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9528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4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卫模拟题库文档格式.docx

D、须经国家疾病控制机构批准;

E、须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批准。

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工作方针及原则是:

D

A、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B、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C、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E、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加强合作。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的监测机构、医疗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B

A、1h;

B、2h;

C、6h;

D、12h;

E、24h。

11、卫生局对提交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应当当场或在规定的时限告知其需要补交内容,这个规定的时限是:

A、2个工作日;

B、2日;

C、5日;

D、30日;

E、3个月。

12、进入老年型社会的人口标志是:

A、≥65岁的人口>10%;

B、≥60岁的人口>10%;

C、≥65岁的人口>15%;

D、≥60岁的人口>15%;

E、≥60岁的人口>20%。

13、配对设计的两组资料,如对两均数差别进行假设检验,则可用:

A、配对t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B、成组t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C、成组t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D、配对t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E、只能用配对t检验。

14、违法行为在多长期限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6个月;

B、2年;

C、3年;

D、5年;

E、10年。

15、筛选ALT正常、HBV全阴性的5~9岁小学生18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

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分组情况条件下,一组接种国产疫苗,一组注射安慰剂,接种9年后检测,发现疫苗组HBV人年感染率为1.72%,安慰剂组为9.25%。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开放实验;

E、非盲法。

16、依据我国《标准化基本术语》(GB935.1-83)的定义,下列关于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国家管理要求所进行的数量化规定;

B、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C、对传统形成的固定概念再次规定;

D、由国家发布的强制执行规则;

E、由国际公认的惯例形成统一的规定

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的症状、体征是:

A、发冷、头疼;

B、恶心、呕吐;

C、干咳、气促;

D、出疹、少尿;

E、黄疸、脾大。

18、2003年发生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引起当地传播的省份是:

A、山西省;

B、广西省;

C、湖南省;

D、四川省;

E、上海市。

19、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与未修订前的比较,新增加的病种有:

A、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麻疹、狂犬病;

D、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E、麻风、包虫病。

20、室内空气中尘螨的污染属于:

A、化学性污染;

B、物理性污染;

C、生物性污染;

D、生活性污染;

E、工业性污染。

21、在采纳一项艰苦行为时要经历几个阶段,但是不包括:

A、接受健康知识阶段;

B、相信健康指导阶段;

C、改变信念态度阶段;

D、尝试健康行为阶段;

E、坚持健康行为阶段。

22、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a值越大,表示:

A、精度越低;

B、可信程度越低;

C、率的抽样误差越小;

D、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E、犯第二类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23、用来表示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足程度的常用指标是:

A、效率指标;

B、效用指标;

C、效益指标;

D、效果指标;

E、效能指标。

24、不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是:

A、药品国家标准;

B、检验方法国家标准;

C、兽药国家标准;

D、劳动安全国家标准;

E、环境质量国家标准。

25、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如编秩次时遇实测值相同,但分属于两组,则应:

A、依顺性编秩;

B、弃去不计;

C、以实测值作为秩次;

D、与邻近数值合并,再重新编秩;

E、取其平均秩次。

26、县医院接到某村电话,一妇女产后大出血急需送医院,值班干部通知急救车司机出诊。

要车40分钟后,家属在未见到急救车的情况下,在公路上拦截了一辆四轮车,经过20分钟到达县医院。

门诊医生接诊后直接送至病房按失血休克紧急处置,30分钟后产妇死亡。

此事故的责任主体是:

A、值班干部;

B、救护车司机;

C、门诊医生;

D、病房医生;

E、病人家属。

27、《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病种是: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炭疽和艾滋病;

E、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8、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比较的指标是:

A、粗死亡率;

B、某病死亡率;

C、婴儿死亡率;

D、某病患病率;

E、某病发病率。

29、不属于卫生法律“自然人”的是:

A、法人代表;

B、中国公民;

C、外国人;

D、无国籍人;

E、有国籍人。

30、一年之中常发生气温逆争的季节为: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E、四季无差别。

31、四个表X2检验可用于:

A、两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B、两中位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D、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假设检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32、7医务室测定10名氟作业工人的工前、工中及工后4h的尿氟浓度,欲分析氟作业工人在这三个不同时间的尿氟浓度有无差别,应进行:

A、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B、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C、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D、相关回归分析;

E、每两个均数的比较的t检验。

33、某医生观察5种病人的阴道涂片按巴氏细胞学分级(Ⅰ、Ⅱ、Ⅲ、Ⅳ、Ⅴ)的检查结果,拟比较这5种病人的细胞学分级有无程度上的差别,宜用:

A、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C、多个样本两两样本的秩和检验;

D、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3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鼠疫、霍乱;

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

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

35、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称为: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E、样本误差。

36、在下列有关的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则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职业病防治法》;

B、《尘肺防治条例》;

C、《职业病目录》;

D、《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处理办法》;

E、《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37、在统计分析中,为同时减小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人员和设备;

B、降低实验误差;

C、增加样本含量;

D、提高显著性水平;

E、降低系统误差。

38某市欲了解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居民中随机抽取1/10的人做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机械抽样。

39、关于法的特征,表达正确的是:

A、法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具有强制性;

C、法的制定未必都具有程序性;

D、法是最具强制性的时候规范;

E、法在任何范围内都有效力。

40、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体现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整体性;

B、法不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体现了统治阶级内各个政党的纲领和宗旨;

E、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41、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检验假设是:

A、各样本均数相等;

B、各总体标准差相等;

C、各样本方差相等;

D、各总体均数相等;

E、各总体方差相等。

42、在原卫生服务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服务量,所增加的成本在卫生经济学上被定义为:

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

C、直接成本;

D、边际成本;

E、可变成本。

43、我国标准的层次分为:

A、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地市级标准、县级标准;

B、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单位标准;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E、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临时标准。

44、描述偏态分别资料的离散趋势宜选用的方法是:

A、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45、卫生局能够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条件是:

A、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符合法定形式;

B、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详细,符合法定形式;

C、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明确,符合法定形式;

D、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E、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可靠,符合法定形式。

46、由20名20岁青年的身高和臂长的直线相关分析知,r=0.7325,若p>0.01,18,可认为:

A、身高和臂长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身高和臂长相差非常明显;

C、身高和臂长间有一定关系;

D、身高和臂长间呈正相关关系;

E、身高和臂长不存在相关关系。

47、美容服务的需求弹性属于:

A、需求完全无弹性;

B、需要缺乏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

E、需求无限弹性。

48、进行公共卫生服务规划时,常用的居民对公共卫生卫生经济学指标是:

A、要求;

B需求;

C、支付能力;

D、需要;

E、购买愿望。

4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见年龄段是:

A、幼儿;

B、儿童;

C、少年;

D、青壮年;

E、中老年。

50、在样本量相同时,各种抽样方法、抽样误差大小的正确排序是:

A、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51、下列关于卫生标准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防治的法定依据;

B、国家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一般标准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D、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并以特定形式发布;

E、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行政法规。

52、行政机关在调查取证或者进行监督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少于:

A、1个人;

B2个人;

C、3个人;

D、4个人;

E、5个人

53、生活质量效用值是翻译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取值范围在:

A、-2~0;

-2代表死亡,0代表完全健康;

B、-1~0;

-1代表死亡,0代表完全健康;

C、-1~1;

-1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

D、0~1;

0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

E、0~2;

0代表死亡,2代表完全健康。

54、欲评价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宜选用: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筛检;

E、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55、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

56、用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后,得到治疗前后舒张压的下降数,若要说明某药的效果说先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单侧t检验;

B、双侧t检验;

C、u检验;

D、F检验;

E、q检验。

57、甲地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的普查结果:

均数为4.8×

1012/L,标准差为0.4×

1012后者反映的是:

A、个体差异;

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

D、测量误差和个体差异;

E、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不同。

58、下列不属于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A、霍乱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B、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C、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D、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E、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59、关于卫生经济学中需要、需求和供给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仅研究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B、是卫生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C、以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中间环节,将卫生资源需要量和供给量联系到一起;

D、通过对卫生资源的现状分析和开发潜力的研究,预测、计算卫生资源可供量;

E、他们属于系统分析的方法。

60、反映卫生资源分配是否合理的指标 

A、人均卫生费用;

B、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E、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61、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分级标准,发生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的属于:

A、特别重大(Ⅰ级);

B、重大(Ⅱ级);

C、较大(Ⅲ级);

D、一般(Ⅳ级);

E、较轻(Ⅴ级)

62、在卫生经济评价中,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属于:

A、效果;

B、效益;

C、效用;

D、效率;

E、期望。

63、对同一双变量正态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A、>0,<0;

B、>0,>0;

C、<0,>0;

D、r=b;

E、r与b的符号无关系。

64、我国标准编号的正确构成及其顺序是:

A、标准分类号、标准发布的年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B、标准代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发布的年号;

C、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发布的年号;

D、标准名称、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发布的年号;

E、标准名称、标准发布的年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

65、根据实验研究的要求,将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层,然后在每层内以个人为单位用掷硬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此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分组;

B、分层随机分组;

C系统随机分组;

D、整群随机分组;

E、随意分组。

66、在 

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之前,需要进行的是:

A、核对数据;

B、分层齐性检验;

C、求均数和标准差;

D、做变量代换;

E、考查个样本是否可靠。

(67----68题共用题干)

男,40岁,上腹痛、嗳气、反酸3个月,纤维胃镜诊断为胃溃疡。

67 

、该患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A、抗酸药;

B、西咪替丁;

C、奥美拉唑;

D、硫糖铝;

E、A或B均可。

68、服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近期工作紧张,症状复发,继续服药效果不佳,胃内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加服:

A、米索前列醇;

B、硫糖铝;

D、氢氧化铝;

E、甲硝唑。

(69----70题共用题干)

青光眼病人的眼压在22---42mmHg,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在14----26mmHg,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认为:

69、筛检标准值拟定的合适范围是:

A、10---21mmHg;

B、22---26mmGg;

C、14---22mmHg;

D、26---42mmHg;

E、15---42mmHg。

70、如果筛检标准值定为22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A、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

B、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

C、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

D、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

E、无法判断。

(71----73题共用题干)

87年某远洋货轮发生了军团菌爆发流行,该货轮起航时载有乘客350名和船员50名。

6月30日在佛得角停留时,有1/7的乘客离开。

7月份第一周内,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随后一组内,又有20人发病,但因处理得当没有发生死亡。

症状持续一个月。

71、7月1---14日,军团菌的累计发病率是(7月1日零点时船上的人口作为危险人口):

A、0.125;

B、0.143;

C、0.203;

D、0.333;

E、0.032。

72、7月7日军团菌的患病率是:

A、0.234;

B、0.075;

C、0.066;

D、0.045;

73、7月14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

A、0.121;

B、0.132;

C、0.450;

D、0.104;

E、用该资料不能计算。

(74----76题共用被选答案)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图。

74、表示某地400名15岁男身身高的频数分布,宜绘制:

75、描述不同年龄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宜绘制:

76描述某地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2000—2010年的升降速度,宜绘制:

(77—79题共用被选答案)

A、频率指标、B、构成指标;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平均数。

77、某地某年婴儿死亡原因分布是:

78、变异系数是:

79、平均发展速度:

(80----81题共用被选答案)

A、《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C、《室内卫生质量卫生规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80、具有最低层次法律效力的是:

81、具有最高层次法律效力的是:

(82----84题共用被选答案)

A、α=0.05;

B、P=1;

C、P>0.05;

D、P≤0.05;

E、β=0.05。

82、表示在α=0.05水平上拒绝假设的是:

83、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发生的概率为0.05;

84、表示必然发生事件的是:

(85----87题共用被选答案)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正态性检验;

D、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

85、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86、行×

列表资料的比较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87、等级资料的比较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88----89题共用被选答案)

A、责令改正通知书;

B、现场检查笔录;

C、卫生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

D、当场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

E、卫生监督意见书。

88、按照文书的性质分类,属于处罚类的文书是:

89、按照文书的性质分类,属于许可类的文书是:

(90----91题共用被选答案)

A、率;

B、相对比;

C、构成比;

D、算数平均数;

E、中位数。

90、说明正态分布总体特征的是:

91反映事物发生强度的指标是:

多选题

92、关于假设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

A、可信区间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

B、针对总体参数建立检验假设;

C、P≤α表示比较指标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

D、实际工作中,不可自行选择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

E、双侧假设检验的效率要高于单侧检验。

93、在医疗卫生领域,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

AC

A、信息不对称;

B、替代品的价格;

C、公共物品;

D、个人收入水平;

E、政府宏观调控。

94、已知甲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均数为4.8×

1012/L。

现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正常成年男子,测得其红细胞均数为4.59×

针对该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该资料属于计量资料;

B、两均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测量误差;

C、比较两均数的差异宜采用t检验;

D、检验假设是H0:

μ1=μ2;

E、检验得P>0.05。

按α=0.05水准应接受H0

95、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包括:

ADE

A、受医疗保险覆盖程度的影响;

B、消费者完全掌握卫生服务相关信息;

C、需求主动性;

D、需求的不确定性;

E、受支付能力的影响;

96、关于正态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DE

A、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分布;

B、计量资料均数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均数1.96被标准差的面积为95%;

D、医学参考值的范围属于正态分布的应用之一;

E、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为0.标准差为1.

97、临床医疗服务具备的特点包括:

BCE

A、共享性;

B即时性;

C、不确定性;

D、非排他性;

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