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7566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docx

七年级上语文寒假重点复习文言诗文名著

新人教版七年级

《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好之者()笃志()

一箪食()曲肱而枕()()()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

19.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3.知:

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4.乐:

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4分)

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

9.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陈太丘与友期》【重点词语】

[内集][未若]

[因][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骤]

[差(chà)][拟]

【期行】期,

【日中】

【舍去】舍,去,

【乃】[戏]

【尊君】[顾]

【不】[委]

[君][家君]

[信][引]

阅读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日中不至_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_ 

(3)已去 __________  (4)则是无礼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3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阅读训练】

5、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

(2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解释词语。

(2分)

(1)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句子(2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8、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2分)

 

9、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2分)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

(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2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⑤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

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值:

适逢,碰上。

③胡:

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

毁弃。

⑤既:

已经。

⑥汝:

你。

⑦遂:

于是,就。

⑧班军:

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⑨并:

都,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诗四首

一、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曹操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2、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

“”

《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

《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

《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

《次北固山下》“”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

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钱塘湖春行》中“最爱”的内容是“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诗人行路的句子是“”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草的句子“)

中考名著阅读之《水浒》《西游记》专项

一、填空题

1.“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     。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

2.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

3.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

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         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

4.《水浒传》中,有一个拳打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的英雄。

他英勇豪爽,粗中有细,他是

          (写出绰号和法名)。

在《三围演义》中,也有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他曾大闹长坂坡吓死曹将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军,义释严颜,智取瓦口隘。

这个人是         。

5.《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憎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         ”,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         ,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6.《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共经历         难;最后一难是         。

7.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

(1)“弄权铁槛寺”、

(2)“千里走单骑”、(3)“误人白虎堂”、(4)“三调芭蕉扇”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

(1)       

(2)         、(3)         、(4)         

8.“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名)   之口。

9.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          “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增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         的故事。

二、填表题

1.在你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本)按照要求填写下表。

书名

介绍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20字左右)

介绍书中的一个中心事件或者读后感

(30字左右)

 

《         》

 

 

 

 

 

 

 

作者

 

 

    2.按要求填写下表。

书名

内容大意

书中人物

【任写两个】

阅读感受

《水浒》

 

 

 

 

 

《西游记》

 

 

 

 

 

   3.《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名著中的精华。

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

《西游记》

主要人物:

孙悟空

相关情节:

三打白骨精

人物评价:

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4.你一定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

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

书目:

《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读书资料卡

作品

 

作者

 

主要内容

 

 

 

 

 

三、选择题

1.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顼是( )

   A.林冲——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刘备一一三顾茅庐D.刘姥姥一一进大观园

2.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

 A.赵云   B.关羽  C.张飞  D.马超

3.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贯中——《红楼梦》——林黛玉B.施耐庵——《水浒传》——鲁提辖

   C.吴承恩——《三国演义》——曹操D.曹雪芹——《西游记》——孙悟空

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曾经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西游记》)

  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三国演义》)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阳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表现,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

 D.贾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时,曾听到这样两句唱词: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其中的“金玉良缘”指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因缘,而“术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

(《红楼梦》)

5.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C.桃园结义   D.三打祝家庄

 四、综合题

 1.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

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2.“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山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通仙胎,一日迸裂……”

   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情节是:

           

                                                                                     

   3.“神魔皆有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考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

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意借扇,还想加害孙悟空,可以看出她重亲情,同时也显出她胸襟狭窄。

                                                                                  

                                                                                 

   4.某校九

(2)班同学在阅读《两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乘机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怎么说?

正方:

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

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伤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5.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其相关的故事名称。

(示例中所给的人物不可再用)

   示例:

书名:

《三国演义》

   人物:

诸葛亮

   故事:

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6.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馀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

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

“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

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

”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

忽哨马报说:

“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

”众将皆曰:

“江陵要地,足可拒守。

今拥民众教万。

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

倘曹兵到,如何迎敌?

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3)刘备自小家贫,以织席贩履为业,最终雄霸一方。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得以成就蜀汉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7.根据下面歇后语,任选两条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1)                上梁山——官逼民反

  

(2)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李逵打                ——过后赔不是。

   8.阅读名著,我们在作家塑造的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

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从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

林冲(《水浒》)与武松(《水浒》)

  第二组:

诸葛亮(《三国演义》)与周瑜(《三国演义》)

   答:

(1)所选内容:

第   组

   

(2)相同点:

   不同点:

   9.名著阅读。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

“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

“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

“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