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改造工程技术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加固改造工程技术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改造工程技术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保护管理:
现场施工前技术交底进行专项的成品保护教育,并由各专业安排专人巡视检查,发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成品保护:
对本工种己完成品、半成品制订保护措施,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成品具体应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物。
✧设备保管:
在现场提供必要的保管仓库,防止材料、工具等失落,保管时做到不淋雨、不受潮、不被碰撞,另部件、开关等不被拆盗,设备移动时要经过责任人员同意,使设备处于完整无损状态。
✧视不同阶段、不同产品、不同部位的保护要求,编制严密的技术交底,供施工管理人员加强产品保护,确保产品的最后质量。
二、施工组织设计
2.1、施工平面布置
2.1.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2)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堆放场地;
3)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4)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各工种之间相互干扰;
5)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2.1.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
2.1.2.1基础设施
1)施工用水、用电布置
进场后按照业主要求从规定位置自行将水电接至工作面,要求符合临时用电用水规范。
2)机械设备布置
室内拆除及加固等施工不需要大型设备,一般中小机械的放置以不影响现场施工为原则,根据施工阶段的变化随时调整位置。
3)材料堆场的布置
进场后首先应按照业主安排在现场设立临时仓库,材料主要堆放考虑在临时仓库内,保证现场工作面。
每日施工必须的材料及短期内需要的材料,应在现场内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的安排,专门划分堆放区域,合理利用场地,并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2.1.2.2办公区和生活区布置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文明整洁,避免人员出入造成的影响,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我司拟在现场附近出租民房用于施工人员临时住宿。
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可在现场等不影响的位置搭设临时办公室,否则也采取临时租用民房的方式解决临时办公问题。
我公司将严格遵守业主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一切规章制度。
2.2、材料、设备及构件运输
2.2.1、材料、设备垂直、水平运输
现场所有材料、垃圾的运输应均通过业主提供的通道进行运输。
主要采取人工搬运配合斗车进行。
所有材料进场及垃圾外运全部安排在夜间时段进行,进出场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发出噪声扰民。
进出场货车应保持车体、车胎清洁,不对现场运输通道造成污染,如果有垃圾掉落及时打扫清理。
三、主要施工工艺
本次加固改造施工主要包含工作内容为: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3.1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系楼层内作业,需要采用脚手架施工的主要两部分内容:
1)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地下连续墙拆除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
2)其余加固项目对结构影响较小,为方便移动,采用门式移动脚手架。
3.1.1.钢管扣件脚手架技术要求
1、立杆:
脚手架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开不小于500mm,且不应在同一步内。
纵向水平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应错开不小于500mm同一步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的接头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
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立杆对接用“一”字型扣件连接,立杆垂直度偏差控制:
1搭设高度H≤25m时,纵向偏差不大于H/200,横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50mm;
2搭设高度H>
25m时,纵向偏差不大于H/400~H/600,且全高偏差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600,且不大于50mm。
2、大横杆:
步距为1800mm,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0mm。
3、小横杆:
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设于内外立杆之间,在大横杆之上,小横杆出头不应小于100mm,小横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
4、剪刀撑:
脚手架剪刀撑在脚手架的外侧,沿高度由下而上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且在转角或两端必须设置,剪刀撑宽度为3~5个立杆纵距,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
~60°
,剪刀撑用旋转扣件和横向水平杆扣牢,连接点距脚手架节点不大于200mm,剪刀撑钢管接长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
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扣牢
5、搭设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所有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体不得抛掷。
3.1.2.门式脚手架
我司在加固施工时拟采用门式脚手架搭设移动平台方式,进行高处作业。
该移动脚手平台具有安装搭设方便、快捷,移动、使用方便等优点。
门式脚手架移动的平台搭设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或承插式钢管脚手架的部件进行组装;
2)平台的间距应不大于400mm,台面应满铺脚手板,如用木板,要因定,使其不松动,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平方米,高度不应超过5m,应应进行稳定验算,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3)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配置登高扶梯,不允许攀登上下。
4)对于采用万向轮的移动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80mm。
5)平台上防护措施按要求到位,并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
3.2、植筋施工
3.2.1、施工工艺
1.材料
按设计要求采用符合国家及行业质量标准的A级植筋胶水以及各种相关植筋材料,各相关证明文件、质保书、合格证、试验报告必须齐全。
2.定位
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构件表面标定孔位,定位时采用超声波钢筋探测仪探测孔位附近钢筋,尽量避开原有钢筋位置。
3.成孔
化学植筋孔采用电钻成孔,选择相应直径和长度的钻杆,钻孔时钻杆应垂直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平稳钻进,不得损坏孔周围的构件。
4.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用尼龙刷或钢丝刷清除孔内灰屑,再以压缩空气将孔内清洁干净,以上步骤反复几次直至孔内清洁无灰尘。
5.注胶植筋
植筋砂浆或植筋结构胶必须按产品说明的规定及要求进行拌制,且掌握好其固化温度与时间。
利用专门注射枪将植筋砂浆或植筋结构胶注入孔内适量,随即将锚筋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旋转植入孔内,保证孔内植筋胶均匀密实,并及时将孔外余胶清理干净。
3.2.2、工艺要求
化学植筋安装后,在孔内植筋胶未完全固化前,不得扰动、承载或进行焊接。
施工完成后,可在各相同部位取试样进行试拉,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植筋胶要随拌随用,防止凝固;
施工环境温度低于15℃时,宜采用低温快固型植筋胶。
化学植筋胶为可燃物品,储运及施工时要注意防火,下雨天时不得在露天进行施工作业,操作时要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3.3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板、柱
主要采用的材料是300g碳纤维,及配套浸渍胶水。
主要施工工艺叙述如下:
工程实例:
碳纤维复核材料加固混凝土梁板
3.3.1.材料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承重结构加固使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基本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要求
基本性能项目
碳纤维织物
湿法铺层
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弹性模量(Mpa)
极限延伸率(%)
弯曲强度(Mpa)
纤维体积含量(%)
单位面积重量(g/m2)
≥3400
≥2.4*105
≥1.7
700
—
200
2、粘贴碳纤维板织物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应使用与基材及碳纤维有良好适配性的粘结剂(包括粘浸胶,底胶和修补胶),粘结剂(胶)的基本性能符合下表的要求。
粘贴碳纤维粘结剂的基本性能要求
规定指标
试验方法
胶体性能
压缩强度(MPa)
拉伸强度(MPa)
弯曲强度(MPa)
弹性模量(MPa)
≥70
≥30
≥50
≥2.5*103
GB/T2569-1995
GB/T2568-1995
GB/T2570-1995
粘结能力
粘结拉伸强度(MPa)
金属/金属(除底涂胶外)
GB/T6329-1996
金属/混凝土
试验室
≥2.5,且混凝土拉坏
本规定附录A
现场
≥1.2ftk,且混凝土拉坏
参照本规定附录A
拉伸剪切强度(金属/金属)
≥18
GB7124-86
工艺性能
不垂流度(mm)(40℃时)
可操作时间(min)(20℃时)
适用温度(℃)
混合后初粘度(cps)
<3
>60
5~40
<5000
暂按ASTMD2471执行
暂按ASTMD2293执行
3、粘贴碳纤维织物加固的结构构件,其粘贴部位的表层含水率不应大于4%。
3.3.2.施工要求
1.一般要求
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结构应由熟悉该技术施工工艺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有加固修复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2.施工必须遵循下列工序进行:
3.施工要点
1)砼表面修补:
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根据图中要求采用高强砂浆将表面修复平整,高强砂浆采用1:
2水泥砂浆,在补高强砂浆前必须对凹凸不平的表面进行仔细的清扫,清扫可采用油漆刷,在清扫完毕后,采用素水泥浆涂刷需补平的表面,然后再采用1:
2的高强砂浆,让砂浆与原结构基层之间良好接触面,同时观察原混凝土有无裂缝、破损等质量问题,若出现即时上报。
2)基层弹线:
按设计间距要求与布宽,在需粘贴碳纤维布的部位放线。
3)基层打磨:
修补完待表面干燥后,用金刚石角磨机对被粘贴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转角粘接处应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在基层的打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杨尘,必要时采用浇水湿润情况下打磨,并同时做好工人的防尘劳保措施。
4)找平处理:
将找平腻子胶与硬化剂按厂家要求配比混合搅拌,配制要求与底胶相同。
待底胶指触干燥后,用钢制刮刀将腻子胶对混凝土表面加以修整,使整个施工面平整光滑。
转角处用腻子胶修理成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腻子胶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
5)粘贴碳纤维: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用壁纸刀裁剪碳纤维布。
按厂家说明书要求配制浸渍树脂胶(甲乙组份),超过规定时间内未用完的胶不得再使用。
将配好的浸渍树脂胶胶液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部位,把裁剪好的碳纤维布贴好。
采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挤压或刮板赶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胶充分浸透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多层粘贴时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胶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粘接。
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3.3.3.质量保证措施
1.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之间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2.当满贴碳纤维布时,两条布带之间的空隙应不大于5㎜。
3.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布的弯折。
4.滚压时要用力适当,不得来回反复滚动,以免损伤碳纤维。
5.施工完毕后严禁在碳纤维上进行大面积钻孔而破坏碳纤维的有效断面。
6.柱子加固时碳纤维布需搭接封闭,搭接长度为100mm,沿纤维受力方向搭接长度要求碳纤维布100待加固梁、板搭接位置每次错开,见下示意图。
7.若遇洞口时,需要对洞口进行加固,见下示意图。
3.3.4.检验和验收
1.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和粘结剂、底层树脂,找平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各项性能应满足要求。
2.材料性能抽样检验。
当工程使用的碳纤维数量大于1000m2时,每1000m2用量提供一次材料质检报告,检验数量不少于3组(每组试样数为5个)。
工程使用的碳纤维材料数量少于1000m2时,可引用本年度内其它项目使用同批产品时抽检的质检报告。
3.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列于下表。
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合格标准
检验方法
频数
1
碳纤维片粘贴位置
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
中心线偏差≤10mm
钢尺测量
全部
2
碳纤维粘贴量
≥设计数量
根据测量计算
3
粘贴质量
1.单个空鼓面积
<1000mm2充胶修复,
≥1000mm2割除修补;
2.空鼓总面积占总粘贴
面积<5%
锤击法或其它有效方法
全部或抽样
4.粘结质量不符合要求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mm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
3.3.5.安全注意事项
1.碳纤维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使其远离电气设备,或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2.各种粘结剂应在其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温度中密封储存,并远离火源,且避免日光直射。
3.粘结剂的配制应在室内进行,其操作环境及施工现场均应保持良好通风。
4.施工人员应带防护面罩、手套和着工作服。
5.各种粘结剂材料不得沾染生活水源。
废弃物不得倒入下水道,应按环保要求集中处理。
3.4外包角钢加固工程
本项目主要在配筋不足的梁柱采用包钢加固,其施工技术要点及步骤说明如下。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采用灌浆料进行灌注,根据我司加固经验,理解为结构灌注粘钢胶(或同等性能的进口品牌,使用前经设计单位认可),粘结剂(胶)的基本性能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材采用型号不等的Q235B钢板、Q235B角钢。
外粘型钢用胶粘剂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
3.4.1.混凝土基面处理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残缺、破损部分剔凿、清除干净并达到结构密实部位。
检查外露钢筋是否锈蚀,如有锈蚀,需进行必要的除锈处理。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用高于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复原,达到表面平整。
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段差等)打磨平整。
柱角垂直度需修正,修整后的段差要平顺。
棱角的部位,用磨光机磨成圆角。
圆角半径最小不得小于20mm。
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施工前应按设计在需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3.4.2.固定及注胶
角钢及缀板内侧采用角向砂轮机配合钢丝刷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并用清洁剂擦洗干净。
将角钢固定在柱子的四角,并立即用夹具夹紧,夹具的间距约600mm;
焊接钢缀板与角钢内侧平;
固定水平角钢,并将垂直角钢与水平角钢焊接连接
封口用环氧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将搅拌好之封闭胶以镘刀均匀涂抹将角钢、缀板的间隙封闭,并在四周预留灌注口(间隔80~100cm每边预留1~2个,以4500柱子为例,约安装20~40个灌注口,其中未灌注胶的上排灌注口兼作排气口,最上排每边多安置一个灌注口作最后补胶用)
封闭胶需养护一天,待完全固化后,将灌注用环氧树脂的主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将搅拌好之灌注胶采用压力灌注,自下而上顺序灌注,待上排灌注口溢出胶水即封闭下排灌注口,于溢出胶水的灌注口继续灌胶。
每层最上层的补胶口待气泡基本排出后适当补注胶水以使内部尽量密实。
3.4.3.养护
灌注环氧胶后,需自然养护24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并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干扰。
灌注粘结剂后,不得在角钢和缀板上进行焊接。
3.4.4.表面防护
待灌注粘结剂完全固化后,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表面进行相应防护。
3.4.5.质量要求
所有进场材料,包括钢结构型材和胶结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其各种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均应符合本工程加固补强设计要求,适合现场温度、湿度条件。
钢结构型材在运输、储存中不得雨淋。
胶结材料应阴凉密闭储存。
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由工长(或班组长)负责指导、监督。
每一工序完成后督促操作小组自检,确认合格并提请技术员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否则必须返修至合格为止。
3.5粘钢加固
粘钢工程主要是应用于框架梁配筋不足的加固等,其施工技术要点及步骤说明如下。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结构粘钢胶(或同等性能的进口品牌,使用前经设计单位认可),粘结剂(胶)的基本性能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材采用型号厚度不等的Q235B钢板。
粘钢用胶粘剂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
3.5.1.施工技术要求
1、本工程加固部位表面处理应先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对粘钢结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并采用斩釜均匀斩毛,用无油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最后用回丝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
2、钢板粘结面需用砂轮进行除锈,粗糙处理,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并用丙酮擦拭干净,处理达到清洁、无油、干燥、粗糙,以增强粘结度。
3、采用JGN型建筑结构胶粘剂,分甲、乙二组,使用时应完全按照产品说明书并根据工地现场气温和湿度按规定配置,用锚式桨以100~300转/分的转速按同一方向搅拌,注意搅拌时容器内不得有油污、灰尘和水分,搅拌达到色泽均匀后方可粘涂,每搅拌一次必须在45分钟内粘贴加压完毕。
4、粘结剂配置好后,用抹刀同时涂抹在以处理好的钢板面与构件表面上,厚度1~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在预定部位,为确保双层有均匀粘胶,双面接触时,钢板与混凝土表面轻轻平行滑动,使双面磨合后,立即用临时支撑加压固定,加压时以胶液刚好从周边缝挤出欲滴为止。
5、钢板粘贴后立即用小锤全面敲检,如无空洞声表明粘贴密实,声音反映出有不紧贴处,应立即剥下钢板补胶液、补加压,确保粘贴面面积达到规范要求。
6、加压固化24小时,即可拆除支撑或夹具,待72小时后,即可受力使用。
7、粘钢加固结束后,钢板表面应刷防锈漆二度。
3.5.2.粘钢构造规定
1、粘钢加固基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2、为增加锚固,粘贴钢板可配置对穿螺栓或化学螺栓。
3、粘贴用钢板的焊接连接必须在粘贴前进行,粘贴以后不得对构件进行任何焊接连接,以免破坏粘胶的强度。
3.5.3.安全措施
1、配置粘结剂的原料应密闭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
配置和使用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2、采用脚手架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安全,看好脚下,不要踏空。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注意安全。
4、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应穿工作服,打磨时戴好风镜、口罩,防止粉尘污染。
5、工作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材。
3.5.4.工程质量及验收
粘钢加固完成,拆除临时固定措施后,应用小锤轻敲粘结钢板,从声响判断粘贴效果或用超声波法探测粘结密实度。
如锚固区粘结长度少于90%,非锚固区粘结长度少于70%,则此构件粘结无效,应剥下重新粘贴。
3.6、拆除工程
本工程涉及的拆除工程有砌体拆除,保温层及找平层拆除,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拆除,地下连续墙切割和水钻打洞,由于地下连续墙切割工作对结构影响较大,施工要求高难度大,所以以下具体阐述地下连续墙的切割施工方法:
3.6.1、切割设备选择
混凝土切割机是采用水冷式金刚石锯片、水钻及钢丝绳锯切割。
该切割工艺是当今混凝土开洞、拆除首选工具,其施工速度快,噪音小,无震动,质量好,对建筑结构无影响,是取代原来锤打、风镐、人工剔凿等震动较大设备施工的最先进工艺。
具有以下特点:
⏹施工精度高;
⏹无尘埃;
⏹速度快;
⏹噪音底,具有不影响周围正常交通、工期短、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拟采用的主要设备:
机械名称
规格及型号
功率
数量
备注
金刚石绳剧机
DRS-SD
25kw
自有
金刚石碟式切割机
5
大型绳锯、碟式切割机
25千瓦
各1台
水钻切割机
2800瓦
10台
自备
钻孔机
2800W
5台
氧气乙炔
钢管架
根据现场需求
标准电箱
3.6.2、施工工序流程
1)现场围护,电源(380V施工用电及220V照明电)、水源接至现场;
2)施工设备进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架设,现场作好安全警示标志;
3)清理现场,确认拆除设备、相关管道、支架等原有设备设施;
4)搭设支撑脚手架,搭设安全施工操作移动平台;
5)对准备切割的部位划线进行切割顺序编号,按照序号进行切割;
6)切割流程
定位、放线→钻工艺孔(起吊孔)→预吊→切割→利用把杆混凝块起吊,人工转运→破碎并外运
每一切割块必须通过起吊孔预先临时起吊固定,防止切割块突然塌下,切割完成的区域,必须架设安全防护设施并作好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或物体坠落。
3.6.3、施工准备
3.6.3、1.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需设计、甲方、监理确认无误;
2)施工方案经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