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5288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080625Word文件下载.docx

供电力行业22257万吨,同比增加5016万吨,增幅29.1%;

供冶金行业3375万吨,同比增加121万吨,增幅3.7%。

煤炭库存降低4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14230万吨,同比减少873万吨,比年初减少675万吨,比年初下降4.2%。

重点煤矿库存低。

5月末,国有重点煤矿存煤2236万吨,比年初减少1154万吨,下降34.0%,比上月增加160万吨,增长6.6%。

直供电厂煤炭库存低。

6月中旬,直供电厂库存煤2169万吨,比上旬增加7万,存煤可用11天。

重点钢厂存煤低。

5月末,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14家重点钢厂炼焦煤库存为228.33万吨,比上月增加19.35万吨。

主要港口存煤比较正常。

5月末,主要中转港口存煤1630万吨。

6月20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587.6万吨,比上旬减少73.9万吨,比年初增加77.4万吨。

煤炭进出口数量同比减少1~5月,全国煤炭出口1850万吨,同比下降4.2%;

煤炭进口1880万吨,同比下降18.1%。

煤炭净进口30万吨,进出口量基本平衡,但进口量同比减少416.5万吨,净进口量同比减少336万吨。

(二)煤炭消费增加

今年以来,主要耗煤产业的产品产量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1-5月,火电发电量增长12.3%,冶金行业的生铁、粗钢、钢材和焦炭分别增长8.1%、9.4%、12.5%和12.3%,建材行业的水泥、玻璃分别增长9%和14%;

化工行业的合成氨、电石分别增长2.0%、10.3%。

主要耗能工业如火电、焦炭的产品产量增幅都高于煤炭产量增幅。

据我们按照历年的规律和今年以来的四大耗煤行业产品产量的测算,1-5月份,全国累计煤炭消费量大约在11.18亿吨,同比增长6.8%,比去年全年增幅降低了2.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1~5月,电力行业火力发电耗用原煤54627万吨,同比增加5520万吨,增长11.2%;

供热耗用原煤7127万吨,同比增加734万吨,增长11.5%。

发电及供热合计消费原煤61754万吨,同比增长11.27%,新增电煤消耗量6254万吨。

钢铁行业煤炭消费量1.76亿吨,同比增加806万吨,增长4.8%。

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为1.26亿吨,同比基本持平。

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5677万吨,同比增加326万吨,增长6.1%。

另据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计,今年1-5月直供口径耗煤总量为28584万吨,比上年同期多耗煤4164万吨,增长17.1%。

电煤消耗的增幅远远高于煤炭产量增幅。

(三)煤炭价格走高

今年以来,在原材料成本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政策性成本加大、资源偏紧等多种因素影响之下,国内市场煤炭价格大幅上扬。

年初,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煤炭交易价格上涨较快。

到3月下旬,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电煤供求关系趋缓,价格小幅下调并趋于稳定。

4月下旬开始,煤炭价格又出现明显回升态势,且回升的力度强,速度较快。

价格涨幅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京津唐以及华中地区,东北、西北地区煤价基本稳定。

动力煤重点订货中,大型煤炭企业的合同价格保持稳定,其它的也出现部分上涨。

到5月底,中煤、神华、同煤、山西焦煤、龙煤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的重点电煤合同煤价总体保持稳定。

而山西、陕西、内蒙、河北、山东、安徽、辽宁等地的一些国有和地方煤矿重点合同价格普遍呈现一定幅度上涨,涨幅介于15-50元/吨之间。

此外,云南、贵州、甘肃、湖南等地煤矿重点合同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尽管如此,重点订货合同的煤炭价格仍远远低于市场交易煤炭价格。

动力煤市场交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今年以来,动力煤市场交易的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上涨。

据“中国市场交易煤炭(现货)报价指数”显示,截止5月23日,市场交易煤平均价格为509.2元/吨,比1月22日的413.2元/吨上涨96元/吨。

其中,5500大卡以上动力煤交易平均价格为502.6元/吨,比1月22日的400元/吨上涨102.6元/吨。

另以秦皇岛港的煤炭价格为例,到6月22日,秦皇岛港发热量6000大卡/千克、5500大卡/千克和5000大卡/千克的动力煤,平仓价分别为910-930元/吨、850-870元/吨和765-785元/吨,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年初上涨360-370元/吨、335-345元/吨、315-325元/吨,涨幅为70%左右。

冶炼精煤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速度较快。

年初冶炼精煤的价格就处于较高水平,无烟煤及贫瘦煤出矿价格为710-730元/吨,主焦煤、1/3焦煤、肥煤为940元/吨左右。

今年以来,受需求和国际价格的影响,冶炼精煤价格先后于1月、3月份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价格调整,合计上涨平均为260-300元/吨。

4月末,无烟煤及贫瘦煤价格大约在770-830元/吨左右;

主焦煤、1/3焦煤、肥煤价格可达到1150-1200元/吨。

进入五月份后,已经又有部分企业再次上调价格,上调幅度平均在150元/吨以上,冶炼精煤市场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价格上涨。

商品煤综合平均售价上涨。

据国家安监总局调度统计司统计,1-5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综合平均售价为392.82元/吨,同比增加75.16元/吨,增长23.7%。

其中,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270.85元/吨,同比增加41.24元/吨,增长18%。

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9%。

(四)国际煤炭市场供求趋紧、价格大幅升高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市场煤炭供求趋紧、国际油价飙升、美元贬值等多因素推动下,国际煤炭价格呈现全球性大幅上涨格局。

据“环球煤炭交易平台”公布的现货价格指数,从去年7月初到今年5月2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南非理查德湾港和西北欧三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安特卫普)的动力煤现货价格分别上涨70.79美元/吨、64.6美元/吨和79.5美元/吨,涨幅分别为104.8%、113%和102.7%。

仅自今年1月份到现在,其涨幅已分别达50.8%、24.9%和23.2%。

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的美国煤炭市场,价格也大幅上涨。

2007年以来,美国煤炭价格平均涨幅超过60%。

产于阿巴拉契亚中部的动力煤现货价格去年7月初45.6美元/吨,今年5月23日上涨到104.25美元/吨,涨幅高达128.6%。

今年年初至今,涨幅高达78.8%。

国际贸易长期合同的煤炭价格也大幅上涨。

日澳谈判确定,2008年动力煤合同基准价格为125美元/吨,比上年上涨125%;

优质硬焦煤价格达到300美元/吨,比上年上涨206%。

中日动力煤出口2008年度合同价格为131.4美元/吨,比上年上涨93.5%。

二、影响煤炭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及问题

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影响今年以来煤炭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而煤炭价格呈现持续上涨,则主要是由于今年煤炭需求旺盛、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煤炭正常供应秩序、小煤矿关停整合和安全生产压力加大、煤炭经营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叠加,共同推动形成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需求旺盛

电力用煤需求旺盛,供应总体偏紧。

近几年,电力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截至200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329万千瓦,全年新增投产发电装机10689万千瓦,其中火电9068万千瓦。

今年以来电力建设仍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4月新增电力生产能力1917万千瓦,火电1448万千瓦。

同时,全国发电量也大幅增长,今年1-4月累计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3%,因此导致电煤消耗总量增幅高于煤炭产量增幅,电煤供求关系呈现总体偏紧态势。

其它行业用煤由于优先保供电煤影响,更显现紧张局势。

今年以来,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也都以较高速度增长,煤炭需求也相应增加。

年初,按照国家要求,为确保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电煤供应,全国超常规组织电煤生产和调运,使其他相关行业煤炭供应受到很大影响,致使冶金、建材、化工用煤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局部地区供应出现十分紧张。

3月份恢复正常调运秩序后,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了对这些重点行业重点用户的煤炭供应,但仍然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其增长需求。

(二)煤炭供应资源偏紧

从国内煤炭生产来看,目前我国无论从产能还是产量,都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但今年的煤炭生产供应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煤炭供应保障的任务更加艰巨。

突出的表现是,在山西等煤炭主产地的部分煤炭用户,现在都面临着煤炭供应极度困难的窘境。

这与高速增长的煤炭需求相比,煤炭产量增长出现了相对不足。

一是严重自然灾害影响了煤矿生产。

在过去的五个月中,我国先后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部分地区的洪涝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煤炭生产、供应带来严重困难。

区域性的严重自然灾害,打乱了正常的煤炭生产节奏和调运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煤炭供应,使煤炭生产供应呈现出明显的“紧张-趋缓-再紧张”的运行轨迹。

在年初出现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电煤全面告急。

而进入3月份,秦皇岛港却出现短期煤炭堆存困难、不得不输港的局面。

从4月下旬开始,煤炭再度显现紧张局势。

二是关闭非法小煤矿,有效制止了非法开采或违规开采。

近年来,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状况逐年改善,成效显著。

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国共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煤矿11155处,淘汰了2.5亿吨落后的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664处小煤矿建设项目通过安全验收投产,新增生产能力2.95亿吨。

按理说,小煤矿关闭不应该导致煤炭产量下降,反而应该有所增加。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部分小煤矿关闭之前,管理部门难以对其进行全面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其中部分煤炭产量长期游离于国家统计数据之外,因而这些隐性的煤炭产量并没有计入当期的煤炭统计数据,但实际上却参与了流通。

小煤矿关闭之后,真正管住了这部分隐性煤炭产量,使非法开采或违规开采的煤炭相对关闭之前大量减少,从也使煤炭实际供应量相对减少。

三是严格控制煤矿火工产品供应,限制了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

为确保奥运会安全,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治理整顿的力度,加强了对炸药、雷管等矿山火工产品的供应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部分煤矿超能力生产。

四是部分经整合和停产整顿的中小煤矿,正处在改造升级和复产验收过程中,影响了煤炭产量。

目前,有关煤炭省区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纷纷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整合,对于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保持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部分中小煤矿整合后,有的尚处于改造升级过程中,其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

有的尚处于平稳过渡期,其有效产能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暂时影响了煤炭产量。

另外,部分省市的部分符合生产条件的中小煤矿,按照有关要求停产整顿后,现在还处在紧张的复产验收工作中,因而也影响了煤炭产量。

五是煤炭净进口量减少,减少了对国内供应的资源量。

1-4月,受国际煤价高企的影响,煤炭进出口双双下降,但煤炭进口下降幅度较出口下降幅度高出15个百分点。

1-5月,煤炭进出口量基本平衡,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净进口量减少328万吨。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的煤炭供应紧张形势。

(三)铁路运输仍然难于满足煤炭需求增长的需要,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

今年1-4月,全国煤炭铁路运量增加约5000万吨,增长14%,其中电煤运输增加26%。

但铁路运量主要增加在沈阳、北京、太原和呼和浩特铁路局,煤炭运输主要增加在大秦线和侯月线,仅大秦线就增加1650万吨。

而在煤炭需求增长方面,2007年电力新增装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华东和南方地区,其中,华中增加26.4%,华北23.2%,南方17.9%,华东16.3%,东北和西北分别为9.0%和7.2%。

尽管煤炭铁路运输总量增长幅度不低,但由于基本集中增加在大秦线、侯月线等主干线上,所以,铁路运输区域结构上的矛盾仍十分尖锐,还仍然满足不了华中、华北、华东、华南北部等地区铁路直达的煤炭运输需要。

(四)多重因素推动煤价上扬

市场供求偏紧拉动煤炭价格上扬。

与过去相比,今年影响煤炭供求变化的因素较多。

特别是因自然灾害和奥运会前后的安全环境整治等因素影响,煤炭供应总体偏紧,从而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煤炭成本增加推动煤价上行。

随着推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煤炭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1-4月,原中央财政企业原选煤单位成本为260.44元/吨,同比增加55.43元/吨,增长27%。

煤炭成本的增加主要表现为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政策性增支和汽车集运短途运费增加等。

同期原中央财政企业的商品煤综合平均售价才上涨23.7%。

国际煤价牵动国内煤价上升。

近几年,我国煤炭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动日益增强,国际煤炭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煤炭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煤炭供应趋紧、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海运费震荡调整、美元持续贬值、美国次贷危机加剧以及全球性通胀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这对国内煤价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并抑制了我国的煤炭进口。

而国内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我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的调整等都能及时地在国际市场的煤价上得以体现。

正是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的互相烘托,互相映衬,不断强化市场对煤炭供求趋紧的预期,推升煤炭价格加速上涨。

原油价格上扬带动煤价上涨。

国际原油价格涨势不减,原油期货价格屡创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从去年5月底的64美元/桶,涨到目前接近140美元/桶,涨幅达118.8%。

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加大了能源消费者的负担,因而,不少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又开始向成本相对较低、分布更加广泛的煤炭资源倾斜。

虽然这在短期内并不会导致世界煤炭消费量出现大幅增长,但对煤炭需求增长的预期势必引发市场上对煤炭供应的担忧,从而传导到国际煤炭价格,使国际煤价伴随油价上涨而持续顺势上涨。

煤炭与石油等其它能源产品的合理比价关系带动煤价上涨。

2007年初国际市场油价与煤价按相同热当量计算,比价为3.28:

1,到年底,该比值上涨到4.93:

1。

与国际能源比价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与国内市场交易煤价格比值在2007年初时约为4.93:

1,到去年年底,扩大至7.51:

1,可以看出国际上等热值的原油与煤炭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扩大,而国内这一差距更大。

今年以来,原油与煤炭比价关系不断加大,带动煤炭价格随着油价攀升而不断上涨创出新高。

三、下半年煤炭市场趋势预测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煤炭市场的供求环境,我们认为,今后几个月,煤炭供需将继续保持总体偏紧、局部紧张的态势。

进入迎峰度夏以后,电煤需求趋于旺盛。

受奥运临近、煤炭运力偏紧、安全整顿力度加大以及四川地震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区域性电煤供应紧张状况有可能加剧,炼焦煤供应偏紧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善,加之国际能源价格高企,国内市场煤炭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一)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动力依然存在,但增幅已呈回落趋势,将抑制煤炭需求过快增长

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重工业投资增长,继续高位运行,同比分别为25.7%、32.1和37.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按照可比价计算,三者同比增幅与去年全年相比则有明显回落,降低约有4个百分点。

从未来的趋势来看,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重工业依然会以较快速度运行。

同时,在国家“有保有压”投资调控政策共同作用下,投资结构将更趋于优化,增速度将呈现回落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住房刚性需求以及雪灾、地震灾后重建产生的投资需求或对下半年投资反弹形成一定的推力。

综合以上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将可能制约煤炭需求过快增长。

(二)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增速存在反弹可能,成为影响煤炭需求走势的重要因素

首先,火力发电增幅不减,今年陆续将新投产机组大约8000万千瓦以上,另外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到来,全社会对火电需求不会减弱,预计未来火力发电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其次,受钢材出口量逐步回落影响,生铁累计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另外,水泥累计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但南方雪灾后续投资、地震灾后重建拉动需求,钢铁、水泥产量增幅或将反弹。

综合以上,火电机组陆续投产、灾后重建等等多方面因素成为影响煤炭需求可能反弹的重要因素。

(三)运力紧张将继续影响煤炭供应效率

今年煤炭铁路运力总体偏紧,只有大秦和神朔黄两条线路增加6000万吨,大秦铁路从6月10日开始检修,将造成煤炭供应时段性趋紧。

另外,随着奥运临近,北京周边地区公路运输正在被采取如“绕行”、“停运”等强制性措施,公路煤炭运输受到影响。

天津港港口转运和交易的煤炭资源已经呈现偏紧趋势,原有客户的煤炭供应和需求也出现向秦皇岛港、京唐港等煤炭中转发运港口转移的倾向,间接加剧了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紧张局面。

(四)面对复杂的经济运行态势,国家将采取措施力保电煤稳定供应

今后几个月,将进入迎峰度夏,奥运会即将召开,震后重建陆续展开,保障电煤供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面对电煤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可能出现的区域性供应偏紧扩大的局势,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主要产煤省区大中型煤矿加大产量,加快小煤矿安全验收工作,一旦验收合格,立即发放开工证,让小煤矿尽快复产。

并加强煤炭价格监测,严厉打击各种搀假、任意涨价行为,取消煤炭的各种中间环节和不合理收费,严格控制煤炭价格上涨。

这些措施为电煤稳定供应创造了条件。

(五)国际经济通胀压力加剧,原油煤炭价格高位上行,将有可能进一步推动国内煤炭价格上涨

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逐渐加大,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今后几个月,北半球按也即将进入夏季煤炭消费旺季,对煤炭的需求也将逐渐加大,美元如果继续贬值,国际煤炭价格高位下调的可能性很小。

国内企业进口煤炭的热情将可能进一步消退,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国内煤炭供应趋紧的压力,同时也会推动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

四、几点建议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供应保障对稳定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重大,并逐步成为一项极为艰巨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我们将按照有关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运行动态,协调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努力解决煤炭供应中的突发重大问题,认真做好煤炭跨省调出调入和日常运销调度统计等基础工作,配合做好煤炭合同履行监管,维护健康有序的煤炭市场秩序。

为此建议:

(一)国家要进一步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合理规划耗能工业尤其是电源的布局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保持煤炭需求平稳增长,防止大起大落。

(二)尽快做好中小煤矿的复产验收、改扩建、技术改造大型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定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供应秩序,增加煤炭资源供给。

加快煤炭资源基地和大型煤炭集团建设步伐,继续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稳定安全供应。

(三)进一步加强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协调工作,深化煤炭订货改革,规范煤炭市场交易行为,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核心的现代煤炭市场体系建设。

(四)加快建立煤炭预测预警体系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正常和应急煤炭储备保障机制,保障我国煤炭供应安全。

(五)要加强全国煤炭调运的日常监测协调工作。

要强化煤炭省际调出调入统计,继续建立健全行业信息沟通机制,完善全行业调度网络及渠道建设,实现信息畅通,调度及时、合理、有序。

(六)加强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变化,煤炭企业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未雨绸缪,共同探讨变化趋势,共同商讨应对措施,争取既能从容应对煤炭市场变化,又能积极引导煤炭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