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737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纲知识点详解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④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3.《海国图志》——新思潮的萌发

(1)魏源著《海国图志》

(2)主张: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长技”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3)作用:

①挑战了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

②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4.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大肆抢劫,后火烧圆明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第二次鸦片战争——海盗式的扩张)

5.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危机:

①阿古柏入侵新疆②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结果:

左宗棠以武力收复新疆(除了伊犁在1881年通过谈判收回)

6.新疆行省的设立

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与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体现了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7.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

(2)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抵抗将领:

邓世昌),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腹地——长江中游一带);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第二步——资本输出)

①《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②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

8.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

(2)目的: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侵华罪行:

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攻陷天津、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4)中国军民的抵抗:

廊坊、杨村阻击战

(5)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6)《辛丑条约》(1901年)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利用清政府统治中国);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7)影响:

①《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

“虎门销烟”距今

A.170周年B.171周年C.172周年D.173周年

2.把“虎门销烟”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只能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魏源

3.6月26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禁毒日”。

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提出了“禁毒”这一主张的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

4.右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A.1839年虎门销烟B.1911年武昌起义C.1919年五四运动D.1949年渡江战役

5.“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C.鸦片战争爆发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6.《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

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9.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D.创办福州船政局

10.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

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11.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

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12.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3.《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

14.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法时说:

“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

丙申年(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前后,我们一部分同官,经常在陶然亭聚会,谈论朝政。

”其中所谈的“被日本打败”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5.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17.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拆毁大沽炮台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18.“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说明了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二)非选择题

21.【追溯历史屈辱岁月】

(9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分)

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国政府提议:

“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

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

”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

(3分)

因为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或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奉行闭关自守(闭关锁国)政策;

封建制度没落腐朽。

(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

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4分)

例:

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②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

图1——中英《南京条约》;

图2——中日《马关条约》;

图3——《辛丑条约》。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6分)

人物:

邓世昌。

事例: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领域开始了进行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探索。

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

工业化——(洋务运动)富强;

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

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解放。

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

2.历史特征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条鲜明的主线是近代化。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化特点是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1.学习西方技术: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地主阶级洋务派

(1)代表人物:

中央:

恭亲王奕訢,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3)目的:

维护清政府统治。

(4)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5)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③筹建新式陆海军(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            

(7)实质:

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的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的根本原因:

仅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10)评价:

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维新派

(1)目的:

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2)序幕:

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1895年)。

(3)发展:

①维新派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②传播思想,制造舆论,主要表现是严复译述《天演论》。

(4)高潮:

百日维新:

①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主要内容: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如:

京师大学堂——这是戊戌变法惟一保留下来的成果)培养人才等。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③结果:

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5)意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6)失败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根本原因);

         ②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1)主张: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经过:

①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时间:

1905年。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

驱除达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核心);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②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革命党人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③中华民国的成立:

(开始采用民国纪年)

1912年1月1日。

措施: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辛亥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结果: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

(1)背景: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施,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3)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4)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学”(Science----赛先生)。

(6)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影响:

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的新出路,掀起思想解放的风暴。

1.洋务派认为: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兴办新式学校D.派留学生出国

2.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5.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D.维护清朝统治

6.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

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7.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8.“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9.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资产阶级太软弱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1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其主要依据是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使社会风俗大为改观

15.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李鸿章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

1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7.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

18.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中国近代化在经济和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