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13课20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下13课20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13课20课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课堂练习
1、引题
想侵略别人,自己被全部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了抵抗组织巧妙地设下的陷阱中。
不信,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课《夜莺的歌声》。
1、默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时代背景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相互协作,检查生字读音。
3、借助字典、辞典等工具书,理解新词语:
垂头丧气、盘问、
轻蔑、凝神等
1、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指导读准确:
钉在等多音字。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
1、熟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最后一段话和开头一段,有什么关系?
2、练习生字组词:
屑()埃()
削()挨()
蠢()碗()
春()宛()
莺()旷()
鹃()矿()
鹰()蘑()
捐()磨()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和同桌说一说,看到课题,猜想到课文给我们讲述什么故事么?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背景。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小组合作,把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3、把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不准的地方,相互订正。
1、认真听同学读课文,把他们读得好的地方或者有问题的地方,作出标记,然后指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自己喜欢的地方,读出感情来。
1、认真熟读课文。
2、利用组词的方式,来区别生字的字音和字形,记住本课的生字。
第__四___单元第__13___课
第___二____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二、揭题、审题
三、整体感知
四、理解课文
五、巩固,总结
1、自由介绍时代背景。
2、导入课文。
通过预习,请问:
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出示句子。
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一)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歌声有什么作用?
2、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
3、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
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哪儿体会到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
”“野兽”实际指什么?
4、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二)过渡:
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
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
3、齐读第二部分。
(三)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歌声的作用是什么?
3、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
5、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
(四)1、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3、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
与哪里相照应?
读。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3、总结:
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
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
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
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
1、同桌相互介绍时代背景
2、板书课题,齐读
1、思考:
“夜莺”指的是谁?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2、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2、思考:
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
读第2、3自然段。
3、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
1、自由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思考:
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
2、小组读第二部分。
1、小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
2、边读课文,边认真思考歌声的作用、从中体会到什么等。
3、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
4、思考:
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
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临危不惧热爱应变自如祖国敌人毫无惧色坦然自若
1、读最后两部分。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章当中前后照应的地方。
与同桌交流。
相互订正。
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说说自己的理由。
3、总结自己的收获。
14※、小英雄雨来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学习课文时,一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要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还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
为引导学生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可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多媒体。
游泳本领高
雨来上夜校热爱祖国
掩护李大叔
小英雄雨来和敌人作斗争机智勇敢
河沿上的枪声
雨来没有死
(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加小标题,板书只是个例子)
第__四___单元第__14___课
第__一____课时
一、了解背景,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确定研读问题
三、快速阅读,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查阅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课文时代背景的了解,师生共同交流,相互补充。
1、自己检查预习情况。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2)课文分级部分来写的?
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3)练习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1、回顾快速阅读的方法,根据以上思考题,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自我监控读书的时间。
2、交流自读收获,解决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指导学生列小标题的方法。
抓主要事件,抓住事件中人物的语言。
4、引导学生试着根据自己的阅读,选择喜欢的段落,或朗读复述给同桌听,并说说喜欢这一段的原因。
1、形近字比较组词。
耍()碌()
要()绿()
抗()挣()
炕()争()
2、词语搭配
嘟嘟囔囔地叫
哐啷哐啷地说
唔哩哇啦地跑
咕咚咕咚地响
咔啦开门声
吱扭入水声
扑通哭声
呜呜地枪栓声
3、填空:
课文是按照()顺序写的,分成()个部分,分别可以概括如下小标题:
()、()、()、()、()雨来没有死。
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1、同桌互相检查预习中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检查认读。
3、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读书的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解决提出的思考题。
2、通过阅读实践,促进阅读技能的形成。
培养自主学习的品质。
3、交流问题的答案,通过列小标题,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层次。
4、自由选择段落,互相读书,相互说自己的体会。
认真完成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单元第14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解疑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研讨品读
五、拓展,总结
六、作业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最想知道什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边读边想,不懂得地方,做出记号。
2.把自己得到的同桌交流,教师巡回点拨,听同学们的收获。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1.激趣:
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
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出示问题:
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
为什么?
2、老师巡视,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
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3.过渡:
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
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4.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5.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
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
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
在下面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
1、板书:
小英雄雨来,
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后,把自己的疑问,最想知道的问题,自由提出来,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按要求读课文。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按照自己写好的小标题,试着复述课文。
1、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
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遇见不明白的地方,就多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
4、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5、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7、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1、扮演角色对话。
2、总结本节课的收受。
认真选择,独立完成作业。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
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学习课文时,既要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还要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愿望,运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通过朗读来表达“我”的感情。
资料袋,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战争的资料片若干。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失去父亲 家庭幸福
痛苦 呼唤
天下不太平 天下太平
第四单元第15课
二、质疑激趣
三、自学合作,初读课文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播放课件:
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2、过渡:
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
我们虽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
不信,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1、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内心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对于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合作学习。
3、再读课文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教师鼓励与点评有机结合,相机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用生字卡片,集体认读,订正字音。
1、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3、思考: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请用具体事例,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感受。
2、板书课题: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看课题,自由提问题。
2、各学习小组,梳理好同学们的问题和并整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并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3、学生读完后交流主要内容,不到之处相互补充。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掉字,语句通顺。
同学读课文时,认真听,指出问题。
2、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读生字卡,注意字音。
1、继续朗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成生字作业。
3、思考,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认识。
第__四___单元第__15___课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二、品读感悟
三、交流资料,拓展内容
四、即时训练,深化内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
2.提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
1、研读课文,同伴互助。
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⑵体会失去“爸爸”的悲痛。
老师配乐朗读“痛失父亲”一段,学生想象画面。
⑶对“世界并不太平”的感悟,“爸爸”在呼唤和平,可世界和平了吗?
再读课文,提出有关的句子。
⑷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找出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读出情感。
2.朗读课文,个性表达。
指导朗读。
1、把我们收集到的有关当今世界还不太和平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2.指名交流。
3、过渡:
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
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1、我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2、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1、自由谈自己的感受。
2、明确学习的目标。
1、读读文中描写“爸爸”有关句段,想想“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找出有关句子,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2、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学生边读边用心体会,然后反馈,作者的心情怎样呢?
用具体的句子说一说。
3、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
1.小组交流。
2、班内交流。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
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车臣的战争
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
3、生:
(齐声朗读)“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
1、生自由交谈,说出自己的想法。
2、生自由练笔,写后交流,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这首诗的难点。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
这究竟是为什么?
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不宜逐词逐句讲解,应该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教师也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生活状况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为理解诗歌的意思作铺垫。
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表达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1、词《潼关怀古》。
2、宣读课文《黄继光》。
3、多媒体设备。
1课时
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 战舰和水雷
沙漠 坦克和大炮
夜空 发射的导弹
草地 地雷 碎片
第四单元第16课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初读课文
三、自学合作,交流反馈
四、阅读示范
五、自主阅读学习
六、升华总结
七、作业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
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指名读诗,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
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
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
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1、回忆学习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2、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阅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2、同桌合作,理解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3、读课文,说说自己已经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同学读课文时,认真听,订正问题。
2、思考,交流: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小组交流,全班订正。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