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3834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练二教材重点实验Word文件下载.docx

①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________排空气法收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密度比空气小(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________排空气法收集,如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

适用于收集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a.集气瓶内需事先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此装置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和验满

(1)O2的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____)。

(2)O2的验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____)。

(3)CO2的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____)。

(4)CO2的验满:

5.多功能瓶的使用

图示

操作目的

气体进出方向

洗气或干燥

__________

(填“a进b出”或

“b进a出”,下同)

检验气体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水法收集气体

排水法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体积

实验

(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在密闭容器中,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使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密闭容器内,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反应消耗的________的体积。

2.实验装置及药品

【特别提醒】

(1)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________。

5.实验结论:

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结论拓展】空气中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由此实验可得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

6.红磷替代品必需满足的条件

(1)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能与________反应。

如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选用铁丝,________选用镁条。

(2)生成物为固体或能被液体吸收的气体。

如______(填“能”或“不能”)选用木炭;

若选用硫,应事先在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溶液。

【注意】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7.误差分析:

以下操作会使测得的结果大于

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会使结果小于

的是________。

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弹簧夹未夹紧;

③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放入得过慢;

④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实验(三) 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

【注意】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

通电后,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源______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小,与______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________。

4.正负极产物及检验

(1)正极(b管):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是________气。

(2)负极(a管):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是________气。

总结: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推论

(1)最终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

(2)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验证了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可再分而________不可再分。

(4)证明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药品选择:

所选药品必须能______________。

2.装置选择:

如果所选化学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反应必须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

3.方案设计

实验方案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天平__________,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气球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________,铁钉表面覆盖一层________色固体,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实验结论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特别提醒】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请对下列化学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的现象做出解释

(1)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烧杯中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和稀盐酸在锥形瓶(瓶口系一气球使其密闭)中混合:

________________。

(3)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露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丝生锈后质量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 CO2的性质实验

1.CO2的倾倒实验

(1)实现现象:

________层蜡烛先熄灭,________层蜡烛后熄灭。

(2)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

2.CO2的溶解性实验

(1)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解释:

3.CO2与水反应

(1)实验一(四朵纸花均为用紫色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

①实验现象:

Ⅰ、Ⅳ中石蕊纸花________;

Ⅱ、Ⅲ中石蕊纸花________,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Ⅳ中的纸花,纸花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对比Ⅰ、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Ⅱ、Ⅲ与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Ⅳ中纸花烘干前后颜色变化说明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A中紫色石蕊溶液______,B中加热试管后溶液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

A中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B中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

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实验设计

U型管液面________

高________低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实验反思:

仅根据上述实验产生的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不够严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改进

①做对比实验,如增加相同的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________,观察到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②检验生成物(Na2CO3):

如取少量容器中试剂,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________产生。

实验(六) 燃烧条件的探究

(1)分项控制变量

①实验1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3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控制变量

①薄铜片的作用:

②热水的作用:

2.实验现象及分析

对比实验

实验分析

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图甲)

_________________

燃烧需要_________

薄铜片上的白磷、水中的白磷(图甲)

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前、后(图乙)

3.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实验(七) 铁锈蚀条件的探究

1.实验设计

条件

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

铁钉浸没在水中

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实验装置图

不生锈

生锈

结论

①③对比,铁钉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②③对比,铁钉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由①②③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是与______和________同时接触

(1)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煮沸过的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

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八) 铁的冶炼

1.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

(1)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

(1)玻璃管中的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

(3)玻璃导管尖嘴处产生________火焰。

现象

(1)说明有________生成,现象

(2)说明有____________生成。

4.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

目的

加热前检验CO的纯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开始时,先通CO再用酒精喷灯加热

实验结束,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气处理,如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实验(九)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Ⅰ.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

1.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计算: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则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氯化钠________g;

水________g。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量取:

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应该选用________mL(从下列中选用:

10mL、25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_mL的水,量取时,视线与量筒内___________保持水平。

(4)溶解:

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________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装瓶贴标签:

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____________。

2.实验误差分析

(1)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实质上为溶质溶解的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下同)或加入溶剂的量______,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实质上为溶质溶解的量_______或加入溶剂的量_______。

(2)下列做法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

①溶质本身不纯,含有其他杂质;

②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

③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

④烧杯内壁有水;

⑤称量前未对天平调零,指针向左偏;

⑥砝码生锈或沾有污渍;

⑦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洒出;

⑧量取的水没有完全倒入烧杯中

Ⅱ.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2.相关计算

(1)原理:

稀释前后,____________不变,即_____________(用字母写出表示公式,其中浓溶液、稀溶液的质量分别用m浓、m稀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用a%、b%表示)

(2)计算公式

浓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字母表示,下同)

加入水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如: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________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________g的水。

3.实验误差分析

下列做法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①量取浓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②量取浓溶液体积时俯视读数;

③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④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⑤烧杯中原有少量水;

⑥在稀释过程中浓溶液有溅出

实验(十)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实验现象及分析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显________色;

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反应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曲线

(1)曲线类型判断

图解:

图1中,A点pH______7,溶液呈______性(填“酸”“中”或“碱”,下同),B点pH______7,溶液呈______性,C点pH______7,溶液呈________性;

由此可判断出该反应是将_________(填“碱加入酸中”或“酸加入碱中”,下同)。

同理可判断出图2是将____________。

(2)曲线中各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判断(以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为例)

A点

M点

B点

C点

表示反应的程度

图1

未开始

①____过量

②________

③____过量

图2

④____过量

⑤________

⑥____过量

溶质成分

(写化学式)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______

⑪________

⑫________

⑬________

⑭________

a.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________,溶液呈______色;

b.当酸过量时,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呈________色,可用________________检验酸是否过量;

当碱过量时,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呈______色,无需另加试剂检验。

实验(十一)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药匙、量筒、滤纸、火柴。

2.实验步骤及装置

(1)溶解:

称量粗盐,加水溶解,并用________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

(2)过滤:

过程中用到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蒸发:

加热时用________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4)计算产率:

用________把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称量纸上称量。

3.误差分析:

下列做法会使产率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会使产率偏低的是________。

①溶解时未溶解彻底;

②过滤时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

③蒸发时液滴飞溅;

④蒸发时晶体未干燥彻底;

⑤转移时有少量晶体粘在蒸发皿上

实验

(一)

1.

(1)①2KMnO4

K2MnO4+MnO2+O2↑

②2KClO3

2KCl+3O2↑

③2H2O2

2H2O+O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Zn+H2SO4===ZnSO4+H2↑

【注意】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 生成物 

2.

(1)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2)①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固体 加热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注意】塞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②常温(或不加热)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锌粒和稀硫酸 【特别提醒】C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注意】伸入液面以下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

(1)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且与空气中各成分不反应 干燥 气体的纯度不高

①上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②下 氢气(H2) 氨气(NH3)

(2)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氧气(O2) 氢气(H2)

收集的气体纯度较高 不干燥

【特别提醒】a.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b.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并均匀地冒出时

4.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B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A

(3)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C

5.a进b出 a进b出 b进a出 b进a出

实验

(二)

1.氧气(O2) 氧气(O2)

2.【特别提醒】

(1)①吸收热量 ②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完

3.4P+5O2

2P2O5

4.

(1)大量白烟 

(2)

5.

 【结论拓展】氮气(N2) 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6.

(1)氧气(O2) 不能 不能

(2)不能 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7.②③ ①④

实验(三)

1.【注意】增强导电性

2.2H2O

2H2↑+O2↑

3.正 负 1∶2

4.

(1)木条燃烧得更旺 氧

(2)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氢

5.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

(1)1∶8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分子 原子(4)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实验(四)

1.发生化学反应

2.密闭

2P2O5 Fe+CuSO4===FeSO4+Cu 平衡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先胀大后变瘪 平衡 红 蓝 浅绿

4.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