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9650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整理根据山香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3、体制:

指的是组织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1.组织机构的设置2.各种组织之间的隶属关系3.权利与责任的划分

14、教育管理体制:

指的是教育系统的组织制度,包括教育组织机构以及协调这些组织机构的相互关系的规范。

15、教育行政体制:

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歌妓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16、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由学校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监督反馈体制四部分组成。

17、校长负责制:

也称“一长制”,是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18、学校组织:

国家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

19、学校:

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20、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信念、期望及价值体系。

21、学校文化:

即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22、校园文化:

学校全体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23、教师:

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没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4、教育机智: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25、教师专业发展:

又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26、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27、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地饿发展过程。

28、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人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9、最近发展区:

由维果斯基提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

30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31、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32、师生关系: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33、课程:

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综合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综合,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具体学科。

34、课程目标:

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制度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35、教学计划:

现称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6、教学大纲:

现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科学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7、教科书: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传授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38、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的基础,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39、综合实践活动:

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40、课程设计:

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活动。

41、泰勒原理:

泰勒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可概括为: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42、课程实施:

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3、国家课程:

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44、地方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开发设计的课程。

45、校本课程:

也成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46、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7、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48、教学组织形式:

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49、班级授课制:

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0、个别教学: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51、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52、复式教学: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53、分组教学:

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54、教学原则:

根据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55、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地、深刻地掌握知识。

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56、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求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7、巩固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58、循序渐进原则:

在西方称为系统性原则,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59、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0、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量力性原则:

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62、教学方法:

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3、讲授法:

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64、谈话法:

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叫问答法。

65、讨论法:

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66、演示法:

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67、练习法:

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8、实验法: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食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69、有效教学论:

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70、德育:

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71、德育目标:

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2、德育过程:

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73、德育原则: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74、德育方法:

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75、班集体:

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76、班主任:

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77、操行评定:

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行、学习和身心健康。

78、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一般分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79、主题班会:

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80、班级管理:

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的的组织活动过程。

81、教育研究:

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由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三要素组成。

82、定量研究:

也称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的总和。

83、定性研究:

也称质化研究,就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84、教育研究方法:

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简言之,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85、观察研究法:

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86、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87、行动研究法:

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88、质性研究:

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研究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89、教育叙事研究:

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90、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

简答

1、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形态:

1.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2.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4.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3、近代社会教育的表现:

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的世俗化和法制化。

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

4、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具体内容:

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型和多样性日趋突起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5、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宏观:

1.超越日常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微观: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3.有利于合理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很强的指导意义6.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6、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观点:

其教育思想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核心是“仁”和“礼”;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内容:

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原则: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7、《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2.尊师重道3.蔵息相辅4.豫时孙摩5.启发诱导6.长善救失

8、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

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

教育方针的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2.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3.教育目的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

教育方针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具约束力4.教育方针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大于教育目的。

9、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早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1、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具有导向作用2.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3.体育,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4.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2、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李杜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3、教育功能的演变: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2.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3.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1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大众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6.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7.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5、我国现有教育行政体制的变革与方向: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2.明确划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3.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

16、校长负责制的成效和积弊:

成效:

1.理顺了学校里的党政关系2.使校长与其他行政领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调动里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缺陷:

1.简单的权利转移,制造出权力“中心”,学校决策权集中在校长个人手中2.法律建制不全,内控无力3.管理机制僵化,校长权利缺乏横向制约机制4.民主思想和民主机智的长期缺乏

17、学校的基本性质:

1.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2.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3.学校具有民族性4.学校处于不断变革之中

18、教师职业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2.职业化阶段3.专门化阶段4.专业化阶段

19、教师的职业特征(职业角色):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20、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党饿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得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教书育人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义务6.提高业务水平义务

22、教师的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

团结写作4.对待自己:

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素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3)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2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自我的形成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4.专业能力的提高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24、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5、校长的地位:

1.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2.学校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3.学校管理的决策地位4.学校工作的指挥地位

26、校长的作用:

1.代表作用2.引导作用3.组织作用4.协调作用5.教育作用

27、校长的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2.品德素质3.业务素质4.身心素质

28、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6.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29、小学生学习的规律:

1.学习态度:

低级儿童难以理解学习的意义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3.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着年龄而增强

30、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与学生的特点区分)

31、学生的权利:

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4.享有申诉权5》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2、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啊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3、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社会关系2.教育关系3.心理关系4.伦理关系又1.教育内容上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4、课程内涵的发展:

1.课程即学科2.课程即学习经验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5.课程即活动或进程

3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大教学论2.大课程论3.独立论4.整合论

36、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37、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38、课程资源和学习效率的关系:

1.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实施的主导2.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3.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

39、课程实施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和谐性、合理性、明确性、简约性、可传播性)2.学区的特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