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8718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docx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导入设计】

诗歌导入:

和着忧伤的旋律,我们一起来聆听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悲鸣《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

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

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

我的故乡,有奥斯维辛。

从这首短诗中我们知道了有一个地方叫做奥斯维辛,这是一个满载不幸的小镇。

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

今天,我就要带领大家开启地狱之门,和作者一起到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奥斯维辛作一次地狱的旅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

(2)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闻写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正视历史,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2)、新闻的内容要素及结构特点,为高考中“新闻”类型的题做准备

(3)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2.教学难点

(1)、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

2课时

2、教学策略:

导学法

[预习·热身]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纽约时报》名记者,执掌《纽约时报》长达17年,任执行主编。

这篇文章写于“二战”结束十几年后的1958年8月,并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2、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

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

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

除斯塔姆拉格、布热津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

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

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

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

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补充说明:

为什么被杀的犹太人最多?

——“日耳曼种族优越论”,希特勒:

“雅利安人最大的对立面就是犹太人。

” “雅利安人才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 )

 3、写作背景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4、零度写作

即“零情感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

现在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陈述。

正如“焦点访谈”中所说的:

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

但这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

多见于新闻写作,也就是客观报道。

二、【基础积累】

夯实基础:

1、重要字音

◇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婆娑(pósuō)和煦(xù)噩(è)梦嬉(xī)笑凋(diāo)谢

撰(zhuàn)写步履(lǚ)木屐(jī)枯萎(wěi)雏(chú)菊

废墟(xū)呆滞(zhì)窒(zhì)息祷(dǎo)告扼(è)住

踉跄(liàngqiàng)毛骨悚(sǒng)然不寒而栗(lì)

卡(kǎ)片卡(qiǎ)住塞(sāi)进要塞(sài)敷衍塞(sè)责

2、字形辨认

◇根据拼音写汉字。

纳cuì粹鞠躬尽cuì瘁憔悴cuì荟萃cuì淬cuì火婆suō娑摩suō挲

zhuàn撰写钟鼓馔zhuàn玉绿树成yīn阴绿草如yīn茵林阴yīn道荫yìn庇

tuō脱胎换骨tuì蜕皮

3、成语积累

引人注目:

格外令人注意。

毛骨悚然:

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

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目瞪口呆:

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

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新闻常识】

(一)、“新闻”的知识

1.概念: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消息即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它的特点是:

及时性、客观性、简明性。

2.新闻五“W”:

新闻有如同记叙文一样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各个部分的内容要求不同,故其各个部分的概述要点不尽相同。

但新闻必须具备五个“W”一个“H”,即:

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How(结果、意义)等六个要素。

3.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五部分构成。

(注:

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5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背景。

(通过示例让学生感知每个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学生分析短新闻《多利羊患关节炎》的结构,体会新闻结构的特点及各部分的作用。

《多利羊患关节炎》(标题)

【新华社12月5日电】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而生的哺乳动物多利羊患上了关节炎,这是它的创造者维尔穆特博士昨天宣布的。

(导语)

多利羊是在2005年7月5日出生的,现在还不到6岁,相对于羊的寿命还相当年轻。

多利羊年轻时就患上一般在老年时才出现的关节炎,是很不一般的。

(背景)维尔穆特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透露这一消息的,他担心这可能与现在使用的克隆技术有关,从而更引起人们对克隆动物可能带有先天健康隐患的忧虑。

维尔穆特在谈话中还指出,很多克隆胚胎在母体中或在降生时死亡,他虽然怀疑这些现象都与克隆技术有关,但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

他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它的原因”。

(主体)

维尔穆特这一宣布,导致负责推销维尔穆特克隆技术产权的英国PML公司的股票价格下降了15%。

(结语)

结构

标题《多利羊患关节炎》

导语:

第一自然段→概要事实

背景:

第二段第一二句→引起对“主体”关注

主体:

主要事件

结语:

第三自然段→谈此事的“影响”

总结:

⑴标题:

新闻的“眼睛”,有主标题(一行标题)和副标题(多行标题)之分。

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

高考中,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主标题(即一行标题)的概写。

⑵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⑶背景:

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读者所不熟悉的新闻事实作注释;二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三是作者表达个人的观点;四是使新闻的内容充实、饱满,富有立体感,并增强新闻的情趣、感染力和说服力。

⑷主体:

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

它起到注释导语的作用,使导语中的事实更加清楚,更加详细,以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要求。

主体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⑸结语:

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有时可无),它往往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形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四、整体感知,自行阅读,初探文本。

要求在理解了新闻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本文的结构。

1、导语(1-3):

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

2、背景(4-6):

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3、主体(7-15):

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4、结语(16):

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一课时

一、师提点“预习·热身”里的问题

二.迅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第二个问题:

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第三个问题:

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

三.分析讨论

讨论明确:

(一)、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齐读1—5段

1.在读的时候,大家发现,在这几段,尤其是1—3段里出现得最多的是哪几个字?

明确:

可怕。

第1自然段“最可怕的事情”、第2自然段“可怕地颠倒了”、第3段“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2.作者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觉得如此可怕?

明确:

“明媚温暖的阳光”“婆娑起舞的白杨树”“附近草地上,追逐游戏的儿童”

3、这美好的一切怎么就成了“最可怕的事情”,成了“一场噩梦”,这里怎么就成了“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结合“知识链接”2以及课文4,5自然段考虑)

明确:

作者在这里用了反语。

作者用了反衬的手法,表明这里的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

作者以乐景衬哀情,用这美好的景象与曾今的历史对比,强调这里曾是最黑暗,最冷酷,最没有人情味的人间地狱。

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同时突出了对纳粹的痛恨之情。

4.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明确:

(1)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经知道,没什么好说的。

(2)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罪恶之外,没有其他什么值得去张扬报导的。

“没有什么新闻”也暗示着这里如今的和平宁静

(二)、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明确:

第6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

作者写是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出于对死难者的悼念,作者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三)、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

1、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上。

大家找一找,作者通过参观者带我们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哪几个地方?

集中在哪几个自然

段?

明确:

第7—15自然段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板书)

2、参观者在这些地方参观时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并划出来)

明确:

毒气室,见——雏菊,感——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见——头发、婴儿的鞋子、死囚的牢房;感——表情茫然,浑身发抖。

女牢房,见——盒子;感——惊惧,张大了嘴巴。

灰砖房——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长廊,见——照片、微笑的姑娘。

地下室,见——绞刑架;感——窒息。

3、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

明确:

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

4、如果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好不好?

明确:

不好。

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注:

3,4为一整体)

就如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说的那样: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四)作者在文章最后再次写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大家看看,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

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文章首尾相合,使得整篇文章整个儿笼罩在一种特别沉重、压抑的氛围里;以景结情,令人无限遐想,无限沉思,无限悲痛。

结语:

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想,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和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

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我们的是召唤,是人类关于灾难记忆的召唤,更是思考与反省,是关于生命的思考,人性的自省。

第二课时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氛围,也我们对全文有了一定的把握,知道作者更多的是将笔墨放在了对参观者感受的描述,在这些描述当中有许多的句子是值得我们细细揣摩、鉴赏的。

下面就几句,大家共同研讨一下。

一、精读、细读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提示:

毒气室和焚尸炉、雏菊花分别有什么寓意?

明确: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

这样的细节告诉人们:

这是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同时也暗示着,纳粹无论多么残暴,(雏菊花——生命不息)生命的进程是阻止不了的,正义是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邪恶终将成为废墟。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提示: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可以作一设想。

学生畅所欲言。

那么写这个姑娘又有什么作用?

明确:

温和的微笑→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

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

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3、“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提示:

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

明确:

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

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

以上的句子都属于细节描写。

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事实真相,然而这些却都是耐人寻味的、发人深思的细节描写。

此处涉及一个概念,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处的事实进行细致的刻画。

本文的细节,并不只是简单的描写,每个句子后面都有深刻的含义。

提问: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二、拓展延伸

现在我们对文章的总体有了一定的把握,对细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请谈谈你的看法。

1、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

(插入另一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

试比较,同样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描写,两者有何不同?

从而得出此结论)

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

  新华网华沙1月27日专电(记者马云亮)今天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56周年。

曾在那里被关押过的老囚犯、一些受害者或他们的家属、苏联红军老战士等上千人在那里集会,控诉法西斯的暴行,向受难者纪念碑敬献花圈。

此间各大媒体也发表文章,重温这一罕见的人间惨剧,以便世人牢记历史教训。

  1945年1月中旬,在苏联红军强大攻势面前,希特勒开始考虑把囚犯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撤出,将集中营炸毁。

被选中首批撤出的是那些较强壮健康的、能经受住长途跋涉之苦的人。

他们1月17日上路开始撤退,5天之内从奥斯维辛及其附属的集中营撤出了58000人。

头几批撤出的囚犯主要送到了西里西亚的沃季斯瓦夫和格里维采,从那里又用敞蓬火车厢转运到德国内地。

途中企图逃跑者以及不能吃饭的人全部被处决。

在整个撤退行动中,死了至少有9000人。

  集中营里还剩有9000人,其中有大约500名孩子。

党卫军认为他们不能撤退,都要处死。

但他们只来得及处死其中的700人。

有200人是在费斯滕鲁伯分集中营的焚尸炉中被活活烧死的。

  与此同时,德国人开始捣毁集中营的建筑设施。

1月20日他们炸毁了2号和3号焚尸炉,26号炸毁了第5号焚尸炉。

1月26日大部分党卫军从集中营撤走。

囚犯们不顾看守们的射击,奔向仓库寻找食物,许多人死于枪弹之下,也有一些人因突然吃了过多的食物而死去。

  1月27日上午,由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克拉萨文统率的乌克兰第一前敌部队第60军里沃夫第100步兵师进入集中营莫诺维茨地面。

中午解放了奥斯维辛市中心。

经与撤退的德军短暂交火之后,于下午15点左右同时进入奥斯维辛和离那里2公里远的比克瑙集中营。

7000名囚犯获得解放。

在解放奥斯维辛、比克瑙和莫诺维茨集中营以及奥斯维辛市的战斗中,有231名苏联军人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红军在集中营里组织起医院,对解放出的囚犯进行治疗,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解放后的几个星期里,护士们还经常从他们的被子里发现病人们藏起来留给第二天食用的面包,他们不相信很快又能吃上下顿饭。

一些人担心送死而拒绝去洗澡和打针。

  奥斯维辛是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

在第三帝国制度下,奥斯维辛行使了两种职能。

建立初期它曾是集中营,那里关押了犹太人、波兰人、吉卜赛人、俄罗斯人、和其他种族的囚犯。

从1942年开始它又增加了一个职能--杀人中心。

数十万来自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于1940年。

是弗罗茨瓦夫的党卫军和警察局高级指挥官机关的教官阿尔帕德.维甘德设计并指定设在奥斯维辛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由三个部分组成。

1940年建的为1号营,也被称作母营。

2号营,也就是比克瑙集中营,1941年开始兴建,1942年初这里就开始大规模杀害犹太人。

奥斯维辛3号集中营由大约40个下属集中营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在莫诺维采,被称作莫诺维茨集中营。

  与奥斯维辛和比克瑙国家博物馆的工作密不可分的波兰历史学家弗朗奇舍克.皮佩尔估计,在1940--1945年间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总计至少有130万人。

他们中有110万是从欧洲各地抓来的犹太人,有大约15万波兰人,2.3万吉卜赛人,1.5万苏军俘虏,还有2.5万人来自其他民族。

皮佩尔估计,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处死和折磨致死的起码有110万人,其中96万为犹太人,7.5万波兰人,2.1万吉卜赛人,1.5万苏军俘虏,1.5万其他民族的人。

(完)

明确:

这篇新闻稿更多的是客观性的报道,此时的记者只是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逐一对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情况进行介绍、报道,用事实本身说话【即“零度写作”(相关知识见“知识链接”)】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这种情况。

而本文,当然也有一些客观性的叙述,如课文中的第4、5自然段的背景介绍。

但这些只是穿插而已。

本文的作者是把自己的感情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情感,记者更多的是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是一篇主观色彩较浓的文章。

因而可以知道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对奥斯维辛的描写和自己与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交织于行文中,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正如它的颁奖词所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第一和结尾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2、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其他参观者和自己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

3、时效性不强。

三、总结

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40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

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

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自由与和平成为永恒!

四、升华

分发并让学生静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行》,再次去体验里面的惨绝人寰,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珍爱生命,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附单独资料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行

当“死亡列车”到达奥斯维辛站台时,人们就被赶出车厢,不许携带财物,并被强行排成男女两列,党卫军看守荷枪实弹并且牵着狼狗。

包括臭名昭著的约瑟夫·门格勒医生会将人群分成可以劳动或进毒气室两类,这些完全丧失了职业道德的医生必要时还掰开年长者的嘴巴,观察他们的牙齿,以断定他们是否能干活。

不能干活的人被送往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

刽子手们知道,屠杀的效率取决于受害人走上刑场的秩序,所以骗局最好持续到最后一秒钟。

广播里温和地劝告受害者应先洗个澡,除去身上的虱子。

“浴室”门前的地面上铺着青草皮,栽着令人高兴的时令鲜花,没进屋就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走进“浴室”时还可以听到动听的音乐,一支小乐队在“浴室”前厅为“欢迎”新来者而演奏一些轻松的乐曲,乐队队员一律穿着白衫和海军蓝的裙子,俨然是一群文雅、漂亮的年轻姑娘。

看守们告诉人们在“淋浴”前每人能分到一个衣橱,还“友善地”提醒人们记住自己衣橱的号码,免得出来时找不到自己的东西。

随后人们被带到“浴室”的过厅里,那里不仅有衣橱,还能领到毛巾。

墙上用各种语言写着欢迎人们来奥斯维辛集中营工作的标语,甚至写着洗浴时间和规定等等。

人们争先恐后地脱掉衣服涌进“浴室”。

但是“浴室”内变得越来越拥挤,以至于前胸贴着后背,人们感到有点蹊跷,当还没明白过来时,沉重的大铁门已经关闭,看守们在门外加上了锁和密封条。

地面上的看守开始走向草坪中的小“白蘑菇”,这些隐蔽在草丛中的白蘑菇雕塑是毒气室的通气孔,看守们向气孔中投放“齐克隆B”。

人们正仰头望着喷头。

突然,所有的灯全熄了,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叫。

跟着,离喷头最近的人摇晃着倒下了,人们知道不妙,争相涌向大门口。

受尽惊吓的人们意识到厄运降临,人群中发出阵阵惨叫。

紧接着,所有的喉咙好像都被一只手卡住了……15分钟后灯亮了,屠杀者通过窥视孔观察里面的动静,若有人还在挣扎,就熄灯再等十余分钟。

打开灯,只见纹丝不动的一堆白肉。

看守们打开抽气机抽走毒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