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部编版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71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推荐部编版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71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部编版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71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体:
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
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
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的一句话。
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生词。
渡过(dù
) 芜湖(wú
) 摧枯拉朽(iǔ) 溃退(uì
)
摧枯拉朽:
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退: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2.根据资料助读中的文体知识,给消息划分层次。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背景: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研读课文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该问题检测学生对新闻“五要素”知识的掌握情况)
明确:
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
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
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
(1)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
(2)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2.“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
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
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
请说出自己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
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
因为敌人“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4.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
找一找本文中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①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
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会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
②本文中的一些词语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
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5.细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说说文中用语的精练、铿锵处。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这句话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这句话中的“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
“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从词语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入手。
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
本文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冲破敌军防线,南渡长江。
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
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六、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
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则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背景链接: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荻港(Dí
)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iè
) 要塞(sà
i)
溃退(uì
)签订(qiān)督战(dū)歼灭(jiān)
锐不可当: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当,抵挡。
因被打垮而后退。
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
要塞:
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
已经。
歼灭:
消灭(敌人)。
2.读课文,指出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
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结果:
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
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人数
中路军(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西路军(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南京—江阴)
大部
3.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
何处详写?
何处略写?
为什么这样安排?
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
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
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写。
次写西路。
最后写东路。
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
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朗。
4.文章中有许多语言极富表现力,试揣摩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西起九江(不含)。
不包括,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连用六个动词,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学习这两则新闻,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之不易。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掌握新闻常识及特点。
2.理解新闻的内容。
3.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1.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新闻的结构要素,学习新闻的写作。
阅读课文,领会科技的力量,培养科技创新的意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1.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同学们,提起诺贝尔,大家一定会想到以诺贝尔命名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篇新闻。
1.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2.新闻的相关知识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从狭义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地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基本要求:
用事实说话。
(4)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5)新闻的结构:
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三、感知、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及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2)学生重点读文章第二段回答,文章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及所做贡献有什么作用?
(3)新闻前的黑体字部分属于什么部分?
交代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后回答:
(1)本消息的导语部分是文章的第一段,导语交代了中心事件、时间、颁奖机构、首次颁奖及诺贝尔的遗嘱几方面的内容。
(2)体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
(3)属于电头,交代了新闻报道的报社名称和准确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2.再读文章,思考后回答:
(1)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2)消息的结尾部分补充说明了资金的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发言:
(1)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了首届获奖者的详细情况,颁奖机构、时间、地点,资金的,资金的管理及评选情况。
(2)资金的管理和奖项的评议权分开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原则,充分体现了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新闻的相关知识,明白了新闻的特点,同时了解了诺贝尔奖的历及颁奖的规则等情况。
3 “飞天”凌空
1.掌握新闻特写的常识及特点。
2.理解新闻特写的内容。
3.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1.品味新闻特写的语言特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新闻特写的写作。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意识。
1.概括新闻特写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在新闻特写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爱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不管在哪个领域,只要做到突出都能有爱国的体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在体育运动方面为国争光的新闻特写。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
主要由亚洲地区举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
第18届亚运会将于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
2015年8月17日,中国奥委会已经向亚奥理事会正式递交了杭州代表中国申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意向书。
9月16日亚运会申办悬念揭晓,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花落杭州。
杭州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疏通下列字词。
凌空(lí
ng) 翘首(qiá
o) 酷似(ù
潇洒(iāo)轻盈(yí
ng)屏息敛声(liǎn)
眼花缭乱(liá
o)由衷(hōng)悄然(qiǎo)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标题“‘飞天’凌空”的含义?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后明确:
(1)文章叙写了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
(2)文章把吕伟跳水的姿态比作“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跳水的全过程,感动裁判和在场的观众,赢得了高分,获得了冠军。
3.重点研读
学生再默读课文,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展示。
(1)吕伟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描写细致,生动形象。
请找出直接描写的句子体会生动形象的特点。
找出比喻句进行分析。
如: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把吕伟跳水时优美的身姿比作“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动作的完美,令人感动佩服。
(2)请找出文章的侧面描写分析其作用。
以下两处通过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侧面烘托了吕伟的精彩表现。
“妙!
妙极了!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
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
“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
(3)如何理解文章中体现的爱国精神?
通过一个印度观众的评价点出了吕伟等运动员的表现实际上是代表一个国家,是国家荣誉。
他们的刻苦训练获得了应有的好成绩,都是爱国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学们,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和优秀的表现为国争光,我们作为普通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同样能实现个人价值,为国家作出贡献。
老师期待大家的表现,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4 一着惊海天
1.了解通讯的基本特点。
2.学习叙事的写作方法。
1.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1.了解中国军队的发展情况及实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掌握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要保证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就必须取大家之智慧,集大家之所长,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目标,实现民族复兴。
俗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军”。
国家要强盛,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军队。
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让我们走进“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现场,去领略一下我们这支精锐军队的风采,去见证让人激动、自豪的“圆梦”时刻吧!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一片树叶”。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
三、自主学习
(一)——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桅杆(wé
i) 承载(à
i) 娴熟(iá
n)
湛蓝(hà
n)刹那(chà
)镌刻(juān)
2.生词注释
娴熟:
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定格:
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
文中指当时的相机记录下的场面。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四、自主学习
(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在课文上标注生字词读音。
2.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介绍歼-15舰载机着舰前的准备,点明此项任务的危险。
第二部分(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稳稳地停了下)
描绘歼-15舰载机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最后)
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
(二)深层理解
1.文章开头为什么描写渤海某海域海上恶劣的环境?
描写海风之大和海浪之汹涌,为下文舰载机着舰设置了集体环境,突出此时着舰之险,衬托了我国着舰技术的成熟。
2.文中引用着舰遇难事故数据有什么作用?
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3.文章写着舰过程中,用具体时间显示进程,这样写有必要吗?
有必要。
以时间为序更体现事件的紧迫性,给读者以真实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四周人的神态和心情,简明扼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提示:
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
要从气氛的烘托上、现场感的营造上、主题的突出上等角度综合分析其用意。
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三)走进语言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列文字。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
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
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震耳欲聋”“轰鸣”“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和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四)走进写法
1.叙事完整,铺排有序。
《一着惊海天》对舰载机首架次着舰这一重大事件,从身着马甲的工作人员到飞行塔台内指挥人员的连续对话,整个过程都做了完整记录。
记叙紧紧围绕着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降落这一套程序展开,条理清晰,毫无杂乱之感。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舰载战斗机着舰实验,是一个复杂危险的系统工程,要把这一切完全记录下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读者关注的是着舰能否成功。
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环节叙写。
这个关键环节就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
作者集中笔墨叙写了着舰过程的状态,将此过程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作为科技类文章,要让读者有更清晰最科学的把握,语言不能太含蓄。
作者在叙写中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准确阐述,为的是让读者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这一实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解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五)走进主题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对工作人员由衷的景仰之情。
5 藤野先生
1.理解、积累“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及其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1.揣摩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理解藤野先生严谨治学、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和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第1课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必求良师益友。
关于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重温一下,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极方正、质朴、博学、严格,有点迂腐的儒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
那么藤野先生呢?
让我们进入课文,去认识鲁迅眼中的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