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6636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课题二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考点一电路电压规律

1.物理实验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④记录数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表达与交流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1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与总电压之和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①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总电压。

3设计实验:

①将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L1与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上图AB两点、BC两点、AC两点之间,测量电压,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③换上另外两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再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记录数据

5分析与论证:

通过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

两只灯泡规格相同时,U1=U2;

当两只灯泡规格不同时,U1≠U2,但都满足U=U1+U2,即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6表达与交流:

①连接实物图时,一定要对着电路图,可以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小灯泡、开关,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要最后并联到所测得电路两端;

也可以从电源的负极出发,依次连接,最后回到电源的正极②连接实物图时,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每次连接完电路,一定要检查无误后,在闭合开关(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电路有短路情况,闭合开关烧毁电路或电源)③电压表要并联连入电路中,并且每次读数完毕之后应及时的断开开关④对需要分析实验数据而得出结论的实验,可以先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罗列出来,然后设计一个表格,把实验中测出的数据填入表格,并试着把它们分别相加、相减、相乘或者相除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⑤可以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而排除偶然的可能性,如本实验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者改变小灯泡的型号进行多次测量。

3.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

即U=U1=U2=…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①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等②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①把两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源的介入电路中,如甲图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A、B和C、D以及E、F之间,测得电压并记录数据,如乙图③换上另外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并更换蒂娜元,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数据

乙图

甲图

4记录数据:

-

5分析与论证:

当灯泡规格相同时,U=U1=U2;

当灯泡规格不同时,同样能得到U=U1=U2,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

6评估与交流:

考点二电路故障诊断

1.如图所示的电路

1

连接电路合上开关之后,发现仅有一盏灯亮

现象

L1不亮时

L2不亮时

电压表的示数

V=0伏

V=V电源

故障诊断

2连接电路合上开关之后,发现两盏灯都不亮

L1、L2都不亮时

课题三电阻

考点一导体与绝缘体

1.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电阻,没有电阻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只有电阻大小的区别。

根据电阻大小区别,我们把物体分为导体与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与联系

定义

原因

常见的物体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自由电荷能从导体中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中缺少自由电荷,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院子的范围内,不能从导体中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2金属与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区别:

①酸碱盐本身绝大多数是绝缘体,它的正、负电荷是不能自由移动的,但是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而这些正、负离子本身是带电的,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②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含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3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①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但是把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导体②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含有杂质的水确实导体(注意:

蒸馏水或者“水”是纯净的水,其他一切形式的水都是含杂质的,都是导体)③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但是夏天打雷时两块云层之间的空气就不再是绝缘体了,而是导体

考点二电阻

1.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管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都存在电阻,只不过绝缘体的电阻非常大,电流几乎无法通过,所以这里所讲的电阻一般指导体的电阻。

1导体的电阻式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由其自身条件和外界温度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的电阻始终是存在的。

电阻的物理量符号用“R”来表示,在电路的的符号是,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①1Ω的物理意义:

如果导体两端的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即1Ω=1V÷

1A②电阻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他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06Ω

2.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还受温度的影响。

①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在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导体电阻越大②在长度一定和材料确定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③对大多数电阻来说,温度越高,电阻增大,但也有少数导体,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超导体与半导体:

①对于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温度降低时电阻减小,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某些导体的电阻就会变成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这种导体称为超导体。

超导体有广泛的应用如果用超导体做导线,可以大大减少能量损耗②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在生活种也有广泛的应用

课题四变阻器

1.变阻器:

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称为变阻器。

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两种,比如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器和调灯台的调灯器都是利用改变电阻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来调节音量和灯光亮度的。

2.滑动变阻器

1原理:

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影响导体的电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2作用: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逐渐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3构造:

瓷筒、瓷筒表面涂绝缘层的电阻线线圈、瓷筒上方绝缘架上的金属棒及金属棒上的滑片。

(一)

(二)

4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如上右边图

(二)

5铭牌的物理意义:

铭牌上的电阻值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电流值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比如铭牌上标有“200Ω5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

6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如下图

1探究归纳:

①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C和D时,无论怎么移动滑片,都不会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此时相当于接入一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②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A和B时,无论怎么移动滑片,也不会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此时相当于接入一根导线,电阻为零③只有接入A和C、A和D、B和C、B和D接线柱时才能起到改变电阻的作用。

2总结:

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

3.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了解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需要对滑动变阻器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值②滑动变阻器必须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③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一上一下”接法,不能”同上同下”,否则起不到改变电路中点组队额作用④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课题五探究电流和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控制变量法:

我们无法直接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保持一个量稳定不变,然后研究剩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时,也必须用控制变量法。

⑴控制变量法步骤:

①明确研究的问题中存在多少个变量,变量之间是否有相互的逻辑关系②研究一个物理量和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要使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③把多个量之间的单一关系综合起来

⑵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步骤:

①搞清楚—电压形成电流,电阻影响电流,这种逻辑关系不能反过来②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③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更换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④综合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考点二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的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电流和电阻关系

控制变量法

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电路图

改变变量

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用电压表测得导体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

更换不同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即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

实验数据

R恒定等于10Ω

电压/V

3.2

2.5

1.9

电流/A

0.32

0.25

0.19

U恒定等于6V

电阻/Ω

10

20

30

0.6

0.3

0.2

分析论证

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1I、R、U之间的关系:

①在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②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2注意问题:

①试验中的电压和电流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拿一个导体的电流和另一个导体的电压来研究②物理实验之前来搞清楚量与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电压形成电流,而不是电流产生电压,所以不能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同样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受电压、电流的影响,即使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始终是存在的,不会因为导体的电流增大或减小而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说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③在叙述时,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前提是“电压一定”,而电流电压成正比前提是“电阻一定”。

符号

意义

单位

U

电压

伏特/V

R

电阻

欧姆/Ω

I

电流

安培/A

课题六欧姆定律及应用

考点一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是定律,而不是定理

表达式:

物理意义:

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流就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但注意:

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无关,故电阻与电压、电流舞比例关系②电压+通路=电流,故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与电流也不成比例,而只能说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逻辑关系不能颠倒。

公式的变形:

由欧姆公式可以推导出:

,这两个公式是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而不是欧姆定律的内容。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乘积,因为电压由电源提供,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2:

表示导体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

因为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给定一个电阻,它的阻值就定了,所以电阻与电压没有比例关系,这两个物理量没有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1+R2+….

1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如图:

2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串联,总电阻R=nR0

串联分压:

如上图,R1和R2是串联的接在在电路中,所以通过他们的电流是相等的,即I1=I2=,所以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即U=U1+U2,串联电路又称为分压电路。

2电阻的并联: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几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如图:

如果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总电阻

3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总电阻

4

并联分流:

如上图,R1和R2是并联的接在在电路中,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即U1=U2,所以I1R1=I2R2,即,即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支路电阻越大,分的的电流越小。

3.用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表的与电流表的接法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如果直接将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这样会因为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2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因为电压表的阻值很大,如果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这样电压表就不会有被烧坏的危险,而且可以利用电压表来测电源的电压。

3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时,元件过多而造成电路分析困难时,可以直接将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遇到电压表时可视为电路不通,如果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电压表会因为电阻太大而导致电路断路,而电流表会因为电流太小而导致短路。

课题七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测得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伏安法。

2试验器材:

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导线若干

3试验电路图:

4试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灯泡的亮度,分别记下电压值和电流值,根据公式R=

算出电阻,并比较电阻值大小是否相同。

5实验数据:

试验序号

平均电阻

1

R=

2

3

6试验现象及分析: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也逐渐增大,原因是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试验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最大③用电器的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试验中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的五分之一,否则用电器就会被烧毁,所以实验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到额定电压然后从额定电压逐渐降低,而不是逐渐升高,以免烧毁用电器④三次试验多测得的电阻值会不同,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8几种常见故障分析:

故障

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

灯泡短路,或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太大

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灯丝断或灯座接触不良

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电压表外围电路断路或电源损坏

灯泡发光较暗,且不能改变亮度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都接在了下方接线柱上

灯泡发光很亮,且亮度不能改变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都接在了上方接线柱上

2.电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会使测出的灯泡电阻值与真实值存在差异,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的方式有两种。

1外接法:

如图甲,在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UR,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R+IV,待测电阻值应为R真=

而测出来的电阻值R测=

,由于I

IR,所以R测<

R真,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当待测电阻很小时,采用外接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内接法:

如图乙,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的电流IR,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两端电压UR与电流表两端电压UA之和,即U=UR+UA,根据欧姆定律I=

待测电阻值应为R真=

而测量的电阻值R测=

,因为U>

UR,使得R测>

R真,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因此,当待测电阻很大时,采用内接法

3.等效法测电阻:

试验中如果只有电流表或者只有电压表,可以用定值电阻来代替

1当没有电流表时,用定值电阻与电压表代替电流表,如图(a)

当实验中没有电压表时,用定值电阻与电流表代替电压表,如图(b)

课题八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1.欧姆定律解释“电压越高越危险”

⑴人体触电的实质:

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等因素有关。

电流越大,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就越短。

通过人体的电流为8~10mA,人体就很难摆脱带电体,通过人体的电流低于0.1mA时,才不会引起任何触电感觉。

⑵电压越高越危险: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的电阻和加在人身上的电压,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差别不大,在人体电阻一定情况下,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危险就越大。

⑶不能用湿手去触摸电器,由于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湿手与干燥的水相比,湿手的电阻会更小,在电压一定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比干燥的手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如果用湿手触摸插头及开关,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

课题十二电与热

考点一电流的效应

1.电流的三种效应

电流的效应

内容

应用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

电炉、电热毯、电熨斗

电流的化学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生化学反应

电镀

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周围会产生磁场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2.电流磁效应的实质:

电流通过导体,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欧姆定律只能在纯电阻电路中使用,也即适用于电流的热效应,其他两种效应欧姆定律将不再适用。

考点二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

1.设计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入等质量的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温度计,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观察温度升高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进行试验

连接实物图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丝

阻值越大,温度计示数上升越快

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电阻,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

温度计示数上升越快

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1实验一采取串联的连接方式,使得通过电阻丝的电流相同,而且通电时间相同,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实验二采取并联的连接方式使得电压相同,分别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各支路的电流,而电阻丝的阻值相同,从而达到控制量的目的。

2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还采用的转化法,由于试验中的电流在导体上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察,把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转化为能直接观察的温度变化的多少,通电后电流在电阻丝生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的温度越高,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定性的比较电流产生热量多少了。

当然本实验还有很多转化方法,如转化为煤油受热使煤油柱升高额的高度,或转化为密闭空气受热膨胀使U型管中的红色液柱出现的高度差,或转化为导体上用蜡均匀黏住的火柴棒掉下的数目等

3试验时选用的的烧瓶要完全相同,里面所盛装的煤油也要相同,以使得两瓶中的煤油吸收不同的热量时

而升高不同的温度,这样才能达到控制变量的目的,实验一瓶中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也可分别用镍烙合金丝和铜丝,从而让试验现象更为明显。

4烧瓶中的液体最好选用煤油,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另外由于煤油不导电,还能防止漏电。

5试验结论:

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与电流大小、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有关系

考点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⑴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通电时间用t表示,所以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为:

Q=I2Rt,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时间单位是秒(s),电热Q的单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