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课本上把统计图绘制完整——画出直条。
问:
根据统计图,你们能回答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让学生算出每个季度出生的人数各是多少,并填入P23的统计表中。
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给大家说一说。
三、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
四、安排课外活动
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吗?
爸爸、妈妈关爱着你们,你们也应该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可以回家后问一问,并且要在年历卡上圈出来,准备为爸爸、妈妈庆祝生日。
老师还想知道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的长辈庆祝生日呢?
美丽的花边
1、通过观察和设计花边,进一步认识平移的特点,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
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
3、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
今天,我们请老朋友丁丁和冬冬一起来学习好吗?
2、课件出示两个虚拟小伙伴——丁丁和冬冬。
丁丁:
这是我们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创办的手抄报。
冬冬:
请同学们当评委,说说谁的作品更漂亮。
为什么?
学生比一比,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花边在这里起到的美化作用。
1、讲述:
同学们都感觉到花边把冬冬的手抄报变得如此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花边”。
二、实践操作
1、初步感知。
课件放大手抄报上的简单花边,引导学生观察。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
这几条花边有什么特点?
猜猜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下面的发现。
⑴这些花边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图案重复连续而成。
⑵可能运用了前面穴道的平移知识,通过图案平移得到这条花边的。
2、尝试操作。
同学们对美丽的花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不想自己也尝试画一条美丽的花边?
P27“画一画”第一个图案,请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⑴展示不同水平的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评一评,谁的花边画得最漂亮。
⑵互相交流。
1在制作花边时,你觉得哪些地方最不容易画好?
2请画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制作花边时都注意了什么?
有什么好的办法。
4、再次操作。
提出要求,学生尝试,展示作品,自我评价。
三、自主创意
1、欣赏作品。
呈现图案,组织欣赏
2、开展小竞赛
提出要求,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展示作品,总结评价。
四、拓展运用,美化生活
五一劳动节快到了,我们想更换黑板报,还想装扮一下我们教室的门窗,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创作的美丽花边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绚丽多彩好吗?
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
了解千米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手表或电子表一块。
2、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课本P55的相关资料。
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各插一面彩旗。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
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
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
3、估一估:
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你大约要走多少步?
二、实践活动
1、走一走
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边走边数出走的步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2、说一说
问题一:
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用了几分钟?
问题二:
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3、想一想
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有一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
走几个来回就是1千米呢?
4、算一算
照这样的步子,算算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
5、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
想验证一下吗?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
6、分组活动,再次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出的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学生分乘两组,一组留在学校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
三、应用深化
教师把学生带进教室。
讲述:
刚才同学们去室外了解了1千米,并感知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课前老师布置捏们查阅课本P55中的记个相关资料,你们查到了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些数据的。
2、集体交流汇报,学生填写数据。
3、问:
通过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在查阅资料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与千米有关的知识?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你能应用今天了解到的与千米有关的知识去体验一下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
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
奇妙的剪纸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一、作品赏析
1、利用实物投影仪欣赏剪纸作品。
2、介绍:
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
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制作剪纸。
你最喜欢刚才的哪一幅剪纸?
教师相机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使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小组讨论,学生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充分肯定。
比如:
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分类。
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以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2、研究方法
引导观察:
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问:
这张剪纸是什么图案?
你知道这样漂亮图案是怎样剪成的吗?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进行剪纸。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教师指导枫叶图案:
一次对折——沿外边画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剪纸时对折要整齐,画样要美观,用剪要稳当。
2、二次创作
出示P62下方的剪纸步骤。
提出要求:
按照要求及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
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了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P63长方形剪花边——叠剪图案
3、独立创作
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
阳刻(剪去的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阴刻(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阴阳混刻。
要求:
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1、启发:
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规律:
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
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级墙报。
我们的试验田
1、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分数和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灵活地组合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分数和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
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
新华小学的同学们为了学习劳动技能,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承包了一片试验田。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好吗?
(出示主题图投影片)问: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法?
二、参观交流,解决问题
1、场景一:
麦地
⑴问:
来到麦地,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麦地是长方形的,长30米,宽20米。
②这快麦地是由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合种的。
……
⑵问:
根据我们收集的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同桌讨论。
指名回答,出示相应问题。
⑶谈话: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解决。
⑷集体讨论。
①这片麦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自列式计算。
)
②每个年级的种植面积大约各占这片麦地的几分之几?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场景二:
花房
⑴出示漂亮的花房,问:
来到花房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花房长18米,宽6米。
②菊花:
36行,每行72棵。
③郁金香:
45行,每行90棵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讨论,交流:
①一共种了多少棵菊花?
②一共种了多少棵郁金香?
③花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解决。
⑷班级交流。
3、场景三:
菜地、玉米地
⑴谈话:
我们来看一下试验田的菜地和玉米地吧。
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选择合适的信息编写成完整的数学问题,然后在下面进行解决。
⑵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⑶汇报交流,预计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①正方形菜地每边长10米,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玉米地长12米,宽8米,玉米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③正方形菜地的3/5种了黄瓜,期于的种了西红柿,西红柿占了正方形菜地的几分之几?
④正方形菜地每边长10米,它的3/5种了黄瓜,种黄瓜的地有多少平方米?
4、综合观察,自主提问。
出示整体组合场景
你能估计出麦地的面积是菜地的几倍吗?
可以怎样想?
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参观了新华小学的同学们种的试验田,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运动与身体变化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队身体有什么好处?
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谈话: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
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相互合作,探讨结论。
二、实验讨论
1、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
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运动会给身体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实验了解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
首先我们学习测脉搏的方法。
(教师讲解)
⑵学生练习测脉搏,教师巡视指导。
⑶介绍实验方法:
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98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
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
最后全组同学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
⑷学生分组活动,汇报结果。
2、研究不同的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否相同。
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汇报实验结论。
三、引申反思
通过两次实验,同学们已经了解运动会使脉搏跳动加快,不同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强度不同,带来的脉搏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运动强度越大,脉搏跳动次数越多。
一般来讲,通过体育活动使脉搏跳动加快,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运动强度过大,脉搏跳动过块,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那么在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最多跳动多少次比较合适呢?
体育老师心中有数,课后可以向体育老师了解一下,他希望你们通过运动每分钟脉搏跳动最高达到多少次,以及他如何为达到这个指标安排活动。
了解了老师的想法你们可以更好地按老师的要求参加活动。
2、阅读课本P99“你知道吗?
”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设计并完成一项实验活动,测量你在不同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制成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