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学资源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资源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
(美)哪些地方写的美?
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
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
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
(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
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
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
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
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
(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b、找出爬的动作词;
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
(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
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
谁正确?
(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
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葡萄、冬瓜、牵牛花?
)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
(学生说)板书设计:
爬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特点样子:
像?
(细丝)虎颜色:
嫩红(灰色)的
脚爬触→巴→拉、贴(牢固)
第二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详《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小学语文思念机四年级上册里的一篇观察描写某种植物的精读课文。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二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巩固怎样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知识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具有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力所能及的小贡献。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本课词句的理解,进一步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课文的理解难点。
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就好像登山队员一样一脚就一脚牢地往上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师: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
生:
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
你们平时看见的爬山虎是怎样的?
有绿绿的叶子,爬满了整面墙?
(ppt出示爬山虎图片,简单介绍下爬山虎)师:
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叶圣陶爷爷通过他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对课题质疑。
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
(出示ppt,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代表作还有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读课题,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我会从爬山虎的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等方面来写。
师:
嗯,你的想法真多。
那么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师: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注意: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通过初读课文你对爬山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
(1)学习生字新词
①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口头组词,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
今天又有11个新的字迫不及待得要来认识同学们,请同学们把每个生字组一个词,分析一下这个字的字形结构。
虎:
半包围结构,老虎。
虎字头下面一个几,同学们一起空手写一写。
占:
上下结构,多音字
占[zhān]
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牌等判断吉凶:
~卜。
~卦。
/姓。
占[zhà
n]
(1)据有,用强力取得:
~据。
霸~。
强~。
(2)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
~理。
~优势。
铺:
左右结构,铺满
均匀: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与比例相同。
叠:
上下结构,重叠茎:
上下结构,根茎柄:
左右结构,叶柄
触:
左右结构,触角痕:
半包围结构,痕迹逐:
半包围结构追逐
③出示词语:
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开火车读、齐读)
请这一组同学来读一读下面这些词语。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出现的几个多音字,“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chò
ng;
“触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
o)
(2)师:
通过初读课文你对爬山虎有了哪些了解?
生自由读文后交流:
①爬山虎是一种植物而不是动物。
②爬山虎有脚。
③爬山虎是靠脚向上爬的。
3、指名分段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
整一整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读完第一自然段,你认为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1: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谁来读一读第二段?
第二段又写了什么?
生2: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作者写完爬山虎美丽的叶子,下面开始介绍爬山虎的什么了,谁来读一读第三段?
生3: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了解了爬山虎脚的特征之后,作者又写了什么呢?
我们继续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4: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爬山虎的脚是不是很特别啊,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5:
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总结:
指板书
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
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之后,我们先来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你从哪些词,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把它们划出来。
“满是”“一大片”说明爬山虎长得很茂盛,占了一大片地方。
总结?
怎么读?
四、小结
作者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子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同学们一定还想近距离走近爬山虎去探究它的奥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三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
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生物的爱护之心。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我们知道,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3.给文章分段。
三、精读课文,重点分析
1.(课件展示爬山虎图片)教师:
大家观察了爬山虎,最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
(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
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嫩红变成嫩绿)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
(长大了的叶子)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2.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继续学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那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1.教师:
这段(3、4、5)是课文的重点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了爬山虎的样子,谁能来说说。
(非常细、像蜗牛的触角)这都是你们观察到的,现在咱们来观察它的脚的样子。
(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也是嫩红的。
)请大家看这段话,如果这样写,你们看好吗?
请你们轻声地把这两段读一读,比较一下,体会一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伸出细丝,也是嫩红的。
”(学生讨论:
原句观察更细致具体,描写更生动形象。
2.齐读第3段。
3.教师:
爬山虎的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会爬墙。
(板书:
爬墙)谁愿意读一读,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指名读)
4.教师:
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有什么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谁观察到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
(爬山虎触着墙的脚变成了小圆片,那小圆片把它的茎拉了一把。
)它的细丝刚一触到墙的时候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成小圆片了。
)它变成小圆片对它的脚向上爬起什么作用?
(它会巴住墙,不容易掉下去。
)在墙上巴得怎么样?
(牢固)大家再看,当它的细丝触到墙的时候,它细丝的头上有什么变化?
(再演示一遍课件)(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
)它的脚由直变弯,它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看一遍录象)(它的茎被它的脚拉了一把,长了一块,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的。
5.我们看看哪个(本站向你推荐:
)同学最聪明,能一边说一边画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脚一脚爬的。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边画边说。
6.教师:
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段话用笔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来。
(触、变、弯、拉、贴)
7.教师:
大家看,如果把这个“触”字换成“贴”,你们看好吗?
(学生讨论:
“触”字表示刚碰到墙,而“贴”是碰到很久了。
)用“触”字表示刚碰到墙就变成小圆片了,说明
速度快。
“触”换成“贴”不行,那“巴”换成“贴”好吗?
“巴”是特别有力,而“贴”没有力气。
8.师: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脚一个有趣的特点,谁来读最后一段。
(指名)这段介绍它的什么特点?
(多媒体演示:
牢固)从哪个词看出牢固?
(休想)
二、归纳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
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运用比喻;
按一定顺序,具体细致地描写。
三、课后作业
观察植物并练习写作。
第四篇:
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
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
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
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
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
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一、复习:
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
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
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
(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
为什么?
讨论、汇报。
(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
(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作业:
语文练习册第六课
第五篇:
《爬山虎的脚》阅读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课。
本文主要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作者通过对爬山虎的细心观察表达了对爬山虎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2.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哈
仔细观察,合理想象,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六、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件
七、教学实践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创设情境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一起猜一猜吧!
什么虎沿着墙壁跑?
(打一植物)
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出来是爬山虎了。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搭架子就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学习《爬山虎的脚》吧!
(二)整体感知
1.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根据课文中的拼音自己试着读读生字。
2.请这一排的同学开火车来读这些生字。
(均、匀------)
3.大家阅读完课文,认识了这么多生字,也对整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那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组赶快讨论一下。
同学们读的可真仔细。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样子,还写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接下来我们就仔细的阅读课文吧。
(三)理解感悟
1.研读第二段
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的时候,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吗?
那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同学们看到爬山虎的叶子特别绿、很茂密。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爬山虎的叶子的。
大家先自己阅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作者眼中的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
(指名回答)
板书
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的变化,同学们能通过阅读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吗?
2.研读第三段
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哪一位同学能用课文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
(指名回答)板书
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的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们?
课文中那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
大家以前可能也不知道爬山虎是怎么爬上去的,现在大家都知道爬山虎其实是有脚的。
那么大家一起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它的样子。
下面大家开始读吧。
3.研读第四段
请填写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想象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指名回答)大家的想象力特别丰富。
谁能再读一遍这一段吗?
大家再看一下课文用”.”标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板书:
触、巴、拉、贴
考验大家阅读能力的时候到了。
请这一排的同学一人读一句。
4.研读第五段
看到第五自然段,同桌相互把这一段读给对方听。
我们观察爬山虎是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的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
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用于探索。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
(四)练习积累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哪位同学能说说爬山虎的叶子和脚是什么样的?
它又是怎样爬上去的?
2.复习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均、匀、茎------)
3.熟悉课文
指名让学生阅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