了脱贫致富的独特发展模式,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春风精神”成为全省农村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
春风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连一块10平方米的耕地都无法找到。
2004年,外出经商有着丰厚经济收入的王家元回到春风村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一上任,他给老百姓许下“修不通公路我就走人”的承诺。
他和乡亲们一起奋斗8年,终于修通了长达13.4公里的水泥路环线。
王家元一边修路,一边谋划春风村的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
他从市、县请来农业专家“会诊”,发现春风村的石灰岩土质非常适合种植李子,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大家种李子。
果林经济初具规模后,他注册了“猫咡湾”李子商标,利用网络与果业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猫咡湾”李子一路俏销。
“李子经济”兴起后,他又带领村民利用荒山荒坡和高山林地,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优质茶叶种植。
打开了致富山门,夯实了支柱产业,他又依托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定期举办李花节、品果节,星级农家乐也随之壮大起来,形成了“春赏花、夏品果、秋观景、冬养生”的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品牌,春风村因此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2年春风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00元,还带动了相邻5个村的发展。
王家元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二届四川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405
扎西平措
扎西平措,男,藏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局考核奖励与培训处副调研员。
他主动请缨到偏远乡村工作,积极争取经费维修电站,给老百姓带来一片光明;
筹措资金修通公路,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为无房特困户建房。
2011年11月17日上午,当他再次去争取项目时,途中不幸发生翻车事故,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2011年10月,时任自治区公务员局考核奖励与培训处副调研员的扎西平措,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到偏远而艰苦的那曲地区索县嘎美乡5村开展驻村工作。
驻村之前,扎西平措就患有严重的胃病,妻子陈晓红劝他留在家中,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驻村工作。
驻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扎西平措就带领工作队走遍了全村,开展调研。
坐落在俗曲河上的嘎美电站年久失修,索县嘎美乡农牧民群众的生活电器成了一堆摆设,乡村集体经济扩大规模的设想也无法实现。
扎西平措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争取经费用于水电站的维修。
2011年扎西平措来后,立刻争取资金50万元进行维修,现在这个电站可以正常发电了。
2011年10月驻索县嘎美乡5村
开展强基惠民活动以来,他带领工作队深入了解村民对致富和发展的需求,足迹遍布嘎美乡每个村庄每户人家,对嘎美乡5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思路。
经他多方协调,筹集资金超过800万元,修建嘎美乡委日拉山公路、雅加公路改造、嘎美乡电站维修和防洪堤等项目,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为无房特困户建房等。
扎西平措获得第三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406
文胜昌
文胜昌,男,藏族,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贡觉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
当上公安22年,他扎根高原偏僻乡村,长年累月工作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基层派出所和刑侦战线,先后破获各类案件18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0余名,其中破获重特大案件50余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
最后,他把生命都献给了人民警察事业。
2010年6月4日凌晨,在侦破案件过程中,已连续奋战了96个昼夜的文胜昌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昏倒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现场,经多方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7日凌晨不幸去世。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患上了胃病、高血压和胆囊炎等疾病,但因为工作需要,他多次放弃了到医院看病治疗的机会。
文胜昌生前待人热情、贴近群众,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文”。
拉妥乡5村村民星巴说起文胜昌,纷纷竖着大拇指,说:
“我们几户人家一共丢了40多头牦牛,是小文帮我们找回来的,他是我们的恩人,真心给我们办了事”。
文胜昌爱岗敬业,常年坚守在岗位上,他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极少,但家人都很想念他。
大女儿文春圆说,她和妹妹一定用实际行动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努力工作,把妈妈照顾好。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文胜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豪言壮语,他时刻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从不放过一个坏人。
他扎根基层、安守清贫、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公安工作。
文胜昌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第三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407
孔凡成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05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
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
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月开挖288米,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
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
“中国人,真了不起!
”8年来,孔凡成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
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凡成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