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1005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当前收入减少,消费需求减少,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促进社会公平

国家政策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货币价值

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

稳定币值

商品交换

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流通不畅会导致物价上涨

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物价

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2.明确——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关系

价格

区别

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的货币表现

影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

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

供求关系;

货币供应量;

气候、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因素

联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时间的关系

第一,关系图示: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多,社会财富增加,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掌握——供给与需求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供给

需求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对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减少,商品的价格会升高;

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

4.理解——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等价交换原则

①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卖关系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才能体现出来。

②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细解题点—考清楚]

依托具体事例,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例1] (2018·

全国卷Ⅰ)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

缩短

降低

增加

不变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呈正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数量呈正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①正确,②③④判断均存在错误,排除。

[答案] A

利用曲线图,综合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例2] (2016·

全国卷Ⅱ)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

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

[解析] 由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三都赋》写得好,争相传抄,因而对纸帛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导致纸帛价格上涨,材料没有体现纸帛供给量的变化。

B项图示表示的是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符合题意,当选;

A项图示表示的是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

C项图示表示的是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不符合题意;

D项图示表示的是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解题技法] 观察曲线,综合考量定答案

供求曲线的移动引起均衡点的移动,均衡点的移动表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但在解题的过程中,考生可先根据均衡价格或均衡数量的变化初步排除明显错误的题肢。

由成语“洛阳纸贵”可知,最终纸“贵”了,即均衡价格上升,这样就可以迅速排除A、D两项(价格均下降)。

而B、C两项的区别在于是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考生在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即可确定答案。

利用典型事例,考查价值决定价格

[例3] (2017·

全国卷Ⅱ)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

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

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  )

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企业依靠科技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②正确;

“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据此可以推出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自主创新,“功能更强”意味着使用价值的提升,“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说明商品需求扩大,③符合题意;

该厂商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商品价值降低,①错误;

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④错误。

[答案] C

[方法技巧] 快速辨别影响价格的因素

看到成本、劳动生产率等信息,要考虑价值对价格的影响;

看到规模、减产、灾害等信息,要考虑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看到节日等信息,要考虑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看到利率变动等,要考虑国家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过关训练—练全面]

1.“炒房炒股,不如炒纸”已经不是一句笑话。

近期,随着国内造纸行业纷纷宣布产品涨价,已有30多家原纸厂宣布上调出厂价格,新一轮原纸涨价潮来袭。

究其原因主要是原辅材料价格攀升、环保力度加大、进口量减少等多重因素导致。

由此可见,纸价上涨是(  )

①需求量增多 ②供应量减少 ③价值量变大 ④产品质量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选C 题干中“原辅材料价格攀升、环保力度加大、进口量减少等多重因素导致”,可见纸价上涨主要原因是供应量减少,价值量变大,②③正确;

①④不符合题意。

2.S市是我国著名蔬菜供应地,产量约占全国的0.5%;

下图为该地2018年遭遇洪水灾害后部分蔬菜价格变化情况。

本次蔬菜价格的变化(  )

①主要受到需求量变化的影响 ②近期内极有可能推高该地居民生活成本 ③不是其价值改变造成的 ④长期看将带来全国范围通货膨胀压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选C 从该地2018年遭遇洪水灾害后部分蔬菜价格变化情况看,本次蔬菜价格的变化不是其价值改变造成的,是供给不足造成的,且极有可能推高该地居民生活成本,②③符合题意;

本次蔬菜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到供给量变化的影响,而不是受到需求量变化的影响,①与题意不符;

物价上涨并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则会造成物价上涨,④错误。

3.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

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选C 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不会改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会使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商品价值总量增加,因而在交换中获利增大,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有误,排除。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M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营利状态 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N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③粮食的价格在N点时需求弹性较大,在M点时需求弹性较小 ④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是等价交换,M、N点离价值较远,但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选D 价格高,但如果生产成本较高,企业也无法获利,排除①;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排除③;

在N点,价格低,商品需求增加,互补品需求增加,②正确;

Q、N、M三点都是等价交换的体现,④正确;

故选D项。

5.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而清明前采制的白茶,茶叶积蓄了数月的营养成分,味醇形美,更无农药残留,是茶中佳品;

同时由于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数量有限,产量很少,因此有“茶贵如金”的说法。

白茶作为福建名茶之一入选厦门金砖会议的茶礼盒,使白茶魅力倍增。

这说明(  )

①优质优价,商品质量决定其价格 ②物以稀为贵,供给影响商品价格 ③白茶需求弹性大,价格影响需求 ④媒体效应影响需求,助力白茶走俏

A.①③B.①④

选D 优质优价,因为优质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多,即商品的价值量大,所以价格高,①错误;

由于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数量有限,产量很少,因此有“茶贵如金”的说法,这说明物以稀为贵,供给影响商品价格,②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价格对需求的影响,③错误;

白茶作为福建名茶之一入选厦门金砖会议的茶礼盒,使白茶魅力倍增,这说明媒体效应影响需求,助力白茶走俏,④入选。

    考点二 价格变动的影响

1.把握——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反之增加。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一种商品价格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导致对另一商品的需求量

最终会导致另外一种商品的价格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上升

减少

下降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2.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影响过程

理论依据

调节产量

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3.理清——供求曲线变化的经济含义

名称

图像

经济含义

需求曲线

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供给曲线

表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价格升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供给增加;

价格降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给减少

需求变动曲线

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D1到D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如国家的消费补贴等

供给变动曲线

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

S1到S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如国家的生产补贴等

需求弹性曲线

表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所以D1表示生活必需品,D2表示高档耐用品

互补品、替代品需求曲线

表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互补品、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某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成负相关,与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D1表明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D2表明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应用分析—想明白]

[热点]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猪肉价格的“阴晴不定”一直牵动着各方神经,每一次价格的变动,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出现如下新行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漫画中的现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有关专家预测:

2018年下半年的猪肉价格会逐步回暖,理由如下。

请指出专家的理由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专家的理由

《经济生活》道理

①下半年猪肉消费进入旺季

②随着南方的降雨,猪肉的运输成本增加

[分析] 

(1)①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价格下跌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使生猪养殖户的收入减少,降低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2)①供求影响价格。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

②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依托函数曲线,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例1] (2013·

江苏高考)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解析] 一般来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会导致粮价下跌,C、D两项排除;

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粮价下跌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项不选;

A项符合题意。

[例2] (2017·

江苏高考)假设在一个成本相对稳定行业的市场中,只有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种商品。

若甲企业在价格为P1时提价,乙企业不会跟随提价以抢夺市场份额;

相反,若甲企业降价,则乙企业会跟随其降价以免顾客被抢走。

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企业产品市场变化的是(  )

[解析] 若甲企业在P1点提价,乙企业不会跟随其提价,消费者将减少对甲企业产品的需求量;

若甲企业在P1点降价,乙企业会跟随其降价,消费者对甲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大幅增加,B项表示正确。

若甲企业在P1点提价,乙企业不会跟随其提价,消费者将减少对甲企业产品的需求量,D项表示需求量既有增加,又有减少,错误。

A项表示甲企业在P1点不管是提价还是降价,商品的需求量均减少;

C项表示甲企业在P1点不管是提价还是降价,商品的需求量均增加,都没有准确反映甲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变化。

[解题技法]

从方向运动和需求弹性上把握价格变动的影响

(1)一般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运动,引起商品供应量的正方向运动。

(2)根据需求曲线区分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

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是高档耐用品;

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弹性越小,是生活必需品。

(3)当某商品价格变动时,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呈相反方向运动,与它的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呈同方向运动。

以函数曲线考查均衡价格

[例3] (2015·

江苏高考)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

下图(P1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  )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供需平衡”“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

政策实施前某商品是供需平衡状态,B、D两项中P1价格处在交叉点上,反映供需平衡状态,是处在价格调整前的状态,排除A、C两项;

由于实施了价格上限政策,价格上涨预期降低,P2价格应低于P1,消费需求数量增加,B项符合题意,排除D项。

[知识拓展] 全面理解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归纳如下:

供给未变

供给增加

供给减少

需求未变

价格不变

价格下降

价格上升

需求增加

增加幅度相同,价格不变

供给增加幅度大,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幅度大,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

减少幅度相同,价格不变

供给减少幅度大,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幅度大,价格下降

以价格为核心,综合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 (2014·

北京高考·

节选)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

“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会那么挤了。

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几十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乘客乙:

“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

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乘客丙:

“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以地铁票价调整为依托,考查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

回答时,围绕地铁票价调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切勿泛泛而谈。

在所提措施后面应回答《经济生活》理由。

[答案] 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

理由包括: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

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

公平原则等。

[知识拓展]

综合理解价格与利率、财政、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的关系

阐 释

价格与利率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稳定物价

价格与财政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物价

价格与市

场调节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价格与宏

观调控

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稳定物价,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辽宁省属于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2018年10月9日,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了《辽宁省节约用水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草案规定,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这一规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会降低城镇居民的用水成本 ②会导致居民用水量急剧减少 ③可以调节人们的用水需求量 ④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选D 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可以调节人们的用水需求量,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③④入选;

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并没有降低用水成本,①排除;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水属于生活必需品,②中的“急剧减少”错误。

2.如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关联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LL1为甲商品,MM1为乙商品)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生产乙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生产乙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下移

选D 根据图中曲线甲商品销量上升,乙商品销量下降,断定甲乙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可排除A、B两项;

如果生产乙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则乙商品的价值量会降低,价值决定价格,乙商品的价格降低,其需求量会增加,对甲的需求量会减少,故LL1会下移,D项正确,排除C项。

3.甲国是M商品的生产大国,所产M商品除供应本国外,主要出口乙国。

乙国每年从甲国进口的M商品占其国内需求量的30%以上。

2018年两国产生贸易摩擦,乙国决定对从甲国进口的M商品加征25%的关税。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举措的影响有(  )

①乙国进口甲国M商品的价格下降,甲国生产者获利减少

②乙国进口甲国M商品的价格上涨,乙国消费者利益受损

③乙国M商品的自给率提高,乙国生产者经济效益增加

④乙国M商品的替代品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随之上涨

选D 征收关税后,乙国进口甲国M商品的价格会上涨而不会下降,②入选,排除①;

关税提高后,乙国M商品的自给率提高,但乙国生产者经济效益不一定增加,③错误;

乙国M商品的价格上涨,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随之上涨,④正确。

4.(2016·

江苏高考)“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种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图(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选C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般来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