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一体化教学方案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幼儿卫生学一体化教学方案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卫生学一体化教学方案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七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眼的组成:
眼球及附属部分。
附属部分包括:
眉、眼睑、泪腺和动眼肌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是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构成。
(1)眼球壁:
外膜、中膜和内膜3层构成。
1)外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有维持眼球外形和容纳保护眼内容物的作用。
2)中膜:
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膜和脉络膜3个部分。
A.虹膜:
呈圆环形,在中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状体前。
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
光照下瞳孔缩小,称对光反射。
B.睫状体:
与分泌的房水与眼压及组织营养代谢有关;
睫状体也经悬韧带调节晶体的屈光度,以看清远近物。
C.脉络膜:
脉络膜的血液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这光暗房作用。
3)内膜(视网膜):
眼球壁的最内层,是视觉器官最重要的部分。
A.视网膜上有无数感光的神经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并形成物象。
B.视锥细胞:
接受强光和色光的刺激,辨色能力发生障碍时称“色盲”
C.视杆细胞:
主要在弱光下起作用,视紫红质是一种感光色素。
“夜盲症”
D.盲点、黄斑
(2)眼的内容物
1)眼的内容物包括: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三者均透明与角膜共同构成折光系统。
2)房水:
由睫状体产生,维持眼压的作用。
房水过多,导致“青光眼”。
3)晶状体:
附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质变硬,弹性减弱,调节力减退,呈“老花眼”。
如果变浑浊,称“白内障”。
4)玻璃体:
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4/5的空腔中,主要成份为水。
具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无再生能力。
5)屈光:
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
2.视觉的形成
由照相原理导入视觉的形成。
3.屈光不正
(1)含义:
眼在不是用于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象,而在视网膜前后方成像。
(2)分类:
近视、远视、散光
4.学前儿童眼球的特点
(1)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
呈生理性远视。
随着眼球的发育逐渐转为正视。
(2)晶状体的弹性较大:
能看清很近的物体,但长时间看近距离物体,会使睫状肌过度紧张而疲劳,引发近视。
5.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
(1)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采光环境、适宜的读物和教具
(3)注意眼的安全和卫生
(4)定期检查学前儿童的视力
(5)培养和发展学前儿童的辨色力
(6)供给足够的营养
幼儿的哪些近视表现需要我们留意的?
(2)耳
1.耳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到装置,内耳时位听觉器官的主要部分。
2.耳的组成
(1)外耳:
耳廓、外耳道。
1)耳廓:
由软骨做支架,外层是皮肤,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2)外耳道:
外1/3的软骨组织,内2/3的骨质组成。
外耳道是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2)中耳:
鼓膜、鼓室、3块听小骨
1)鼓膜:
是一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在声波的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2)鼓室:
鼓膜内方的一个小腔。
3)听小骨:
锤骨、砧骨、镫骨,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3块听小骨传到内耳。
4)咽鼓管:
鼓室通向鼻咽部的一条小管。
平时是关闭的仅在吞咽或打哈欠时才开放。
(3)内耳
内耳由半规管、前庭、耳蜗组成。
工作原理
3.学前儿童耳的特点
(1)外耳道壁骨化未完成
(2)咽鼓管短、粗、倾斜度小:
容易引起中耳炎
(3)脑膜血管与鼓膜血管相连:
会由此感染脑膜炎或其他脑的疾病
(4)耳蜗的感受性较强
4.学前儿童耳的卫生
(1)禁止用锐利的工具给学前儿童挖耳
(2)做好中耳炎的预防工作
(3)避免噪声的影响
(4)避免药物的影响
(5)发展学前儿童听觉
你有睡觉带耳机吗?
你有上课带耳机吗?
你又走路带耳机吗?
常带耳机对你听力有影响吗?
(3)皮肤
1.皮肤的构造及功能
(1)皮肤的构造:
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还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
1)表皮:
皮肤的最表层。
表皮的最表层是角质层,最里层是生发层。
生发层内含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皮肤颜色的深浅。
2)真皮:
表皮之下,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3)皮下组织:
主要成份为脂肪组织。
4)皮肤附属物:
毛发、汗腺、皮脂腺。
(2)皮肤的生理功能
1)感觉作用。
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触、痛、冷、压、痒等刺激。
触觉和痛觉的关系密切,因触觉不发达对痛觉也不能定位,常见于较小的孩子,因此帮助学前儿童发展触觉很重要。
2)代谢作用:
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转化成转化维生素D。
3)保护机体
4)分泌与排泄作用
5)调节体温
6)吸收作用
2.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1)保护功能较差
(2)调节体温的功能差:
学前儿童皮肤里的毛细血管网较密,通过皮肤的血量相对比成人多。
年龄越小,皮肤的表面积相对地比成人大。
体重(kg)
体表面积(m2)
2
0.15
40
1.80
3.3
0.2
50
1.50
5
0.25
60
1.65
8
0.35
70
1.75
10
0.45
80
1.85
15
0.60
90
1.95
20
0.80
100
2.05
30
1.05
3.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要点
(1)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2)注意衣着卫生
(3)不用刺激性的化妆品
(4)经常组织婴幼儿户外活动
(4)鼻、舌
1.鼻
(1)鼻能感受气味的刺激,产生兴奋,由嗅神经传入大脑引起嗅觉。
(2)学前儿童对各种气味的辨别能力差,应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幼儿辨别各种物质散发出来的气味来辨别有害健康的食物和饮料。
2.舌
(1)味觉的感受器主要是味蕾。
(2)味觉与嗅觉密切相关。
(3)学前儿童已经能辨别酸、甜、苦、咸。
在组织学前儿童膳食时,应当注意供给多种味道的食物,从小培养不挑食的好习惯。
2、课后反思
1.眼球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是什么?
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3.耳的构造和功能?
4.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5.皮肤的构造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6.学前儿童的皮肤特点?
7.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眼、鼻、耳、皮肤?
3、实操练习
实操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
据最新(2006年8月)抽样调查统计,中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小学生近视为28%,初中生为60%,每年成千上万患近视和弱视的儿童需要治疗
【分析】
1.近视形成的原因?
2.作为幼儿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习惯?
3.老师需要提供怎样的用眼环境?
实操二、小组讨论
实操描述:
学生已经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已经如何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眼睛的理论知识,现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要求每组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要求该活动能一方面使幼儿了解我们的眼睛,另一方面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要求每一活动设计都要包括:
活动名称、目标要求、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以及评价。
实操步骤:
1.老师导入本次实操目的(5分钟)
2.小组分组(3分钟)
3.小组讨论,并上台演示讲解(35分钟)
4.老师总结(2分钟)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3分钟)。
老师播放演示文档并讲解相关知识点(30分钟)
老师讲解图片成像原理并导入到视觉的形成(7分钟)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5分钟)
老师导入问题,学生讨论回答(10分钟)
老师播放演示文档并讲解相关知识点(25分钟)
老师播放演示文档并讲解相关知识点(20分钟)
老师总结本章重难点(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