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619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方案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①耕植土:

深褐色,可塑,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多见植物根系,表层主要种植小麦。

该层分布普遍,层厚0.40~0.60m,平均厚度0.52m,层底深度0.40~0.60m,层底标高127.31m~127.62m。

②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偶见石英卵砾,见少量铁锰结核,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分布普遍,层厚3.60~5.50m,平均厚度4.69m,层底深度4.00~6.00m,层底标高121.97m~124.02m。

③粘土:

浅黄褐色,硬塑,局部软塑,有滑腻感,富含铁锰结核,底部含泥灰岩碎石,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该层分布普遍,层厚0.20~2.40m,平均厚度1.52m,层底深度5.00~9.00m,层底标高118.96m~123.02m。

六、支护方案设计

1、本设计标高为绝对标高,地面标高为m,基底标高为m。

2、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地层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确定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东侧(1-1支护单元)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1.0;

其余各侧为三级,重要性系数取0.9。

基坑支护为临时性工程,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时间为1年。

3、基坑坡顶1-1支护单元按照局部均布荷载40kPa考虑,其余各段荷载按照20kPa考虑。

4、根据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当地经验及类似工程经验,采用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详见下表:

层号

地层名称

γ(kN/m3)

ck(kPa)

φk(°

耕植土

18.0

10.0

8.0

粉质粘土

18.1

14.1

12.0

粘土

17.5

47.1

9.0

5、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及场地地层条件,基坑东侧靠距离较近的1-1支护单元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进行支护,其他部位(2-2支护单元)采用自然放坡并喷射钢筋混凝土面层处理,共分为2个支护单元,具体施工方案详见各单元支护结构图。

6、注意事项:

1)本次基坑工程拟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方案,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都应立即停止本工序施工,查清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各支护段的设计依据现有的地质报告,基坑开挖后,若现场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对本设计进行调整。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边坡土层进行喷射混凝土保护,防止雨水浸泡和施工扰动土层,减少土层曝露时间。

3)工程所用材料施工前提出试验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基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加强施工用水及地表水的管理工作。

杜绝基坑周边地面积水。

5)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分层开挖深度不应超过设计工况0.50m,分段长度不宜大于30m,严禁超挖。

6)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基坑使用期间,基坑四周严禁超载,不得行走重型车辆。

若确实要行走重型车辆必须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对相应部位的基坑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对路面进行硬化处理。

7)基坑开挖前,必须在现场确定周围管线、地沟等的具体位置和埋深,并将其标示,避免土钉触及。

七、主要材料控制标准

水泥----;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细石混凝土,厚度80mm(50mm);

水泥浆----水灰比0.45~0.55;

钢筋----Φ22HRB335(用于土钉杆体);

----Φ14HRB335(用于坡面固定钢筋);

----Φ6.5:

HPB300(用于面层钢筋);

八、基坑地下水控制

根据本场地工程特点,地下水对于本基坑工程施工基本无影响,考虑到本工程正值雨季施工,建议沿基坑坡底线布置排水盲沟,盲沟尺寸600×

600mm,内填碎石,具体做法见大样图,沿盲沟方向每20m设置1个集水井,井深1.00m。

为及时排出坡面土体积水,放坡开挖坡面按3.0m×

3.0m设置泄水管,渗水严重地段可适当加密,具体位置可进行调整,具体做法见大样图。

九、施工与检测

1、基坑支护施工应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有关规定。

施工中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并应委派有经验的地质人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做好巡视、检查工作。

2、施工顺序:

施工时,邻近的土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后开挖,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地下室的施工,然后回填。

3、土钉与水平向夹角为15°

,孔位和孔深允许偏差均为50mm,设计注浆体直径不小于110mm。

注浆材料为水灰比为0.45~0.55的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2~0.4MPa;

4、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应在基坑四周设置挡水墙,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内。

(2)禁止在基坑四周堆放大宗物料,以避免坑壁受荷坍塌。

加快施工进度,尽可能提前工期,减少风险。

(3)雨季应派专门人员对基坑四周的变形情况进行测量观察,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处理解决。

十、基坑监测要求及应急预案

1.基坑监测应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有关规定进行,

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根据规范要求出具详细监测方案,对基坑进行监测,并在土方开挖

前开始监测,在基坑回填完之前不得停止监测,及时反馈监控结果,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2、基坑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范围为基坑外边线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必要时应扩大监测范围。

监测对象为支护结构、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周边管线及设施、周边重要道路等。

3、基坑监测项目应包含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周边管线的变形等内容。

4、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应布置在变形关键点上。

基坑变形监测点布置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监测点布置可根据现场情况做出调整。

观测基准点设在开挖线以外相对静止的建筑物或地面上,具体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5、预警值:

土钉墙部分水平位移最大值为20mm,变化速率为5mm/d;

周边环境沉降最大值为20mm,变化速率为5mm/d。

6、基坑监测频率:

开挖深度(m)

底板浇筑后时间(d)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m)

≤5

5~10

≤7

7~14

14~28

≥28

1次/2d

1次/1d

1次/3d

1次/5d

1次/10d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施工土钉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设计;

7、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等;

3)基坑支护结构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现象;

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8、应急预案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若支护结构最大位移达到报警值,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坡底堆载反压措施,设计人员出具设计变更并落实后,方可继续开挖。

2)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防止出现负坡和基坑超挖,一旦出现负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喷射素砼浆或采取其它措施补齐。

基坑超挖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处理措施。

3)若基坑开挖过程中,实际地层状况与设计条件差别较大,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过程的勘察工作,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设计人员应进行验算,必要时进行设计变更。

4)基坑施工前,应先调查周边建筑物已有的沉降、裂缝等情况,必要时,要做好拍照、录像、测量等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公证。

5)进入雨季前应准备好砂袋、水泵等防水物资,降雨过程及时进行截水疏导,排除积水。

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坑现场实际状况

1-1支护单元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钢筋网规格Φ6.5@250×

250mm,网距土面2~3cm。

钢筋网绑扎均匀,搭接处弯勾并错开,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混凝土喷射厚度80mm,喷射混凝土的参考配合比:

水泥:

砂:

碎石=1:

2:

2(强度等级C20)。

按照配合比,根据风压及时调整水量和喷射口与坡面的距离,以保证喷射混凝土与坡面的密实性。

喷射砼时既不能水量过大造成砼顺坡下流,也不能水量过小出现粉尘。

采用土钉进行边坡加固,土钉与水平向夹角为15度,土钉间距1.0m,排拒1.5m,共布置3排,长度6m,钻孔孔径110mm。

土钉杆体材料φ22HRB335螺纹钢筋,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

灌浆材料为水灰比0.45-0.55的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2-0.4Mpa。

2-2支护单元混凝土喷射厚度50mm,局部砂层部位采用土钉加固

(1)固定钢筋

沿边坡外延1.50m处,采用HRB335φ16型号钢筋作为挂网固定筋,而后采用长度1.0m,水平间距2.0m,击入地面,主要用于固定钢筋网。

(2)混凝土面层

混凝土面层厚度80mm,混凝土强度C20,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

钢筋网规格Φ6.5@250×

250mm。

网距土面3~5cm。

(二)施工组织

1、管理人员、劳动力计划

工种

姓名

职责

人数

项目经理

负责施工现场全面工作

1

项目副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管理

项目总工

项目技术总负责

施工技术部

现场技术管理

(兼)

施工工长

现场协调

质量安全部

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

物资设备部

材料、物资设备

安全员

施工安全监督

财务部

财务管理

基坑支护施工

队长

支护施工管理

工人

6

合计

15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产地

设备状况

备注

钻机

XY-100

1套

北京

良好

支护设备

搅拌机

WJG-80

1台

泰安

空压机

VF7-12

济南

灌浆泵

HB-80/10

喷射机

PZ-5

郑州

切割机

电焊机

BX-160

二、施工工期和总进度安排

为确保该标段在前顺利完成,本公司将做好有关人员、设备的各项前期准备,组织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边坡支护工程量如下:

根据该段工程量和工期要求,我公司准备进1套混凝土喷射机,计划施工工期15天。

进度计划见形象进度表。

三、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制,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

下设工程技术科、质检科、财务科、后勤科。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权利明确。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图。

(二)质量保证措施

⑴教育全体施工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一切以质量为中心,贯彻“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

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做到严格工艺,精心操作,逐项检查,确保质量。

创优良工程。

⑶坚持本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⑷明确由项目经理到每个职工的质量责任,并与经济效益挂钩,奖罚分明。

⑸坚持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制度,强调自我控制为主,认真接受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进行技术攻关。

⑹认真执行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按规定进行抽检。

⑺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对关键工序应对技术骨干和机台长进行技术交底,作到心中有数,熟悉图纸、技术标准、验收标准、操作规程,明确施工方法和步骤、明确质量标准,将质量意识贯串到施工全过程和每个工艺环节中,确保工程优良。

⑻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水利部、原水电部、能源部颁发的有关规范,国家及其它行业有关施工规范。

⑼健全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制度,钻孔原始记录及土钉安装和灌浆记录等,做到工程资料齐全,汇总及时,随时能接受主管部门和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监督。

⑽严格健全工程报表和质量报表制度。

⑾坚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做到由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施工单位共同签证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⑿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实行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以自检自控为主,增强质量意识,实行“质量否决权”制。

⒀坚持工序质量控制和工程师、技术人员跟班制度,严格把关,随时自我监督,跟踪施工质量。

⒁观测成果必须坚持随时计算、核算,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三)施工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灌浆施工各工序环节严格质量检查、控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交接互检)、质检员检查、专职质检员终检。

制定奖罚制度,按设计要求、施工规范、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及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争创优质工程。

施工质量监控体系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8.1安全保护责任的确立

1.建立安全生产机构,制定有关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各工种生产工人严格执行;

2.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对现场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各有关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负责各班组的安全生产,违反操作规程和发生不安全因素要及时阻止和消除,对不听指挥者停止生产;

3.编印安全防护手册发给全体职工,工人上岗前进行安全操作的考试和考核,合格者才准上岗。

8.2切实做好劳动保护

凡进入工地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不得穿拖鞋、赤膊进入工地。

8.3照明安全

施工现场所有电源均要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对各种电缆、电线均要妥善架立,不能压在设备、工具、材料的下面;

8.4接地及避雷装置

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及建筑物均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查。

8.5文明施工

1.尊重监督和监理人员意见,按总监指令安排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

2.与周围村镇、当地派出所、厂矿、兄弟单位搞好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凉解。

8.6环境保护

1.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编制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2.工地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机具排放合理;

定时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垃圾,并将其运至批准的地点或焚烧处理。

在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3.废弃浆渣排放在指定位置,注意环境保护;

4.在工程完工之后,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气物,并按照监理人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计算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