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284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x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2019.9.

《目录》

摘要

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现状

2.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因素3.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在与将来5.政策建议

作者:

李牧群(LiMuqun)首席研究员

刘金贺(LiuJinhe)首席研究员

马兹晖(MaZihui)首席研究员李萌(LiMeng)研究员

SERI:

HyunkukCho首席研究员审阅:

刘晋硕(LiuJinshuo)首席研究员

《概要》

2019年起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但事实上中国农村仍然存在着上亿的剩余劳动力。

最近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妨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种因素的存在,农民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造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原因有很多种。

一方面是农村的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无法持续吸纳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日趋活跃,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加之城市工作收入显著高于在农村务农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农。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造成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安全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人群一样的城市公共服务,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问题更是增添了农民工在城镇生活的难度。

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劳动密集程度低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通过从收入水平低的地区向高收入水平地区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消除地区不平等和减贫都有积极作用。

进城务农无论是对农民工自身还是对其家庭,以及城镇原有人群都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方面,进城打工提高了劳动力本身的回报和对自身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城市的容纳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农民工产生不满和失意,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问题严重。

同时城市的犯罪案件增多及社会治安混乱等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

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外向经济依赖严重的中国经济影响明显,企业破产或以及产能过剩加剧了就业压力,政府出台解决就业的措施对农民工失业潮效果甚微,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大量失业在所难免,农民工的失业给城市和农村都带来经济和社会矛盾。

从未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演变趋势上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将长期存在,但每年新增进城务工人数将有所下降。

从转移方向和目标行业来看,中西部地区将更多的吸引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而得益于东部沿海城市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仍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该地区城镇的第三产业务工

农民工向城镇岗位的转移是对城镇劳动力的有效补充,但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有待提高,提升劳动者素质应当成为政策制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城镇建设的速度无法容纳大批农民工,长期而言应当依托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分流城镇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应该充分考虑对失去土地农民的保障;长期而言解决农村-城镇劳动力大范围迁移的根本方法是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现状

20世纪中后期以后中国出现“民工荒”问题

□2019年开始,中国出现“民工荒”

–2019年春天,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y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据现实,2019年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1900多万民工的主要集中地,也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民工荒”已经蔓延到长江三角洲等全国其他地区y浙江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调研报告《透视浙江“民工短缺”现象》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该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约134万人,求职人数约88.1万人,缺口比重为34.25%

y甚至连劳务输出大省江西、湖南等省也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

y201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缺工不仅是全国性的,而且严重程度也远高于2019年东南沿海地区

□大范围“民工荒”在中国的出现出人意料

–人口资源极大丰富的中国一向被认为是廉价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国家

中国拥有9亿左右的农民,被视为“用之不竭”的劳动力之源–就业难与“民工荒”同时存在

y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成千上万的空缺岗位形成了断裂

y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

y

□2019年“民工荒”变身“失业潮”

–2019年一场始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延续几年的“民工荒”转眼之间变为“失业潮”

中国农村劳动力及剩余劳动力1的就业现状

□中国农村人口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截止到2019年,农村总人口数高达7亿275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5.1%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断升级,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更加凸显

y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出现了绝对量下降的情况,平均每年下降0.83个百分点

y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1.5亿以上,2000年底为1.8亿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

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

具体地见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截至2019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及构成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万人)农村劳动力性别构成(%)

男性女性

农村劳动力年龄构成(%)20岁以下

2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

全国53100

50.849.2

13.117.323.920.725.0

东部地区19828

50.949.1

13.2中部地区14582

50.449.6

13.8西部地区15142

50.949.1

12.8东北地区

3548

52.048.0

11.118.424.623.522.4

数据来源:

2019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

□造成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中国的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并积累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y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立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

–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剩余问

2

题更为明显

□短期内,农村劳动力过剩状况的可能会进一步深化

–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

–中国农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y截至2019年农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劳动力所占比例仍然高达33%,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所占比例只有14.2%

–但从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正在提高,主要表现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的比例上升和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劳动力的比例下降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收入状况

2

中国农村劳动力利用和配置的具有鲜明的特点,为估算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造成困难,中国农村劳动力多

数处于半充分就业状态,没有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主体,部分所谓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表现出转移的不确定性和非充分性,无法明确界定他们属于农业劳动力还是转移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仍大量集中在第一产业中,农村从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仅占15.6%和13.6%

–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工资性收入比列不断上升

农村居民总收入构成

(单位:

%)

y

数据来源: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9

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情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一个社会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亿万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大规模地实现了跨地区流动就业

y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鲜明特点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不同阶段均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尽管有反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制度规定是逐渐放松的,与之呼应的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也是不断放大的y有关统计显示,中国流动人口从1982年的657万上升到2005年的1.47亿,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增长了21倍。

国家人口计生委调查推算,2008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01亿

y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劳动制度等中国特有制度的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与制度安排密切相关的独有特征

–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与留在农村的家庭之间存在及其密切的联系

y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中,82%的人定期给农村家庭汇款,95%的人每年至少回农村看望一次

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政策变化

时间1981年12月1985年1月

主体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

事件

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程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

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农民逐渐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1987年1989年3月1994年11月2001年3月2019年4月2019年9月2019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和民政部、公安部劳动部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

的现象再度出现

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农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和《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作好控制农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颁发《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

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以375号令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资料来源:

三星经济研究院整理

□城乡间流动农民工就业的特点

–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y从性别结构来看,2019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

y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

y文化素质和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虽有所提高,但整体仍显偏低–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y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占9%,其它行业占15%

截至2019年末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总量及构成

外出从业劳动力总量(万人)外出从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