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docx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
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
C正迁移D负迁移
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B.巴甫洛夫
C.斯金纳D.桑代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习的心理规律B.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4.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
A.动作技能B.分析技能
C.态度D.综合技能
5.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方面。
A.认知B.情感
C.人格D.社会性
答案:
1D2.D34..AC5.ABD
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在正确的叙述后面打√,在错误的叙述后面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
2.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
促进和阻碍。
()
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
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
解答:
1.(╳)。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改为:
道德认识
2.(√)。
3.(╳)。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改为:
桑代克。
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改为:
观察学习
5.(╳)。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改为:
逆推法。
一、多选题:
20分,每题02分
6、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
A教师心理B个体差异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
7、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是( )。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形象记忆D抽象记忆
8、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差异集中体现在( )等方面。
A智力水平差异B气质类型差异C表现早晚差异D智力结构差异
9、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活动,但不善深交的人气质类型为(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B马斯洛C布鲁纳D布卢姆
11、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B逆向C正D负
12、下列项目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复述便是死记硬背B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D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
1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包括( )。
A使学生学会学习B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并重
C展示教师思路D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4、如果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比较适宜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为( )。
A堆式B马蹄形C环形D兴趣站
15、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B心理健康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C暂时的心理健康不等于永远的心理健康
D身体健康会影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三、判断题:
05分,每题01分
16、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 )
17、儿童常把蝙蝠看作是鸟,而把鸭看作不是鸟,是儿童在概念学习中混淆本质特征的典型例子之一。
( )
18、在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出现练习成绩起伏波动和进步一时性停顿都属于正常现象。
( )
19、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相减的关系。
( )
20、凡是不服从教师指令的行为都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 )
一、单项选择题
1、1913—191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名称和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是因为()。
A、教育需要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兴起
C、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D、学习理论形成
2、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
4、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
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方向性
5、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A、学前教育阶段B、初等教育阶段C、中等教育阶段D、初中阶段
6、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7、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什么阶段?
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与独立。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他人自我
8、学习的基本功能是()
A、适应环境B、发展自我C、开发潜能D、获得经验
9、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
10、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文化历史学派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1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3、其目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内部动机
14、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D、强化要与时
15、“诱因对比效应”研究表明什么情况下后继强化有效?
()
A、前后两次强化等值B、前面的强化大于后面的强化
C、前面的强化小于后面的强化D、后面的强化与前面的强化无关
16、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力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A、高B、低C、与力免失败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
17、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A、归因于能力B、归因于努力C、归因于任务性质D、归因于运气
18、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A、能力B、努力C、任务性质D、运气
19、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D、运气
20、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C、相信自己D、认识自己
21、新学习的内容只是原有知识的一个特例,它的吸收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属性的同化是()
A、类属同化B、相关同化C、总括同化D、并列结合同化
22、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A、精加工策略B、多重编码C、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
23、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
24、表征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符号,那么表征技能的基本单位是()
A、概念B、产生式C、网络结构D、模块
25、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A、身体的运动系统B、大脑C、符号化观念D、具体的物体
26、技能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
27、根据加里陪林的观点,智力技能的形成不能够缺少()
A、知识B、言语C、练习D、示范
28、在没有进行练习之前,技能即产生式系统还停留在什么状态?
只有经过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成为真正的技能。
()
A、程序性知识B、动作连锁C、言语D、陈述性知识
29、问题的核心成分是()
A、障碍B、条件C、结果D、起始状态
30、解决问题选择操作步骤时人们最常用的策略是()
A、算法式B、启发式C、爬山法D、手段目的策略
31、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指()
A、问题情境B、客观环境C、问题的给定信息D、问题的背景
32、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主观因素,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是()
A、水下射靶实验B、罗森塔尔实验C、邓克尔的点蜡烛实验D、卢钦斯量水实验
33、创造力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测验法B、实验法C、专家评定法D、观察法
34、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
A、给学生以心理上的自由B、提供榜样C、思维训练D、人格培养
35、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A、学习策略B、认知策略C、学习方法D、元认知
36、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
37、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38、能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的心理现象是()
A、社会认知B、移情C、亲社会D、关怀取向
39、用一种客观标准或大众标准分析和评论审美对象的审美倾向是()
A、客观型B、联想型C、性格型D、主观型
40、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
41、教师素质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
A、教育机智B、教学行为C、实践知识D、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
42、教育能力以什么为基础?
()
A、条件性知识B、学科知识C、实践性知识D、心理学知识
4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
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倍尔的知识分类系统
44、如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结构,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教材处理技术?
()
A、符号标志B、附加问题C、先行组织者D、任务分析
45、以某个教学单元为评价的内容,在编制测验时一个单元里所有的基本知识点和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都要包括在内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配置性评价
46、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个别化教学D、愉快教学
47、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B、场依存C、冲动型D、沉思型
48、群体成员中原有的倾向性通过群体讨论会得到强化而成为支配性意见的现象是()
A、群体极化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从众
49、学生自由结合的班级中的凝聚力强的小群体被称为()
A、非正式群体B、同辈群体C、同伴关系D、集体
50、以个人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纪律是()
A、任务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教师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
51、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正式评价
52、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小学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体特点是()
A、凭借“象征性”格式思维B、守恒C、去自我中心D、多维思维
3、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变化是持久的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4、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A、以间接经验为主B、有他人的指导C、有计划、有结构D、以语言为中介
5、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A、意义学习B、行为规范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知识的学习
6、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学习理论,它为学校的教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A、个别化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交互教学D、行为矫正、
7、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A、归因B、成就动机C、诱因D、需要
8、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学习动机有()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强化
9、根据强化对行为反应的作用,一般把强化分为()
A、正强化B、负强化C、零强化D、惩罚
10、某些信息的刺激特性会作为诱因唤起人们的特殊好奇心,刺激的特殊性表现在()
A、变化B、夸张C、复杂D、含糊不清E、新奇
11、学校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措施主要有()
A、创设问题情境B、合作学习C、强化D、反馈
12、表征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
13、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A、材料的逻辑意义B、动机C、编码策略D、已有的知识结构
14、根据知识包含的上下关系和并列关系将同化分为()
A、相关同化B、并列结合同化C、总括同化D、类属同化
15、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A、示范B、讲解C、反馈D、练习
16、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智力技能的应用能够举一反三B、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
C、内部言语成为智力技能活动的工具D、智力技能的操作脱离了具体的支持物
17、根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
A、抽象问题B、排列问题C、转换问题D、结构问题
18、只有符合哪些条件才算是问题解决?
()
A、能够回忆与想象B、有认知成分参与C、一系列的心理操作D、目的性
19、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
A、提出问题B、表征问题C、选择操作D、执行操作E、检验假设
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A、知识经验B、惯性思维C、认知水平与特性D、人格特征E、问题的表征
21、如果希望有创造力,就必须具备哪些知识()
A、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B、相对自动化的技能
C、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D、学科知识
22、学习策略包括()
A、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计划策略D、元认知策略
23、问题表征策略主要有()
A、外显表征B、符号标记C、作图示意D、内隐表征
24、学习策略的教学应该坚持()
A、生成性原则B、特定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
25、品德与态度共同的成分是()
A、认知B、情感C、意志D、行为倾向
26、品德的功能结构理论认为品德的构成部分是()
A、生成结构B、定向结构C、执行结构D、定型结构
27、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包括()
A、认知发展水平B、性别C、助人能力D、依恋感
28、审美情感是对应于不同层次的审美认知产生的不同性质的美感体验,它们分别是()A、直觉美感B、形象美感C、理性美感D、伦理美感
29、审美的准备阶段需要有什么内部条件?
()
A、审美经验B、审美期待C、审美能力D、审美对象出现的信号
30、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认知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A、知识结构B、智力水平C、教学技能D、事业责任感
31、教师的教育能力包含的主要成分是()
A、理解学生的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口语表达能力
3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
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B、微格教学C、教学反思D、关注自身
33、教学设计的原则是()
A、系统性B、灵活性C、可行性D、教育性
34、教学目标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综合多个实验结果,我们认为教学目标有效的条件是()
A、学生对目标有意识B、目标明确具体、数量适当
C、置入目标的时间恰当D、教学目标能够回应教学过程
35、分析教学对象的主要内容是分析()
A、学生的起始能力B、学生的背景知识C、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D、学生的家庭背景
36、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A、自主评价B、互相评价C、共同评价D、个别评价
37、个别化教学的主要方式有()
A、程序教学B、计算机辅助教学C、掌握学习D、发现教学
38、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程序根据学生学习的感知、理解、保持的规律应该是()
A、组织与呈现教材、促进知识理解、指导复习
B、呈现先行组织者、设计附加问题、激活原有知识
C、示范讲解、变式练习、反馈
D、组织与呈现教材、激活原有知识、练习
39、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
A、智力水平B、知识结构C、认知风格D、信息加工方式
40、记忆性学习任务的特点是()
A、清晰B、风险高C、动机高D、动机低
41、优生与差生在知识水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知识量B、知识的理解程度C、知识结构D、知识的层次
42、判断一群人是否群体的标准是()
A、有共同的目标B、有角色分配C、有共同约定的行为规范D、有很强的凝聚力
43、发生从众的主要原因是()
A、个体缺乏主见B、群体凝聚力强C、个体害怕被孤立D、需要转移责任
44、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
A、同伴关系B、师生关系C、朋友关系D、合作关系
45、合作能满足个体的什么心理需要?
()
A、归属B、支配C、情感D、自尊
46、合作与竞争是群体的必然功能,竞争的作用是()
A、激发动机B、增强个人的自我意识C、满足成就动机D、加强责任感
47、人际沟通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有()
A、视-动符号系统B、时-空组织系统C、目光接触系统D、辅助语言系统
48、影响课堂纪律的教学因素是()
A、教学时间的安排B、课程表的编制C、教学过程的规划D、课堂常规
49、标准化测验的优点是()
A、客观性B、计划性C、可比性D、权威性
50、判断一位教师编制的测验是否好的标准是()
A、效度B、信度C、难度D、常模
一、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
5.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年长学生可选择()。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动机D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
8.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
A10~13岁B13~15岁C15~18岁D18~22岁
12.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
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B思维迟钝C不良的行为习惯D情绪易变
1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A师生关系B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C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4.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韦克思勒D吉尔福特
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与生活实践中()行为方式。
A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B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C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D自然形成的
2.智力的核心是()能力。
A想象B记忆C观察D思维推理
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A13%B3%C0.3%D1%
10.勇敢、勤劳和朴素特征,主要属于()。
A理智B气质C性格D情绪
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特征是()。
A稳定性B可变性C稳定性与可变性
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
14.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发展的高级形式是
A同伴B同伴团体C集体D友谊
22.某学生,易冲动,待人热情,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神经系统类型属于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弱型
1.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是:
___。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计划
6.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
A.少先队活动 B.教学活动 C.课外活动 D.后勤工作
7.目前在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
A.分层教学 B.小组合作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个别教学
9.目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____。
A.谈话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12.“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
”“教学必须由近与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这是_______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培根D昆体良
10.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ˇ”,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判断
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
()
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
()
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
()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
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
3.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也好,但其中也有靠刻苦用功的,智力是平常的。
()
6.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各有积极的消极的方面。
()
2.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
3.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
4.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
5.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
26.小学儿童行为规范训练还应适合其年龄特征,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格和爱国意识的教育。
()
31.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才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容易奏效。
()
6.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