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4004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3.生存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

数所占的比例。

二、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2.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1/13

3.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4.大流行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的水平。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

(一)人群分布特征

1.年龄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况。

年龄分布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宿主免疫力;

感染机会;

疾病潜伏期;

预防措施。

2.性别一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显差别三种。

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

3.职业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

4.民族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

(二)时间分布特征

1.短期波动含义与爆发相似,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短期波动多是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2.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可分为三种情况:

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

导致季节性升高的原因可从几个方面讨论:

病原体情况、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人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况,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

3.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

常见原因:

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

传播机制容易实现;

病后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

易感者积累的速度;

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

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长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

病因发生变化;

抗原变异;

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

人口资料的变化;

登记报告制度改变。

(三)地区分布特征

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

点。

2.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特征,以及生

活、饮食习惯有关。

3.疾病的城乡分布城市多见:

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

农村多见:

肠道传染病、地方病、虫媒传染

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4.地方性疾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者症状减轻或自愈;

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包括历史常规资料的分析、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和随访研究。

其中现况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对一定人群或人群样本在某一短时间内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

2.目的:

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3.类型

⑴普查:

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⑵抽样调查: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

二、设计与实施

1.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

2.确定研究对象3.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4.资料的收集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

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n/N)。

2.系统抽样(机械抽样):

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3.分层抽样:

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

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5.多阶段抽样:

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

第四章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

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

法。

二、类型

⑴前瞻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收集资料

⑵历史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⑶双向性队列研究:

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

三•常用术语

⑴结局:

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包括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

⑵观察终点:

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⑶观察终止时间:

整个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

四、设计与实施

1•确定研究因素

2•确定研究结局

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1基本原则:

暴露组有较高的暴露率;

具有可比性;

研究人群稳定,能够满足需要。

2暴露人群的选择: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3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

外对照;

总人口对照;

多重对照。

4.确定样本量

(1)考虑问题:

抽样方法;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

失访率。

(2)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要求的显

著性水平;

效力。

5.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6.质量控制

五、优点和局限性

⑴优点:

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

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

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

可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⑵局限性: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一•基本原理

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

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

二•类型

⑴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⑵病例与对照匹配

⑴暴露:

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⑵比值:

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比。

⑶OR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四•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来源

有代表性;

有可比性。

2基本来源:

医院的现患病人;

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

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区为基础的)。

3病例的选择要求:

诊断可靠;

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

尽量选择新确诊的病例。

4对照的选择要求:

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

不患有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

2.样本含量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包括:

1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2估计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a);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B)。

3.调查表的设计一般可分为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三部分;

注意调查的工程要全而精,每

个工程都有明确的含义,注意调查时的艺术。

五、数据的分析

1.描述性统计:

均衡性检验;

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2.统计性推断:

计算x2值、OROR的可信区间、病因分值。

六、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偏倚

1选择偏倚:

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等。

2信息偏倚:

回忆偏倚、调查偏倚。

3混杂偏倚:

混杂所带来的偏倚。

2.偏倚控制

1按照随机、多中心、新等原则选择病例;

诊断方法统一、标准;

收集病例时间可适当延长。

2注意指标选择,提高调查员技能,采用盲法调查。

3限制、配比、分层、多因素分析。

七、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样本较小;

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某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2.局限性:

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

容易出现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

一、概念

以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或控制某种研究因素,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判断实验效应。

二、基本特点

1.属于前瞻性研究

2.随机分组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

4.有干预措施

1.临床实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

2.现场实验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3.社区实验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实验研究。

四、设计与实施

1.基本原则随机、对照、盲法、重复。

2.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按下列原则选择:

对干预措施有效;

发病率较高;

依从性好;

能将实验坚持到底;

干预对其无害。

3.数据的分析均衡性检验;

率的计算;

显著性检验;

偏倚的估计与分析。

五、注意问题

1.医德问题实验前必须先做毒性实验、三致实验和人体安全实验。

2.可行性先做预实验,评价与论证该研究的可行性。

3.控制偏倚整个实验过程都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各种偏倚的发生。

六、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与队列研究比较论证强度大。

2.局限性应用范围受限制;

较难实施;

有时涉及医德问题。

第七章筛检

(一)筛检:

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二)筛检实验评价基本方法诊断实验的评价是把待评价的诊断实验与金标准诊断相比较,然后评价实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

(三)评价指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

(三)提高诊断效能的方法

平行实验、系列实验

第九章偏倚及其控制

1.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研究结果包括描述性和分析性数据(指标)的变动或波动2.研究的真实性:

指研究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

内部真实性:

指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外部真实性:

指研究结果与推论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

3.偏倚:

研究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选择偏倚:

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

信息偏倚(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是来自于测量或资料收集方法的问题,使得获取的资料存在系统误差。

混杂偏倚:

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

第十章病因与因果推断

1.病因的概念:

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2.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Mill准则:

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的推理形式;

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

统计关联;

虚假关联、因果关联;

整个因果关联的判断进程;

关联的分类

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第十一章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一)制定策略的依据

1.基线研究

2.应对分析

(二)全球卫生策略

1.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2.初级卫生保健: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基本治疗、社区康复。

二、措施

(一)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

2.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是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

施。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二)针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接触者进行检疫。

三、疾病监测:

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37

⑴传染病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疾病:

流感、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

我国规定国际监测疾病:

上述5种,加登革热;

国内法定报告传染病:

分甲、乙、丙三类共种。

⑵非传染病监测

⑶症状监测

4)事件监测

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过程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

病原携带者:

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

1)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以进一步追查传染

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2)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一般以平均潜伏期增加1-2天。

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或检疫。

3)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4)根据潜伏期可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一项预防措施实施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如果发病数下降则认为该预防措施可能有效。

5)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暴发型,如流行性感冒;

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时间较长

2•传播途径:

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1)类型:

经空气传播(经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经水传播(饮用水和接触疫水)、经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接触)、经节肢动物传播(机械携带和生物性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

播、垂直传播(经胎盘、上行性、分娩时传播)。

(2)各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特征

3•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⑵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升高:

O新生儿增加02易感人口迁入03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O4免疫人口死亡>

<降低:

O计划免疫C2传染病流行>

(二)疫源地: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地区。

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

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区。

1•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存在。

2•消灭疫源地的必备条件:

01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

O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

环境中的病原体;

O3所有的易感者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和地理因素。

2•社会因素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

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一)策略1.预防为主2.加强传染病的监测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二)措施

一•传染病报告

1、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

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M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

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M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疫情报告的原则

3•网络直报: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

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

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⑴对病人的措施:

“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⑵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病原体检测2〜3次阴性后。

⑶对接触者的措施:

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

(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视感染动物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

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

对危害大的病畜和野生动物予以捕杀、焚烧或深埋;

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

三•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消毒: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

2.杀虫

三、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年(月)龄

接种疫苗(针次)

出生24小时内

1月龄

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

(1)

乙型肝炎疫苗

(2)

(四苗防六病”,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

3•冷链:

就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发出,经冷藏保存并逐级冷藏运输到基层卫生机构,直到进行接种,全程都按疫苗保存要求妥善冷藏,以保持疫苗的效价不受损害。

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

伤害的测量指标:

伤害发生率、伤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

伤害发生的原因:

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四项“E”干预):

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教育干预

第十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特征:

突发性、时间分布各异、地点分布各异、群体性、社会危害严重、应急处理的综合性

2.分期:

间期、前期、打击期、处理期、恢复期

第十九章恶性肿瘤

一、危险因素

1.环境理化因素:

01物理因素:

以电离辐射(X线、丫射线)最为主要②化学因素:

吸烟、膳食、药物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空气污染物、职业因素。

2.生物学危险因素:

病毒、霉菌、寄生虫

3.社会心理因素

4.遗传易感性因素

二、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针对危险因素),二级预防(着重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预防(主要是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民质量和预后等)

第二十章心血管疾病

一、高血压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饮酒、膳食高盐和低钾、遗传因素

二、冠心病危险因素:

疾病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症);

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缺乏运动、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

社会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和人格类型);

遗传因素。

第二十二章流行性感冒

、病原学特点

抗原漂移:

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

抗原转变:

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即新毒株的HA和/或NA与前次流行株不同,是抗原

的质变。

二、流行环节:

传染源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和动物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

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性较高。

三、分布特点:

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季节性、周期性,易发生爆发、流行和大流行。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温度和湿度、自然灾害)

2•社会因素(人口密度、居住环境)

五、预防措施

1疫情监测包括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两部分。

2•预防接种常用疫苗有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一般只能降低发病

率,而不能控制流行。

3•药物预防常用金刚烷胺,200mg/天,对甲型流行有效,对乙型无效。

4•疫情控制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加强消毒措施,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第二十三章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