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3636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仿佛为教材而活着,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更不是为理想生活而活着。

从政史地教材的编写到政史地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没注重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层次认识,缺少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体验和时代精神的感悟,学生失去了生活的源动力,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道德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都不能得到满足。

鉴于此,开展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的育人价值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选题的意义

本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有“选修课”和“育人价值”两个。

要弄清“选修课”这一概念,先要弄清什么是“课程”?

对“课程”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理解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也有人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这对课程作了较为广义的理解,它把学生在学校范围内所引起文明行为的养成、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等等都包括在课程概念之中,而且不限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对于课程当然还有其它理解。

在上述两种观点中,我们认为后一种理解是可取的,它抛弃了课程等于科目这种狭隘的课程观,反映在课程结构上扩大多了,丰富多了。

鉴于此,我们把“选修课”界定为: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和主观意愿,从众多学习内容中选择的自己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

它是与必修课相对的一个概念。

“育人价值”即培养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本课题就是研究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这一研究对于转变师生教学观念,增强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选修课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特长,为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研究提供经验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措施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受到厚重历史文化的熏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得以培养。

2、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关于政史地知识的应用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政史地的兴趣及潜能,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的育人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拓展深化学生的政史地知识系统

过去多年来,我国中学课程设置上是必修课一统天下,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完全一样的所有课本,没有灵活选择的余地。

这种只求共性,忽视学生个性的课程制度的弊端已被有识之士摒弃。

为了突破单一的必修课的课程体系,必须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确立选修制度。

人是有差异的,政史地课程的设置应该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高中政史地选修课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水平选修内容、深度、广度不同的学习内容,促使他们在选择课程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尽可能地挖掘出他们在政史地学习中的潜力,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特性、自律性和创造性。

同时,由于选修课的形式灵活,可以采取微型化、模块化、讲座式以及综合性等等多种方式,能够不拘一格容纳范围、难度各不相同的现代化最新信息,因而这更有助于增强高中政史地课程结构的弹性及面向生活的开放性。

2、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我们要打破局限课堂的封闭格局,将课程向社会向生活开放,构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高中政史地选修课程,并有机地使必修课和选修课趋于统一。

政史地选修课能促进学生在选修过程中获取经验,增强兴趣,解决问题,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展。

与必修课程相比,高中政史地选修课具有更强的综合性、经验性、趣味性。

学生在手脑并用的选修活动中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与体验,更加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和特长,并容易产生创造的欲望与“灵感”,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社会生活的参与,还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价值观和信念,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个性和谐发展。

在确定选修课的内容时,地理选修课程可以从“宇宙与地理”、“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板块中选择。

政治选修课可以从“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个板块中选择。

历史选修课可以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板块中选择。

四、研究的原则

(一)学生为主原则。

选修课的“选”应体现出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要发挥其“指导”作用,但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二)因材施教原则。

选修课应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和情趣爱好,教师可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长与潜能等进行指导,不能一刀切,给学生提供雷同的建议。

(三)科学性原则。

选修课应体现科学性原则,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熟悉高中政史地新课标,同时要对社会未来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招生动向有预见性的把握。

为此,学生选课应当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注意选修课的开设时间和开设方式,使选修课在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方面与必修课保持相应的连续性,体现出它们之间的互补。

学校开课与学生选课之间的关系。

学校应当首先调查学生选课的意向,尽可能地满足学生选课的愿望,解决开课与选课之间的矛盾问题。

五、研究方法与周期

1、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

2、周期:

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

六、研究的对象

高中一年级、高二高三文科班级

七、成果预期

“普通高中政治、历史、地理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研究报告(论文)

八、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5年7月至2005年8月):

邀请有关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完成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

(二)实验阶段(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

继续培训提高参研教师的理论水平,结合本校实际拟定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方案,探索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总结阶段(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

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物化研究成果、完成结题工作。

九、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研究顾问

唐果南(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赵正铭(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系教授)

苏武银(永川市教研室研究员)

龚春燕(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

胡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赵淑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

陈铁钢(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副校长)

组员:

李天鹏(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长)

黄大勇(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副校长)

唐钦贤(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副校长)

王平(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教科室主任)

赖明勇(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教务处主任)

马奇鑫(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卢贤祥(教科室研究人员兼本课题学术秘书)

3、课题研究小组

陈铁钢

副组长:

李天鹏

王平、卢贤祥、陈登友、陈田英、蒋开金、

4、课题研究组及具体负责人

(1)课题管理组

王平

卢贤祥、陈登友、陈田英、蒋开金

(2)课题理论组

卢贤祥

陈登友、屈燕、陈田英、龙红利、蒋开金、宋代斌、段绪彬

(3)课题实践组

陈登友、屈燕、陈田英、龙红利、蒋开金、宋代斌、段绪彬、涂小林、

(4)课题成果形成组

陈登友、屈燕、陈田英、龙红利、蒋开金、段绪彬、涂小林、

九、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一)科学建立科研网络是落实科研策略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革命的崭新时代,科研兴校注定成为学校改革的一大潮流。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校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实行科研统领全校工作的新格局,建立健全五个组织:

(1)专家组(聘请重庆市教科院、西南师大、渝西学院、市教研室等专家、学者组成,负责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2)领导组(以校长、书记为首的校级领导组成,负责规划、决策等宏观管理);

(3)管理组(教科室,负责课题立项、研究指导、成果奖励、经验推广);

(4)实施组(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

(5)实践组(包括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

这样形成了一个学科科研工作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组织网络,其格局为:

专家组——领导组——管理组(教科室)——实施组(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实践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等)。

(二)科研管理是保证教研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规范实验教师的科研行为,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教育科研顺利进行,学校不仅实行目标管理,为每一个教师制定合适的科研目标,让目标“诱惑”督促他们努力工作,而且特别注意过程管理,随时帮助教师提供研究资料,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修改文稿,推荐各类成果,定期不定期表扬肯定,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精神上的满足。

学校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教科室管理章程》、《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继续教育管理条例》、《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条例》、《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教育科研奖励办法》、《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及管理办法》、《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教育科研各类人员职责》、《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教育科研目标管理积分制年度考核表》、《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手册》等。

这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出台,使课题研究过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有了根本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科研的质量。

(三)良好的学术氛围是课程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为培养良好的学校研究氛围,我校通过演讲讨论、座谈等形式,广泛宣传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定期请专家、学者到校进行理论培训和专题讲座,轮流派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消除教学科研的神秘性,培养全员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四)将教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我校教育科研的一大特色。

高超的教学水平就是依托教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走向提质的目的。

为了使科研与科学互为补充,我校将教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我校承担《目标导向·

多法导学·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课题实验》后,通过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结构的剖析,把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纳入学生认知过程,课堂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来确定多维教学目标,进而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实验,该课题已成功结题,并获市一等奖。

现在着力研究的三个重庆市级科研课题:

(1)《实施启发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验与研究》;

(2)《中学理科实验审美化教学实验与研究》;

(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规范教育实验与研究》都已经顺序结题,其思想和成果正带动着我校的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

在上面三个课题中,第

(2)和(3)两课题获重庆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十、经费预计:

本课题科研经费2万元。

 

普通高中政史地选修课育人价值研究课题组

2005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