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7595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docx

届高考化学总复习重点突破综合测试题3

《基本理论》综合测试

(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0·江西省联考)2009年11月13日,美国NASA特别发表一份声明,称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内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

B.在某些化学反应中,水可以作氧化剂

C.在常温时,100mL的水中有1×10-8molH2O电离

D.在水中加入碳酸钠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

解析:

水分子内不存在氢键,分子间存在氢键,故A项错误。

答案:

A

2.(2010·北京卷)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

A.0.1mol/LCH3COOH溶液的pH>1:

CH3COOH⇌CH3COO-+H+

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

;Δ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2NO

===3Fe2++2NO↑+4H2O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O

+H2O⇌HCO

+OH-

解析:

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实验事实的能力。

0.1mol/LCH3COOH溶液的pH>1,则c(H+)<0.1mol/L,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A项正确;“NO2球”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2NO2⇌N2O4向正方向移动,颜色变浅,B项正确;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说明Fe被氧化为Fe3+:

Fe+4H++NO

===Fe3++NO↑+2H2O,C项错误;Na2CO3溶液中由于CO

水解,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D项正确。

答案:

C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B原子与C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A的4倍。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A、B、C三者均为非金属元素

B.A、B、C三者可以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C.A、B、C三者核电荷数之和为32

D.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稳定

解析:

设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B为(x+7)、C为(x+9),由题意知x+7+x+9=4x,解得x=8,确定A为氧元素、B为磷元素、C为氯元素。

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4.(2010·成都市检测)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

H2(g)+Br2(g)⇌2HBr(g);ΔH<0。

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

T1>T2

B.a、b两点的反应速率:

b>a

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将HBr液化并及时移走的方法

D.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解析:

选项A,根据反应:

H2(g)+Br2(g)⇌2HBr(g);ΔH<0,升温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H2的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示变化,可知T1>T2。

选项B,b点Br2的浓度比a点Br2的浓度大,反应速率也大,正确。

选项C,降低生成物HBr(g)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Br2(g)的转化率提高。

选项D,体积不变时,在Br2(g)物质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可能减小。

答案:

D

5.(2010·重庆市诊断性测试)有下列两种假设:

①一种碱溶液与一种盐溶液混合反应后,生成一种强碱性物质;②两种酸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其中确有具体例证存在的是(  )

A.①②          B.②

C.①D.都不存在

解析:

①可能是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NaOH,②可能是HI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6.(2010·四川省诊断性测试)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单质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增高

B.12g金刚石与8gCH4所含共价键数目相等

C.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D.若将AlCl3溶液、Na2SO3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分别得到Al2O3和Na2SO3

解析:

A项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单质的熔点从上到下不一定逐渐增高,例如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的熔点高;C项中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中含大量电解质;D项中Na2SO3溶液在蒸干并灼烧的过程中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Na2SO4。

答案:

B

7.(2010·江苏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解析:

本题考查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离子的氧化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A项,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和正极的质量均减小,故不正确;B项,正确;C项,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即不能提高转化率,不正确;D项,正确。

答案:

AC

8.(2010·北京市西城区抽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铜块可防止其发生电化学腐蚀

B.MnO2、FeCl3和CuSO4都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C.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

D.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CuCl2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得到单质Cu和Mg

解析:

船舶的外壳装上铜块形成原电池,铁作为负极而被腐蚀,A错;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分别得到Fe2O3、Fe2(SO4)3,C错;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得到Mg(OH)2、H2和Cl2,D错。

答案:

B

9.(2010·江西省联考)2009年8月15日,陕西省凤翔县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布,东岭冶炼公司是导致凤翔县长青镇部分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

血铅超标,可出现免疫力低下、学习困难、智商水平下降等症状。

下列关于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位于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ⅣA族

B.二氧化碳、二氧化铅均有很强的氧化性

C.与铅同主族的单质均能导电

D.在铅蓄电池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Pb+SO

-2e-===PbSO4

解析:

A项中铅位于周期表中的第6周期、ⅣA族;B项中二氧化碳的氧化性较弱;C项中与铅同主族的单质有的不能导电,例如:

金刚石。

故A、B、C错,即选D。

答案:

D

10.(2010·黄冈市质检)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研究的内容能帮助我们理解铁会生锈、燃料电池如何工作、催化剂如何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的生铁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时候铁一般作正极

B.C2H6、O2、KOH构成的燃料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C.CO、O2、KOH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2e-+4OH-===CO

+2H2O

D.SO2被氧化为SO3时需使用V2O5作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解析:

A项中生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作负极;B项中乙烷、氧气和KOH燃料电池,在负极乙烷失电子生成的CO2要消耗OH-,使溶液的pH减小;D项中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影响SO2的转化率。

答案:

C

11.某离子晶体R的晶体结构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所示,其中A为阴离子,B为阳离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的化学式为AB2

B.晶体R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熔点高

C.晶体R中,与B紧邻的A构成正八面体

D.R的电子式可能为

解析:

晶体R的最小结构单元中,含A8个,含B8×1/8+6×1/2=4个,其化学式为BA2;金属晶体的熔点有低有高,因而无法比较;晶体R中,与B紧邻的A有8个,构成正方体。

答案:

D

12.(2010·湖北省八校联考)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徐光宪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学和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并产生气体。

已知:

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价和+4价,且Ce4++Fe2+===Ce3++F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t作阴极,Fe作阳极,电解熔融CeO2,可在阳极获得铈

B.将少量的碘化亚铁溶液滴加到Ce(SO4)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

Ce4++Fe2+===Ce3++Fe3+

C.金属铈着火,可采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灭火

D.金属铈可浸于煤油中保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和热源

解析:

选项A,Fe为阳极为非惰性电极,电解时Fe溶解,在阳极得不到Ce。

选项B,由于I-的还原性大于Fe2+,所以加入少量Ce(SO4)2溶液时,优先氧化I-而不是Fe2+。

选项C,Ce能与H2O发生反应,不能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选项D,根据信息和Na的性质推知其保存方法正确。

答案:

D

13.(2010·江西省模拟)下列有关化学量的比较,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N和P的原子半径

B.同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相同条件下,1.0mol/L的氨水与10.0mol/L的氨水的密度

D.r(K+)/r(Cl-)与r(H-)/r(H+)的比值[r(X)表示某离子半径]

解析:

A项中N原子半径比P原子小;B项中醋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的存在对醋酸根离子的水解有促进作用,故醋酸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C项中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D项中r(K+)r(H+),故r(H-)/r(H+)>1。

答案:

C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OH-)大于c(HCO

B.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若溶液中c2(OH-)=KW,溶液pH可能小于7

C.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可能增大

D.在CH3COOH溶液中加入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固体物质,平衡一定向电离方向移动

解析:

A选项,CO

水解,生成HCO

和OH-,HCO

再水解生成H2CO3和OH-,所以c(OH-)大于c(HCO

);B选项中,由c2(OH-)=KW可求出c(OH-)=c(H+),由于未指明温度,所以溶液的pH可能小于7;C选项中加水,溶液中c(OH-)增大;D选项,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在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平衡向电离的逆方向移动,所以D选项不正确。

答案:

D

15.(2010·石家庄质检

(二))如图所示,X、Y、Q、W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W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的M极为正极

B.甲装置中溶液的pH减小

C.甲装置的两个电极上都有单质生成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欲用乙装置给铜镀银,U极应该是Ag,电镀液选择AgNO3溶液

解析:

选项A,因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W极附近颜色加深,说明W与电源负极相连,故M为电源的正极,N为电源的负极。

选项B,电解CuSO4溶液时产生H2SO4导致溶液pH减小。

选项C,根据反应:

2CuSO4+2H2O===2Cu+O2↑+2H2SO4,X极上产生O2单质,Y极上产生Cu单质,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选项D,U为电镀池的阳极,Ag为阳极而溶解,AgNO3电镀液中的Ag+在R上析出而镀上Ag。

答案:

C

16.(2010·湖北省八校联考)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若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两极所得到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体积相等

B.电解过程中,在相同的条件下,阳极所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阴极的大

C.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8mol

D.原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有117gNaCl

解析:

由于电解NaCl溶液时,阳极得到Cl2,阴极得到H2,电解H2O时阴极产生的气体比阳极多,故选项A、B错误。

选项C,电解后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能恢复到原来NaCl溶液,说明电解过程中电解了1molNaCl、3.5molH2O,电解1molNaCl转移1mol电子,电解3.5molH2O转移7mol电子,故共转移8mol电子。

选项D,原NaCl溶液中含有的NaCl的质量为58.5g。

答案: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2010·福建卷)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J

R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族。

(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Δ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

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

物质的量

y

甲的物

质的量

平衡常

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

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断能力。

根据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J的最低负价为-4价,位于ⅣA族,又五种元素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J为C,R为S,T的原子序数比R大,则T只能为Cl;根据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M为Al。

(1)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Cl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

(2)C和H组成的含6个原子的化合物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

(3)Al和Cl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白色烟雾。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溶液显碱性,则L为N,甲为NH3。

①结合提供信息,可以推断NH3和H2O2反应生成N2和H2O。

②对于平衡:

2NH3N2+3H2,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n(NH3)减小,a对;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NH3)减小,c(N2)和c(H2)均增大,则平衡常数增大,b错;加入H2,c(H2)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NH3的转化率减小,c对;加入NH3,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增大,d错。

答案:

(1)

 ⅦA 

(2)CH2=CH2

(3)AlCl3+3H2O===Al(OH)3+3HCl↑

(4)①2NH3·H2O+3H2O2===N2↑+8H2O

或2NH3+3H2O2===N2↑+6H2O

②ac

(5)

CS2(l)+

O2(g)===

CO2(g)+

SO2(g)

ΔH=-215kJ·mol-1

18.(8分)(2010·江西省联考)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21。

W

X

Y

Z

(1)W与Z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

(2)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的氢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水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W4、Z2和KOH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2YZ2(g)⇌Y2Z4(g);ΔH<0。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YZ2和Y2Z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点。

②25min时,增加了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mol。

③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解析:

X、Y、Z分别为ⅣA、ⅤA、ⅥA族元素,根据其质子数之和为21,可以推断X为C,Y为N,Z为O,进而推断W为H。

(1)H和O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为H2O2,其电子式为H

H。

(2)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与其氢化物NH3恰好反应生成NH4NO3,由于NH

水解,溶液显酸性。

(3)CH4、O2和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中,负极CH4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H4-8e-+10OH-===CO

+7H2O。

(4)①图象中b、d点处于平衡状态。

②根据图象,M曲线代表NO2,N曲线代表N2O4,25min时NO2增加的物质的量为:

(1.0-0.6)mol/L×2L=0.8mol。

③NO2的体积分数越大,气体颜色越深,故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为cdba。

答案:

(1)H

H 

(2)NH

+H2ONH3·H2O+H+ c(NO

)>c(NH

)>c(H+)>c(OH-) (3)CH4-8e-+10OH-===CO

+7H2O (4)①b、d ②NO2 0.8 ③cdba

19.(8分)今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增大。

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

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

(1)写出元素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EB4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比较EA2与EB4的熔点高低________。

(4)写出D单质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EB4中元素E只能是ⅣA族元素C或Si。

由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增大,猜想E为Si,B为F。

则化合物CB中C为+1价,由C2A可知A为-2价,可能为O。

能与O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只能是H或Na,即C为H,D为Na。

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答案:

(1)氧 氟 氢 钠

(2) 

(3)SiF4

(3)2Na+2H2O+Cu2+===Cu(OH)2↓+2Na++H2↑

20.(10分)(2010·江西省五校联考)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气需要的反应条件非常高且产量低,而一些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氨的电化学合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

电化学合成氨过程的总反应式为:

N2+3H2

2NH3,则在电化学合成氨的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已知K=

,c(N2)、c(H2)、c(NH3)均为平衡浓度)

t/K

298

398

498

……

K/(mol·L-1)-2

4.1×106

K1

K2

……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确定K1的相对大小,K1________4.1×106(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

3:

2

B.2v(N2)(正)=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①NH4Cl溶液呈酸性,这是NH

水解的缘故。

则NH4Cl溶于重水(D2O)生成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室温下,某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x+y=14且x>11,将上述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A.c(Cl-)>c(NH

)>c(H+)>c(OH-)

B.c(NH

)>c(Cl-)>c(OH-)>c(H+)

C.c(Cl-)>c(NH

)>c(OH-)>c(H+)

D.c(NH

)>c(Cl-)>c(H+)>c(OH-)

解析:

(1)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

=46.1kJ。

(2)N2获得电子生成NH3:

N2+6H++6e-===2NH3。

(3)①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值减小,故K1<4.1×106。

(4)①D2O自身发生电离生成的水合氢离子为D3O+。

根据水解规律,NH

与D2O电离出的OD-结合生成NH3·HDO。

②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溶质为NH3·H2O、NH4Cl的混合物,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H

)>c(Cl-)>c(OH-)>c(H+)。

答案:

(1)46.1kJ

(2)N2+6H++6e-===2NH3

(3)①< ②C

(4)①NH3·HDO和D3O+ ②B

21.(10分)(2010·重庆卷)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1)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

①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和b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②工业制硫酸,尾气SO2用________吸收。

(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当左槽溶液颜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